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所刊万氏《全书》早佚。现存最早版本为1654-1659年万氏五世孙万达的刻本。次为1712年汉阳张坦议视履堂刻本。再次为1724年金溪胡略清畏堂刻本。本此敷文堂、同人堂先后挖改重印,后 1741年重地定名为《万密斋医学全书》。1778年之后又有忠信堂刻本,具体刊年不详。当代通行本为1981-1986年罗田县校注的铅印本。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和图书实物确定以上版本系统,考述各种木刻本的刊印情况、牒一  相似文献   

2.
《古今医鉴》,明代龚信编著,其子龚廷贤续编,又经王肯堂订补,成书于万历三年(1576)。其主要内容后被明代聂尚恒编撰的《医学汇函》收录。《医学汇函》首刻本[崇祯元年(1628)跃剑山房本]可以改正《古今医鉴》当今通行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本和商务印书馆本)的许多错误。该文即对见于两通行本的错误作以改正。  相似文献   

3.
考证了清代云南医学堂陈子贞等教官们所编写的教材《医学正旨择要》的版本内容及其编写过程。为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这部具有清代云南特色教材,对进一步研究当时的中医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起源于《内经》六经分证,六经辨证是对伤寒某经病证的病因、病位、病性、正邪力量对比、病机、病势、预后的高度概括,伤寒六经实质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手足十二经脉和所连属的脏腑及其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而言。  相似文献   

5.
明代聂尚恒编撰的《医学汇函》为明代综合性医书,书中部分内容取自《古今医鉴》,据《医学汇函》跃剑山房本可以改正当今通行本《古今医鉴》的一些错误。对通行本《古今医鉴》中的水肿、经闭、癖疾、口病、痈疽、癣疮、癖疾、杨梅疮、疥疮、出痘三朝证治例等部分中出现的12处错误进行了校勘补正。如"瘴"改作"胀","枣仁"改作"桃仁","服"改作"敷","口疳"改作"口疮","须"改作"虽","俱""伹"均改作"但","疥"改作"癣","丸"改作"散","者"改作"处","筋"改作"箸","坐版"改作"坐板";并在"过三日变成水泡"后补上"甚至紫黑泡"5字等。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作为一部临床经典,一直是医家准绳。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六经分病、以六经分篇、以六经定法,其理论完备、思路清晰、组方巧妙,在临床中能够提纲挈领,以简驭繁,至今仍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理解和掌握六经理论,明确各经的属性、所主部位、关联脏腑和生理特性,对于《伤寒论》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对疾病的认识、理解、分析、诊断和治疗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云 《中外健康文摘》2009,6(31):244-245
<伤寒论>中之六经辨证是对辨证的高度概括,其可总结为:从各经主证辨证,从疾病的发展演变辨证,同时应注意在辨证中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以脉为凭.谨守病机.对疾病的预后归纳为愈.不愈,病退,病进.难治,不治等用指导临证,体现了预测医学的丰富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以六经辨治头痛对后世各家影响意义深远,对此加以整理并溯本求源,结合后世各家经验前后印证,使之更好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0.
《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选》(以下简称《范案》)选编范氏医案69例,以六经为序。选案内容丰富、辩证独树一帜,用药简洁明瞭,是一本颇具特色的医案佳作。病因、诊断之特色《伤寒论》记载113方,治疗阴寒证方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六经研究41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成就之一,在于其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十分重视对伤寒六经的研究,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正如挥铁樵【川所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为了比较全面而客观地向读者展示历代医家在六经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古今文献,并对六经诸说加以归纳,共得41种。1经络说朱肽[‘]提出:“治伤寒者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故《类证活人书》卷一专设经络…  相似文献   

