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同心县5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同心县10个乡中的52个村的5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460名做为本次调查的对象,采取入户调查和现场询问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同心县所调查的5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极度焦虑占调查人数的16.55%,轻度焦虑占60.18%,无焦虑占23.27%;老年人的心理焦虑状态与空巢家庭、经济状况、患慢性病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老年人丧偶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心县农村5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很大部分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空巢家庭、经济状况、患慢性病可能对老年人的心理焦虑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生考试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考试焦虑综合诊断量表对344名医学生进行考试焦虑状况调查。结果:医学生TAS总分≥15分者占25.87%,以学业压力大较为常见。结论:根据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由于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恢复期较长,在结核病患者中出现心理问题情况比较普遍。本调查采取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情绪状态;设计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引起心理问题因素进行分析,指导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上海浦江镇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谈孝勤  解军 《医学文选》2005,24(5):685-687
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上海浦江镇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帮助老年人了解并避免相关危险因素,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以浦江镇15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心理状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 上海农村浦江镇老年人心理问题总均分及各因子分都高于中国正常成人,他们的心理问题严重程度明显高于中国正常成人水平。有心理问题者占17.3%,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健康状况,经济稳定性,医疗费支付方式,与家庭成员相处情况,生活有无伴侣及近期生活压力事件。结论 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增强社会支持功能,尽快建立完善医疗保险及社会保障制度,鼓励丧偶老人再婚,大力培养心理工作者,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减轻生活压力,可减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周立恒  张丽群  李阳 《安徽医学》2017,38(7):920-922
目的 探讨面神经炎患者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太和县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面神经炎患者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价,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0例面神经炎患者中有焦虑症状(≥50分)71例(88.75%),其中轻度焦虑41例(51.25%)、中度焦虑26例(32.50%)、重度焦虑4例(占5.0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婚姻状况、学历、工作状况、性格以及经济能力等之间焦虑状况存在差异(P<0.05).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程、婚姻状态、学历、工作状况、月收入、性格等为面神经炎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对患者产生焦虑的原因进行调查显示,担忧面部无法恢复正常、担忧容貌受到歧视、缺乏相关疾病知识、社交活动受限、担心治疗费用以及担心药物副作用等是导致焦虑的主要原因.结论 面神经炎患者的焦虑状况发生率较高,导致焦虑原因多样,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6.
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焦虑、抑郁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访问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州市军队836名年龄≥60岁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SPSS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36名受试者中检出轻度焦虑296人(35·4%),中重度焦虑58人(6·9%);轻度抑郁336人(40·2%),中重度抑郁63人(7·5%)。易出现焦虑、抑郁的年龄段是60~64岁和75~79岁人群。人格特征与焦虑、抑郁明显相关(P<0·01)。丧偶、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医疗保健、家庭生活、居住条件是老年人情绪变化的重要因素。结论注重对性格偏差、情绪不稳定老年人的心理干预,加强医疗保健,提高经济改入,增进家庭和睦,有利于减少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临产前孕妇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待产孕妇461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孕妇年龄、婚姻状况等信息,并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人格测验量表(EP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定相关心理指标。结果临产前孕妇焦虑的发生率为31.9%,SAS标准分平均为(38.5±6.17)分;抑郁的发生率为28.2%,SDS标准分平均为(36.1±5.83)分,均处于较高水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常住地、是否独生子女、早孕反应程度、产次、亲戚朋友不良孕产史、社会支持总分及N标准分是临产前孕妇产生焦虑的影响因素;家庭人均收入、夫妻关系、家庭是否重男轻女、产次、亲戚朋友不良孕产史、社会支持总分及P标准分是临产前孕妇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临产前孕妇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应对其实施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焦虑与抑郁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0例确诊肝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70例肝癌患者,焦虑发生率为57.14%,抑郁发生率为65.71%;②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示经济收入、疼痛、担心预后、担心放化疗,家人支持、个性特征等因素对肝癌患者焦虑与抑郁状况有显著影响(P<0.05,P<0.01).结论:肝癌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浙江省某重点高中学生抑郁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省某重点中学三个年级共9个班级的学生414人,有效问卷400份,进行抑郁焦虑情况调查。结果焦虑发生率为26.7%,抑郁情绪发生率为18.0%,两者呈正相关(r=0.59,P〈0.01),其中学习成绩、独生子女、家庭收入以及睡眠情况是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年级是焦虑而非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中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老师和家长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背景 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远高于一般老年人群。目前,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社区,对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关注及城乡比较研究较为有限。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为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年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的方法抽取山西省太原市的2 504例城乡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行为因素、慢性病数量及抑郁状况。采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评估抑郁状态。