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和驹  陈彦坤 《海南医学》1995,6(3):156-157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屈肌腱损伤38例55指,全部病例获3个月-2年随访,根据测量患指TAM方法进行功能评价,优良率94%,结论:显微外科手术修复屈肌腱损伤小,腱愈合快,粘连轻,功能恢复良好,但精细手术操作仅是治疗过程一环,术后应注意指导功能锻炼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席建平 《中原医刊》2005,32(11):14-14
目的探讨手部指屈肌腱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986年~2004年期间共收治指屈肌腱断裂55例232条,采用改良Kessler法和津下套圈(Tsuge)法,加腱膜连续缝合,术后屈腕位石膏固定下,早期系统的功能锻炼,结果按TAM系统进行评价,优27例。良15例,可3例,差10例。优良率76.4%.结论手部屈肌腱损伤采用良好的缝合方法.以及术后系统的功能锻炼,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腱横形和斜形严重部分损伤时合理修复肌腱的方法.方法108根猪前蹄肌腱,横形或斜形损伤直径90%,根据3种中心缝合方法(改良Kessler法、MGH法、改良MGH{法)与连续周边缝合方法组合分组,随机分为12组,第l~8组为横形损伤,第9~12组为斜形损伤,第1,9组为对照组(不修复),每组9根肌腱.用生物力学测定仪检测缝合肌腱的2mm间隙形成负荷、最大抗张强度、最大功耗.结果肌腱横断大部分损伤时,中心缝合或者周边缝合,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明显提高肌腱的抗张强度(P<0.01),所有组中以改良MGH法+连续周边缝合的抗张强度最大(P<0.01).结论肌腱横形或斜形严重部分损伤时的抗张力相当低,在拉伸过程中极易形成间隙,周边缝合和中心缝合能明显提高其修复强度.  相似文献   

4.
屈肌腱损伤的修复结果一直不理想 ,特别是屈指肌腱鞘内肌腱损伤的治疗 ,由于解剖复杂 ,术后易引起粘连且疗效差。近年来 ,我院采用显微外科方法缝合肌腱修复鞘管 ,术后结合早期功能锻炼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 1999— 2 0 0 1年收治的急诊手部屈指肌腱损伤 (Ⅱ区 )患者 36例 6 5指 ,男 31例 ,女 5例 ,年龄 7~ 6 0岁 ,平均 2 6岁 ,致伤类型均为较整齐的切割伤 ,拇、示、中、环、小指损伤指数分别为 8指、13指、18指、17指、9指。1.2 手术方法 臂丛或静脉复合麻醉 ,上臂气囊止血带止血下施术 ,…  相似文献   

5.
6.
7.
我院2002年8月~2004年12月收治手部肌腱外伤230例,经用传统方法腱鞘局部剪除,只缝深腱,不缝浅腱60例;使用深浅肌腱同时修复,腱鞘修复170例。经随访证明后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无人区”肌腱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屈指浅肌腱近位转移修复Ⅱ区屈肌腱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Ⅱ区屈肌腱缺损63例共72指,采用近位指屈浅肌腱转移修补肌腱缺损,重建手功能.术后早期保护性被动活动.结果:随访10月~23个月,采用国际手外科肌腱疗效评定法(TAM)评定:优36指,良27指,可7指,差2例,优良率87.5%.结论:对手指Ⅱ区屈肌腱损伤,采用近位屈指肌腱转移修补,并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结合早期保护性被动活动,可早期恢复手指功能,有效地防止肌腱粘连,取得明显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报告不同类型的肌腱损伤的手术方法和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例不同类型的肌腱损伤进行手术修复,平均随访5个月(3~6个月),根据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优199例,良88例, 一般25例,差13例:优良率8%.结论 对于Ⅱ区屈肌腱损伤术中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缝合方法,腱鞘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在跟腱断裂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在跟腱断裂修复中的应用,探讨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跟腱断裂患者采用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修复,并进行术后观察、随访,了妥切口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2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90d-15个月,平均8个月,对患肢功能及肌力评定患肢优良率达91.7%。结论 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人工肌腱代用品,用于跟腱修复疗效可靠、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肌腱断裂是比较常见的损伤。以往对屈指肌腱Ⅱ区断裂均做Ⅱ期修复 ,但修复结果一直不令人满意。我们自 1996年以来应用改良Kessler方法行肌腱断裂一期修复 ,术后用Kleinert氏牵引石膏支具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 ,收治 2 3例患者 ,随访结果良好。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3例 ,男 16例 ,女 7例 ,年龄最大 6 3岁 ,最小 16岁 ,平均年龄 34 6岁。损伤原因均为锐器伤 ,如玻璃、电锯和刀等。损伤部位均在屈指肌腱Ⅱ区。1 2 治疗方法 :行伤指侧方延长切口 ,找到肌腱断端后修齐 ,用 3- 0尼龙线贯穿缝合 ,距边缘 1cm ,然…  相似文献   

14.
手部屈肌腱损伤是手外伤的常见问题 ,但由于屈肌腱解剖结构、功能的特殊性 ,修复后极易与周围的组织发生粘连 ,特别是 区 (“no man’s land”) ,从而影响手部功能恢复。因此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对屈肌腱的解剖 ,生理 ,缝合技术及移植方法 ,生物屏障材料的应用 ,康复治疗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但临床上有时仍不能达到十分满意的疗效。如何提高屈肌腱损伤治疗效果 ,有效地防治粘连发生是肌腱外科中最为复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1 屈肌腱生理及愈合机制  早在 1 7世纪 ,Hunter声称肌腱的愈合过程类似于骨愈合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5.
跟腱损伤手术修补后发生局部感染或再次断裂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作者对陈旧性跟腱断裂以及经修补后再次断裂的23例患者采用跖肌腱修复跟腱法取得了明显的疗效。该方法的优点是手术切取跖肌腱简单,组织学上无差异,无抗原性。跖肌腱本身有韧性,抗拉强度大是治疗跟腱断裂较为理想的材料。对陈旧性跟腱断裂、跟腱缺损、局部坏死采用该方法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改良Kessler法修复新鲜肌腱损伤8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小波  贺凤楼 《广西医学》2007,29(4):504-505
目的 探讨改良Kessler法缝合肌腱腱性部分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Kessler法,单线单结加周边连续缝合新鲜肌腱损伤84例260条肌腱.结果 按TAM标准评定,优 187条,良 51条,可 13条, 差9条,优良率达 91.5%.结论 改良Kessler法缝合肌腱,操作简单,对腱端血供影响小,吻合牢固,是肌腱损伤较好的缝合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文直 《四川医学》1992,13(3):172-174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关于微创手术治疗手部肌腱损伤的效果研究。方法笔者2009年9月~2010年12月进行了手部屈肌腱损伤微创手术修复病例65例,均衡年龄、性别、病情差异后,分为传统组28例,微创组37例,传统组给予传统手术方法,微创组给予微创治疗方法。结果根据TAM标准,微创组和传统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整体治疗效果(优良率86.5%)优于传统组(优良率53.6%)。结论微创手术可有效治疗手部肌腱损伤,在减少粘连、改善预后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再改良式Bunnell法修复Ⅱ区屈肌腱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修复指屈肌腱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7年8月-2003年8月间,改良式Bunnell法进行再改良。一期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早期作保护性被动活动,完整随访资料的81例145指进行疗效评定。采用TAM系统评定法为评定标准。结果随访5~9个月,疗效优者58指,良65指,可12指,差10指。优良率达85%。结论再改良式Bunnell法是修复Ⅱ区屈肌腱损伤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