12.
《秦伯未医学名著全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2 0 0 3年 1月出版 ,吴大真、王凤岐辑 ,列入中国当代著名中医学文库中 ,为一部大型全书 ,1338千字 ,这也是对已故中医泰斗的追忆与缅怀 ,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纪念活动。一、全书简介全书有总目录 ,分上、中、下、附四篇。上篇为“增补《潜斋医学讲稿》” ,内容十分丰富 ,原来仅收 12篇 ,今辑者增补 35篇 ,其中重要的思想观点 ,突出介绍了如何用中医方药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 ,提出了七项意见 ,并举例说明。如神经衰弱 ,中医可以归纳为肝血虚、肝热等 14个方面。中医治疗必须参考中医文献 ,认为有虚有实 ,…  相似文献   

13.
自晋唐迄今 ,中外医家围绕《伤寒论》 ,从脏腑、经络、气化、证候群、控制论、医易同源等不同角度和深度来研究、验证和阐发经典要义 ,力求发展和振兴中医。无疑 ,六经辨证是整个中医学理论结合实际的核心内容、制高点 ,彻悟仲景心法 ,统概百病辨证 ,将是中医重新崛起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对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熊立品《治疫全书》的医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及整理,认为《治疫全书》中辨证论治疫病的思想主要遵从吴又可治疫理论,明辨伤寒与瘟疫;同时对春温的阐述颇具特色。对当今临床辨证治疗研究瘟疫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温病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5.
从模糊理论看六经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伤寒论》六经的生理、病理等方面论述了六经辨证的模糊性,认为这种模糊性是《素问·热论》的二值逻辑向多值逻辑思维方式的发展,模糊和精确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矛盾对立关系,模糊性是绝对的、普遍的,而精确性则是相对的,是模糊性的特例和体现。思维的所谓“活性”问题,归根到底是模糊识别、模糊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等思维机制问题。对这种思维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对六经实质的探索,并使《伤寒论》辩证论治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六经中均可见口渴,并有对口渴详细的描述,口渴在各经的表现均有不同,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角度探讨各经之口渴。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年来中医史界依据滑寿《麻疹全书》的记载而提出:元代已经确立麻疹病名,明确地将“痘”(天花)与“疹”(麻疹)区分开来,并撰成专书的认识,对该书详加考证。结果发现书中大量引述明清以后医书的内容;书中所列省名,及“十九行省”之数;使用的药物,如西河柳、樱桃核等均为明代中晚期以后才见记载,因此认为所谓元·滑寿撰《麻疹全书》实为后人假托的伪书,作伪时间可确定在光绪九年至三十一年之间,并提出因而据该书所  相似文献   

18.
《医学汇函》,明代聂尚恒编撰,成书于明崇祯戊辰年(1628).书中卷十一外科病的内容取自《古今医鉴·卷之十六》,但二者内容略有不同,用《医学汇函》可以改正通行本《古今医鉴》的许多错误.以《医学汇函》首刻本明代崇祯年跃剑山房本对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本和商务印书馆本《古今医鉴》中通治、破伤风、金疮、救荒、虫兽伤及汤火伤部分,改正了误字,补充了脱文.如“默”改为“点”、“盖”改为“尽”、“赢”改为“赢”、“肠痛”改为“腹痛”、“重”改为“肿”、“筮”改作“茎”、“患”改为“蛊”、“盪”改为“烫”、“朱”改作“末”、“同”当改作“回”、“不可多服”后补入“要忌醋,食之令人肠断”9字、“淋漓”前补“热”字、“硫黄等”后补“分”字.  相似文献   

19.
王乐陶先生所著<新安医籍考>(安徽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收录新安医籍850余种,洋洋大观,实为研究新安医学之利器.笔者读书之暇,补遗订正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解剖学在宋代经历了2次发展高峰后,继续缓慢向前发展。明代军医何柬通过实体解剖,观察了膈膜、心脏、肝脏、胆囊、膀胱、咽喉等人体器官,并将其发现记录于《医学统宗》中。何氏的发现超越了前人,也为晚于其300年的王清任所不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