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咳喘口服液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本院儿科住院病原学检查确诊为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I组40例,治疗组II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I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咳喘口服液,治疗组II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沐舒坦针1 mg/kg/次,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麦迪公司婴幼儿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呼吸流速容量(TBFV)环的形态、呼吸频率(RR)、每公斤体质量潮气量(TV/kg)、达峰时间比(TPTEF/TE),吸呼比TI/TE(%),达峰容积比(VPEF/VE),结果:服用咳喘口服液治疗组肺功能检测值RR、Vt/kg、TPTE、TE、TI/TE(%)、达峰容积比(VPEF/VE),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组II,P0.05;治疗组I与治疗组II组间比较P0.05。结论:咳喘口服液在治疗毛细支气炎患儿过程中,能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有效改善毛支气道阻塞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苇茎汤加味在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来我院就诊百日咳综合征患儿11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苇茎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潮气呼吸肺功能变化[公斤潮气量(VT/kg)、呼吸频率(RR)、吸呼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白细胞计数(WBC)、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M),记录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每天痉咳次数、每天痉咳时间、痰鸣分别为(0.25±0.06)分、(0.23±0.07)分,(0.27±0.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69±0.15)分、(0.58±0.13)分、(0.48±0.11)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T/kg、TI/TE、TPTEF/TE、VPEF/VE水平分别为(8.94±1.85)ml/kg、(0.84...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在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喘嗽毒热闭肺证及对潮气呼吸肺功能,血清PCT及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98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于治疗前、治疗2W后分别检测两组患儿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乳酸水平(Lac),评估潮气呼吸肺功能: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呼吸频率(Rr)、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2w后,两组患儿相关血清生化指标(WBC、CRP、PCT、Lac)、Rr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治疗组低于治疗组(P 0. 01);剩余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VT/kg、Ti/Te、TPTEF/TE、VPEF/VE)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其中治疗组高于治疗组(P 0. 01)。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常规治疗方法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热毒闭肺证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液生化指标,疗效确切,对改善肺功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潮气肺功能在早产儿慢性肺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回顾分析法将本院从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早产儿12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纠正胎龄约40周时应用肺功能仪对潮气肺功能进行检查,38~40周的胎龄健康,同期分娩。对照组在出生后5~7 d应用肺功能仪对潮气肺功能进行检查,将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的呼吸频率(RR)显著增高,潮气量(VT)显著下降(P0.05);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容积(VPEF)、达峰时间比(TPEF/TE)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达峰时间(TPEF)与峰值流速(PTEF)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而每分通气量(MV)、吸呼比(TI/TE)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进行肺功能测定,能真实地反映肺功能结果,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对婴幼儿的影响,帮助早产儿肺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潮气呼吸肺功能动态监测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别于感染急性期、治疗后1周及恢复期1个月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主要测定参数为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峰流速(PEF),比较各期肺功能指标及潮气流速容量环(TBFV环)变化。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感染急性期小气道指标TPTEF/TE、VPTEF/VE明显低于治疗后1周及恢复期1个月,大气道指标PEF高于治疗后1周及恢复期1个月;各期比较,急性期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TBFV环渐趋饱满。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为克服以小气道为主的气道阻塞,存在用力呼气,经治疗1周后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但仍低于恢复期,表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过后仍应坚持非特异性抗炎治疗;TPTEF/TE、VPTEF/VE等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可较好反映病情,评价喘息患儿气道阻塞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急性期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对呼吸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4例急性期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52)和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治疗组(观察组,n=52)。记录两组症状(喘息、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声音嘶哑、呕吐等)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呼吸肺功能指标(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变化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R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aO2及TPTEF/TE、VPEF/VE水平则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急性期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疗效较好,可加速患儿临床症状消退,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于改善患儿呼吸肺功能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7,(6)
目的:研究防哮饮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对肺气虚证缓解期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儿童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浙江省新华医院儿科就诊的112例肺气虚证缓解期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并口服防哮饮,疗程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并进行综合临床疗效评价,检测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及呼吸道反应性。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鼻痒喷嚏、流涕、咳嗽、气短、出汗、面色、语音、乏力、畏风等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患儿显著降低(P0.01);(2)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VT/kg、Ti/Te、TPTEF/TE、VPEF/VE、TEF25%、TEF50%及TEF75%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Rr和PEF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4)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呼吸道反应性参数D_(min)、C_(min)、SGrs和SGrs/Grs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防哮饮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肺气虚证缓解期哮喘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并降低其呼吸道反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与分析清肺化瘀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大叶肺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5例儿童大叶性肺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自拟方清肺化瘀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47例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恢复时间、影像学指征恢复正常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相比潮气量(VT/kg)、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VT/kg、TPTEF/TE、VPTEF/VE水平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P 0.05)。结论:清肺化瘀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大叶肺炎临床疗效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加快症状消失时间,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清热宣肺止咳法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73例,作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及与正常儿童(85例)肺功能比较。疗程5—10天。