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纵裂是一种先天性椎管缺陷,我院自1985年开展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以来诊治8例。为提高对脊柱畸形引起的脊髓马尾神经功能障碍的认识,减少脊柱矫形手术可能造成的脊髓损伤的严重合并症,我们就脊髓纵裂与脊柱侧凸的有关问题提出讨论。1临床资料 本组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为7~14岁,平均11岁。1.1临床表现 (1)脊柱部位皮肤异常,如有丛毛、色素斑、皮肤凹陷者5例。(2)两足大小不对称,两下肢不等长,相差1.5~2.0cm者3例。(3)出现两下肢肌力减弱,步态不稳,痉挛性瘫痪,皮肤感觉迟钝,小便失禁,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踝阵挛等体征者3例。(4)合并脊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各类脊椎畸形、肋骨畸形与椎管内畸形的特点及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118例,男性52例,女性66例;年龄3~50岁,平均(14±7)岁.统计椎管内畸形、肋骨畸形的总体发生比例及各自的好发部位,运用x2检验分析不同类型脊椎畸形、肋骨畸形与椎管内畸形的伴发情况.结果 118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合并椎管内畸形57例(48.3%),多种畸形常并发存在,以脊髓纵裂(32.2%)和脊髓空洞症(21.2%)最为多见.合并肋骨畸形69例(58.5%),以凹侧为多见(68.1%,47/69).椎管内畸形的发生率在混合型脊柱侧凸(58.3%,35/60)和多脊椎畸形(54.8%,51/93)的患者中较高(x2= 14.05和27.50,P<0.01).伴有肋骨畸形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中有椎管内畸形的42例(60.9%),无椎管内畸形的27例(39.1%),不伴有肋骨畸形的先天性脊柱侧凸中有椎管内畸形的15例(30.6%),两组相比椎管内畸形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5,P<0.01).结论 先天性脊柱侧凸伴发的椎管内畸形以脊髓纵裂和脊髓空洞为多见;肋骨畸形多发生于混合型脊柱侧凸及多脊椎畸形患者,以凹侧多见.脊椎畸形的类型及是否伴有肋骨畸形对椎管内畸形的诊断有重要的提示意义.椎管内畸形与脊椎畸形的好发部位相似,但各种椎管内畸形、脊椎畸形间缺少显著的、特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有较多学者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基因水平方面,确认一些可能与AIS发病有关的染色体遗传基因点,且发现一些核酸转录因子的异常表达.在组织学方面,发现AIS患者凹凸侧椎体骨质、椎旁肌肌纤维及椎间盘等均有异常改变.通过MRI及CT检查,对椎体、椎管及脊髓畸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仅对椎体旋转、椎管变形及椎弓根等畸形有了更明确的了解,还发现了脊髓裂、脊髓空洞、脊髓拴系症及Chiari畸形等异常病变.内固定器械的改良使脊柱侧凸术的纠正效果得到很大改善;临床观察发现AIS治疗中不同内固定器械矫正脊柱侧凸Cobb角的后期丢失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三点定位(MR 3PPS)扫描技术在脊柱侧凸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1例普涵X线平片显示脊柱侧凸的患者应用MR 3PPS扫描技术,以自旋回波T1WI及T2WI序列在同一幅同像上显示整个脊柱及椎管内脊髓全貌。结果:261例均可在一幅同像上完整最示扭曲的脊柱及椎管内脊髓的全貌,了解脊柱侧凸的程度、伴发畸形、椎管内脊髓情况及椎体骨质异常等表现。结论:MR3PPS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诊断脊柱侧凸及了解是否伴发其它畸形的直观性和准确性,是术前正确评估脊柱侧凸、伴发畸形和了解椎管内情况的重要手段,对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顶椎区脊髓偏移和旋转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8例AIS患者横断面MRI图像上测量顶椎区脊髓中心到椎管前、后内壁及凹、凸侧内壁的距离和脊髓、椎体的旋转角度,将脊髓旋转与椎体旋转的关系按Maruta分型分为O型、U型和R型,并分析脊髓在椎管内的位置及脊髓位置与Cobb角、脊髓旋转角度、椎体旋转角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顶椎区脊髓中心距脊柱凹侧、凸侧椎管内壁距离分别为7.13±1.89mm、13.68±2.93mm,距凹侧距离明显小于距凸侧距离(t=-9.56,P<0.01);距椎管内壁前、后缘距离分别为7.50±1.63mm、6.99±1.61mm,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22.p=0.23).椎体旋转角度为17,53°±6.70°,脊髓旋转角度为16.46°±9.16°,O型8例,U型13例,R型7例.脊髓旋转角度与椎体旋转角度、Cobb角及脊髓中心到凸凹侧椎管内壁的差值之间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45,P=0.01;r=0.43,P=0.02;r:0.64,P<0.01),与脊髓中心列椎管内壁前后缘的差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28,P=0.15).结论:AIS患者顶椎区脊髓向凹侧偏移,椎体与脊髓都存在旋转,脊髓的旋转方向因人而异.在行后路脊柱矫形椎弓根螺钉置入时,应特别注意凹侧脊髓及神经根,避免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椎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凸畸形合并脊髓纵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10例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凸畸形合并脊髓纵裂患者,男4例,女6例,年龄16~22岁,平均17.4岁.均为单个完全分节半椎体,病变位于T11 3例,T12 7例.采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及骨性分隔切除内固定矫形治疗,定期随访患者,评价术后矫正率.结果:10例患者均获得有效半椎体及骨性分隔切除,无神经损伤,术前侧凸Cobb角为40°~86°,平均53.6°;术后Cobb角为5°~28°,平均16.5°,侧凸矫正率平均69.3%.随访9~45个月,平均32个月,术后3~5个月截骨间隙达到骨性融合,无内固定失败及假关节形成.末次随访时有1.6°角度丢失.结论:应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及骨性分隔切除内固定矫形治疗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凸畸形伴脊髓纵裂效果满意,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分裂症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T  Qiu GX  Shen JX  Zhang JG  Wang YP  Zhao H  Tian Y  Li QY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2):770-773
