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内差登记表》登记的差错处方198例,分析差错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究改进措施。结果: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类型主要包括品种差错,数量差错,错发患者差错,用法用量差错及其他。调剂差错原因包括药师因素,医师因素,患者因素和环境因素。结论:根据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结果,提出并实施改进措施,提高药品调剂工作效率,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引起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因素,据此制订科学的防范措施。方法:从我院门诊西药房管理系统中调取近1年内记录在案的调剂差错处方共计2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210例调剂差错处方的差错类型进行统计归类,并对引起处方调剂差错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对210例调剂差错处方进行分析发现,引起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因素包括药师因素、医师因素、患者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药师因素主要包括药品数量差错、药品剂型规格差错、药品用法用量差错、药品包装或名称相似发错药、用药禁忌差错等;其中医师因素主要包括用药禁忌差错、药品用法用量差错;其中患者因素包括药品数量差错;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嘈杂、沟通不良。结论:引起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因素主要来自药师、医师、患者和环境四个方面,其中来自药师方面的因素是引起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主要因素,鉴于此,门诊西药房需不断强化药师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质量,加强处方调剂管理,同时增强药师、医师的责任心,不断改善环境、规范管理,才能够有效防范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间西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处方作为本研究对象,总计1327例,分析处方调剂差错出现的影响因素,依据统计数据结果,结合本院门诊西药房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差错措施。结果: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影响因素包括药师因素、医师因素、药品因素及环境因素4方面,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医师因素,为此,需要通过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强化对医师、药师的培训教育,提高专业素养与工作服务水平,增强责任心,并不断改善门诊西药房环境,做好药品分类及统计工作等,以减少差错。结论:影响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质量的因素最多,处方调剂差错是影响处方调剂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减少差错就必须强化医师、药师的教育培训,营造良好的门诊药房环境,以保证合理用药、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中药药房处方差错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方法:对2011年1-12月门诊中药房调剂出错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分析处方差错的原因,并针对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1年之后,再统计2012年1-12月门诊中药房调剂出错的处方及原因,对实施干预措施前后的中成药调剂差错、中草药调剂差错、患者满意度及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2011年度中成药调剂差错例数为32例,明显多于2012年度(10例)(P0.01);2011年度中草药调剂差错例数为21例,明显多于2012年度(P0.01);2011年度门诊患者对中药治疗满意度为74.0%,明显小于2012年度(96.0%)(P0.05);根据生存质量评价标准,2011年度生存质量总得分为(102±5)分,明显小于2012年度(P0.01)。结论:采取积极的、正确的中药房处方差错干预对策,能够明显改善医院门诊中药房的调剂质量、患者满意度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西药房调剂处方差错原因,探讨相关防范对策。方法:选取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至2017年西药房调剂处方1968张,对其中的72张差错处方类型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实施防范对策。结果:差错类型包括用药品种差错(38.9%)、药品数量差错(29.2%)、用法和用量差错(20.8%)、用药禁忌差错(11.1%);差错原因包括药师不熟悉用药禁忌(43.1%)、同种药物规格不同(27.8%)、药品包装相似(16.7%)、药品名称相似(12.5%)。结论:西药房调剂处方差错类型及原因多种多样,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实施防范对策,对调剂差错的减少、用药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西药房常见处方调剂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改善方案。方法:选取我院西药房2015年-2017年发生处方调剂差错的处方12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20份处方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记录其调剂差错类型,包括药品种类、用法用量、用药禁忌差错等。在统计处方调剂差错类型,分析调剂差错原因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改善方案并实施。结果:120份调剂差错处方中,差错类型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同一药物规格分辨问题、药物品种数量问题、药物用法用量问题和药物禁忌问题,分别占比31.7%、28.3%、25.0%、15.0%。120份处方的调剂差错原因主要包括同品规格不同、药品名称类似、药品包装类似、药品摆放位置出错、处方错误、药品配伍禁忌出错和药品用法交代不清晰等,其中占据前三位的从高到低依次为药品配伍禁忌出错、药品摆放位置出错和药品名称类似。结论:西药房常见处方调剂问题主要包括同一药物规格分辨问题、药物品种数量问题、药物用法用量问题和药物禁忌问题,只有从提高工作人员的意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等几个全面入手,才能够降低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率,提高西药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原因,探讨防范措施,为提高药房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0年-2013年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登记本为资料来源,对差错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记录差错类型。结果:我院2010年-2013年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登记本共记录有65例病例出现药物处方调剂差错,其中由于药师原因出现差错45例,差错率为69.2%,医师原因出现差错12例,差错率为18.5%,患者原因出现差错6例,差错率为9.2%,其它原因出现差错2例,差错率为3.1%。结论:提高门诊药房药师的工作责任心及专业素质,重视处方调剂差错,规范调剂流程,最终降低调剂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中药处方调剂差错现象的原因,探究相应管理对策,减少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率,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方法:查阅我院门诊中药房处方调剂记录资料,归纳整合出现的差错,并分析差错原因。针对各类原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再对采取干预措施后一年中出现的差错及其原因进行记录和分析。最后对比采取措施前后的统计数据。结果:经过分析差错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后,调剂差错实际发生数量由50例降低到12例,差错明显减少(P0.05)。结论:门诊中药房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保证中药处方调剂质量,减少处方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药房整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中的作用予以探讨。方法:按照PDCA循环的计划、实施、检查、行动程序,根据处方调剂流程设计调剂差错登记表,分别统计实施前2017年3~5月的调剂差错情况和实施后2017年6~8月的调剂差错情况,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结果:经过对导致调剂差错发生的人员、药品和环境因素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调配差错明显减少。