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滑行肌皮瓣在眉内肿物切除术后眉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8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9例眉内肿物患者,行肿物切除,根据缺损面积在创面旁剩余眉部设计合理的三角形肌皮瓣,滑行肌皮瓣覆盖缺损区。结果:9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显示为"色素痣",皮瓣均一期成活,皮瓣颜色、质地、眉形均与健侧接近,术后瘢痕隐蔽,眉部无畸形,外形美观,外观满意。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肿物无复发,眉毛生长良好,皮瓣上眉毛无脱落。结论:肌皮瓣滑行修复眉内肿物切除术后缺损疗效可靠,合理的术前设计既修复了眉缺损,又维持了眉形,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是可供临床选择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岛状皮瓣在眉再造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4月至2014年12月,共8例眉部分或全部缺损患者,采用颞浅动脉岛状皮瓣行眉部分或全眉再造。回顾性分析眉缺损情况、皮瓣成活情况、切口瘢痕和再造眉形态等。结果 眉缺损得到良好修复,再造眉外观满意,供区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眉部分或全部缺损效果较好,再造的眉毛比较浓密,尤其适合眉毛较为浓密的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风筝"皮瓣(亦称皮下蒂推进皮瓣)在面部部分区域(耳、鼻翼区、上唇区、眉区等)体表肿物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本组30例患者切除体表肿物后,于缺损邻近部位按照尽量不影响局部解剖单位为原则设计"风筝"皮瓣,推进转移修复皮肤缺损。结果:30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血供可靠,随访时间3~6个月,皮瓣平整,瘢痕无增生,局部外形佳。结论:面部部分区域的创面不宜直接缝合,用"风筝"皮瓣进行修复简单易行,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耳廓前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采取耳后皮瓣下穿法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耳廓前侧肿物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耳后皮瓣修复耳廓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17者术后皮瓣存活好,无坏死,术后7天拆线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肿物无复发,耳廓外观及皮肤色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耳后带蒂皮瓣下穿法转移能很好的修复耳廓前侧皮肤缺损,具有术后瘢痕小,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隐蔽的优点,取得满意效果,是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Limberg皮瓣修复面部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9例面部肿物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设计Limberg皮瓣修复创面.其中肿瘤患者3例;色素痣患者6例.结果:9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未出现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色泽、质地较好;伤口Ⅰ期愈合,随访3~6月未见肿物或色素痣复发,瘢痕不明显,形态满意.结论:Limberg皮瓣修复面部中小缺损创面效果良好.设计原则包括:将旋转瓣设计在临近皮肤最松弛区域并且最好完整覆盖一个凸出的美学单位;如果局部旋转后发生猫耳畸形,可以使用皮下蒂皮瓣或者改良的Limberg皮瓣(DuFourmentel皮瓣);如缺损为圆形,用阅读者皮瓣(the reading man procedure)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任意皮瓣在面部肿物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对38例患者的颌面部皮肤肿物行手术切除,根据缺损大小和部位,设计合适的任意皮瓣同期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结果 38例皮瓣全部成活,无坏死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患者面部外观和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任意皮瓣修复颌面部皮肤肿物切除创面缺损效果优良,且任意皮瓣操作简单,制作灵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专项护理在眉再造同期治疗瘢痕性秃发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手术过程分两期进行专项临床护理。扩张器一期置入术后进行扩张器相关专项护理,严密监测扩张注水情况,密切观察扩张部位,防止扩张皮瓣坏死或感染;眉再造和瘢痕性秃发修复二期术后密切观察再造眉毛头皮条的颜色,避免静脉回流不畅发生。结果:本组12例患者进行了眉再造的全方位密切护理,岛状头皮瓣全部存活,头皮瘢痕全部修复,无一例皮瓣坏死。随访6~24个月,再造眉毛毛发密度与健侧非常接近,眉形自然逼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在可调控眉毛密度的眉再造同期治疗瘢痕性秃发术中进行全方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推进皮瓣修复上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08年3月~2011年9月联合应用皮下蒂皮瓣和矩形推进皮瓣,修复3例血管瘤术后所形成的上唇缺损创面。结果:3例患者术后皮瓣成活良好,局部平整,瘢痕隐蔽,外观满意。结论:应用皮下蒂皮瓣和矩形皮瓣复合推进,是修复上唇缺损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采用矩形推进皮瓣进行面部小面积皮肤缺损修复的长期临床随访效果。方法:采用矩形推进皮瓣,对149例面部肿物患者手术切除后创面(直径范围0.6~1.5cm)进行一期手术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一期愈合,无皮瓣坏死发生。随访3~36个月,146例皮瓣色泽正常,质地柔软,瘢痕轻微。3例近期出现轻度瘢痕增生,远期瘢痕逐渐淡化,但仍肉眼直观可见。结论:对于面部较小创面(建议直径≤1.5cm)的修复,矩形推进皮瓣具有变形小,瘢痕轻微的特点,远期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63例患者均为面部肿物切除后圆形或类圆形组织缺损,修复术前皮肤缺损面积为(2.68±1.81)cm~2,在缺损周围设计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转移并缝合固定。结果:皮瓣均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个月~3年,创面无明显瘢痕,效果满意。结论: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效果满意、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阅读者皮瓣与菱形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整形美容科对皮肤肿物切除后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阅读者皮瓣修复6例、菱形皮瓣修复10例,并对其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3个月随访,对患者的皮瓣色泽、质地及瘢痕等情况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  相似文献   

12.
