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节镜手术联合PRP与单纯关节镜手术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查、数据提取并评价其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术后1,6,12个月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Lysholm评分和术后3,6,12个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329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手术联合PRP组146例,单纯关节镜手术组183例。两组术后1、6、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6个月Lysholm评分[MD=3.85,95% CI (1.25,6.44),P<0.05],[MD=2.88,95% CI (0.13,5.63),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5.88,95% CI (-8.72,20.48),P=0.43]。两组术后3、6个月WOMA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8.07,95% CI (-11.17,-4.89),P<0.000 01],[MD=-7.96,95% CI (-11.44,-4.48),P<0.000 01];但术后12个月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6.61,95% CI (-16.64,3.41),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联合PRP修复半月板损伤在改善膝关节功能,延缓关节炎方面短期疗效优于单纯关节镜手术,但两者长期疗效及缓解疼痛方面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对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单束或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整体疗效比较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Springerlink数据库,收集自体腘绳肌键单束对比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RCTs,检索时间及语种不限。两名研究人员按照指定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有关数据资料,并采用Cochrane Collaboration工具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种重建方式术后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膝关节评分、KT-1000或KT-2000关节活动度测量仪测量的数值,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纳入19篇RCTs,共1 190例研究对象,其中单束重建组580例,双束重建组610例。两组间在IKDC主观评分[MD=-0.90,95% CI(-3.07,1.27),P=0.42]、IKDC客观评分[RR=0.98,95% CI(0.94,1.02),P=0.38]、Lachman试验结果[RR=0.81,95% CI(0.63,1.05),P=0.11]、Lysholm膝关节评分[MD=0.40,95% CI(-1.24,2.05),P=0.63]、Tegner膝关节评分[MD=-0.08,95% CI(-0.47,0.33),P=0.74]、KT-1000或KT-2000测量值[MD=0.30,95% CI(-0.05,0.64),P=0.09]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轴移试验结果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0.85,95% CI(0.74,0.97),P=0.02]。结论 对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前直向稳定性,用自体腘绳肌腱单束或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结果无明显差异;而对于恢复膝关节旋转稳定性,双束重建技术优于单束重建。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 全球范围内肝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肝切除术通常作为肝癌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并发症较高,远期疗效待提高。胸腔积液是肝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研究发现血清白蛋白水平、饮酒、右肝切除等与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的发生关系密切,但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为降低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0年10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影响因素的文献,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制定数据提取表提取数据后,应用RevMan 5.3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合计5 42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MD=5.03,95% CI=1.85~8.21)、术前血清白蛋白低(OR=-1.28,95% CI=-2.14~-0.42)、有饮酒史(OR=1.46,95% CI=1.03~2.06)、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3.15,95% CI=1.15~8.59)、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OR=0.98,95% CI=0.72~1.34;OR=2.17,95% CI=1.18~4.00)、腹水(MD=7.13,95% CI=3.53~14.40)、肿瘤直径大(MD=1.30,95% CI=0.27~2.33)、肝门长时间阻断(MD=3.24,95% CI=1.65~4.83)、术中出血量大(MD=482.99,95% CI=183.24~782.74)、手术时间长(MD=67.14,95% CI=47.49~86.79)、右肝肿瘤切除(MD=10.29,95% CI=4.60~22.99)、术后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MD=19.83,95% CI=6.17~33.49)、术后凝血酶原时间长(MD=2.15,95% CI=0.19~4.10)、术后白蛋白低(MD=-4.06,95% CI=-7.07~-1.06)。不确定因素有术前TBIL、肝硬化、糖尿病。结论 本研究确定14项肝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发生。本研究结果仍有待未来大样本、更严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肥胖对于肩袖修复术后结果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8月1日比较肥胖与肩袖修复术后结果关系的全部文献,由2位作者各自独立根据纳排除标准对入选文献进行筛选。采用Endnote X9 和 Excel 2019 进行文献提取、管理以及数据录入,并采用渥太华纽卡斯尔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及RevMan 5.4软件对肥胖与非肥胖组术后再撕裂率、再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时间,肩关节外旋角度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6篇回顾性研究,5篇病例对照研究,1篇前瞻性队列研究,1篇未能获取全文的研究摘要,共计85 503例患者(肥胖组31 973例,非肥胖组53 5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再撕裂率[OR=2.58,95% CI(1.23,5.41),P=0.01]、再手术率[OR=1.31,95% CI(1.21,1.42),P<0.00]、并发症发生率[OR=1.57,95% CI(1.31,1.87),P=0.00]、ASES评分[MD=-3.59,95% CI(-5.45,-1.74),P=0.00]、VAS[MD=0.24,95% CI(0.00,0.49),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手术时间[MD=6.03,95% CI(-7.63,19.69),P=0.39]、肩关节外旋角度[MD=-1.79,95% CI(-5.30,1.71),P=0.