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温阳散瘀散外敷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自拟的温阳散瘀散外敷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BI以及最大行走距离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散瘀散外敷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软坚通脉颗粒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软坚通脉颗粒,对照组口服通脉颗粒,治疗1疗程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对照组81.6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除肤色、溃疡、烧灼感,其余症状、体征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软坚通脉颗粒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未行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在控制血糖、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甲钴胺、硫辛酸、前列地尔静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治疗3 W,评价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及下肢溃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后2组的溃疡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踝肱指数、足背动脉峰值流速、足背动脉血流量、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未行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疗效,但是并不能改善患者长期的溃疡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脉络宁注射液及速效胰岛素,1 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次/d,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3.3%...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下肢浅表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下肢浅表性溃疡病人66例,分为治疗组40例,采用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呋喃西林湿敷。观察治疗后溃疡面的治愈率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为76.9,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康复新液治疗下肢浅表性溃疡具有抗炎、促进细胞增殖和新生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抗凝、降脂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桃红四物汤水煎内服,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浆Hcy浓度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和血浆Hcy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和血浆Hcy浓度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选择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结论:对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控制与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络方治疗,观察周期3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优于对照组的75.68%(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均有改善(P0.05),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络方,能够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龙血竭散结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AS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0.01mg静脉入壶,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血竭散6g水煎服,每日1次。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龙血竭散结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显著疗效,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股动脉加压灌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两组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3%,对照组为7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股动脉加压灌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英军  王军  王刚 《现代中医药》2014,(2):35-36,41
目的评价脉血康胶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为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自觉症状、ABI(踝动脉/肱动脉收缩压比值)、血管彩色多普勒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68.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脉血康胶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程坚 《光明中医》2013,(11):2291-2293
目的 观察扶阳通络法对早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早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扶阳通络中药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液指标变化.结果 在临床疗效、血液指标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扶阳通络法联合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早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当归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平顶山市中医医院血管科住院的4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口服当归活血汤。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踝肱指数数值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 <0.05)。两组的间歇性跛行指数,对比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间歇性跛行疗效,总有效率95.5%(21/22)比对照组83.3%(15/18)高,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当归活血汤联合前列地尔更加有效地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有效缓解下肢血流状况。  相似文献   

14.
颜聪颖  汪海敏  叶海东 《新中医》2021,53(6):148-151
目的:观察透骨通脉方浴足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在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治疗基础上,予以饮食及运动指导、足部护理等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透骨通脉方浴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踝肱指数,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治疗后,2组皮肤温度感、皮肤色泽、疼痛、间歇性跛行距离、间歇性跛行缓解时间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踝肱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透骨通脉方浴足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刘阳  于世家 《陕西中医》2015,(2):194-195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木丹颗粒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2%,对照组为70.6%;两组患者ABI、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足背动脉峰值流速、足背动脉血流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木丹颗粒联合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疏血通注射液.2组均治疗14 d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用多普勒超声仪检查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及血流量.结果:2组患者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明显优于疏血通注射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脉络通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ABI为(0.92±0.2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用于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确切,能够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缓解患肢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参通脉汤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4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瘀证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口服丹参通脉汤,对照组20例未服用中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证候评分及ABI、PLT、FIB、血脂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21例中临床痊愈5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20例中临床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丹参通脉汤对血瘀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治疗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股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踝肱指数、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股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提升踝肱指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术后患者的预后及疗效的作用。方法:选取9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治疗组4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缺血、过度灌注综合征、再栓塞、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护理能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患者预后,减少其并发症,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