差错发生率由实施前的0.17%降为实施后的0.09%,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05),初步实现预期目标。结论:通过PDCA循环法的应用有效减少调配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原因、解决方案及效果。方法:将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门诊中草药房调剂差错原因进行分析,以对实施解决方案前的2018年1月—2018年6月间的门诊中草药房处方4 000张作为对照组,以其后的2019年1月—2019年6月间的门诊中草药房处方4 000张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调剂差错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调剂差错处方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并实施解决方案实用、高效,大大降低了门诊中草药房调剂差错率,进一步提高了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产生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全面提高门诊药房服务质量,保证临床安全用药。方法:回顾分析门诊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出现的60例调剂差错案例,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结果:门诊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出现的主要差错有:处方初审失误、调剂失误、发药程序错误,其原因包括处方书写不规范、专业调剂人员专业知识缺乏、药师责任心不强、药品摆放不当等。结论:规范调剂流程,严格审核开具处方,严格遵守调剂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可有效减少调剂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门诊中药房调剂差错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防范,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对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出现的36例差错及产生差错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中药调剂工作中发生的主要差错包括:处方初审差错、调剂差错、复核发药差错。结论:加强药品调剂管理有助于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中常见的差错及应采取的对应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在本院门诊中药房发生的中药调剂差错病例103例,回顾性整理分析病例相关资料和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每类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全部病例的年龄和性别对本研究中药调剂差错的统计均无影响。103例中药调剂差错病例中,因药品因素导致调剂差错的病例共41例,其中药品包装相似9例、药品名称相近12例、药品质量问题2例、药品摆放不规范18例;因调配因素导致差错的病例共33例,其中剂量误差8例、饮片调剂过程浪费8例、饮片替代17例;因处方因素导致差错的病例共29例,其中处方录入差错13例、审方差错11例、忽视处方注脚5例。结论中药调剂中常见差错及原因较为复杂,针对这些差错应采取及时准确的应对措施,提高中药调剂质量,确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常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浙江衢化医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门诊部取药房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案例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方面严格调查,总结出其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并做相关统计。结果:根据通过各方面严格调查所得的统计结果可知,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大致分为6种:处方核对不严谨,39.4%;处方与患者病症不匹配,26.7%;药房工作人员疏忽,21.7%;药房存在药物分类杂乱情况,7.1%;不合格药物没有及时清除,3.1%;其他相关原因,2.4%。结论: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对药房做一整治,作出相应防范对策,以提高处方调剂准确率,使患者安心拿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及防范对策讨论,以此提高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药房处方调剂的质量。方法:分类统计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种类,分析差错原因,讨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药房调剂差错总数达210例,其中42例为数量差错,30例为厂家差错,21例为规格差错,32例为漏摆差错,13例为剂型差错,20例为退药差错,20例为医师处方差错,24例为划价差错,5例为位置相近差错,3例为发错科室差错。结论:药房处方调剂管理要建立调剂标准体系,同时注意药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调配工作标准进行操作,对考核制度不断完善,药师要端正工作态度,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才能使药房药师处方调剂能力得到提高,从而避免发生处方调剂差错。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在门诊的中药房进行饮片调剂时发生的差错进行原因分析,并且总结有针对性的防范手段。方法:发生的40例饮片调剂错误,对其发生原因展开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导致中药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有:处方初审失误、调剂失误以及复核发药失误等。结论:在门诊当中,强化对药品调剂进行管理的力度非常必要,可以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降低医患纠纷,增强患者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门诊西药房Near Miss登记率,分析探讨以减少Near Miss的发生率,保障用药安全。方法:获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医院门诊西药房登记的Near Miss,对Near Miss进行分类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11月Near Miss登记率不稳定,2019年11月Near Miss登记率明显提高并保持稳定(P0.05)。门诊西药房Near Miss共记录44例不合理处方,525例药品调配差错。药品调配差错汇总分析发现数量错误及位置邻近错误总量较高。每月数量错误与每月位置邻近错误无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对门诊西药房Near Miss类型进行针对性对策探讨,以期减少Near Miss的发生。药师做好审方工作,减少药品调配差错,减少药品不良事件,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门诊药房的调剂工作是整体医院医疗服务患者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科技性和逻辑性,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就会给患者的用药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进而影响医院的声誉与形象。本文主要分析了门诊西药房调剂工作出现差错的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防范策略,以求进一步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差错发生,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医疗了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降低门诊电子处方调剂和发药差错。方法:记录2017年1月~2018年2月调剂错误和发药错误。于2017年7月实施PDCA循环法干预后,比较分析实施方法前后的差错率。结果:在PDCA循环法干预下,门诊电子处方调剂及发药的差错率大幅下降。结论:PDCA循环对减少门诊电子处方调剂及发药差错的效果显著,同时提高了药房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住院西药房在药品调配过程中出现各种差错的原因,针对差错原因,找到正确、合理的改进措施,降低药品调剂差错,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及时性、准确性。方法:通过对住院西药房所发生的内部差错进行汇总,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种类,并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制定正确的改进措施,药品调配差错率明显降低,内部差错显著减少,临床满意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