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果胶加间断输注肠内营养制剂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及热量达标率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入住神经内科且需要留置胃管行肠内营养的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鼻饲蕊福平果胶加间断输注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制剂持续输注。比较2组患者1周内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包括呕吐、腹泻、便秘、腹胀、误吸、胃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比较肠内营养实施第3天、第7天2组患者热量达标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肠内营养期间呕吐、腹泻、误吸、腹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胃潴留、便秘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3天、第7天,观察组的肠内营养热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果胶加间断输注肠内营养制剂与连续输注肠内营养制剂相比,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过程中腹泻、误吸、腹胀、呕吐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早期热量达标率。  相似文献   

2.
陈红娟  贾晓颖 《天津护理》2020,28(6):688-689
目的: 探讨腹内压监测在指导ICU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至12月236例入住ICU并实施EN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一次性膀胱内压测量器监测腹内压,并根据腹内压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并发症的发生率和7 d喂养达标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泻、胃残余量增加、呕吐/返流、便秘等喂养不耐受并发症低于对照组,7 d喂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肠鸣音减弱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自制一次性膀胱内压测量器监测腹内压能减少ICU危重患者早期EN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家庭肠内营养对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后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8例, 对照组出院后采用经口进食,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肠内营养输注, 共2个月。监测并比较2组BMI、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及营养状况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2个月后, 2组BMI、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在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上比较, 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血红蛋白水平在时间效应上比较, 具有统计学差异(F时间=22.935, P<0.001);2组出院后2个月营养状况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835, P=0.005)。结论 家庭肠内营养干预能显著改善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梳理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胃肠道评估与肠内营养方案实施中的应用现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ICU护士应用超声的可行性、床旁超声培训现况、超声监测方法与超声指导肠内营养方案进行综述。结果 传统评估方法如回抽胃液法、听诊肠鸣音等方法缺乏准确性,床旁超声可通过胃窦单切面等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评估;可提供胃肠动力等指标实施目标导向性的肠内营养方案;ICU护士经过培训与实践,利用床旁超声可安全有效的解决护理难题。结论 床旁超声打破了传统护理模式的局限性,使得能够可视化、可量化评估胃肠道,科学地制定与实施肠内营养方案,实时地监测效果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仍有些研究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口渴管理安全策略,探讨饮少量冰水缓解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症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试验,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口腔给予少量冰水,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棉签蘸水湿润口唇。收集并比较2组受试者口渴程度评分及呛咳误吸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及口渴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口渴评分为(3.30±0.88)分,低于对照组(6.50±1.25)分(P<0.01)。患者呛咳误吸发生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少量冰水可以有效缓解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症状,不增加呛咳及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活动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入住我院外科ICU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住ICU时间进行分组,将2016年9月—2017年1月入住ICU患者60例为对照组,2017年2—6月入住ICU患者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常规的基础上于机械通气48 h内给予早期活动。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60例患者在进行早期活动的过程中,未发生管道脱落、自行拔管、跌倒等不良安全事件。结论 早期活动能有效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具有安全性及可行性,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早期活动在ICU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实施情况,进而为早期活动方案的制定和专业化早期活动管理团队的建立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入住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的2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横断面调查,了解早期活动在机械通气患者和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开展情况。结果 早期活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开展率为19.2%,非机械通气患者的开展率为2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气管插管活动的比例为5.31%;机械通气患者首次开始活动时间为入住ICU后第6.5(3,9)天,非机械通气患者首次开始活动时间为入住ICU后第3(2,3)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活动在ICU患者中开展率较低,无论是机械通气患者还是非机械通气患者,应大力推广早期活动在ICU中开展,使其早日成为ICU护理常规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送方案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和手动结合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OVID、EBSCO和Cochrane图书馆中关于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送方案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类实验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2001年7月—2020年8月,由3名研究者严格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和类试验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随机对照试验为6篇,类实验性研究为1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送方案,能够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OR=0.27,95%CI(0.24,0.30),P<0.01],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OR=3.91,95%CI(2.79,5.49),P<0.01],提高接收科室满意度[OR=4.72,95%CI(2.87,7.77),P<0.01],缩短转运时间[MD=-2.47,95%CI(-2.68,-2.25),Z=22.2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院内转运的急危重症患者,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送方案与常规转运方式相比具有优越性,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接收科室满意度,缩短转运时间。  相似文献   

9.
