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CT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8例颅内脂肪瘤患均经siemens AR—X型全身CT扫描装置行头颅CT平扫。从颅顶至颅底作层厚10mm,间隔10mm的横断扫描。结果颅内脂肪瘤多位于中线区脑池内,8例见于纵裂池内,5例见于胼胝体部,4例见于侧脑室,以及1例见于颅后凹内。脂肪瘤的CT值在-7~-4.5Hu,直径介于4至8mm之间。结论CT对颅内脂肪瘤可做出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2.
颅内脂肪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颅内脂肪瘤的分布特征、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16例颅内脂肪瘤,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37.6岁。结果:CT表现为脂肪样低密度区(CT值:-44~-71HU),MRI表现为短T1中等T2和高质子密度信号,在各序列上与脂肪组织信号同步。11例单发,5例多发。主要分布在中线及旁中线区,其中9例(56.25%)为胼胝体区。11例(68.75%)合并有颅内、外的单或多发异常,其中9例(56.25%)为胝低体发育异常。结论:颅内脂肪瘤好发于颅中线区及其邻近部位,CT及MRI有特征性表现,常合并颅内、外多发异常,结合CT及MRI检查可诊断。  相似文献   

3.
颅内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颅内病变,约占颅内肿瘤的1%。传统放射学检查难以发现较小的病变,CT检查为颅内脂肪瘤的诊断提供了主要依据。我院自1996年7月至2005年10月,收集了10例颅内脂肪瘤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颅内脂肪瘤比较罕见,发病率为0.08%~0.1%[1]。但自CT和MR I问世以来颅内脂肪瘤的检出率显著增加,有关颅内脂肪瘤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共收集我院1995-07—2004-08经CT诊断的42例颅内脂肪瘤,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及鉴别诊断。1材料与方法42例病人中,男14例,女28例。年龄9~74岁。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头晕23例,其中3例伴有视物模糊,1例伴有记忆力减退。半身麻木3例,行走不稳、四肢麻木、周围性面瘫、精神异常各1例。以高血压就诊2例,以脑出血、脑梗塞就诊3例。其他还有以头外伤就诊6例,无症状1例。均采用东芝TCT500S全身CT机,以层厚10 mm,层…  相似文献   

