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本院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10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PCI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4.12%,82.35%,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半年内死亡率以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够获得显著临床疗效,且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性别差异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6月1日在辽宁省20家医院发病后24h内入院的1429例STEMI患者中,选择直接PCI患者382例,采用统一问卷记录临床资料,并应用统一调查表随访.结果 女性患者平均年龄(68.4岁±10.2岁)大于男性(59.9岁±11.5岁),女性患者中位“症状球囊扩张时间”为312.5 min,男性为270.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住院期间,女性患者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心绞痛及出血,但住院病死率及药物治疗无性别差异.女性与男性患者累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但两组间直接PCI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个月时,死亡及其他心血管事件无性别差异;3个月后,女性心力衰竭和因心脏事件再次住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均P=0.007),而心血管病死率无性别差异.长期随访女性患者全因病死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 vs.1.6%,P=0.056).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在校正其他独立因素后,女性不是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直接PCI的STEMI患者中,女性不是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患者长期随访病死率上升,是由于其年龄偏大和较长的院前延迟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胸痛中心经急诊绿色通道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胸痛中心收治的184例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7例,女性37例;年龄27~95岁,平均(63.08±13.16)岁。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按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比较组间的临床资料,发病时间、门球(D-to-B)时间、血管病变支数、植入支架数以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等手术治疗参数的差异。 结果男性组患者的年龄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女性组;而吸烟、饮酒占比及体重指数(BMI)、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尿酸(UA)、肌酐(Cr)水平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患者的男性、吸烟、高脂血症占比、BMI、DBP、WBC、HGB、PLT和TG水平较低,而高血压占比高、HDL-C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多于中青年组[2(1~3)个比1(1~2)个,U= 3.24,P<0.05];但住院期间MACE事件发生例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层医院胸痛中心不断总结对急诊经绿色通道行PCI治疗STEMI患者的救治经验,并进一步优化绿色通道设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梗死相关动脉合并心肌桥对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594例STEMI直接行PCI治疗成功的患者分为两组:梗死相关动脉合并心肌桥者46例为肌桥组,梗死相关动脉未合并心肌桥者5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直接行PCI治疗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死亡、靶血管重建、靶病变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结果 594例患者术后即刻前向血流TIMI 3级率为92.1%(547/594),其中肌桥组为60.9%(28/46),对照组为94.7%(519/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病死率为4.4%(26/594),其中肌桥组为13.0%(6/46),对照组为3.6%(20/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肌桥组为22.5%(9/40),对照组为5.1%(27/5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梗死相关动脉合并心肌桥患者直接PCI治疗术后即刻前向血流改善较差,可能是导致住院病死率高和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常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梗死相关动脉合并心肌桥对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影响。方法将594例STEMI直接行PCI治疗成功的患者分为两组:梗死相关动脉合并心肌桥者46例为肌桥组,梗死相关动脉未合并心肌桥者5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直接行PCI治疗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死亡、靶血管重建、靶病变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结果594例患者术后即刻前向血流TIMI3级率为92.1%(547/594),其中肌桥组为60.9%(28/46),对照组为94.7%(519/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病死率为4.4%(26/594),其中肌桥组为13.0%(6/46),对照组为3.6%(20/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肌桥组为22.5%(9/40),对照组为5.1%(27/5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梗死相关动脉合并心肌桥患者直接PCI治疗术后即刻前向血流改善较差,可能是导致住院病死率高和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常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不同性别STEMI患者的临床实际效果,总结不同性别人群的特点。方法:选取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80例男性患者作为对照,分析男性与女性STEMI行急诊PCI患者的临床治疗的近远期疗效。结果:女性组的发病年龄和高血压、糖尿病比例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两组PCI的成功率及术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应用比例相似,女性组住院期心源性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组,1年临床随访结果显示女性组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男性。结论:与男性相比,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年龄较高,合并危险因素比例多,女性组住院期和随访期心源性死亡率高于男性,两者有统计学差别。  相似文献   

7.
丁绍祥 《现代保健》2009,(29):47-48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溶栓治疗可行性机理。方法根据急性STEMI绝大多数病理特征是由于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继而出血和管腔内血栓形成,使管腔闭塞这一机理,围绕PCI术后血栓的何去何从展开逐层分析论证。结果急性STEMI患者不可能在破损处经PCI术后完全恢复原位,或多或少伴有小的斑块脱落,这除与导丝的机械操作相关外,斑块自身的不稳定因素易致破裂。结论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若无禁忌证再予溶栓理论操作可行。  相似文献   

8.
