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和比较眼科超声乳化手柄标准化手工清洗流程(SOP)和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清洗流程的清洗效果.方法 将350件使用后30 min内回收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柄,分为标准化流程清洗组(试验组,210件)和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清洗流程组(对照组,240件),通过相应的流程清洗,采取目测法和ATP生物荧光法检测2种流程对眼科超声...  相似文献   

2.
〖HT5"H〗摘要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手柄清洗标准化处理程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目测法和ATP生物荧光法对某医院眼科超声乳化手柄清洗标准化处理程序及其应用效果进行抽样监测与评价。结果 2组器械表面清洗质量评价,目测法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3.75%和97.94%|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1.54%和97.12%。2组超声乳化手柄管腔清洗质量评价,目测法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6.22%和97.94%|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89.97%和96.15%。结论 采用标准化处理程序,能够显著提高眼科精密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降低其损坏率。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原因分析及预防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好等优点,但术中、术后的一些并发症仍会对视力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角膜水肿就是其中之一,严重时可造成角膜失代偿,导致术后视力障碍.本科2007~2008年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52例260眼,现就术后角膜水肿原因及预防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原因分析及预防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春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10):132-132,134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好等优点,但术中、术后的一些并发症仍会对视力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角膜水肿就是其中之一,严重时可造成角膜失代偿,导致术后视力障碍。本科2007-2008年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52例260眼,现就术后角膜水肿原因及预防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总结1643例1921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378眼,先天性白内障158眼,并发性168眼,外伤性白内障64眼。结果 出院时最佳矫正视力≥0.3者902眼,占46.97%,其中0.5以上的616眼,占32,09%。并发症有后囊损伤、虹膜咬伤、切口虹膜脱出、角膜水肿、角膜内皮失代偿。结论 采用角膜缘切口、反眉状隧道式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植入普通型人工晶状体,早期可获较佳视力;而提高手术技巧可望降低后囊损伤及角膜水肿浑浊等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超声乳化是近年来治疗白内障的首选术式,该手术具有切口小、无痛苦、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切口愈合快的特点。我院自2009-01-2009-12对658例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年龄10~92岁,均成功一次性植入人工晶体。现将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正压灌流和负压吸引装置在超声乳化手柄手工清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目测法和蛋白残留检测法,对正压灌流和负压吸引装置清洗超声乳化手柄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组超声乳化手柄表面的清洗质量,目测法检测正压灌流和负压吸引装置对超声乳化手柄表面清洗效果合格率分别为93.64%和98.18%;蛋白残留检测正压灌流和负压吸引装置对超声乳化手柄清洗效果合格率分别为91.82%和97.73%。超声乳化手柄的管腔清洗质量,蛋白残留检测法检测对照组和试验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87.27%和97.27%。结论 负压吸引装置清洗效果优于正压灌流法。采用负压吸引装置辅助清洗超声乳化手柄,可显著提高其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眼科超声乳化手柄清洗质量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立指南网、BMJ Best Practice、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网站或数据库中关于眼科超声乳化手柄清洗质量管理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及证据总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3年2月15日。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实践指南4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1篇。总结了管理要求、环境要求、设备设施与耗材要求、人员要求、操作要求、现场预处理、回收转运、清洗及清洗质量评价9个方面共38条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眼科超声乳化手柄清洗质量管理的最佳证据,为规范超声乳化手柄的清洗质量管理提供了循证依据,可为提高眼科器械清洗质量水平、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中仪器的正确运作及医护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为保证手术的顺利,应做好以下几点:(1)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仪器专人管理。(2)术前仪器准备:检查机器工作状态、各种手术器材及配件是否齐全,选择器械并提前消毒备用。(3)术中严格把握手术步骤,及时合理地调节各项参数。超声功率的大小应根据手术步骤、晶体核大小和硬度按术者要求调节。(4)术中维持灌注通畅,及时排除影响灌注和排出的因素,保持前房深度。(5)详细记录各项功能使用功率、时间及术中情况。(6)术后认真清点灌注管道、配件和手术器材,清洗、消毒并妥善保管。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3):653-654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0例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均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均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费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0.5比例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1d视力>0.5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1w以及1个月视力>0.5患者比例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组术后1d角膜中央厚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术后1w以及1个月与术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可以产生较好的疗效,其费用较低,便于操作,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近年来有关护理纠纷防范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1 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1 1 护理纠纷的范畴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的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有分歧 ,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赔偿损失 ,必须经过行政或法律的调解或裁决才可了结的医患纠葛 ,称之为医疗纠纷[1] 。护理纠纷是医疗纠纷范畴中的一分类 ,两者是不可分割的。1 2 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1 2 1 医疗体制。由于我国传统福利性医疗卫生观念和陈旧的公费医疗制度给病人造就了高期望的医疗服务标准 ,就是说不花钱、少花钱而获得超值优质服务。医院在未突破“社会主义福利事业单位”桎梏约束的情…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2890-2891