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分裂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1999年5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353例,术前经脊髓造影和(或)CTM检查发现58例合并脊髓分裂症。按照脊髓分裂畸形(SCM)的分类方法分为双管型(SCMⅠ型)和单管型(SCMⅡ型)。对其中的56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除1例合并蛛网膜囊肿的患者行椎管内探查手术外,其他患者在脊柱矫形前未切除分裂脊髓间的间隔(骨性、软骨性或纤维性)。分别对SCMⅠ型和SCMⅡ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CMⅠ型11例,占19%,SCMⅡ型47例,占81%。17例术前合并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其中SCMⅠ型2例、SCMⅡ型15例。接受手术的56例患者中,SCMⅠ型11例,术前Cobb角(60±25)°;SCMⅡ型45例,术前Cobb角(67±21)°。术后SCMI型Cobb角(29±13)°,矫形率(51±17)%;SCMⅡ型Cobb角(39±19)°,矫形率(41±24)%。以上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新的神经损伤症状或原有神经症状加重。26例(45%)患者获得了平均17.3个月(4~59个月)的随访,矫形丢失(6±10)°,SCMⅠ型的7例患者丢失(5±8)°,SCMⅡ型的19例患者丢失(6±11)°,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时患者神经症状稳定。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凸常合并椎管内异常病变,手术治疗前应常规行椎管内的影像学检查(脊髓造影、CTM或MRI检查)。并不是所有合并SCM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在脊柱矫形前都需要处理椎管内的病变。对于SCMⅠ型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如果术前无脊髓栓系的临床表现并且影像学显示骨性间隔的上下方存在分裂的脊髓,侧凸矫形前可不必处理椎管内的骨嵴。对于合并SCMⅡ型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如果术前患者无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系统表现,位于单管内分裂的脊髓可以像正常脊髓一样耐受脊柱矫形。  相似文献   

8.
脊柱侧凸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护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在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手术的安全性一直是影响手术疗效的最大隐患。一旦发生脊髓损伤,后果严重且不易恢复。自2000年4月~2005年6月我们对29例脊柱侧凸患者行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护,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9例,男性10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15.8岁(13~20岁)。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18例,先天性半椎体畸形8例,脊髓纵裂并脊柱侧凸1例,胸椎管内脂肪瘤并脊柱侧凸1例,Chiari畸形并脊柱侧凸1例。手术方式:后路楔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15例;单纯后路矫形内固定…  相似文献   

9.
病变治愈型脊柱结核脊柱后凸畸形及脊髓压迫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腰段病变治愈型脊柱结核合并脊柱后凸畸形及脊髓压迫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胸腰段病变治愈型脊柱结核分别采用单纯后路植骨融合3例,后路椎弓根螺丝钉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8例,椎体侧前方椎管减压6例,其中行单纯椎体侧方植骨融合术3例,辅以椎体侧方钢板内固定3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9个月~7a6个月,平均4.2a。后路植骨平均骨融合时间为2.8个月,椎体侧方植骨平均骨性融合时间为3.3个月,椎管侧前方减压6例中1例神经根刺激症状完全消失,3例大部分改善,2例症状加重并伴单侧下肢肌力1~2级减退。[结论]胸腰段病变治愈型脊柱结核合并脊柱后凸畸形临床上有时并不合并严重的脊髓压迫症状,外科治疗目的在于防止脊柱后凸畸形进一步加重及避免继发性截瘫,而过分强调椎管完全减压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会导致严重的脊髓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中的脊髓畸形和脊椎畸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各类脊髓畸形与脊椎畸形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5年收治的211例已确诊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脊髓畸形、脊椎畸形的发生率及其好发部位,观察两者间的关系。结果:211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中脊髓畸形44例(20.85%),其中脊髓空洞症25例次(11.85%),脊髓纵裂30例次(14.22%),马尾终丝栓系28例次(13.27%),低位圆锥12例次(5.69%),其他类型少见,多种畸形常并发存在;脊髓畸形好发于脊柱胸段、胸腰段、腰段、腰骶段。44例伴有脊髓畸形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病例中不良分节34例(77.27%),孤立性半椎体1例(2.27%),非孤立性半椎体21例(47.73%),脊柱裂30例(68.18%),混合型41例(93.18%);脊椎畸形好发于脊柱胸段、腰段、腰骶段。结论:先天性脊椎畸形常合并脊髓畸形,总体上脊髓畸形与脊椎畸形的好发部位相似,但各种脊髓畸形、脊椎畸形间缺少显著的、特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