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老年维持性HD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多方位护理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12个月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得分均低于中国一般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个月干预组患者的QOL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方位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维持性HD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动静脉内瘘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维持血液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针对性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护理干预措施:血栓形成护理、出血护理和感染护理。记录两组患者血栓形成、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研究组6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3/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46%(11/63),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协同护理模式(CCM)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依据护理模式差异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CCM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瘙痒总缓解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瘙痒总缓解率分别为88.52%与71.67%,观察组缓解程度明显较对照组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予以维持性HD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运用CCM,可有效缓解其皮肤瘙痒症状,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降低动静脉内瘘感染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 250例施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130例与对照组1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动静脉内瘘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感染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以护士为主导的6S管理方案在血液透析(HD)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湖州市中医院HD患者112例,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6S管理护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统计比较干预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HD患者6S管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对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出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35,行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35,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 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有利于显著改善吞咽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实施良肢摆放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早期康复护理中实施良肢摆放干预,对比观察2组临床效果,分析良肢摆放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能力ADL评分(Barthel指数)与患肢运动能力评分(Fugl-Meyer)均明显升高,且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肌痉挛、肩关节脱位/疼痛、关节挛缩、足下垂内翻、废用综合征等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实施良肢摆放,能够有效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其患肢运动能力与生活活动能力,并明显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其临床康复效果具有理想的促进效果,可以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支架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影响,评价其措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诊PTCA+支架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在介入治疗后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2周康复护理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急诊PTCA+支架术后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进程,降低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梅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4%高于对照组的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并发症的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并发症的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脑疝、应激性溃疡、继发性感染、中枢性高热、电解质紊乱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70例行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抑郁程度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中采取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中实施人性护理的作用。方法:2014年4月~2015年1月杭州市中医院所收治140例骨科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每组70人的两个小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于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上采用人性化护理,两组均干预1个月,并于干预1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表形式完成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并统计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干预期间,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助于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赢得患者好评,有助于促进医院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达标的效果。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患者53例为对照组,护理干预患者53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状况、护理后血压达标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状况,明显提高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HAM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HAMD、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4月在我中心进行康复护理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5.68%明显低于对照组35.29%(P0.05);干预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6.07%明显优于对照组74.51%(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护理工作当中加入循证护理干预,可以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进而使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住院及门诊行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的患者共1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护理8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并发症(低血压、高钾)发生率。分层比较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护理4周和8周,透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并发症(低血压、高钾)发生率。结果:实施中医护理的观察组临床症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并发症(低血压、高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层比较观察组中医护理8周的透析患者临床症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并发症(低血压、高钾)发生率较中医护理4周的低,(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积极采取中医护理方式,可减少患者血液透析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中医护理持续时间越长,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根据运动功能评价量表与Barthel指数量表(BI)指数、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与BI得分明显比对照组高,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