目的研究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头位难产的初产妇9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分娩的产妇9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初产妇头位难产出现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宫缩乏力、宫颈水肿、产程延长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90例产妇中,阴道分娩43例,阴道助产15例,剖宫产32例,胎位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结论胎位异常是导致初产妇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早期发现异常胎头位置并进行纠正是保证顺利分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内瘘吻合失败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4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内瘘吻合手术的成功率、失败率、成熟不良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例中,内瘘吻合成功46例,成功率为95.8%;失败8例,失败率为16.7%;8例失败病例中7例在术前15d不同程度地静脉穿刺用药,其中5例术前3d内瘘侧肢体静脉穿刺使用10%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呋塞米,1例术前1d内瘘侧肢体静脉采血,3例伴发糖尿病。结论对于需行内瘘吻合术患者,术前医护应及时沟通以杜绝内瘘侧肢体施行静脉穿刺;同时,充分做好患者的病情介绍,掌握患者心理,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髌骨纵行骨折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对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6例髌骨纵行骨折中曾误诊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误诊率为31.25%,4例因单侧膝关节肿痛伴稍许伸屈活动受限入院,1例因车祸致左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入院.误诊为膝关节软组织损伤2例,股骨髁间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IBMFS)是一组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先天多发畸形及易发肿瘤为主要特征的遗传异质性疾病,其临床表型复杂多样,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本研究旨在基于高通量靶向基因测序(TPS)技术,建立IBMFS的单管高通量基因诊断方法,并应用于临床诊断.方法 选择2009年8月至2013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就诊的21例临床疑似IBMF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DNA样本,利用Agilent Haloplex方法对IBMFS已知致病基因及相关基因进行文库捕获,基于Illumina MiSeq技术平台进行DNA高通量TPS,测序数据经NextGENe软件匹配分析后,采用Ingenuity在线软件系统进行基因变异筛选及解释,最后采用Sanger法测序验证基因突变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结果 本组21例患者的测序数据中,总reads数为1 570 558~3 577 386个,95%以上的reads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相匹配,85%以上的reads位于目标基因靶序列以内,平均测序深度为444×~1 092×,测序深度大于20×的区域达95%以上,覆盖度均一性达85%以上.本组21例患者中,12例患者有明确的基因诊断结果,包括6例范可尼贫血(FA)、2例先天性角化不良症(DC)、2例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CN)、1例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BA)和1例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SDS).5例患者经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成功治愈,2个家庭以此诊断结果为产前诊断依据被批准生育二胎.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IBMFS的单管高通量TPS分子诊断方法,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捕获效率高、测序质量可靠、生物信息学软件全面,可有效检测IBMFS致病基因突变,为产前诊断IBMFS及其及时根治性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黎翠云 《护理学报》2010,17(8):52-53
目的探讨出院精神病患者电话随访失败的原因,提出对策,提高电话随访成功率。方法对2009年1—6月出院后第1次电话随访失败的107例精神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电话随访失败的原因是:随访电话号码错误、不真实51例,占47.7%;患者及家属不配合22例,占20.6%;随访时间选择不恰当16例,占14.9%;随访护士缺乏临床经验和沟通技巧18例,占16.8%。结论随访电话号码有误、患者及家属不配合、随访时间不当、随访护士缺乏技巧是导致对出院精神病患者电话随访失败的主要原因,认为应做好患者资料收集工作、加强宣教、选择恰当随访时间和提高护士素质,以提高电话随访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发病因,及其导致肾功能急剧减退的因素,探讨预防抢救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31例原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并在短期内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评价为血Cr值。结果: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发病因依次为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梗阻性肾病和动脉硬化性肾病。导致急剧恶化的因素为:不同原因所致的脱水、水电解质失衡7例(22.5%),心衰、低血压8例(25.8%),各种感染6例(19.3%),血压增高4例(12.9%),血糖增高3例(9.7%),急性尿潴留3例(9.7%)等。结论:任何诱发因素都可以使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急剧恶化。抢救原则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控制各种并发症之外,严格控制原发病,认真寻找并治疗可逆因素,积极寻找病因和诱因并予以去除,以及病因治疗个体化等,是延缓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和防止急性肾功能减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普通肠梗阻的病因,并探讨其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4月肠梗阻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与效果。结果肠梗阻病因的前三位依次为粘连性肠梗阻38例,占47.50%;肿瘤性肠梗阻25例,占31.25%;嵌顿疝6例,占7.50%。该组80例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48例治愈、25例好转、剩余7例未愈或死亡,治疗总有效率达91.25%。结论为了提高肠梗阻临床治疗效果,除了要针对病因进行分析外,还要针对具体病情选择最为合适的治疗,方可最大化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提高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2例股骨干骨折手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提出相关预防对策。结果股四头肌损伤(51.9%)、长期伸直位固定(28.5%)和手术操作不当(11.8%)是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手术操作水平、减少术中误伤、术后给予及时康复锻炼等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陆霞  张娜  梁雪娇 《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2):100-101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过程中脱管的原因,降低脱管的风险。方法对我院近年PICC后发生脱管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发生脱管的原因制定预防对策。结果本组发生脱管的原因包括置管后防范意识缺乏、导管固定方法不正确及固定蝶翼装置丢失、无菌贴膜覆盖不严、护理人员操作失误、带管回家期间出现意外脱管等。结论对置管患者常规进行健康宣教,可以降低PICC脱管的发生,脱管后应实施严谨的操作流程和有效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