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依诺肝素与普通肝素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时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1例STEMI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6例予rt-PA溶栓联合依诺肝素,对照组45例予rt-PA溶栓联合普通肝素。观察溶栓开始后60 min及120 min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治疗中出血并发症及30 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溶栓开始后60 min治疗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溶栓开始后90 min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管再通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30 d内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死亡率、中风、需要血运重建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30 d 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普通肝素比较,依诺肝素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STEMI患者安全有效,能更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改善左心室功能,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奈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STEMI患者61例,根据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STR)、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血管再通情况、心功能、并发症及病死情况。结果:溶栓后2h各时间段,两组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STR)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CK-MB的峰值、cTnI峰值、CK-MB的峰值出现时间、cTnI的峰值出现时间、LVEDD、LVESD、LVEF水平、血管再通率、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衰、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NK-tPA、阿替普酶在再通率、心功能及心肌损伤、住院期并发症及病死率方面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替奈普酶出血率较低,且可在10秒内团注,给药方便,血管再通更迅速,更加符合临床中患者桥接治疗和院间转运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瑞通立溶栓,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冠脉再通情况;检查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记录再发心梗、再发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泵衰竭、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记录ST段回复情况及ST段恢复正常时间;观察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时间及恢复正常时间。结果:采用秩和检验,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78.33%和88.3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累积发生率为95%,高于实验组的63.33%(P0.01);治疗后实验组ST段平均回落幅度多于对照组(P0.01),ST段恢复正常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CK和CK-MB峰值时间及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供血,保护心肌,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11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68例,观察组应用瑞替普酶溶栓,对照组应用尿激酶溶栓,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溶栓再通成功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P〈0.05);观察组出血率为7.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通率高,安全性高,适用于在无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患者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溶栓治疗的再通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胸痛发作-到院就诊-溶栓治疗时间分布、心肌梗死部位的再通时间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溶栓治疗后再灌注心率失常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发生率、完全回落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仅2组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均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其中瑞替普酶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研究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患者中抽取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溶栓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6h内及总血管再通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能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及治疗效果,并明显降低临床并发症情况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应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入选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利用患者ST段回落、肌酸激酶同工酶、再灌注心律失常及胸痛症状间接判断梗死血管是否再通,观察疗效。结果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0min、60min和90min的血管再通率分别是37.9%、67.8%和92.0%,随访35d死亡率为6.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基层医院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重点分析选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这种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本院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6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使用尿激酶)与治疗组(使用阿替普酶),分别63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胸痛缓解21例(33.33%)、溶栓后再通14例(22.22%)显著低于治疗组胸痛缓解45例(71.43%)、溶栓后再通49例(77.49%);对照组不良反应7例(9.52%)显著高于治疗组不良反应2例(3.17%);依据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可知治疗组:50%回落发生率为79%、完全回落5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强,比尿激酶的冠脉开通几率更高,不单纯受制院内条件限制,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用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瑞替普酶)33例与对照组(尿激酶)32例。观察两组血管再通率、肌钙蛋白达峰时间、出血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再通率8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5%(P〈0.05)、出血发生率6.1%、肌钙蛋白达峰时间13.4h±2.3h,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再通率安全性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尿激酶溶栓和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STE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精氨酸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冠脉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6.7%和46.7%、)和死亡率(分别为0和6.67%)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STEMI可明显提高患者冠脉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张丹 《光明中医》2022,(13):2406-2409
目的 探讨温阳益气通脉法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9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参附注射液,序贯温阳益气通脉治法的中药汤剂治疗。比较2组血管再通率、不良事件、死亡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出血事件、临床疗效,监测心肌损伤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相对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尤其是严重的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2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 Tn I、NT-proBN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温阳益气通脉法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确切,更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护心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瑞替普酶(reteplase,r-pa)与尿激酶(urokinase,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2008年1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63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激酶组)30例和观察组(瑞替普酶组)33例,观察溶栓再通时间、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急性期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梗死部位、溶栓剂开始注入距发病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梗死相关血管总开通率及溶栓开始后60分钟开通率分别为81.25%和60.61%,梗死血管再通时间(1.54±0.65)h及出血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期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更早地使梗死相关的血管开通,有较高的血管开通率及较低的急性期病死率,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溶栓剂,值得我们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罗东 《世界中医药》2014,9(9):1162-1164
目的:观察和比较中药结合急诊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再通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点注尿激酶急诊溶栓联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点注尿激酶急诊溶栓联合中药治疗。对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和严重心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3.3%和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1周内出现血管再闭塞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中发生出血并发症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梗并发症的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结论:中药结合急诊溶栓治疗AMI可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出血并发症和严重心梗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鹏  高志强  李云涛  戴瑛 《中医药研究》2011,(10):1236-1237
目的探讨动脉内注射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成年实验犬1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用介入技术建立犬急性脑梗死模型,两组于建模6 h后用微导管经颈内动脉分别注入巴曲酶5 BU及生理盐水10 mL,用药结束后30 min6、0 min及120 min分别行脑血管造影复查,检查血管再通情况。同时两组分别在溶栓前30 min及溶栓后120 min抽取静脉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的血管数分别为10支和1支,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0.0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后实验组PT、APTT、FIB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溶栓前后PT、APTT、FIB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4 h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动脉内注射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安静  赵伟 《河南中医》2019,39(4):512-515
目的:观察四逆汤配合常规溶栓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常规溶栓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逆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冠状动脉再通效果、溶栓后72 h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7.3%,观察组有效率为9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抬高的ST段回落最大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ST段回落最大幅度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再通率及心肌酶峰提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后72 h内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出血、休克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配合常规溶栓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明确,可有效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接收的STEMI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6 h再通率、总再通率高于对照组,30 d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STEMI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溶栓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分析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达标率、再通率及病死率、并发症率。结果:经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溶栓达标率(72.22%)、再通率(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血管的达标率、再通率,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r-sk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8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r-sk组与UK组,分别给以r-sk用药及UK用药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UK组血管再通率为67.7%,r-sk组血管再通率为8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k组有5人发生过敏反应,而UK组无不良反应病例发生。脑出血症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r-sk治疗ASTEMI效果明显好于UK治疗,但较易出现过敏反应,予以过敏药物治疗即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药物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经验,提高救治效果。方法对80例ACS患者类型、治疗方法、转归及治疗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经验,提高药物救治成功率。结果 60例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通过强化抗栓、调脂、抗缺血治疗,病情稳定50例(83%),效果不良10例中转上级医院行PCI 8例、放弃治疗2例;2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15例,再通10例(66%)、转上级医院行补救性PCI 5例。溶栓治疗组3例有出血并发症。结论基层医院在不能开展PCI的情况下,对ACS患者及时进行充分评估,积极强化抗栓、调脂、抗缺血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此基础上尽早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同样可达到较好的救治效果,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脉冲式注射法治疗内瘘血栓的疗效。方法:将50例动-静脉内瘘堵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脉冲式注射法和传统溶栓疗法。对两组患者内瘘堵塞相关因素,溶栓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内瘘使用时间,透析时间和血栓形成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管再通的患者22例(88%),对照组12例(48%),两组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溶栓后局部出血,疼痛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脉冲式注射法内瘘再通率高,溶栓后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