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则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手术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②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患者恢复更快,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适于基层医院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8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胆囊切除术,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和对照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各43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秦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90-9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分别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多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切口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36例纳入研究,并分为接受小切口手术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切口手术的对照组,观察手术创伤大小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以及NR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缓解术后疼痛,且取得与常规切口相当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及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在广东省水电医院治疗的7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坏死因子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患者下床所需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23.23±8.78)m L,手术时间(61.29±6.94)min,术后引流量(25.11±3.91)m L,患者下床所需时间(2.85±0.53)d,患者住院时间(10.08±1.87)d;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10.65±23.56)m L,手术时间(108.74±12.09)min,术后引流量(75.34±9.34)m L,患者下床所需时间(4.59±1.04)d,患者住院时间(15.57±2.45)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方式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具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将8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46例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常规三孔法和四孔法,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胆漏及术后出血,无一例腹腔镜手术失败而中转开腹手术。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胆漏1例,手术后出血1例,发生率为8%。结论腹腔镜下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具有微创、安全的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手术与小切口切除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将胆囊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组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四孔法胆囊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四孔法胆囊切除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min)、术中失血量(mL)、肛门排气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d)、切口长度(cm)和切口感染率(%),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于术后6,12及24 h进行疼痛评分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是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是对照组患者术后12 h及24 h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切口长度短、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以及术后康复情况。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7月从该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康复指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康复术后腹腔引流量、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0年12月荣成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恢复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可以使患者在手术后较短时间内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1月—2010年8月行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术52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与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小切口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组,P<0.05;且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我院于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31例观察组和31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出院时间等临床效果。患者术后采取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5.00±12.41)毫升.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0±14.33)毫升,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主要有切口感染、肠粘连、出血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5%,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伤口感染率极小,临床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74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手术及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3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30/37)(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胆漏、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速度快,恢复效果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08 年 1 月~2010年 10 月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90例,据手术方式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5 例作为观察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4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90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只要把握手术时机,耐心细致、规范地操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疼痛时间和排气时间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老年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43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3.81%(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总结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无显著差别,但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结论: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但目前在基层医院长时间内难以普及;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能避免传统胆囊切除术切口大、损伤较多、患者心理负担重的缺陷.在选择手术方式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