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2 50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占55.39%(1 387/2 504),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占44.61%(1 117/2 504),城市和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主要经济来源、与子女关系、与配偶关系、吸烟情况、体力活动水平和慢性病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抑郁状态的检出率为37.02%(927/2 504),且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45.66%,510/1 117)高于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30.06%,417/1 387)(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子女关系、与配偶关系、体力活动水平是城市和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年龄和患慢性病数量是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P<0.05),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及主要经济来源是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城乡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在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态的实际干预中要考虑城乡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疾病的预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及时识别老年住院患者的负性情绪,快速判断其焦虑抑郁甚至自杀倾向,尽早开展心理干预,可以防止负性情绪进一步发展。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全科病房老年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制的华西心晴指数(HEI)和研究组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017年3-7月收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病房的407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以HEI>8分为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407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中位HEI得分为2.0(4.0)分,35例(8.6%)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有无合并症是老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综合医院全科病房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总体良好,女性、有合并症的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焦虑抑郁,建议临床多关注这些影响因素,及时发现患者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心理干预,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冯青青  边萌  杜毓锋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4):3032-3038
背景 衰弱是健康与失能之间一种动态可逆的状态,与老年人不良结局密切相关,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老龄化,早期识别衰弱并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显得尤其重要。目的 探究社区老年人衰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社区老年人衰弱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协助下从太原市经济水平居中的社区中抽取6个社区并随机选取60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由培训合格的专业医师在各居委会协助下直接入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资料、老年综合征相关评估量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SF)、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阿森斯失眠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人衰弱情况调查表(FRAIL)。采用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社区老年人衰弱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13份,有效回收率为85.5%。513例社区老年人中无衰弱431例(84.0%)、衰弱前期63例(12.3%)、衰弱19例(3.7%)。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环境、吞咽功能、合并慢性病数目、营养状态、认知功能、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睡眠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衰弱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慢性病数目〔OR=1.455,95%CI(1.071,1.974)〕、认知功能〔OR=0.915,95%CI(0.855,0.979)〕、抑郁状态〔OR=2.563,95%CI(1.185,5.540)〕、日常生活能力〔功能下降:OR=2.487,95%CI(1.310,4.721);功能明显障碍:OR=11.485,95%CI(4.424,29.815)〕是社区老年人衰弱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合并慢性病数目、认知功能、抑郁状态、日常生活能力是社区老年人衰弱情况的影响因素,可在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减少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背景 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逐步上升,通过研究相关影响因素对认知障碍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可以达到及时预防、延缓痴呆的效果。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认知障碍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4—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区某养老机构老年人(≥60岁,n=369)为调查对象。由经过专业培训获得资质的评估员依据国际居民长期照护评估工具(interRAI-LTCF)对老年人进行评估。根据其中的认知表现评分(CPS)判断老年人是否存在认知障碍,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及其他评估标尺得分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38份,有效回收率为91.6%。138例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发生率为40.8%。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觉受损情况、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社会参与度评分是养老机构老年人是否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感觉受损、患有脑血管疾病、ADL依赖、抑郁是其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社会参与度高是保护因素,应进行积极筛查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占20%以上,由糖尿病引发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其中衰弱已成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第3大类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状况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目的 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8年1—6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医保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饮酒状况、吸烟状况、是否经常运动锻炼)、临床资料问卷(糖尿病病程、过去1年因糖尿病加重住院次数、规律药物/胰岛素治疗情况、合并慢性病数)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FRIED等提出的衰弱表型评估患者的衰弱状况,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计算BMI。采用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78份,有效回收率为99.3%。2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男127例(45.7%),女151例(54.3%);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2.2±5.5)岁;无衰弱130例(46.8%),衰弱前期107例(38.5%),衰弱期41例(14.7%)。