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会导致肩袖修复术后更高的再撕裂率、再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更差的肩部功能和疼痛状况。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病(CKD)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体内钙磷平衡紊乱导致甲状旁腺激素(PTH)代偿性过度分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展成为难治性SHPT,外科切除增生的甲状旁腺是目前治疗SHPT的有效方法,但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手术、麻醉双重风险较高,术后可发生感染、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瘢痕增生等潜在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热消融治疗SHPT成为研究热点,但尚缺乏统一诊疗规范,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促进诊疗标准化的制定。因此,本文通过比较超声引导下热消融与传统甲状旁腺切除术(PTX)治疗SHPT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热消融术在难治性SHPT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比较超声介导的热消融与传统开放式PTX治疗CKD继发的难治性SHPT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1月30日。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使用Reve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为术后3、6个月的血清PTH与血清钙水平、住院时间、低钙血症与声音嘶哑的发生率。结果 最终纳入12项研究,共1 060例患者,其中热消融组510例,PTX组550例。与PTX比较,热消融组术后3、6个月PTH水平(MD=18.18,95% CI=-21.19~57.55,P=0.37;MD=-5.35,95% CI=-32.59~21.90,P=0.70)、血钙水平(MD=-0.09,95% CI=-0.28~0.10,P=0.35;MD=-0.10,95% CI=-0.29~0.10,P=0.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热消融组低钙血症发生率低于PTX组(18.5% vs. 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7,95% CI=0.38~0.84,P=0.005),两组声音嘶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9,95% CI=0.55~1.45,P=0.64)。热消融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TX组(MD=-3.97,95% CI=-5.68~-2.27,P<0.000 1)。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热消融治疗SHPT可能是PTX的一种替代技术,具备安全、有效、可重复性高、并发症少等特点,但其最终的优越性需要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证明。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肝门部胆管癌(H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肝外胆管癌,其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根治性切除仍是HC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有效手段。Ⅲ、Ⅳ型(Bismuth-Corlette分型)HC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通过局限肝切除手术风险相对低,但可能导致更高的切缘阳性率,从而影响预后,而扩大肝切除可以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和生存率,但也增加了手术风险,因此,目前Ⅲ、Ⅳ型HC的肝切除范围尚无统一意见。本研究通过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扩大肝切除和局限肝切除治疗Ⅲ、Ⅳ型HC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获得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多个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研究对象为比较扩大肝切除和局限肝切除治疗Ⅲ、Ⅳ型HC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自建库截至2022年11月30日。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844例Ⅲ、Ⅳ型HC患者;其中扩大肝切除组423例,局限肝切除组4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局限肝切除组比较,扩大肝切除组根治性切除率明显提高(OR=4.44,95% CI=2.65~7.45,P<0.000 01),临床预后更好(HR=0.53,95% CI=0.41~0.68,P<0.000 01);扩大肝切除组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升高(OR=3.00,95% CI=1.07~8.40,P=0.04),但术后死亡发生率(OR=1.12,95% CI=0.25~4.99,P=0.88)、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OR=1.44,95% CI=0.95~2.18,P=0.09)及术后其他单个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胆汁漏:OR=1.44,95% CI=0.68~3.04,P=0.34;腹腔出血:OR=0.77,95% CI=0.29~2.05,P=0.60;腹腔感染:OR=1.36,95% CI=0.50~3.71,P=0.55)。此外,与局限肝切除组比较,扩大肝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增加(MD=153.48,95% CI=32.63~274.33,P=0.01;MD=78.19,95% CI=54.56~101.82,P<0.000 01;MD=2.55,95% CI=1.61~3.50,P<0.000 01)。结论 扩大肝切除术可以提高Ⅲ、Ⅳ型HC的根治性切除率,明显改善预后,并未增加术后死亡和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但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升高。鉴于研究的局限性,仍需更多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文献。根据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结局指标为愈合优良率、畸形愈合率、延迟愈合率或骨不连率、感染率、活动受限(>10°)发生率,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回顾性研究涉及647例患者,其中螺钉固定组(含螺钉联合克氏针)255例,克氏针固定组392例。Meta分析显示,与克氏针组相比,螺钉组(含螺钉联合克氏针)在术后有更低的感染率[OR=0.22,95 %CI(0.09,0.56),P=0.001]。