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心止动方治疗小儿痰热动风型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抽动症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清心止动方,对照组口服硫必利,两组均12周为1个疗程。分别对两组的综合疗效、治疗后副作用、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1个疗程内均可改善抽动症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副反应总发生率为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复发率为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心止动方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疗效确切,副反应发生率较小,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合适的维持治疗时间能保证病情的稳定,减少抽动障碍的复发率,维持治疗时间的研究对中医规范化治疗抽动障碍意义重大。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按照纳入标准选择合适的198个病例,对不同分型、不同病情、不同病程的抽动障碍的维持治疗时间和复发率进行研究。结果:维持6~9月治疗组的复发率和维持<3月、维持3~6月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维持>9月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3月组与其他各组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平均维持时间最少,为12周左右;从不同的病情严重程度来说,抽动轻度患者平均维持治疗时间10周,抽动中度患者平均维持治疗时间36周,抽动重度患者平均维持治疗时间48周。结论:抽动障碍患者应根据病情、病程、分型选择相应的维持治疗时间,一般病情轻、病程短、短暂性抽动障碍的患者的维持治疗时间短,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抗癌精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获得抗癌精方的化学成分,然后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筛选出其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 Database对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检索TCMNPAS、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获得结直肠癌的作用基因,二者映射获得抗癌精方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一步分析核心靶点对应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的信号通路,选取前10条通路所包含的基因与核心靶点进行映射获得与抗癌精方治疗结直肠癌关联程度较高的信号通路;最后通过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和Western blot验证抗癌精方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研究共筛选出抗癌精方的关键活性成分26个,对应核心靶点145个,取GO分析前10条生物信息,获得信号通路前10条与抗癌精方治疗结直肠癌的关联度排序。细胞水平验证了抗癌精方可以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升高细胞凋亡率,且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实验显示抗癌精方可降低p-PI3K、p-AKT、Bcl-2的蛋白表达,升高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蛋白表达,表明抗癌精方具有诱导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实现,这与网络药理学的分析结果相互印证。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实验验证初步探索抗癌精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及其机制,为后续深入的基础研究奠基,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对祛风止动方治疗抽动障碍(TD)疗效的影响。 方法:根据感染情况将273例TD患儿分为复感组和无复感组,均给予祛风止动方治疗9个月。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YGTSS评分及复发率。 结果:①无复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复感组(P<0.05);②无复感组YGTSS评分低于复感组(P<0.05);③复感组的复发率为43.41%,明显高于无复感组的18.68%(P<0.01)。 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会影响TD的临床疗效,增加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78-1180
目的:评价静心止动方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TS患者辨证分为心神失养证、脾虚肝亢证及阴虚风动证,均以静心止动方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6个月,以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抽动症状评分量表(TSSS)、中医证候评分量表(TCMSSS)以及抽动症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静心止动方治疗TS 3个月有效率为85.6%,6个月有效率为90%;治疗后对皱眉、眨眼、缩鼻、努嘴、喉部出声、头动、耸肩、上肢抽动、鼓腹、扭臀、下肢抽动、烦急及胆怯均有较好改善(P<0.05);对重复语言治疗后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心神失养证及脾虚肝亢证减分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虚风动证治疗后减分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中医证型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下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心止动方能显著改善TS患者抽动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芪术方(QZP)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QZP干预人肝癌细胞SMMC-772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情况,RT-PCR法检测AKT1、AKT2、Caspase-9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AKT、PTEN蛋白表达。结果:QZP能阻滞人肝癌细胞SMMC-7721从G0/G1期进入S期,并诱发细胞凋亡;能抑制AKT1、AKT2表达,提高Caspase-9表达,且跟浓度呈正比例关系。结论:QZP能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其机制可能为促进人肝癌细胞SMMC-7721 PTEN表达的增加,使得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受阻,同时抑制p-AKT、AKT1、AKT2的表达,激活下游Caspase-9促凋亡分子的表达,从而为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凋亡这一设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等方法探讨二仙汤加减方治疗脊髓损伤(SCI)的有效性及相关机制。方法:在动物层面验证方剂的有效性,然后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进行化合物、靶点预测和网络分析,根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UniProt数据库选择方剂的化学成分和靶标,并从GeneCard和Drugbank数据库中收集SCI的治疗靶标。使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然后利用Cytoscape_v3.7.1构建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结果:动物实验显示二仙汤加减可明显缓解脊髓损伤,增加大鼠后肢行为学评分。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二仙汤加减方剂中18味中药共检索到5 353个基因,去重筛选后共获得319个基因,共检索到SCI靶基因3 237个基因,去重后共获得2 638个基因,二者共表达基因216个。方剂中的川芎、当归、丹参、香附、延胡索、淫羊藿、郁金等关键活性成分可能通过AKT1、MAPK3、NFKBIA、FOS、PIK3CG等关键基因介导cAMP、PI3K/AKT、MAPK、TNF等信号通路,起到治疗SCI的作用。结论:二仙汤加减对SCI治疗效果显著,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了多靶点、多组分二仙汤加减可能通过cAMP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治疗SCI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祛风止动方治疗儿童抽动障碍3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祛风止动方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D)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31例)和西药组(30例),中药组以祛风止动方治疗,西药组予氟哌啶醇和苯海索片.12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以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抽动症状评分量表(TSSS)、中医证候评分量表(TCMSSS)以及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评价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中药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项评分方面中药组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祛风止动方能显著改善TD患儿抽动症状及体征,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熄风止动片治疗小儿抽动障碍肝风内动挟痰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优效性检验的方法。1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试验组应用熄风止动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疗程4周。有效性指标为:主要指标: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抽动积分;次要指标:社会功能受损改善情况、疾病疗效、中医证候单项指标及中医证候疗效;安全性指标包括生命体征,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临床不良事件。