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73,95%CI(1.039,1.561),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OR=14.720,95%CI(1.641,132.033),P<0.05;1 000~2 000元:OR=7.631,95%CI(1.153,50.506),P<0.05〕、是否经常运动锻炼〔是:OR=0.119,95%CI(0.019,0.734),P<0.05〕、糖尿病病程〔OR=1.477,95%CI(1.138,1.915),P<0.05〕、过去1年因糖尿病加重住院次数〔OR=14.061,95%CI(3.776,52.359),P<0.05〕、合并慢性病数〔OR=19.779,95%CI(4.677,83.647),P<0.05〕、HbA1c〔OR=34.207,95%CI(8.208,142.566),P<0.05〕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状况受年龄、经济状况、运动锻炼情况、病程、血糖、并发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考虑影响因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患者衰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背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健康老龄化理念的不断深化,农村老年人这一庞大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备受全社会关注。目的 探讨我国农村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为促进我国农村地区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1月,从北京大学组织的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全国追踪调查(CHARLS)项目中选取60岁及以上的农村户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n=3 068)。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量表(CES-D)简化版得分判定研究对象抑郁症状情况。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影响抑郁症状的项目并进行排序,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因素。结果 随机森林算法结果显示:15个指标中重要性排序前6位的变量分别是自评总体健康、午休时长、生活满意度、夜间睡眠时长、受教育程度、婚姻满意度。3 068例农村地区老年人CES-D简化版得分为(9.9±6.9)分;无抑郁症状1 679例(54.7%),有抑郁症状1 389例(45.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OR=1.710,95%CI(1.422,2.057)〕、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上:OR=0.663,95%CI(0.507,0.866)〕、夜间睡眠时长〔6~8 h:OR=0.506,95%CI(0.425,0.601);>8 h:OR=0.435,95%CI(0.324,0.580)〕、代际情感支持〔较多:OR=1.297,95%CI(1.077,1.562)〕、生活满意度〔不满意:OR=5.179,95%CI(3.814,7.133)〕、婚姻满意度〔不满意:OR=3.181,95%CI(2.264,4.526);无配偶:OR=1.243,95%CI(1.004,1.538)〕、自评总体健康〔一般:OR=1.512,95%CI(1.199,1.915);不好:OR=3.918,95%CI(3.056,5.043)〕、慢性病〔有:OR=1.232,95%CI(1.041,1.457)〕、童年健康状况〔一般:OR=1.349,95%CI(1.107,1.644)〕是农村地区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依据本研究数据,有近一半的农村老年人存在抑郁症状,情况不容乐观,且性别、受教育程度、夜间睡眠时长、代际情感支持、生活满意度、婚姻满意度、自评总体健康、慢性病、童年健康状况是农村地区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因此应针对高危人群从不同维度、有重点地进行防控,以推动我国健康老龄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衰弱综合征引起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日益凸显。老年衰弱综合征会导致跌倒、残疾、住院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但目前我国关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流行病数据较少。目的 探究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4-9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0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者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基础慢性病调查问卷,并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询问研究对象后填写,其中部分资料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体检数据库导出;Fried衰弱表型检查由调查员辅助研究对象完成,以确定研究对象的衰弱程度;采用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基础慢性病因素。结果 408例老年人中,非衰弱期184例、衰弱前期201例、衰弱期23例。不同衰弱程度老年人的性别、年龄、身高、2017年体质量、2018年体质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状况、饮食习惯、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期老年人基础慢性病的患病率由高到低排列前6项依次是:高血压、脑梗死、骨质疏松症、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不同衰弱程度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梗死、慢性肝病、慢性肾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4.339,95%CI(1.580,11.911)〕、脑梗死〔OR=2.787,95%CI(0.510,1.540)〕、骨质疏松症〔OR=2.048,95%CI(0.083,1.350)〕是发生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梗死、骨质疏松症是发生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全科医生可通过定期筛查识别高危衰弱人群,尤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脑梗死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要多加重视,及时预测其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指导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该疾病,重视老年人健康情况,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豆丽园  黄娟  叶森  郭理想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3):1671-1675
背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增快,老年人口增多,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增多,慢性病共存引起的治疗负担给患者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目的 了解我国社区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治疗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社区的370例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为调查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慢性病共存治疗负担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治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50份,有效回收率为94.6%。350例调查对象中,4例(1.1%)没有治疗负担,47例(13.4%)低度治疗负担,173例(49.4%)中度治疗负担,126例(36.0%)高度治疗负担。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医保类型、慢性病数量、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分级是社区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治疗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治疗负担大部分处于中高度水平,治疗负担较重。应重点关注家庭收入低、慢性病数量多、CCI分级高、医保类型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国家应加大医保报销比例、范围,医务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轻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的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9.
