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丸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50例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止痛、营养神经治疗。试验组除采用西药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止痛、营养神经治疗外,加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治疗。结果:试验组治愈时间比对照组治愈时间短。结论:龙胆泻肝丸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王培东 《河南中医》2008,28(9):85-85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1例给予抗病毒、补液等抗感染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0%,对照组有效率7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缓解疼痛,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化裁方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采用龙胆泻肝汤化裁方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60例。结果:总有效率94%。结论:龙胆泻肝汤化裁方具有清肝泻火,利湿解毒的功效,对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傅燕华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346-2347
目的 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三黄止痒搽剂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三黄止痒搽剂治疗,对照组予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疗程均为10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随访1个月,治疗组发生后遗神经痛2例,少于对照组之6例(P>0.05).治疗组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及脱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三黄止痒搽剂对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加减联合阿昔洛韦缓释片治疗湿热下注型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湿热下注型生殖器疱疹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缓释片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皮损症候及体征评分、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阿昔洛韦缓释片治疗湿热下注型生殖器疱疹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杨晶 《光明中医》2016,(10):1408-1410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配合刺络拔罐;对照组30例,应用西药阿昔洛韦抗病毒,芬必得止痛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P0.05,显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刘云芳  陈华 《中医康复》2020,(2):61-62,65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外搽云南白药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5月本院诊治的带状疱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病毒治疗,治疗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及云南白药粉用75%酒精调糊外搽治疗,7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用药后疼痛消失、疱疹消退、结痂等症状体征的改善时间,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消失、疱疹消退、结痂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外搽云南白药粉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加放血疗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加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加放血疗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加口服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8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针刺夹脊穴加口服龙胆泻肝汤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口服阿昔洛韦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44例,好转1例;对照组患者治愈28例,好转8例,无效1例。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夹脊穴加口服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带状疱疹64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4例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及二味拔毒散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7%、对照组76.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及二味拔毒散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郁化火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舒乐安定治疗,治疗组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龙珠软膏治疗掌跖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掌跖脓疱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维A胶囊配合龙珠软膏治疗,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龙珠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PPPASI)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PPASI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龙珠软膏治疗掌跖脓疱型银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自拟行气活血方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自拟行气活血方和龙胆泻肝汤中药水煎剂口服,两组均口服阿昔洛韦缓释片并外敷二味拔毒散为基础治疗.基础治疗用药1周,中药方剂口服2周,用药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 试验组缓解疼痛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缓解症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1例出现后遗神经痛,对照组4例出现后遗神经痛.在缓解疼痛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06%,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行气活血方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疗效肯定,未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耳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期耳部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病毒等治疗,治疗组给予龙胆泻肝汤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3.4%、63.3%,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3.625,P=0.031);治疗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及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2周时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耳部带状疱疹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龙胆泻肝汤[1]加减合板兰根酊雀啄灸治疗肝经郁热型[2]蛇串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上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合板兰根酊雀啄灸治疗肝经郁热型蛇串疮36例.结果 6天内临床治愈25例,占69.4%;10天内临床治愈11例,占30.6%;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龙胆泻肝汤加减合板兰根酊雀啄灸治疗肝经郁热型蛇串疮效果显著,值得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龙胆泻肝汤配合臭氧注射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期带状疱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加味龙胆泻肝汤配合臭氧注射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营养神经、调节免疫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龙胆泻肝汤配合臭氧注射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43例应用西药阿昔洛书、聚肌胞抗病毒,卡马西平止痛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安伞可靠,具有明显促进疱疹消退、缓解疼痛、缩短病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配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煎液内服配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均以7d为1疗程,1~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金黄膏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 52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刺络拔罐加温针灸组(治疗组)33 例,用梅花针叩刺,以痛处为叩刺部位;中药治疗组(对照组)19 例,辨证治疗,肝经郁热证:拟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证:拟除湿胃苓汤加减;气滞血瘀证:拟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100.00% ,对照组有效率为 73.68%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刺络拔罐加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评价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耳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方法:将我院自2007年11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36例耳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药物、激素、神经营养药物及血管扩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同,均为100%,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痊愈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抗病毒药物、激素、神经营养药物及血管扩张药物联合龙胆泻肝汤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耳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