介绍面颈部严重皮肤缺损依据创面部位、形状和大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Ⅲ~Ⅳ度颏颈粘连,在切除瘢痕的同时颏部掀起皮下组织筋膜瓣,翻转缝合加长颏突,颌颈角加深,再选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或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肿瘤切除或Ⅲ度烧伤创面修复时,采用组织量较多的股前外侧皮瓣或胸大肌皮瓣移植,面部的游离皮瓣移植均以颈外动脉或甲状腺上动脉为供血动脉,并采用横切口端侧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毛发移植术在扩张头皮瓣修复术后切口瘢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所治疗的瘢痕性秃发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研究组18例。对照组仅接受扩张头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接受扩张头皮瓣修复术后继续实施毛发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术后瘢痕发生率、毛发稀疏率,毛发生长均匀度、浓密度、外观性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瘢痕发生率和毛发吸收率分别为5.56%、5.56%,低于对照组的17.65%、23.53%(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研究组毛发生长均匀度、浓密度、外观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毛发移植术在改善扩张头皮瓣修复术后切口瘢痕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有助于降低瘢痕发生率及毛发稀疏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耳廓部分缺损修复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耳前局部皮瓣、皮下蒂皮瓣、改良菱形皮瓣及耳后局部皮瓣修复耳廓组织缺损。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皮瓣移植成活,无坏死,肤色及质地正常,瘢痕较隐蔽。随访6个月以上,耳廓外形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局部皮瓣在耳廓部分缺损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扩张头部皮瓣转移修复回状头皮切除后创面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2010年12月,共收治8例回状头皮患者,在局麻下行头部皮肤扩张器埋置术,经2~3月注水扩张后,给予回状头皮切除,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转移皮瓣成活良好,头发生长好,8例患者获得5个月~3年的随访,头部扩张皮瓣转移未发生挛缩,切口瘢痕不明显,头皮颜色、质地与周围头皮完全一致。讨论:用扩张头部皮瓣转移修复回状头皮切除后创面,设计简洁、灵活,修复面积大,皮瓣转移后对头部外形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额部瘢痕切除后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按逆行设计原则,在患者上臂内侧无瘢痕,且肩关节、颈部活动无受限的情况下,在上臂外侧做切口,置入扩张囊;超量注水后,允分考虑瘢痕切除、松解后创面大小及扩张皮瓣回缩等问题,先行拟转移皮瓣延迟术。术后7d行额部瘢痕切除,皮瓣带蒂转移术。于3周后行皮瓣断蒂、舒平修复额部瘢痕切除后的剩余创面。结果本组共7例患者,均采用扩张后上臂内侧皮瓣带蒂转移术。术后皮瓣无血运障碍,效果良好。结论扩张后上臂内侧皮瓣是修复额部瘢痕切除后创面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颏下皮瓣和颈肩皮瓣联合治疗面颈部瘢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同时修复面颈部瘢痕切除术后创面的较好方法。方法:应用颏下皮瓣联合颈肩皮瓣对10例面颈部瘢痕切除术后创面进行修复。结果:10例瘢痕切除术后创面均得到Ⅰ期修复,所修复创面的皮肤颜色和质地与周围皮肤一致,供皮瓣区术后瘢痕不明显。结论:该方法对于同时修复面部和颈部一定范围内的瘢痕切除后创面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 1月-2021年12月邯郸邯钢医院收治的100例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游离皮片移植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 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满意度、创面愈合时间、皮瓣成活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 组,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 组的20.00%(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 成形术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皮瓣存活率,缩短皮瓣断蒂时间,降低皮瓣感染率, 还能有效控制创面周围炎症反应,提高肢体功能,改善皮肤修复情况,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