结果显示:73例患儿TPTEF/TE、VPEF/VE治疗前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1),治疗后显著增高(P<0.01),与正常儿童比较仍偏低(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46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宣肺止嗽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气指标、肺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清细胞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2%)显著高于对照组(80.8%)(P0.05)。观察组喘息缓解时间、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T、TPTEF/TE、VPTEF/V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G、IgA及Ig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PCT、MCP-1显著低于对照组,INF-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宣肺止嗽合剂可有效改善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高免疫指标,降低炎性因子,促进患儿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致病模型,评价麻杏石甘汤对该病的疗效。方法 SD大鼠被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RSV病毒感染模型组和麻杏石甘汤组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它组经RSV滴鼻吸入感染1天,建立病毒感染模型。第2天起,麻杏石甘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以临床剂量6.3,4.2,2.8g/kg给予麻杏石甘汤水溶液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一天1次,连续5天。气管插管后使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肺功能。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炎症变化情况。结果 1与对照组比,模型组湿干比显著增加(P0.01);肺部病理损害明显;肺功能指标改变明显,模型组TI、TE、EIP、EEP、EV、PAU、TV和MV值降低,RT、PEF、PENH和PI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与模型组相比,麻杏石甘汤治疗组大鼠一般状态、肺功能及肺组织形态学指标均有改善。麻杏石甘汤低剂量组大鼠TE、EEP、TI和PAU升高,PEF、PIF、PENH和RT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麻杏石甘汤中剂量组大鼠TE、EIP、EEP、EV、TI和TV升高,PIF、PEF、PENH和RT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麻杏石甘汤高剂量组大鼠TE、EEP、PEF、EV和MV升高,PENH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能明显地改善RSV肺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二陈汤加减(橘红痰咳液)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痰量、咳嗽、咳痰困难、哮鸣音、肺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出生后24个月之内毛细支气管炎儿童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二陈汤加减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雾化吸入沙丁胺醇。观察组同时给予二陈汤加减(橘红痰咳液)治疗,2~5 mL/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患儿治疗15 d后的呼吸道症状,记录咳嗽、痰量、咳痰难易程度、肺部哮鸣音等临床表现的评分、疗效及咳嗽、哮鸣音等症状持续时间。治疗15 d后进行肺功能水平检测,记录呼吸频率(RR),每1 kg体质量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呼气达峰时间(TPTEF),达峰时间比(VPTEF/TE),呼气峰流速(PEF),呼气达峰容积(VPTEF),达峰容积比(PFV),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25/PF),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呼吸系统阻力(Rrs),每1 kg体质量功能残气量(FRC/kg),每1 kg体质量顺应性(Crs/kg)水平。结果:在患儿痰量、咳嗽、咳痰难度、哮鸣音面,两组均得到明显的减轻;气道功能方面,两组均得到明显的提升。在治疗15 d后,治疗组在改善患儿痰量、咳嗽、咳痰困难、哮鸣音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明显缩短患儿咳嗽、哮鸣音持续时间。治疗15 d后,治疗组PFV,25/PF,ME/MI,Crs/kg,Rrs,FRC/kg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效果(P 0. 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二陈汤加减(橘红痰咳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明显缓解咳痰量、咳痰难度、咳嗽、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三拗鱼龙合剂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21年1月于安徽省太和中医院就诊收治的11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联合三拗鱼龙合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炎性指标及肺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81.82%)(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喘息、肺啰音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免疫球蛋白E(IgE)、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8(IL-8)、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频率(RR)均低于治疗前而最高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三拗鱼龙合剂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疗效理想,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炎性指标,有利于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应用家庭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讨论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共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两组(n=49),对照组患儿应用传统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家庭雾化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数据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中呼气时间(Ti)、呼吸时间(Te)、达峰时间比(TPEF/TE)和达峰容积比(VPEF/VE)均更高、同时观察组患儿呼吸频率(RR)指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家庭雾化方法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情况,促进其身体恢复,达到预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沈晓飞  吴莉城  李小红 《新中医》2021,53(12):27-31
目的:观察华盖散加减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感病毒性肺炎风寒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流感病毒性肺炎风寒闭肺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华盖散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及喘促、咳嗽、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比(VPEF/VE)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上述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外周血CD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D4+/CD8+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外周血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大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0%,与对照组的13.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盖散加减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感病毒性肺炎风寒闭肺证,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及体征,保护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正性调控T淋巴细胞亚群、下调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研究青金栀汤对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采用沙丁胺醇、利巴韦林注射液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采用青金栀汤联合对照组药物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7 d为一个疗程,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进行针对性护理,护理周期均为2周。对2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及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5.76%;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儿TPEF/TE、t PTEF/TE、VT、TI/TE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青金栀汤联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同时还可降低患儿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治疗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88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实验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81.8%)(P0.05);实验组的啰音及咳喘消失时间、住院及退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洪岩  陈垣  欧静琳  杨关山  佟丹  郑方 《陕西中医》2012,33(11):1460-1461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平喘类中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诱导痰细胞学的影响。方法:将7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自制清肺平喘汤(炙麻黄、黄芩、桑白皮、白芍、白果、射干、半夏片、葶苈子等)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各38例,分别观察两组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同时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诱导痰细胞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X胸片吸收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的比例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清肺平喘汤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同时对其诱导痰细胞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符合条件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达峰容积比(VPEF/VE)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