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黄疸患者117例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茵栀黄口服液组)、B组(蓝光照射治疗组)及C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均为39例,观察1周后各组患儿的胆红素降低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自第2天至1周后其患儿胆红素水平及总体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茵栀黄口服液组及蓝光照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单纯蓝光照射治疗组的胆红素水平稍低于茵栀黄口服液组,两组间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较好,相关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最近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加蓝光照射治疗,对两组最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口服液.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5.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退黄疗效确切,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儿注射痛苦,而且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口服液.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5.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退黄疗效确切,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儿注射痛苦,而且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接受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间歇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蓝光间歇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以及治疗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58.14%)显著高于对照组(37.21%)(P<0.01),总有效率(93.02%)亦显著高于对照组(69.77%),两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疗法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曲探讨茵栀黄口服液灌肠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早产儿黄疸随机分为两组,经进一步诊断及排除后,治疗组5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为75.56%,两组患者胆红素值生后第3天、第5天及黄疸消退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茵栀黄口服液灌肠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的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蓝光疗法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0例,均给予基础营养支持、抗感染及保温治疗。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腹部按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黄疸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29%,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腹部按摩综合疗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探讨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4例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则加用蓝光照射及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主要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7天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治疗组为92.9%,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χ2=3.860,P<0.05);治疗1天、3天、7天后,治疗组血清胆红素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1=4.572;t3=10.702;t7=8.341,P值均小于0.05);治疗组胆红素复常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8.308,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t=6.066,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用于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显著缩短胆红素复常时间,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儿增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mg/(kg·d),分3次口服。观察组同时以茵栀黄颗粒口服与蓝光照射治疗。茵栀黄颗粒,1g/次,3次/d。2组均以治疗3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显效率观察组为87.50%,对照组为65.00%,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5%,观察组为82.50%,2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O.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104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上加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观察疗效所反映的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效果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使用药物后一天开始,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第一天;在治疗3天以后,治疗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对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明显可见作用,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2~3次/d,5 mL/次,口服。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2次/d,0.5 g/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例数及呕吐、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经皮测黄疸值治疗3天、7天时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例数、呕吐例数、腹泻例数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有本院收治的136例新生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35%、94.12%,观察组相对对照组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有少量轻度腹泻患儿,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可靠,疗效显著,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华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9):15-16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蓝光照射治疗,1次/d。治疗组30例茵栀黄口服液5mL/次,2次/d。蓝光照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清总胆红素(TBiL)、胆红素恢复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每日胆红素降低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胆红素恢复时间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配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8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间隙蓝光照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颗粒。观察黄疸消退时间、经皮胆红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早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儿治疗前经皮胆红素水平对比,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经皮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治疗后经皮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P 0. 05)。患儿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皮疹,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 14%,高于对照组的74. 29%(P 0. 05)。结论蓝光照射配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快速退黄,改善经皮胆红素水平,而且并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疗效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治疗的49例新生儿黄疸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疗组24例,治愈2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25例,治愈18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实践证明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89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疗法,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比较2组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75%,对照组为80.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为5.62%,对照组为13.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静脉点滴有助于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促进临床症状缓解,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间歇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抽取儿科收治的8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给予蓝光间歇照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连续5 d,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经皮胆红素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经皮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间歇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小培菲康及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小培菲康和蓝光照射治疗,实验组加用茵栀黄颗粒。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4h、48h、72h后与治疗前比较TCB水平均降低(P<0.05),且实验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72h后两组TBIL、DBIL、ALT、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小培菲康及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