两组间愈合优良率、畸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单纯螺钉组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克氏针组[OR=0.18,95 %CI(0.05,0.65),P=0.009]。结论: 对于手术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与克氏针内固定和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相比,单纯螺钉内固定拥有更低的感染率。而在愈合优良率、畸形愈合率方面三者无显著差异。就术后疗效及内固定安全性方面而言,更推荐骨科医师使用螺钉进行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腓骨固定在胫腓骨关节外骨折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维普、万方、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关于固定腓骨与否对胫腓骨关节外骨折治疗疗效比较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22年2月,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腓骨固定组与不固定组的复位不良率、旋转畸形率、内翻或外翻畸形率、前或后发畸形率、不愈合率、术后感染率、二次手术率及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6篇随机对照研究和5篇病例对照研究,有8篇为高质量文献,共813例患者,其中腓骨固定治疗383例,未固定腓骨4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未固定腓骨相比,治疗胫腓骨关节外骨折时固定腓骨可以降低术后旋转畸形率[RR=0.22,95%CI(0.10,0.45),P<0.000 1]和内翻或外翻畸形率[RR=0.34,95%CI(0.14,0.84),P=0.02],并促进骨折愈合[RR=0.76,95%CI(0.58,0.99),P=0.04]。而复位不良率[RR=0.48,95%CI(0.10,2.33),P=0.36],前或后畸形率[RR=1.50,95%CI(0.76,2.96),P=0.24],术后感染率[RR=1.43,95%CI(0.76,2.72),P=0.27],二次手术率[RR=1.32,95%CI(0.82,2.11),P=0.25],手术时间[MD=10.21,95%CI(-17.79,38.21),P=0.4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胫腓骨关节外骨折时腓骨固定组相较于不固定组在防止旋转畸形和内翻或外翻畸形以及促进愈合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目前手术切除依旧是胰腺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采用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RDP)还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DP)争议很大。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RDP与LDP在治疗胰腺恶性肿瘤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获得循证学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比较关于RDP与LDP治疗胰腺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2 940例患者,其中997例行RDP,1 943例行LDP。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LDP比较,RDP的保脾率提高(OR=2.31,95% CI=1.37~3.90,P=0.002),术中中转开腹率(OR=0.36,95% CI=0.24~0.52,P?0.000 01)、90 d再手术率(OR=0.46,95% CI=0.24~0.89,P=0.02)和30 d病死率(OR=0.18,95% CI=0.06~0.53,P=0.002)均降低,手术时间延长(MD=-40.09,95% CI=-77.64~-2.54,P=0.04),淋巴结清扫数量增多(MD=2.06,95% CI=0.65~3.47,P=0.004);而在术中出血量、总并发症率、伤口感染、胰瘘、住院时间、90 d再入院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当前的证据表明,与LDP比较,RDP能提高保脾率和淋巴结清扫数目,降低中转开腹率、90 d再手术率及30 d病死率。这表明RDP与LDP在胰腺恶性肿瘤治疗上有着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还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 术后早期复发是胆囊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辅助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但目前有关意外胆囊癌(IGBC)二次术后早期复发及辅助化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探讨IGBC二次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分析辅助化疗对于早期复发和非早期复发患者的疗效,以为临床提供决策支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21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IGBC行意向性根治术的17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早期复发定义为二次意向根治术后12个月内),以及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RFS)与总体生存(OS)的影响因素。结果 170例行IGBC意向性根治术后患者,随访期间复发者73例(42.94%)、早期复发者41例(24.12%)。IGBC术后早期复发患者中位OS时间明显短于非早期复发患者(χ2=192.910,P<0.001)。病理分化程度(OR=20.758,95% CI=5.557~80.239)、CA19-9水平(OR=7.920,95% CI=1.557~39.771)及病灶残留(OR=8.050,95% CI=3.062~21.160)是IGBC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病理分化程度(HR=6.160,95% CI=2.877~13.193)、CA19-9水平(HR=2.538,95% CI=1.297~4.965)、手术切除范围(HR=2.111,95% CI=1.154~3.860)、病灶残留(HR=2.571,95% CI=1.547~4.273)是IGBC术后RFS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病理分化程度(HR=3.225,95% CI=1.461~7.121)、早期复发(HR=29.558,95% CI=14.250~61.311)、病灶残留(HR=2.416,95% CI=1.361~4.287)是IGBC术后OS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辅助化疗是术后OS时间的独立保护性因素(HR=0.260,95% CI=0.123~0.551,P<0.05)。按有无病灶残留及是否早期复发分层分析的结果显示,辅助化疗可延长病灶残留患者术后RFS时间及OS时间,亦可延长早期复发患者术后OS时间(均P<0.05)。结论 病灶残留是IGBC二次术后早期复发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有效改善病灶残留及早期复发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袁术鹏  张兴平  孙研  魏戌 《中国骨伤》2021,34(5):429-437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钢板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与外固定架(external fix-ator,EF)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  相似文献   

12.
