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考察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临床效果.方法 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瑞舒伐他汀10 mg/d和依折麦布10 mg/d,n=52)和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10 mg/d,n=53).治疗4周后检测患者血脂、谷丙转氨酶(ALT)、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结果 经4周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水平下降较瑞舒伐他汀组更明显(P<0.05);2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水平上升较瑞舒伐他汀组更明显(P<0.05).结论 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单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显著地改善血脂水平,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最佳剂量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舒伐他汀1组(50例)、瑞舒伐他汀2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瑞舒伐他汀1组每日晚餐后顿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瑞舒伐他汀2组每日晚餐后顿服瑞舒伐他汀片20 mg,对照组每日晚餐后顿服阿托伐他汀片10 mg,连续服用16周。分别于用药前和治疗后检测各组患者血脂、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水平,并记录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瑞舒伐他汀2组总有效率为92.0%(46/50),显著高于瑞舒伐他汀1组76.0%(38/50)和对照组74.0%(37/50)(P<0.05),瑞舒伐他汀1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上升(P<0.05);其中治疗后瑞舒伐他汀2组TC、TG、LDL-C水平[(4.48±0.54)mmol/L、(1.01±0.14)mmol/L、(2.15±0.49)mmol/L]显著低于瑞舒伐他汀1组[(5.23±0.43)mmol/L、(2.04±0.18)mmol/L、(3.04±0.54)mmol/L]和对照组[(4.76±0.31)mmol/L、(1.71±0.09)mmol/L、(2.44±0.37)mmol/L],HDL-C[(1.91±0.14)mmol/L]显著高于瑞舒伐他汀1组[(0.89±0.11)mmol/L]和对照组[(1.03±0.16)mmol/L](P<0.05);瑞舒伐他汀1组和对照组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中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能够提高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对血脂改善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强化调脂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4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治疗组给予依折麦布10mg/d与瑞舒伐他汀5mg/d.3个月后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参数,比较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的TC、TG、LDL-C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较单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是一种理想的降脂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血糖控制良好的158位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各10mg/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d.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血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两组LDL-C治疗后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治疗组UAE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酶学及肌酐变化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较单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有效地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脂谱、降低UAER、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且无肝脏、肾脏及肌肉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冠心病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各75例,瑞舒伐他汀组临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次,辛伐他汀组临睡前口服辛伐他汀10 mg/次,连续治疗8周。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间血脂达标率差异及治疗前后血脂差异。结果:治疗8周后瑞舒伐他汀组TC、TG和LDL-C达标率均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组(P<0.05)。治疗4、8周后,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两组间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3例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斑块面积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减少,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能阻断胆固醇外源性吸收途径,降低血脂水平,缩小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  相似文献   

7.
张振辉 《吉林医学》2011,(17):3433-3434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治疗对严重高胆固醇血症的降脂疗效。方法:将6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结果: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可显著降低TC、TG及LDL-C,使HDL-C明显提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有效率上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使用,降脂效果明显,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理想的降脂方案。  相似文献   

8.
耿彦平  郭华  陈淑霞  谷剑  齐鹏  王学超  陈华 《重庆医学》2016,(22):3096-3099
目的 对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降脂疗效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方法 在CNKI、PubMed检索2004~2014年国内外研究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用药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作者独立阅读文献,纳入试验、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估,用Revman 5.2软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项研究,纳入研究对象1 2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独口服瑞舒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显著降低血浆胆固醇(TC)水平(SMD=-22.50,95%CI:-26.46~-18.55,P<0.01)、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SMD=-17.93,95%CI:-20.26~-15.59,P<0.01)、血浆三酰甘油(TG)水平(SMD=-9.74,95%CI:-17.03~-2.45,P=0.009),但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变化不明显(SMD=-0.15,95%CI:-0.87~-0.56,P=0.67).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降低血浆TC、LDL-C、TG方面均优于单独应用瑞舒伐他汀,但对于HDL-C变化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78例ACS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39例.在常规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晚或阿托伐他汀20 mg/晚,共6个月.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6个月时的TC、LDL-C、HDL-C、TG、hs-CRP水平,观察6个月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C、LDL-C、TG和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HDL-C水平有所升高(P<0.05),其中hs-CRP水平在4周时下降最明显,而血脂水平在6个月时下降最明显,瑞舒伐他汀作用强于阿托伐他汀(P<0.05).瑞舒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0.51%)略低于阿托伐他汀组(30.77%),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ACS患者TC、LDL-C、TG和hs-CRP水平,升高HDL-C水平,但瑞舒伐他汀作用强于阿托伐他汀.两者都能明显减少ACS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200例,分为阿托伐他汀组(A组)以及瑞舒伐他汀组(B组),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进行诊治,B组服用瑞舒伐他汀进行诊治.在诊治前/诊治后半年以及诊治后1年在早上空腹时抽取静脉血,之后检测其血脂/三酰甘油等指标.结果 A组血清总胆固醇治疗前为(5.94±0.55)mmol/L,6个月后为(4.66±0.44)mmol/L,12个月为(4.00±0.48)mmol/L;B组血清总胆固醇治疗前为(6.09±0.49)mmol/L,6个月后为(5.15±0.48)mmol/L,12个月后为(4.76±0.42)mmol/L;B组三酰甘油/同型半胱氨酸指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比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的效果上来看结果 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血脂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临床常用的调脂药物有他汀、贝特、烟酸、树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及普罗布考、ω-3脂肪酸等药物。众多实验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但大剂量他汀加强降脂的同时可能产生多种副作用。