结果主要指标:YGTSS抽动积分:试验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2.10±6.38)分和(11.34±6.58)分;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2.65±6.70)分和(16.82±6.53)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YGTSS抽动积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次要指标:疾病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54%、34.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受损改善情况:治疗后试验组无损害、极轻度、轻度、中度、明显的等级分别有20、38、16、3、1例,对照组为1、24、45、7、0例,试验组对社会功能受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34%、64.56%,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单项证候改善情况:运动性抽动、烦躁易怒、多梦、异常舌质、舌苔及脉象的消失率,试验组分别为78.67%、34.72%、62.26%、34.62%、58.97%、39.74%,对照组分别为34.67%、13.11%、21.82%、15.58%、25.97%、19.48,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共发现5例不良事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75%和2.53%。结论熄风止动片治疗4周,能够明显减少YGTSS抽动积分,改善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和中医证候,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川芎-丹参配伍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工具,获得川芎-丹参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成分、核心靶点及信号通路。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构建脊髓损伤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大鼠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154个化合物和484个相应靶点;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得447个条目;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26条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ROS、MDA水平显著增高(P<0.01);p-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ROS、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p-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川芎-丹参联合治疗脊髓损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优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祛风止动精简方对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大鼠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细胞实验探索并验证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 Rg1)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潜在分子机制。借助BATMAN-TCM、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等数据库预测Rg1和放射性肠炎的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和STRING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和核心靶点筛选,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对Rg1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然后进行细胞实验验证。利用60Co-γ射线照射IEC-6细胞构建模型,予以Rg1、AKT阻滞剂LY294002等药物干预,验证Rg1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Rg1潜在作用靶点29个,疾病靶点4 941个,共同靶点25个;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包括AKT1、VEGFA、HSP90AA1、BCL2L1、ESR1等,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仙鹤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多种规则筛选仙鹤草化学成分,预测获得靶基因,与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相关的靶点进行比对获得仙鹤草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靶点。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库DAVID对关联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构建仙鹤草化合物-靶点-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网络图。进一步采用实验验证仙鹤草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HSC-T6)肝纤维化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1型α1(COL1A1)及蛋白激酶B(AKT)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关键靶点主要为AKT1、STAT3、Caspase-3、Jun、ESR1等,主要参与调控肿瘤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蛋白聚糖、胰岛素抵抗和FoxO信号通路等。仙鹤草提取物可抑制HSC-T6中α-SMA、COL1A1蛋白的表达,升高AKT的磷酸化水平,验证了网络药理学分析的部分预测结果。结论:仙鹤草可通过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等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应用阿扑吗啡(APO)诱导的抽动障碍大鼠模型,探讨不同组方的速效祛风止动方对抽动障碍大鼠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速效祛风止动1号方(速效1号)组、速效祛风止动2号方(速效2号)组和祛风止动方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各组大鼠治疗1周和2周后刻板行为和开野实验的穿越格子数、直立次数、理毛次数、粪便粒数的改善程度。结果各组大鼠的体重、实验室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速效1号纽、速效2号组在快速减少抽动大鼠的刻板行为方面优于祛风止动组(P〈0.05);速效1号组、速效2号组在改善穿越格子数、理毛次数、直立次数、粪便粒数方面优于祛风止动组(P〈0.05)。结论速效1号方、速效2号方能较快改善APO诱导的抽动大鼠的活动水平,增强动物的适应力,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祛风止动方对阿扑吗啡诱导抽动障碍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祛风止动方对抽动障碍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应用阿扑吗啡(APO)诱导抽动障碍模型。APO用药3周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各8只,另设正常组8只。正常组以0.9%NaCl溶液(10ml/kg)腹腔注射4周,模型组继续予APO(2mg/kg)腹腔注射4周,中药组在模型组处理基础上给予祛风止动方(18.4g/kg)灌胃,西药组在模型组处理基础上给予氟哌啶醇(1mg/kg)灌胃,1次/d,连续4周。对模型大鼠进行刻板行为和开野实验的研究,评价药物疗效。结果①刻板行为:模型组刻板行为评分均高于正常组、中药组和西药组,而且在给药15min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开野实验:模型组大鼠穿越格子数、理毛次数、直立次数、粪便粒数各项结果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和西药组的穿越格子数和理毛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止动方可显著降低APO诱导抽动模型大鼠的活动水平,增强其适应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结合动物实验验证,探讨玉女煎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能的作用靶点与作用机制。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获得人糖尿病肾病的差异基因;通过TCMSP、HERB和TCMID数据库搜集玉女煎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将获得的差异基因与玉女煎的作用靶点进行交集分析获得共同靶点,并对共同靶点进行蛋白互作(PPI),获取玉女煎作用的核心靶点。构建“玉女煎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获取玉女煎的关键活性成分。通过KEGG富集分析,获取玉女煎作用的核心基因。将玉女煎中关键的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及核心基因进行分子对接。以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GK大鼠)肾脏为研究对象,蛋白印迹检测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的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通过GEO基因芯片差异分析,获得了1 434个糖尿病肾病的差异基因。从数据库中筛选了37个玉女煎活性成分,共对应419个靶点。通过交集分析共获得47个共同靶点。PPI互作网络拓扑分析可得核心靶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通过网络分析玉女煎关键活性成分20个。KEGG结果可知玉女煎作用的核心基因为上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鹿角方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并从PI3K/AKT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模型组、鹿角方+AngⅡ组、LY294002(PI3K通路阻断剂)+AngⅡ组、鹿角方+LY29400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