吴晨曦  高静  廖琴  何佳丽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5):3122-3129
背景 衰弱老年人的躯体症状群可增加不良结局风险,我国相关研究以横断面为主,忽视了对衰弱老年人躯体症状群变化轨迹的探讨。 目的 探讨成都市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不同时间点躯体症状群的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成都市6所养老机构的206例衰弱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基线(T0)、6个月(T1)、12个月(T2)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SAS)对其进行调查。对不同时间点上发生率≥20%的症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LGMM)识别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躯体症状群在3个时间点的变化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 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在3个时间点均分别提取了5个因子,3个时间点均有神经系统症状群、能量不足症状群、呼吸道症状群及消化道症状群,此外,T0和T1还包含衰老相关症状群,T2还包含其他症状群。3个时间点上各症状群MS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MM拟合得到"高下降""低上升""中维持""高上升"4条躯体衰弱症状异质性轨迹,4条轨迹占比分别为16.5%、12.5%、66.0%、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慢性病数量多是"高下降"和"高上升"轨迹的独立预测因素,服药种类多是"高上升"轨迹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 结论 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的躯体症状群存在不同变化轨迹,且不同轨迹的独立预测因素不相同,养老机构医务人员可根据其症状群变化轨迹及独立预测因素动态调整护理措施,为其提供更为精准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社区居民死亡焦虑的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中国死亡质量指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原因之一是在言生讳死的文化传统影响下,大众很少去思考死亡或临终相关问题,导致死亡来临时出现诸多社会问题。死亡被忽视的背后隐藏着大众对死亡不正确的认知、恐惧或焦虑。目的 分析社区居民死亡焦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引导和启发全科医生认识和熟悉个体和群体的死亡焦虑状态。方法 2017年5-8月在北京市1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 100例被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就诊机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月收入、婚姻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同一卫生机构就诊次数、对就诊卫生机构满意度、生命威胁事件(如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生命威胁事件发生次数、丧亲经历、死亡咨询、死亡教育、死亡知识储备情况〕和中文版多维死亡焦虑量表(C-MFODS)〔对自己尸体的恐惧(维度一)、对死后未知世界的恐惧(维度二)、对濒死过程的恐惧(维度三)、对失去重要他人的恐惧(维度四)、对早逝的恐惧(维度五)、对其他尸体的恐惧(维度六)、对死后尸体被损坏的恐惧(维度七)〕进行现场调查。C-MFODS总得分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1 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31份,有效回收率为93.73%。1 031例患者C-MFODS总得分为(2.30±0.53)分,维度一、维度二、维度三、维度四、维度五、维度六、维度七得分分别为(2.72±0.77)、(2.64±0.75)、(1.95±0.66)、(1.88±0.55)、(2.08±0.71)、(2.18±0.70)、(2.73±0.9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诊机构、婚姻状况、同一卫生机构就诊次数、生命威胁事件发生次数是C-MFODS总得分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 死亡焦虑的主要内容是对濒死过程、丧亲、早逝的恐惧。就诊机构、婚姻状况、同一卫生机构就诊次数、生命威胁事件发生次数是死亡焦虑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社区卫生机构为代表的社会支持及家庭支持具有缓解死亡焦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