黄杰  石爽  陈晗 《中国卫生工程学》2023,(2):265-267+270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后衰弱发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治疗的1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行PCI治疗,术后24 h应用Fried衰弱量表评估术后衰弱发生情况,将衰弱前期、衰弱期患者纳入衰弱组,其余患者纳入非衰弱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24 h, 120例患者中发生衰弱74例(衰弱组),其中衰弱前期40例,衰弱34例,发生率为61.67%(74/120);其余46例纳入非衰弱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衰弱组营养不良、血红蛋白<110g/L占比、Charson共病指数高于非衰弱组,握力小于非衰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衰弱组和非衰弱组在性别、年龄、病变支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存在营养不良、血红蛋白<110 g/L、Charson共病指数大、握力小是患者治疗后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患者纳入研究,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并进一步对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28例患者中,合并心律失常98例(76.56%);房性早博11例(8.59%);短阵性室速21例(16.41%);完全性右束支阻滞9例(7.03%);室性早搏31例(24.22%);房颤13例(10.16%);短阵性房速12例(9.38%)。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可能合并多种症状。(2)有缺血性J波一共32例(25.00%),其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18例(56.25%);无缺血性J波96例,其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36例(37.50%);由数据可知,存在缺血性J波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无缺血性J波者要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患者的情况诊断出来,尤其是在患者心肌梗死部位诊断中价值突出;相信,在充分掌握心电图检查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全面了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从而为进一步的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老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6例老龄急性STEMI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急诊PCI治疗组和药物保守治疗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再次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急诊PCI治疗组血管造影成功率为100%,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8%。急诊PCI治疗组与药物保守治疗组相比,住院时间分别为(7.75±1.80)d和(10.53±3.45)d(P<0.05);住院期间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12.5%和34.6%(P<0.05);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22.5%和57.7%(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7.5%和38.5%(P<0.05);病死率分别为5.1%和23.1%(P<0.05)。两组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及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龄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少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高继华 《医疗装备》2023,(13):72-74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PCI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功能[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血小板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PDW、PDGF-BB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LVESD、LVEDD均低于术前,LVEF高于术前,且试验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采用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行急诊PCI。结果  95例急诊PCI治疗中 ,直接PCI 86例 ,补救性PCI9例 ,梗死相关动脉为前降支 5 3例 ,右冠脉 35例 ,回旋支 7例。 95支梗死相关动脉 ,成功开通 90例 ,2例仅行单纯球囊扩张 ,88例于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 91枚。术后即刻造影成功率 95 .7% ,手术操作成功率 94 .4 %。术后 1周患者的平均左室射血分数 5 4 .6 0 %± 10 .2 6 % ;术后发生急性和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 4例 ,1例住院期间死亡。结论 急诊PCI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老龄患者(年龄≥75岁)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老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行急诊PCI治疗。结果53例急诊PCI治疗中,梗死相关动脉为前降支43例,右冠状动脉8例,左回旋支2例。53支梗死相关动脉,成功开通50例,于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55枚,2例PCI因大量的血栓负荷而失败,1例术中死于心源性休克。术后即刻造影成功率为94.3%,手术操作成功率为92.4%。术后1例住院期间死于心脏破裂。梗死后1周的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为(51.2±3.3)%。结论急诊PCI治疗对老龄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左室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半剂量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并行直接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00名,分为半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观察出血等并发症。结果:半剂量组104例,常规剂量组96例,2组间基础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的并发症半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相比较,为4.8%:13.5%,P0.05,统计学上有差异;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并发症相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减少在常规剂量组术前及术后24小时比较,P0.05,统计学上有差异。结论:半剂量欣维宁在男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治疗中使用是安全有效的,我们建议在高出血风险患者使用半量欣维宁抗血栓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PCI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将150例STEMI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75例观察组(加用替罗非班)和7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正规使用肝素(包括低分子肝素)、盐酸氯吡格雷、阿斯匹林.疗程48 h,观察指标为出血并发症、血小板聚集率(MAR).终点事件是一个月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给药后24 h MAR明显减少(P<0.05),而出血并发症和一个月MACE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STEMI行直接P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PCI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将150例STEMI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75例观察组(加用替罗非班)和7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正规使用肝素(包括低分子肝素)、盐酸氯吡格雷、阿斯匹林.疗程48 h,观察指标为出血并发症、血小板聚集率(MAR).终点事件是一个月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给药后24 h MAR明显减少(P<0.05),而出血并发症和一个月MACE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STEMI行直接P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方法,将临床路径实施后设为路径组(71例),临床路径实施前设为对照组(67例),观察两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和住院各分项费用变化情况。结果路径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项费用中,路径组药费、床位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分项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路径的实施可降低住院时间及部分住院费用,对规范医疗行为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术前、术后7d以及术后6个月,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比术前以及术后患者心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心功能测定的7项均有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d和术前相比,左室射血分数、震室短轴缩短率以及E峰与A峰的比值有显著的改善.术后6个月和术后7d相比,左室射血分数、震室短轴缩短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显著.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心功能改善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高龄(年龄≥75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高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患者入院后经临床和心电图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AMI诊断标准.结果 106例患者接受直接PCI术,梗死相关血管:前降支86支,回旋支4支,右冠状动脉16支.106支梗死相关动脉,成功开通102例,于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110枚,2例术中死于心源性休克.术后即刻造影成功率为98.5 %,手术操作成功率为98%.术后1例住院期间死于心脏破裂.梗死后1周的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为(51.2±3.3)%.结论 急诊PCI治疗对高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