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养血熄风汤加减联合火针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火针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养血熄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损形态、皮损面积、苔藓样变数目、色素沉着、肥厚程度和瘙痒程度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养血熄风汤加减联合火针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其效果优于单纯火针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女性更年期神经性皮炎的有效疗法。[方法]以加味六味地黄汤主,配合刺络拔罐对40例女性更年期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30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加减六味地黄汤联合刺络拔罐对女性更年期神经性皮炎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血虚风燥型过敏性皮炎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症状积分、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评分及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γ-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积分、EAS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瘙痒、皮损水疱、色素沉着等症状积分及各项E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IL-18、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饮子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过敏性皮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调节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探究紫外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中药组、紫外线组与联合组,每组病患各40例。其中中药组采用中药汤剂进行内服治疗;紫外线组采用紫外线治疗仪进行照射治疗;联合组则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紫外线治疗仪照射的方式治疗。各组治疗后针对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本研究中以四个疗程(约为八周)进行疗效的判定。结果:疗效结果显示,联合组在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半年后复发率及瘙痒量化和PASI评分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中药组与紫外线组,差异十分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血虚风燥型银屑病,采用紫外线联合中药内服的方式来治疗,效果十分良好,除了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有所提升之外,在治疗后复发率、瘙痒量化与PASI评分上都有着明显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132例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患者均口服抗组胺药咪唑斯汀10mg/次,1次/d;外涂复方氧化锌鱼肝油软膏2次/d。治疗组加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3次/d。结果:两组有效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春期,中医学称为粉刺,肺风粉刺,面疮。生活的调试失衡、水湿代谢的障碍是痤疮发作的诱导因素。笔者以刺络拔罐法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蛇丹”、“串蛇龙”,多发于人体的胸背、腰胁部,春秋两季较多见。笔者采用刺络拔罐法治疗5例湿热型患者,经3~6次治疗,均获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章某某,女,56岁,右胁下疼痛5~6天,某院诠断为胁间神经痛给予去痛片、维生素之类药,服药2天,无效。就诊前一天疼痛处出现小水疱。诊见:  相似文献   

9.
纪青山教授针灸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青山教授认为,血虚风燥型湿疹多由日久伤阴耗血,使肌肤失去濡养所致,遂以辨病、辨证、辨经理论为指导,依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观点治疗.治疗选穴时避繁就简,依据病在皮肤、多有瘙痒之特点选定6个基本穴.为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和扶正祛邪的作用,采用艾灸、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梅花针等特色疗法,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火针+刺络拔罐组(治疗组)及刺络拔罐组(对照组)各34例。在入选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VAS)作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强度(VAS)积分、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疼痛强度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综合疗效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优于刺络拔罐,是一种较理想的综合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上运用刺络拔罐加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结果]1~3个疗程后,临床治愈28例,占58.3%;好转17例,占35.4%;无效3例,占6.3%;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此方法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上效果显著,值得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血虚风燥型湿疹发病的过敏原影响背景与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联合复方参柏洗剂熏洗的疗效。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B-UVB+中药组32例予NB-UVB照射,同时联合复方参柏洗剂熏洗;NB-UVB组32例予单纯NB-UVB照射;中药组32例予单纯复方参柏洗剂熏洗。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96例患者血清过敏原进行检测。结果 NB-UVB+中药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NB-UVB组和中药组(P〈0.05或P〈0.01);NB-UVB+中药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该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前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显示,吸入过敏原以屋尘(32/96)为最高,其次为尘螨(21/96)、多价霉菌(14/96);食用过敏原以牛羊肉(27/96)为最高,其后依次是蛋类(21/96)和牛奶(15/96)等。共有35例血清过敏原反应阳性,阳性率为36.5%;其中26例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者,占阳性反应者74.3%,说明多数过敏原阳性患者在病程中皮损反复时具有多种过敏原致敏背景,可能是其病程迁延、反复的原因之一。结论老年血虚风燥型湿疹具有较明显过敏原影响背景,NB-UVB联合中药复方参柏洗剂疗效优于单独使用NB-UVB组或中药复方参柏洗剂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润肤止痒洗剂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血虚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血虚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每组30例.联合组予以润肤止痒洗剂外洗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搽治疗,中药组予以润肤止痒洗剂外洗治疗,西药组予以卡泊三醇软膏外搽治疗.疗程8周.观察...  相似文献   

14.
吴盘红  刘爱民  王丽  赵巍 《中医学报》2021,36(5):1111-1115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局部皮损联合背腧穴刺络拔罐干预稳定期轻度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稳定期轻度银屑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火针联合刺络拔罐,2周1次;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外涂卡泊三醇乳膏,每日2次.60例患者共治疗8周,记录并比较治疗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润肤保湿软膏对银屑病血虚风燥型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60例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使用润肤保湿软膏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尿素软膏治疗,4周后依据 PASI 评分法判定疗效;使用Soft5.5皮肤六参数测试仪,对用药前后患者皮损角质层含水量、皮肤中油脂水平及 pH 值进行测定,通过薄层层析、BIO-RAD Ge1Doc 凝胶成像系统、Quantity One 软件分析及 RT-PCR、 Western blot 的方法检测分析治疗前、后皮损神经酰胺( Cer )、水通道蛋白( AQP-3)的含量;比较分析两组间及组内的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变化,探寻润肤保湿软膏对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皮肤屏障功能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一定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 pH 值治疗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 pH 值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两组水通道蛋白(AQP-3)、神经酰胺(Cer)的含量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皮脂含量、pH 值、AQP-3、Cer 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润肤保湿软膏对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皮肤的屏障功能有显著调节及修复作用,有可能是通过神经酰胺和水通道蛋白对皮肤屏障功能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紫丹银屑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82例银屑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波长为311nm的NB-UVB治疗,每周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紫丹银屑胶囊治疗,每次4粒,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给予12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银屑病皮损程度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临床疗效、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有效率为6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观察组患者PASI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而血清SOD和GSH-Px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丹银屑胶囊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可明显降低PASI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调血清SOD和GSH-Px水平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药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中药结合刺络拔罐疗法对寻常型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挑选10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自拟方痤疮合剂,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刺络拔罐法,考察两组治疗后皮损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复发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皮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患者皮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中药结合刺络拔罐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皮损状况,提高寻常型痤疮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痤疮的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探讨一种治疗棘上韧带炎的有效疗法。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前拍摄胸椎/腰椎CR片。治疗组先施以推拿手法,然后于棘突压痛点处刺络拔罐;对照组以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2%,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28%,总有效率为9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棘上韧带炎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治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探讨一种治疗棘上韧带炎的有效疗法。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前拍摄胸椎/腰椎CR片。治疗组先施以推拿手法,然后于棘突压痛点处刺络拔罐;对照组以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2%,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28%,总有效率为9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棘上韧带炎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治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使用GRADE Profiler 3.6进行证据级别评价。【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1 5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药相比,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总有效率更高[OR=5.87,95%CI(3.89,8.84),P<0.000 01],降低VAS评分更具优势[WMD=-2.37,95%CI(-2.70,-2.03),P<0.000 01],结痂时间更短[WMD=-1.99,95%CI(-3.48,-0.50),P=0.009],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更低[OR=0.11,95%CI(0.03,0.41),P=0.000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