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集束化护理延长外周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方法:调查15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找出非常规拔管影响外周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的原因,然后通过集束化护理来延长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结论:对于使用留置针的患者,通过集束化护理能延长静脉留置安全留置时间,无明显不良并发症.这样做不但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儿科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498例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7月-2011年6月儿科住院患儿治疗输液中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498例临床护理观察,与同等数量使用普通小儿静脉头皮针输液的患儿对照输液的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明显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输液的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惠儿痛苦,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满意率,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为抢救危重症患儿提供了快速用药的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将3209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留置针组170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普通组1503例使用普通输液针。结果:治疗组患者每次用药的速度、质量、保留时间及减轻病人痛苦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留置针应用在临床上,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还可以留置针取血,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对需要接受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技术进行颈外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采血时间、完成静脉输液时间与静脉采血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8%,穿刺回血率95.6%,留置针采血成功率97.8%;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6.7%,穿刺回血率51.1%,留置针采血成功率55.6%。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成功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穿刺时间、采血时间以及静脉输液与静脉采血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成功率较高,穿刺时间短,留置针采血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一种真空静脉采血针在静脉输液中的巧用.方法:真空采血针采血后再接静脉输液导管进行输液,采血输液一针完成.结果:使用真空采血针接输液导管操作方法简便,安全准确,省时省力,无菌程度高,患者痛苦小.结论:利用真空静脉采血针进行输液避免了采血与静脉输液二次进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合并采血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作用。方法:对肝胆外科60例危重患者进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穿刺成功后再采集血标本,血标本采集成功后快速输液。结果:本组60例病人均在短时间内穿刺成功,完成血液标本采集。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肝胆外科危重患者抢救时能够有效节省抢救时间,保障抢救静脉通路。  相似文献   

7.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能减少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维持血管通路,便于随时用药和紧急抢救,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所以临床上备受患者及护士的喜爱.自2002年以来,对需要采血及输液的患儿,先用留置针采血,再接上肝素帽用于输液,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外科急救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抢救给药,液体复苏并尽早采血做多项目检查。方法:遵医嘱使用复苏液体,按静脉输液原则,排气至旋转螺口乳头处,选择血管,常规消毒,使用留置针穿刺,退针芯,留置针贴简易固定,负压采血针一端插入肝素帽,一端接采血试管或去针头的空针直接接于输液接头处采血。采血成功,松止血带,消毒肝素帽或输液接头两遍,二次排气,连接液体至肝素帽或接头处,妥善固定留置针与输液端输液,空针内血液注入相应试管。结果:此方法在我SICU急救患者中使用,简单快捷,没有出现标本溶血,凝固需重新采血和(或)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内血液凝固致输液不畅现象。结论:静脉留置针用于输液联合采血的方法,为患者进一步抢救争取了时间,且此方法高效快捷,并发症少,易被临床护士接受,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静脉留置针在老年病人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静脉穿刺。结果:解决了老年病人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既方便了临床用药,又减轻了老年患者的痛苦,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用静脉留置针为急危重症患者一次穿刺同时完成静脉采血和输液的可行性。方法将因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急诊入院的1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7例。对照组按常规根据医嘱先静脉采血,再行静脉输液;观察组根据医嘱采用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同时完成静脉采血和输液。结果观察组完成操作时间(5.20±1.48)min,每个患者平均穿刺1.065次,发生溶血0例;对照组完成操作时间(7.60±2.90)min,每个患者平均穿刺2.214次,发生溶血7例。结论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采血针再接真空采血器进行静脉输液联合静脉采血既节约了时间,又降低了标本溶血发生率,同时也减少了再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用静脉留置针为急危重症患者一次穿刺同时完成静脉采血和输液的可行性。方法将因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急诊入院的1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7例。对照组按常规根据医嘱先静脉采血,再行静脉输液;观察组根据医嘱采用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同时完成静脉采血和输液。结果观察组完成操作时间(5.20±1.48)min,每个患者平均穿刺1.065次,发生溶血0例;对照组完成操作时间(7.60±2.90)min,每个患者平均穿刺2.214次,发生溶血7例。结论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采血针再接真空采血器进行静脉输液联合静脉采血既节约了时间,又降低了标本溶血发生率,同时也减少了再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发症、患者配合度和满意度为评价指标,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06例入住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发症、患者配合率和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输液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在新生儿病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近期收治的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头皮静脉穿刺输液,实验组采取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观察两组新生儿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不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生儿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明显降低(p〈0.05),静脉留置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增加(p〈0.05)。结论:给新生儿患者留置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可以明显减少反复穿刺等引起的并发症,留置时间明显增加,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儿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心得。方法通过对本院2005年10月到2007年1月147例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采血进行分析。结果有效地保护了患儿的血管,减少了反复穿刺造成的感染机会,也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痛苦和烦恼。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改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朱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176-177
目的:探讨产科输液中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预防方法。方法:选取产科2010与2012年静脉留置针住院患者250例,分为两组:20G组和24G组。20G组为2010年住院患者120例,静脉留置针采用BD公司的20G留置针;24G组为2012年住院患者130例,静脉留置针改用BD公司的24G留置针。对比20G组和24G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20G组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33%,24G组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发生率为3.85%。结论:通过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可预防静脉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化疗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化疗的11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留置针的选择、固定方法、封管、药物以及患者的血象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针对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给予相应护理对策,能有效的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静脉留置针在急危重症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在急危重症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200例急危重症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严密观察,总结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和护理体会。结果近一年来使用留置针输液抢救的患者,无一例死亡。结论认为静脉留置针具有减轻患者痛苦、方便护理工作,利于抢救患者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主要用途为保留静脉通路,以便进行延续性输液治疗,避免了头皮针头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在儿科的护理应用中尤为广泛,受到了广大家长的青睐.已有文献报道,静脉留置针也可用于婴幼儿的采血检验,极大的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恐惧心理.饶庆华等对留置针取血标本可行性作了探讨,石丹琴等在肝功、肾功、电解质等方面就留置针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作了研究,效果均很满意.我科对新入院患儿采取经静脉留置针采血和静脉输液一次完成的管理方式,取得了很大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和护理.方法: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技巧及相关护理措施.结论:减轻患者因穿刺造成的痛苦,缓解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20.
应用留置套管针是浅静脉输液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和急救及供给营养的最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随着静脉输液的发展,在临床输液中,静脉留置针已经被普遍使用。这不仅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恐惧,也减少了患者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临床上一般留置针穿刺送管方式多样,送管成功率差别较大,易导致留置失败,为此我们结合临床穿刺经验,改进了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方法,并与常规方法作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