唐迪  钟鸿志  梁凯路 《中国骨伤》2022,35(2):186-193
目的:Meta分析比较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腓骨支撑(FA组)与单独锁定钢板固定(LP组)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0年3月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与传统切开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7月至2020年7月Embase,Pubmed,Central,Cinahl,学位论文和论文(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自体骨移植和骨替代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05年1月至2022年8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已发表的关于自体骨移植和骨替代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对入选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Cochrane手册中的干预性Meta分析标准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种方法的关节凹陷、关节面二次塌陷率、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感染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研究,424例患者,其中骨替代物组296例,自体骨移植组128例。两组手术时间[MD=-16.79,95%CI(-25.72,-7.85),P=0.000 2],出血量[MD=-70.49,95%CI(-79.34,-61.65),P<0.000 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关节凹陷[MD=-0.17,95%CI(-0.91,0.58),P=0.66],关节面二次塌陷率[RR=-0.74,95%CI(0.35,...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全踝关节置换术(total ankle arthroplasty,TAA)和踝关节融合术(ankle arthrodesis,AA)在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文献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发表的TAA或AA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文献,检索日期从建库至2021年6月。采用偏倚风险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美国足对两组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nkle-Hindfoot Scale,AOFA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踝关节骨关节炎评分(ankle osteoarthritis scale,AOS),步态分析(步速、步频、步幅)、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满意度、并发症和再次手术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AA组1 050例,TAA组3 760例,共计4 8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AOFAS总分[MD=-3.12,95%C...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活动平台(mobile-bearing,MB)单室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与固定平台(fix-bearing,FB)UKA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4月PubMed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微波消融(MWA)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自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发表的MWA治疗SHPT相关文献。采用Stata 15.0软件分析MWA治疗SHP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249例SHPT患者。与消融前相比,MWA后1天[加权均数差(WMD)=1 142.04,95%CI(783.03, 1 501.06),P0.001]、1周[WMD=859.85,95%CI(758.97,960.74),P0.001]、1个月[WMD=800.29,95%CI(687.12,913.47),P0.001]和6个月[WMD=857.09,95%CI(746.07,968.11),P0.001]的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均显著降低;MWA后1天[WMD=0.39,95%CI(0.33,0.45),P0.001;WMD=0.29,95%CI(0.16,0.41),P0.001]和1周[WMD=0.23,95%CI(0.02,0.43),P0.05;WMD=0.31,95%CI(0.02,0.61),P0.05]钙和磷水平均下降。MWA后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20%[效应量(ES)=0.02,95%CI(-0.00,0.05),P0.05],低钙血症发生率为21.69%[ES=0.60,95%CI(0.39,0.81),P0.001],声音嘶哑发生率为5.62%[ES=0.06,95%CI(0.03,0.09),P0.001],血肿发生率为1.61%[ES=0.03,95%CI(-0.01,0.06),P=0.095]。结论 MWA治疗SHPT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武翔  李飞  尹静  陈斌  苏煜轩  孙海钰 《中国骨伤》2021,34(2):180-190
目的:比较空心钉与接骨板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图书馆、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网等数据库采用空心钉与接骨板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试验文献.检索时间 自2010 年1 月1 日至2020 年1 月1日.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