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寻找治疗脱垂性环状混合痔更有效的临床方法。方法:对56例脱垂性环状混合痔采用外痔剥离,内痔核残端悬吊固定于痔上动脉区,外痔切口半缝合方法治疗,观察术后脱出、疼痛、肛缘水肿、肛门狭窄等情况。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的便血和脱出症状均得到消除,肛缘平整。结论:改良悬吊固定法治疗脱垂性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可靠、经济安全、恢复快等优点,术后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及黏膜外翻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治疗脱垂性环状混合痔更有效的临床方法.方法:对56例脱垂性环状混合痔采用外痔剥离,内痔核残端悬吊固定于痔上动脉区,外痔切口半缝合方法治疗,观察术后脱出、疼痛、肛缘水肿、肛门狭窄等情况.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的便血和脱出症状均得到消除,肛缘平整.结论:改良悬吊固定法治疗脱垂性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可靠、经济安全、恢复快等优点,术后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及黏膜外翻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运用改良术式(外痔剥离切除加内痔下分段褥式缝合结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需手术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改良术式组)和对照组(传统术式组),观察术后患者出现肛缘水肿、肛门溢液、出血、皮桥断裂、愈合时间、治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肛缘水肿、肛门溢液、愈合时间等指标明显优异于对照组,特别是防治术后出血、皮桥断裂方面,疗较更佳(P0.05)。结论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运用外痔剥离切除加内痔下分段褥式缝合结扎术相比传统外剥内扎术明显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交错内痔套扎、分段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开平市中医院确诊为环状混合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予以交错内痔套扎、分段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都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相比,交错内痔套扎、分段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可以减少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外痔切除皮瓣覆盖缝合+内痔结扎、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1~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外痔切除皮瓣覆盖缝合+内痔结扎注射术治疗。结果:术后愈合时间7~20天,平均13天。无一例肛门狭窄,肛缘水肿,粘膜外翻等并发症,并对疼痛时间、疼痛程度、出血程度、排便困难、水肿、新生赘皮、尿潴留等情况进行统计。结论:上述研究表明该术式能有效防止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具有创伤小,创面少,疼痛轻,治疗时间短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加味三黄汤坐浴合内痔结扎合外痔皮瓣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对解决术后创缘水肿、出血、疼痛、愈合缓慢和肛门功能形态影响等问题的临床作用,以了解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和推广价值。方法:将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采用中药加味三黄汤坐浴合内痔结扎合外痔皮瓣整形术,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和愈合时间对照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减轻、创缘水肿及出血减少、创口愈合时间缩短、术后肛门功能形态维护良好。结论:中药加味三黄汤坐浴合内痔结扎合外痔皮瓣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疗程短、后遗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Ⅱ、Ⅲ期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80例(治疗组),与同期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75例(对照组)相比较,观察总有效率、术后当日肛门疼痛、排尿障碍、术后便血、切口缘水肿等指标,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当日肛门疼痛、排尿障碍、术后便血、切口缘水肿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联合外痔切除术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减少Ⅱ、Ⅲ期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伤口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超声雾化熏洗用于环状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治疗的10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熏洗疗法,治疗组采用超声雾化熏洗治疗仪配合中药熏洗治疗,2组均治疗7 d。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主要并发症(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4%(47/50),对照组治愈率为92%(46/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3±1.8)d,对照组为(22.7±2.7)d,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2天、第3天肛门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3天、第7天肛缘水肿及便血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术后采用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治疗可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动套扎术(RPH)联合外痔剥离皮瓣整形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3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50例。治疗组采用RPH联合外痔剥离皮瓣整形术,对照组运用传统外剥内扎术。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创面疼痛、水肿、尿潴留、肛门狭窄、创面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创面均愈合(P0.05);治疗组患者的创面疼痛、水肿、尿潴留、肛门狭窄、愈合时间等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动套扎术(RPH)联合外痔剥离皮瓣整形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克泽普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手术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加皮瓣整形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手术的基础上加用克泽普做肛周多点注射。观察两组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术后早期排尿及排便、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等情况。结果:在治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排尿及排便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注射克泽普,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止血方对湿热下注型环状混合痔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9月—2020年8月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湿热下注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痔宁片口服,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利湿止血方,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肛门坠胀、便秘)发生情况。结果最终完成全部研究者77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39例)。2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和第7天肛门疼痛、便血、肛门坠胀程度和术后第3天、第7天、第11天肛缘水肿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3天和第7天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湿热下注型环状混合痔术后口服清热利湿止血方,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肛门坠胀,降低便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内痔注射横扎并整形小切口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8例予内痔注射横扎并整形小切口外痔切除术,对照组96例予外剥内扎硬注术。观察2组疗效、手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变化;观察手术后水肿、出血、肛门失禁情况;比较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尿潴留、肛门狭窄;观察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手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后疼痛较对照组减轻。2组水肿、出血、肛门失禁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后水肿、出血、肛门失禁情况均较对照组减轻。治疗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治疗组手术后尿潴留、肛门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痔注射横扎并整形小切口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简便易行,费用低廉,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内套外剥保留齿线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内套外剥保留齿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主要并发症(尿潴留、肛门疼痛、便血、肛缘水肿、肛门失禁)的差异;术后门诊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远期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别不大(P0.05)。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0.67±1.95)d短于对照组(24.63±2.89)d(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尿潴留、肛门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门诊随访,两组均无肛门失禁发生;治疗组皮赘残留、肛门狭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复发率与对照组差别不大(P0.05)。结论内套外剥保留齿线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痔套扎外痔剥切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7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行内痔套扎外痔剥切缝合术,对照组45例行传统内痔结扎外痔剥切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尿潴留、肛周水肿、脱线期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肛周水肿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在术后尿潴留方面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痔套扎外痔剥切缝合术创伤小,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套扎内痔结合外痔切除保留肛管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三明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0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取外剥内扎术,观察组采取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套扎内痔结合外痔切除保留肛管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环状混合痔患者中应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套扎内痔联合外痔切除保留肛管术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环状混合痔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交错内痔套扎、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和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组实施交错内痔套扎、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比较两组患者常规手术指标、肛门功能恢复效果、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肛门功能恢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交错内痔套扎、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并发症风险低,可有效促进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创式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静脉曲张性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式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第2、7、10d肛门疼痛评分,以及观察术后两组患者肛缘水肿、术后出血、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等指标。结果:术后第2、7、10d观察组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肛缘水肿、术后出血、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式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合弧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将Ⅲ~Ⅳ期环状混合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合弧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发生肛门水肿7例,术后1年复发1例,无肛门功能受限、狭窄者。对照组术后发生肛门水肿31例,瘢痕程度影响局部功能8例,肛门狭窄7例,术后1年复发8例。两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水肿、肛门狭窄、瘢痕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复发率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外剥内扎合弧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Ⅲ~Ⅳ环状混合痔,切除彻底,损伤小,愈合快,降低痔复发率,不损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运用肛肠综合治疗仪(ECZ060L型)进行外痔剥离内痔热干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混合痔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外痔剥离内痔热干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创缘水肿、出血、愈合时间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内痔脱落速度、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疼痛、创缘水肿、出血等并发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外痔剥离内痔热干术治疗混合痔疗效可靠,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更好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分段外剪内扎加后位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20例,并与120例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水肿、出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出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肛门疼痛和水肿、术后肛门狭窄的发生率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好,可减轻术后肛门疼痛、水肿及减少术后肛门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