依折麦布作为新型降脂药物,主要通过附着于小肠绒毛刷状缘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降低小肠中的胆固醇向肝脏中的转运,降低肝脏胆固醇贮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糖导致的血管形成障碍的影响。方法 培养原代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取1代细胞分为四组:低糖组(5.6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3.3 mmol/L葡萄糖)、瑞舒伐他汀组(33.3 mmol/L葡萄糖+1 μmol/L瑞舒伐他汀)和LY294002组(33.3 mmol/L葡萄糖+1 μmol/L瑞舒伐他汀+10 μmol/L LY294002),其中LY294002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抑制剂。采用Matrigel、Transwell和MTT法分别观察四组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迁移及增殖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Ser473)(p-Akt)、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磷酸化eNOS(Ser1117)(p-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低糖组相比,高糖组的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迁移及增殖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组的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迁移及增殖能力均明显高于高糖组及LY294002组,但仍低于低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p-Akt和p-eNO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高糖组和LY294002组(P<0.05),并基本恢复至低糖组水平(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明显改善高糖导致的内皮细胞的血管形成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eNOS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11):1041-104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方法 116例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每组5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ACS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口服,每日1次;强化治疗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20 mg,口服,每日1次;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TC、TG、LDL-C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TC、TG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强化治疗组患者TC、TG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强化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IMT、F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IMT显著降低(P<0.05),FMD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强化治疗组患者IMT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FMD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ACS能发挥调节血脂、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且强化治疗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剂量加倍与联用普罗布考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长海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经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治疗3个月以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仍不能达标者,将其随机分为他汀剂量加倍组(瑞舒伐他汀片20mg、每晚1次)和联合治疗组(瑞舒伐他汀片10mg、每晚1次+普罗布考片250mg、每天2次),每组各34例,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脂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LDL-C均明显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三酰甘油(TG)明显下降(P<0.05);他汀加倍组、联合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显示升高和下降的趋势,但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与他汀加倍组相比,联合治疗组TC、LDL-C降得更低(P<0.05),LDL-C达标率更高(P<0.05),但HDL-C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他汀加倍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使用优于瑞舒伐他汀剂量加倍的疗效,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4)与对照组(n=64),分别予瑞舒伐他汀(5 mg/d)与辛伐他汀(10 mg/d)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1.88±0.21)mmol/L、(4.28±1.28)mmol/L、(2.48±0.97)mmol/L和(1.94±0.19)mmol/L、(4.44±1.35)mmol/L、(3.04±1.02)mmol/L,均较治疗前的(2.38±0.36)mmol/L、(6.25±2.34)mmol/L、(4.79±1.28)mmol/L和(2.25±0.23)mmol/L、(6.04±2.41)mmol/L、(4.86±1.36)mmol/L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38±0.29)mmol/L和(1.34±0.41)mmol/L,均较治疗前的(1.25±0.34)mmol/L和(1.22±0.35)mmol/L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仅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LDL-C达标率为82.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可有效调节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但是瑞舒伐他汀降LDL-C的效果更加明显,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瑞舒伐他汀对大鼠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干预对压力超负荷所引起大鼠心肌肥厚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组(除假手术组外)通过部分结扎大鼠腹主动脉构建心肌肥厚模型,A为假手术组,B为单纯手术组,C为卡托普利组,术前一周给予卡托普利(50mg/kg.d)灌胃直至术后4周,D、E组为瑞舒伐他汀组,术前一周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2mg/kg.d组及4mg/kg.d组)灌胃直至术后4周。同时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测动脉血压,心脏质量指数(HMI),应用病理学方法检测胶原容积百分比(CVF)。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CTGF蛋白表达,用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TGF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1B组较A组动脉血压、HMI明显增加(P<0.01)、CVF明显增加(P<0.01);D、E组较B组心脏质量指数明显降低(P<0.01),胶原容积百分比降低(P<0.01);C组较A组其HMI、CVF明显降低(P<0.01)。2B组CTGF蛋白及CTGFmRNA表达较A组增加(P<0.01);D、E组CTGF蛋白及CTGFmRNA表达较B组明显下降(P<0.01);C组较B组其CTGF蛋白、CTGF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1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中CTGF表达显著增加。2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地延缓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重构并降低CTGF蛋白、CTGF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时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11个RCT,包括881例患者。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不高,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C反应蛋白(CRP)(WMD=-2.41,95% CI: -4.50~-0.32,P<0.01)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ER)(SMD=-1.32,95%CI: -1.75~-0.88,P<0.01)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血肌酐(Scr)(SMD=-0.33,95%CI: -0.70~0.04,P>0.05)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纳入的文章均未报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降低早期DN患者UAER及CRP,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治疗组,每组10只。对照组以标准基础饲料喂养,实验组和治疗组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行颈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分别继续予高脂饲料,及高脂饲料加瑞舒伐他汀喂养6周。于4周末及10周末抽血测定血脂及IL-8。于10周末将兔处死时,取颈动脉标本行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8的表达。结果 4周末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及治疗组血脂及IL-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10周末治疗组血脂及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正常对照组颈动脉标本未见动脉硬化病变及IL-8表达;治疗组中动脉内膜面积(IA)、内膜/中膜面积比(I/M)、管腔狭窄度(LSD)、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IL-8的表达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血脂及IL-8的水平并减少其表达,具有抗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