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3.03.03日至2017.05.01日在本院心肺复苏成功的30例心脏骤停患者按照急诊时间先后分成对照组15例、观察组15例.前组实施常规护理,后组采取急诊护理.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33%)较对照组(40.00%)更低(p<0.05).结论:急诊护理能够预防心肺复苏成功的心脏骤停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等不良症状,有利于后期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运用急诊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运用急诊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反应与恢复情况差异。结果:在记忆减退、躁动恐惧、抽搐、反应迟钝、胸部不适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9.5±1.7)d显著少于对照组(14.2±2.6)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患者运用急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治疗品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的康复情况。方法:我院选取了92例进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2019年1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了两个小组,包括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各46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分析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干预。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康复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分析组患者的护理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效果显著,心肺复苏后康复效果明显,可对患者预后起到良好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在心肺复苏护理过程中对患者情绪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92例患者,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急诊护理的观察组,每组各46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观察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康复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别为(26.35±2.36)分、(25.64±2.25)分,优于对照组的(38.74±3.69)分、(37.97±3.72)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3%;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住院时间分别为(72.22±10.43)mm Hg、(82.69±8.54)次/min和(5.87±2.14)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4.08±9.60)mm Hg、(60.97±8.74)次/min和(7.56±1.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的运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复苏后的情绪状态,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康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病人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01月至2016年10月急诊抢救的46例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两组,各组23例.实验组心肺复苏后给予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在心肺复苏后给予传统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症状.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9.1±2.4)d,不良反应率8.70%,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成功后,接受急诊护理干预的患者抽搐、记忆减退、反应迟缓以及烦躁现象有明显降低,护理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住院时间也有极大缩短,得到更好、更快速的恢复,因此,此护理干预模式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对于心肺复苏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7月采用常规护理的46例心肺复苏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急诊护理的46例心肺复苏患者,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护理效果都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室中的心肺复苏患者来说,运用急诊护理,可以辅助稳定其身体情况与生命体征,减少死亡率,可推广。  相似文献   

7.
徐慧娟 《智慧健康》2022,(30):239-243
目的讨论经心肺复苏患者接受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究对患者康复造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数据库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池,纳入实验的时间范围是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随机抽取134例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67,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67,优质急诊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抢救均成功,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参照组更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治疗后,应用急诊护理对患者进行配合,能够有效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2015年7月-2016年10月广州市番禺何贤纪念医院98例心肺复苏后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气指标、焦虑抑郁心理、不良反应情况与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PCO_2为(31.28±3.85)mm Hg,低于对照组的(42.73±4.16)mm Hg,而PaO_2为(96.52±5.03)mm Hg,高于对照组的(87.64±4.53)mm Hg;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NIHSS评分与GCS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8.16%,低于对照组的46.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后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及各项血气指标,且减少不良反应,获得确切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妊高症孕产妇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妊高症孕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舒张压、收缩压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且观察组患者分娩前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妊高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医学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脑卒中治疗及护理的患者资料,从中筛选74例纳入本次研究,将74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3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后对照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以上各项评分,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存质量,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手术室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的对象,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进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观察组,P 0.05,二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脑外伤术后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8例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用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围术期内临床护理效果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88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后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对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临床护理效果非常明显,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8例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其中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分(SAS)、抑郁自评分(S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倩 《智慧健康》2022,(28):231-234
目的研究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于2018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心肺复苏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心肺复苏后患者由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心肺复苏后患者由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心肺复苏后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下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心肺复苏后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的血气指标、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自主微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临床转归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心肺复苏后患者中更具推广价值,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综合护理下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气指标显著好转、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显著提高、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显著下降、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自主微循环恢复率显著提高、24h存活率显著提高、临床转归情况显著好转、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并发症情况显著减少,因此该方法可以在其他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科室中进行大规模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对严重创伤患者在接受急诊救治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救治的严重创伤疾病患者88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严重创伤急诊救治效果、对急诊救治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创伤急诊救治总有效率为90.9%;优于对照组的70.5%,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急诊救治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5.5%,高于对照组的79.6%,组间差异显著(P<0.05);仅有1例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在接受急诊救治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救治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救治时间,提升救治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急诊洗胃患者的洗胃护理干预方法以及干预效果.方法:选我院2014年10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洗胃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对照分为采取常规洗胃护理的参照组以及采取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洗胃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组间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洗胃患者焦虑评分低于护理前以及参照组,P<0.05;观察组洗胃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洗胃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洗胃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洗胃期间的焦虑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洗胃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符合患者急诊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对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干预组44例,干预组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后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成功戒酒与复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对防治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不再复饮及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行腹部手术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腹部术后患者,能够有效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是一种效果好、实用性强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除颤监护仪与常规心电监护仪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法行心电监护与心肺复苏,观察组应用除颤监护仪行动态心电监护与心肺复苏,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室颤动发生率、心搏骤停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心肺复苏率、出院2年内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监护仪比较,除颤监护仪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于医师更加及时地实施急救,能够提高患者的心肺复苏率及2年内存活率,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