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五官超短波治疗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在针灸治疗(局部取穴加辨证取穴)的基础上增加五官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灸治疗(局部取穴加辨证取穴).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9%,优于对照组71.4%,2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五官超短波治疗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征总有效率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面瘫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症状缓解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面瘫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传统取穴法,观察组采用局部取穴加辨证取穴以及辨病取穴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总缓解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取穴加辨证取穴以及辨病取穴治疗面瘫的效果十分明显,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辨证取穴联合局部围刺对寻常性痤疮的影响。方法:将7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针灸辨证取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面部痤疮情况增加局部围刺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皮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77.14%,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皮损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针灸辨证取穴的基础上增加局部围刺可明显提高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面部皮损消退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局部取穴加五脏俞、膈俞同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局部取穴加五脏俞、膈俞同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局部加五脏俞、膈俞同刺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起效快、作用持久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廖川  周金和 《光明中医》2009,24(12):2309-2310
目的:观察牵引针灸加中药辨证治疗颈椎病效果.方法:对照组:42例颈椎病用牵引针灸治疗三疗程(7天为一疗程);观察组:42例颈椎病用牵引针灸加中药辨证治疗三疗程(7天为一疗程)对照观察.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0%,观察组总有效率91.7%.P<0.05.结论:牵引、针灸加中药辨证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颈椎病一种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6.
喻庆江 《山西中医》2004,20(2):39-39
目的 :观察针灸对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以“颈三针”为主穴 ,辨证配穴 ,治疗颈椎病患者 73例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痊愈 4 5例 ,显效 2 1例 ,好转 5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为 97.3%。结论 :“颈三针”加辨证配穴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琳 《河南中医》2014,34(2):335-336
目的:观察常规取穴配合"风椎穴"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疗效。方法:将92例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在常规取穴的基础上加双侧风椎穴针灸治疗,对照组按常规取穴针灸治疗,结果:两组NPQ评分、McGill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取穴配合"风椎穴"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进行治疗的面瘫患者120例,其中周围性面瘫78例,中枢性面瘫42例。根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医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中医传统取穴方法,平补平泻;观察组取穴采用局部取穴+辨证取穴+辨病取穴的方法,并根据病情辨证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治疗周期为15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取穴+辨证取穴+辨病取穴的方法治疗面瘫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灸对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以"颈三针"为主穴,辨证配穴,结合推拿法治疗颈椎病患者98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痊愈48例,显效39例,无效11例,临床痊愈率为48.98%,显效率达98.78%.结论:推拿配合"颈三针"加辨证配穴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经辨证取穴与常规取穴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为分经针灸组,选取病经在颈项部的阿是穴(即"六合穴")配伍该病经同侧的络穴及其对侧表里经的络穴进行治疗;对照组为常规针刺组,取患侧风池、颈夹脊、天柱、肩井、后溪、合谷和外关穴治疗。两组患者均隔天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12次。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量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结束后统计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66.7%(20/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0分量表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分经辨证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取穴治疗。  相似文献   

11.
刘薇  李鸿章 《河南中医》2012,32(7):901-902
目的:观察针灸辨证取穴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应用针灸辨证取穴治疗;对照组51例应用颅痛定、益脑灵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0d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51例,显效16例,有效2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4%;治疗组69例,显效24例,有效3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辨证取穴治疗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寻常性痤疮治疗中针灸辨证取穴结合局部围刺所展现出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于2017年2月份-2018年3月份在本院进行寻常性痤疮治疗的患者共55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针灸辨证取穴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针灸辨证取穴结合局部围刺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皮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皮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比较,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寻常性痤疮治疗中应用针灸辨证取穴结合局部围刺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皮损症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期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取穴方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自本院2018年7~12月收治的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取穴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8例(在实施常规取穴法的基础上增加太冲、合谷穴),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83%,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实施常规取穴联合太冲、合谷穴进行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缓解临床不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治疗声带麻痹的有效疗法。方法:采用针灸推拿加中药治疗声带麻痹患者42例,取穴扶突、天突、舌三针、列缺等,再用局部推拿,结合辨证分型用中药,治疗4个疗程,再观察1个月,最后总结疗效。结果:治愈率为73.8%,总有效率为92.9%。结论:针灸推拿加中药治疗声带麻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国建 《吉林中医药》2010,30(8):709-710
目的:对独取厥阴经腧穴和传统辨证取穴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进行疗效分析。方法:临床分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以独取手、足厥阴经腧穴针灸治疗的为治疗组,以传统辨证取穴针灸治疗的为对照组,1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痊愈21例,显效14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0%。结论:从比较中看到独取厥阴经腧穴针灸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辨证取穴针灸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远近配穴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局部取穴组30例,远端取穴组30例,远近配穴组30例,3个疗程后比较远近配穴法与其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远近配穴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局部取穴组总有效率83.3%,远部取穴组总有效率80%,远近配穴组总有效率93.3%),3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远近配穴能够改善患者的颈椎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7例门诊患者按掷骰子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常规针刺,取穴百会、风池及夹脊穴针灸,刺针消毒刺入;得气后行小幅度提插捻转针刺法至局部产生酸胀感;留针30min,期间行针2~3次,1次/d。治疗组59例辨证针刺:头痛眩晕加刺太冲;气血不畅加刺合谷;常规针刺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疗程间隔3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9例,有效19例,无效1例,痊愈率66.10%。对照组痊愈26例,有效28例,无效4例,痊愈率44.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观察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针灸为主分型辨证治疗颈椎病250例,在250例患者中,治愈240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6%。韩老运用中西医理论有机结合,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学习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加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颈椎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加颈椎牵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的疗效,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分经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的揿针疗法,观察组采用分经辨证取穴的揿针疗法.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进行评价,并观察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经辨证取穴的揿针疗法能够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评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常规揿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