5.
颅内脂肪瘤的CT诊断与临床(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脂肪瘤较少见,普通放射学检查很难做出诊断,由于CT的分辩率优于普通放射线,故能准确地确定脂肪瘤的部位、大小及形态。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88年6月以来经CT诊断为颅内脂肪瘤的13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与资料 本组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4~76岁,平均年龄43.53岁。临床上伴有间断性头痛、头晕或一过性头痛、头晕8例,占61.5%,无神经系统症状因外伤或查体而发现颅内脂肪瘤者5例,占38.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CT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结果CT显示1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呈边界清楚、含脂肪组织的肿块,并清楚显示肿瘤的成分以及其形态、大小、数目、浸润范围和邻近结构关系。结论CT能准确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与判定预后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胼胝体脂肪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胼胝体脂肪瘤的CT和MRI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  1 8例胼胝体脂肪瘤 ,男 1 0例 ,女 8例 ,年龄 2个月~ 55岁。均行头颅CT和MRI平扫 ,同时行MRI脂肪抑制成像。结果  1 4例单发 (77.8% ) ,4例多发 (2 2 .2 % )。曲线型 1 4例(77.8% ) ,管结节型 4例 (2 2 .2 % )。CT表现为低密度区 (CT值 - 4 4~ - 71HU) ,MRI表现为短T1 、中长T2 和高质子密度信号 ,在各序列上均与脂肪组织信号同步。 1 2例 (66 .7% )合并颅内外的单或多部位发育异常 ,包括胼胝体发育不良或缺如 ,透明隔缺如 6例 ,颅内其他部位多发脂肪瘤 4例 ,灰质异位 2例 ,脑裂畸形、巨脑回、蛛网膜囊肿、额顶皮下脂肪瘤及局部颅骨缺损各 1例。结论 胼胝体脂肪瘤在CT和MRI上有特征性表现。本病常合并颅内外的各种先天性发育异常。MRI检出本病优于CT。CT与MRI结合可在活体上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颅内侵犯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鼻咽癌颅内侵犯的CT与MRI表现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MRI发现颅内肿块,并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颅内侵犯者15例,其中8例作了CT扫描。结果 MRI全部发现颅内病变,并作出正确诊断,表现为中颅凹鞍旁的软组织肿块,有明显强化,冠状位增强扫描可见连接鼻咽部肿块与颅内肿块的条状强化影,2例侵犯岩尖及后颅窝。15例同侧乳突均有炎症。作CT检查的8例中,3例平扫未发现颅内病变,3例增强扫描发现病变但未能作出正确的定性诊断。结论 MRI是诊断鼻咽癌颅内侵犯的首选方法;CT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通过增强扫描、骨窗观察颅底骨质有无破坏、乳突有无炎症及必要时扩大扫描范围、加扫冠状位等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颅内脂肪瘤很少见,在CT问世以前很少在生前或术前作出诊断,CT对脂肪有很高的分辨力,可作出定性诊断。现报告4例。 一般资料 本组4例颅内脂肪瘤,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7~52岁,平均年龄31岁。3例为单发病变,1例多发(颅内2个病变),共5个病变。CT检查发现肿瘤位于胼胝体区2例,其中1例并有松果体池内脂肪瘤,向上突入右侧脑室内,1例位于环池左翼内,另1例病变位于三脑室上池内。病变形态位于胼胝体部者为长条形,其余为椭圆形。最小者直径不足1cm,最大者达4.3×0.86cm;CT值在一25Hu~一92Hu之间,1例作增强扫描,病变未见强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脂肪廇的MRI表现及MRI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颅内脂肪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颅内脂肪瘤MRI表现为典型短T1中长T2和高质子的MR信号和抑脂时信号消失,与球后或皮下脂肪信号相同,均无占位效应及明显周围水肿。结论颅内脂肪瘤具有典型MR信号,中线部位尤其是胼胝体区多见,并常见伴行发育异常,少数病灶可多发。MRI可作为诊断颅内脂肪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MDCT扫描对胰腺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胰腺脂肪瘤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分析其影像及临床特点。结果2例均定位明确,并明确定性。平扫病灶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影,边缘清楚,其内绝大部分呈均匀低密度影,CT值-74—120Hu,1例夹杂纤细条索状稍高密度影。2例均增强扫描,1例增强后病灶内见轻度条状强化。结论胰腺脂肪瘤具有典型CT表现,CT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Intracranial lipomas are extremely rare fat-containing lesions that comprise 0.1%-0.5% of all primary brain tumors. They are congenital lesions that arise due to persistence and maldifferentiation of the meninx primitive (subarachnoid space precursor). We report a case of a 30-year-old woman who presented with seizures due to an intracranial lipoma and no neurological deficits. CT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imaging findings demonstrated a large interhemispheric partially calcified lipoma that communicated with a large scalp lipoma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agenesis of the corpus callosum. Compared to the prior CT imaging, the lipoma increased in size from 3.4 cm to 4.1 cm transversely. A recent CT angiogram done due to suspicion of an aneurysm showed the lipoma now measuring 6 cm by 4.7 cm. Most cases of intracranial lipoma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pediatric age group. Here, we report a rare case of interhemispheric intracranial lipoma in the adult age group. This case also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imaging modalities for detecting intracranial lipoma without performing invasive brain biops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对颅内钙化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2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颅内钙化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3例,结节性硬化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颅咽管瘤3例,脑膜瘤5例,松果体细胞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硬膜外血肿5例。其中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表现为颅内多发对称性钙化,结节性硬化表现为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结节样钙化,其余病例表现为瘤灶内不同形态的钙化。结论 CT对颅内钙化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脑颜面血管瘤病的MRI和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颜面血管瘤病的CT和MRI表现,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和CT、MRI证实的8例脑颜面血管瘤病临床及CT、MRI资料。结果:CT显示患侧皮质钙化8例,脑萎缩6例,患侧脑室脉络丛增大1例,颅骨增厚2例。MRI扫描显示沿皮层弧形低信号3例,5例增强检查软脑膜呈线样强化。结论:CT对脑颜面血管瘤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MRI可以帮助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儿童隐性脊柱裂的MR影像,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995-200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儿童隐性脊柱裂脚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结果:本组隐性脊柱裂包括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11例,硬膜下脂肪瘤9例,脊柱纵裂8例,皮毛赛6例,肠源性囊肿2例。结论:MRI是目前诊断儿童脊柱裂最有效的方法,但有其局限性,对于复杂的椎管畸形还须结合CT考虑。  相似文献   

16.
脑颜面血管瘤病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颜面血管瘤病的CT和MRI表现,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脑颜面血管瘤病8例,均有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皮肤血管痣及同侧颅内相关的病理改变。结果 CT显示患侧皮层钙化8例,脑萎缩6例,颅骨板增厚3例,侧脑室脉络丛增大1例。MRI扫描显示沿皮层弧条状低信号3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 CT对脑颜面血管瘤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MRI可以帮助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治疗和病理证实的15例胸部结节病的CT征象。结果:15例均有胸部淋巴结增大,其中9例为纵隔和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4例为纵隔和单侧肺门淋巴结增大,2例仅出现纵隔淋巴结增大。伴肺实质异常11例,主要表现为肺内微小结节(8例)及肺磨玻璃样改变(2例),肺间质纤维化1例。结论:CT是诊断胸内结节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二维重建对肝肾问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提高CT对右上腹占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对25例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肾间占位病灶的CT资料进行2次阅片分析.第一次仅提供横断位CT图像进行诊断,然后同时提供横断位和二维重建的进行诊断.与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分析两次诊断的准确性,并探讨对肝肾间占位病灶CT定位和定性诊断有价值的征象.结果:25例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肾间占位病灶,包括原发性肝细胞肝癌9例、肾上腺腺瘤7例、肾上腺腺癌2例、肾上腺来源的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1例、肾细胞肾癌2例、后腹膜来源的间质瘤1例,肿瘤直径在5~15cm不等.使用横断位图像定位诊断正确17例(68%),包括肝脏源性6例、肾上腺源性9例、肾源性2例,其中定性诊断正确15例(60%).使用横断位结合二维重建图像诊断正确21例(84%),包括肝脏源性8例、肾上腺源性11例、肾脏源性2例,其中定性诊断正确18例(72%),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均明显提高.在所有有利于CT定位的征象中,"杯口征"是最直接、最可靠,也是价值最大的定位征象.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的特点,采用薄层扫描以及多平面重建,能很好地观察肿瘤的全貌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有利于辨别肝肾间占位的来源,明显提高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