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无痛胃肠镜麻醉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80例行无痛胃肠镜诊疗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态以及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同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改善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DS评分、S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同组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改善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患者给予有效家庭护理培训,指导家属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BPRS和SD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同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BPRS和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临床效果显著,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耳穴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产后抑郁症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中医耳穴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2组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实验组社会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躯体功能维度评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伴有精神障碍的鼻部疾病患者鼻内镜术后精神症状与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172例行鼻内镜手术的伴有精神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与物质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伴有精神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与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本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分析于2012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该院接收的60例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资料,依据实施护理方案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人本位护理干预,对比2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SAS分、SDS均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物质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评分均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截肢患者行人本位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和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到该院进行诊治的所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选取6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作为该次观察研究的分析对象,观察组的60例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的6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患者的生活质评分。结果从心理状态方面来看,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都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生活质量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等各项指标方面的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到冠心病介入治疗当中,能够非常显著的缓解和降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中医手段实施综合康复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实施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肺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康复干预。结果:治疗组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物质生活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科学合理的应用中医手段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肺癌患者的救治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提升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东莞市麻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的8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予以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健康教育,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EQOLI-74)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并予以比较。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对人工流产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焦虑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1月-2022年1月择取400例人工流产患者,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分析两组人工流产后疼痛评分,评估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及人工流产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观察两组人工流产并发症情况。结果:(1)疼痛评分:人工流产后4小时、12小时、24小时、72小时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负性情绪:干预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得到改善,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状态:人工流产后,研究组焦虑、抑郁、敌对、恐怖、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精神病性、睡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人工流产后,研究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态度、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并发症:研究组人流综合征、感染、宫腔粘连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2组髋关节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髋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评分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中焦虑、抑郁评分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情感角色、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等各维度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41.25%,观察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而言,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及膝关节功能,改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综合护理措施对高血压病痰湿体质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30例高血压病痰湿体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高血压病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体质综合护理措施,疗程6个月,应用SF-36量表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得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医体质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病痰湿体质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和SS-QOL评分。结果:干预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给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加快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帕金森病(PD)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44例采用正常化常规护理,而实验组44例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护理后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护理前(P0.01),并且实验组护理后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应用效果理想,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而且还可大大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013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2012年患者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13年患者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躯体化、强迫、敌对、精神病性、偏执、人际敏感项目改善明显(P0.05);2)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开展于2016年1—12月,研究对象选自该院精神科收治的12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给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情绪,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功能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的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正在康复的抑郁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抑郁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类型,探讨有效的临床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专业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活动状态、生命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2组心理障碍类型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CSS评分、MMSE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总评分和KPS评分2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1.0%,对照组为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评估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类型并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目标性康复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运动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医嘱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目标性康复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运动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干预后语言评分及MBI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实验组结果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肢体运动有效恢复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性康复干预能有效地改善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运动及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3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娩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生命体征均平稳。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效果较好,新生儿健康情况良好,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老年病康复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151例老年康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76例患者,选用心理护理,对照组分75例患者,选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心理评分与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76例患者总满意度数据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实验组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病康复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帮助患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