王琦  张静  甄珍  孟琛 《天津护理》2021,29(3):280-282
目的: 探讨激励式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激励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健康指数、一般感情指数以及情感得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和自护责任感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并发症防治、高危因素、饮食注意事项、急救知识和技能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激励式护理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刁雪云 《天津护理》2021,29(4):447-449
目的: 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基于居家照护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110例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55例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随访,研究组55例患者接受基于居家照护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康复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护理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家庭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基于居家照护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提高其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家庭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陈翠霞 《全科护理》2012,10(33):3081-3082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82例老年病人进行肠内营养的旱期护理干预,包括建立科学的肠内营养护理观念、肠内营养治疗的管理、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结果]通过对老年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82例老年病人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病人肠内营养发生胃潴留、腹胀、腹泻、反流误吸所致的相关性肺炎、营养素电解质代谢紊乱、鼻饲管道堵塞及计划外拔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再评价对ICU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及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胃残留量监测及合理的阈值设置进行探讨,为护理人员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4月,检索ICU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留量监测的相关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采用AMSTAR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GRADE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质量整体不高。是否监测胃残留量对于ICU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ICU住院时间及ICU患者死亡率等并无影响;不常规监测胃残留量,患者的喂养不耐受及肠内营养中断减少;高胃残留量阈值(胃残留量阈值≥250 mL与胃残留量阈值<250 mL比较)可以明显增加肠内营养摄入量。结论 纳入研究的整体质量不高,结局指标的证据以低质量为主,ICU行肠内营养支持监测胃残留量的必要性不大,但合理的胃残留量阈值设置会使患者获益。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限制,尚需更高质量的研究证实该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儿科ICU护士肠内营养相关决策行为的现状,为推进儿科ICU肠内营养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月抽取南京市儿童医院NICU、PICU、CCU、SICU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科ICU护士肠内营养相关决策行为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177份问卷,有效回收142份。仅有57.0%的护士熟知本科室的肠内营养护理流程;胃管留置长度和位置核实方法方面,高达54.2%~94.4%的护士依旧采用传统方法;喂养不耐受监测方面,91.5%的护士每次喂养前都评估胃残留量,当问及如何处理胃残留时,高达60.6%的护士将胃残留全部丢弃;本调查还发现仅有7.0%的护士总是主动采取非药物方式预防或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与发展。结论 儿科ICU护士肠内营养的实施与护理措施大多沿用传统方法,欠缺对新方法的学习与探索。建议加强儿科ICU肠内营养相关指南和新理念的培训,制定科学严谨的肠内营养实施与操作流程,规范护理行为,加强营养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提高儿科ICU护士工作主动性,从而优化危重患儿肠内营养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胡芬  袁敏 《护理学报》2019,26(23):21-24
目的 建立颅脑疾病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管理APP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6月收治的颅脑疾病鼻饲患者的90名主要照护者及其30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2018年7—12月收治的颅脑疾病鼻饲患者的90名主要照护者及其30名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应用颅脑疾病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管理APP。结果 观察组营养风险筛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照护者及护理人员营养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脑疾病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管理APP使护理评估更科学,提高了营养风险筛查率,增加了学习自主性,规范了护理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是颅脑疾病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阶梯式营养管理方案,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检索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阶梯式营养管理方案及护理的所有证据形成最佳证据。拟订营养干预方案初稿。选取21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按照专家咨询意见,结合临床管理实践,形成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阶梯式营养管理方案。结果 16名专家经过2轮咨询后意见趋于一致,专家权威系数为0.86,2轮咨询指标的重要性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和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的干预方案有一级条目5个,二级条目10个,三级条目34个。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阶梯式营养管理方案具有可靠性、科学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ICU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与肠内营养(EN)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2—12月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EN之前与EN后测量患者腹内压,评估患者营养期间是否有肠内营养不耐受现象发生.结果 80例患者的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75%,其中肠鸣音消失或减弱的发生率为55%,腹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芒硝袋外敷脐周联合足三里按摩对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30例。观察组予芒硝袋外敷脐周联合足三里按摩。对照组1予单纯足三里按摩。对照组2予单纯芒硝袋外敷脐周。观察比较3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 3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01);观察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1);观察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01);结论 芒硝袋外敷脐周联合足三里按摩能有效促进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比单一应用芒硝外敷或单一应用足三里按摩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合并胃潴留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连续入组方便抽样法把入住神经外科ICU行鼻饲喂养的重症患者分为胃潴留组与非胃潴留组,分析影响胃潴留的相关因素。结果:肠鸣音减弱、低血压或休克史、低血钾、低GCS评分、机械通气治疗、亚低温治疗等为导致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合并胃潴留的相关因素。结论:胃潴留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行肠内营养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护理中应关注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危险因素,做好肠内营养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索并获取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成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提出问题,按照“6S”模型检索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2014版)对各类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 结果 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汇总出22条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包括喂养不耐受性评估、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营养制剂配方管理、肠内营养喂养策略(喂养的途径、速度、温度)、体位管理、胃残余量监测、药物应用、腹内压监测与管理和中医疗法等9个方面。 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关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规范ICU护士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行为提供循证依据,以科学的护理方法来管理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问题,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需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营养素。实验组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指引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实施肠内营养常规护理。结果应用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前后,两组息者营养状况、发生血糖异常的情况、腹泻、腹胀和上消化道出血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肠内营养护理指引指导护士进行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它遵循个体化原则,适时评估,循序渐进地补充营养物质,从而保障营养供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