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沛佩  徐爱晖 《安徽医学》2013,(11):1708-1711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经历某种灾难性创伤性事件后人们持续存在的无助、害怕、恐惧等情绪及出现重复性创伤性体验、情感麻木与回避创伤性事件及警觉性增高等三大症状,并持续超过一个月以上的精神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尿毒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对2016年1~4月在成都市华西医院肾脏内科就诊的103例尿毒症患者的PTSD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尿毒症患者PTSD-SS的平均得分为(34.29±15.31)分,其中,阳性症状者(≥50分)19例(占18.4%);病程≤2年PTSD发生率为14.5%,病程>2年PTSD发生率为24.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医保类型是尿毒症患者PTSD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PTSD症状;对于尿毒症患者存在的PTSD危险因素,低学历和无医保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创伤后应急障碍是地震震后暴露者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而青少年是易罹患该障碍的高危人群。以文献复习方法归纳地震灾害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并展望该问题下一步的研究趋势将有助于为青少年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产后疲乏、心理韧性与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于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采用城市分娩创伤量表(City BiTS)、产后疲乏量表(PFS)、心理韧性量表简版(CD-RISC-10)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该院产科病房、门诊及盆底肌康复中心处于分娩后0~12个月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55份,回收有效问卷243份,有效回收率为95.3%。PFS总分与City BiTS总分呈正相关(r=0.478,P<0.001),CD-RISC-10总分与City BiTS总分呈负相关(r=-0.564,P<0.001)。控制一般资料变量后,产后疲乏与心理韧性共解释产后PTSD回归方程81.3%的变异量。将心理韧性作为内生潜变量的模型构建分析,结果显示:结构方程模型各指标均符合适配标准[χ2/df=2.641,标准化残差均方根(SRMR)=0.020,拟合优度指数(GFI)=0.995,比较拟合指数(CFI)=0.995,非规范拟合指数(TLI)=0.969,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82],产后疲乏、心...  相似文献   

5.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测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综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预测因素,以便能在创伤性事件后早期发现PTSD高危人群。分析结果表明,PTSD的预测因素主要包括创伤性事件、早期症状、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等。预测PTSD的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对随州地区的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进行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进行匿名调查,并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43例HIV 感染者/AIDS 患者,其中106例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诊断标准,阳性率为43.62%,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7.88%和50.45%;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三大特征性症状中,以再体验症状阳性率最高(78.60%),其次为高度警觉症状(64.20%),而回避与情感麻木的阳性率最低(57.20%)。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女性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性高于男性(OR =1.960,95% CI :1.025~3.747),经历过歧视或不公平待遇者更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OR =2.967,95% CI :1.498~5.876),而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随紧张恐惧发生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偶尔有:OR =2.074,95% CI :1.008~4.265;经常有:OR =6.690,95% CI :2.708~16.531)。结论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较高,特别是女性、有紧张恐惧情绪以及经历过歧视或不公平待遇者的发生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7.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测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综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预测因素,以便能在创伤性事件后早期发现PTSD高危人群&#65377;分析结果表明,PTSD的预测因素主要包括创伤性事件&#65380;早期症状&#65380;遗传因素&#65380;生物学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等&#65377;预测PTSD的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65377;  相似文献   

8.
梁静  范勇  孟祥军 《齐鲁医学杂志》2015,(2):213-214,219
目的分析医疗事故鉴定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及其与防御机制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对151例医疗事故鉴定病人采用PTSD清单(PCL-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防御方式问卷(DSQ)进行测查。结果医疗事故鉴定病人的PTSD发生率为21.19%。不同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TSD组SSRS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及利用度分显著低于非PTSD组(t=2.02~2.84,P<0.05、0.01);主观支持分高于非PTSD组(t=3.16,P<0.05)。PTSD组DSQ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掩饰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t=2.09、2.17,P<0.05)。结论医疗事故鉴定病人PTSD的发生率高,但无性别差异;社会支持、防御方式与PTS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灾难后心理创伤是临床心理学领域和精神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灾难后急性应激障碍(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ASD预测PTSD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回顾了ASD诊断预测PTSD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综述了ASD各种症状(分离、再体验、回避、唤起水平增高症状)对PTSD的预测作用,以及认知模式和叙事特点等因素对PTSD的预测作用。总之,作者认为,以ASD诊断和ASD各种症状预测PTSD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人流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现况, 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昆明三家医疗机构妇产科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进行复查 (术后1个月) 或手术 (2 a内有过人工流产史) 的人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 (PCL-C) , 医院抑郁焦虑量表 (HADS) 测评人流患者的心理状况, 应用SPSS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159名调查对象PCL-C得分范围在1762分, 平均分 (34.84±11.72) , PTSD阳性检出者共计25人 (15.7%) ,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PTSD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 户口所在地, 生活满意度, 创伤史, 家庭经济状况, 焦虑状况 (P<0.05) .结论 流产人群年龄偏低;流产患者心理状况堪忧, 焦虑抑郁普遍存在;人流术后PTSD的患病风险是否增高目前尚为达成共识, 创伤史在本研究中可能是一个混杂因素, 夸大了流产对PTSD的贡献, 继续相关队列研究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和救援人员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即个体再度体验创伤,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心理干预,如暴露治疗、焦虑管理训练、认知行为治疗、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治疗。研究发现这些技术可以一定程度地预防疾病、缓解症状、减少疾病、阻止迁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震暴露因素对汶川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地震暴露因素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中文版(C-PTGI)和事件影响量表(IES-R)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4所中学共1526位学生进行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IES在所有8个暴露因素的不同水平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5~89.10, P<0.05),暴露程度高者[(26.68±14.66)分,(26.80±15.56)分,(27.83±14.62)分,(29.02±15.36)分,(27.77±15.74)分,(26.74±15.63)分,(25.43±14.32)分,(29.51±14.36)分]得分显著高于暴露程度低的学生[(22.84±13.96)分,(23.98±13.99)分,(23.63±14.21)分,(23.53±13.96)分,(23.64±13.83)分,(24.24±14.15)分,(21.27±14.35)分,(17.54±13.34)分]。 PTGI仅在目睹受伤、好友伤亡两个暴露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82, P=0.001;F=6.23, P=0.013)。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年级、震时恐惧、至亲丧生、目睹受伤、好友伤亡五个因素对IES影响显著(ΔR 2=0.141),其中震时恐惧影响最大;PTG仅与目睹受伤有微弱关系(ΔR 2=0.007)。结论暴露因素对四年后灾区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有预测作用,其中震时恐惧感是最主要因素;暴露因素对创伤后成长无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进行文献筛选、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1173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退伍军人中MBSR对PTSD即时疗效不显著[SMD=-0.03,95%置信区间(comfidence interval, CI):-0.17~0.11,P=0.69],但对其他人群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SMD=-0.82,95%CI:-1.57~-0.07,P=0.03)。在干预后短期及中期随访中,MBSR组和对照组的PTS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9、-0.28,95%CI:-0.2...  相似文献   

14.
杨国丽 《大家健康》2017,(12):14-15
目的:对ICU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该院ICU病房收诊并治愈的45例患者,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大多数为女性,病程≥3个月,与学历水平有关,同时存在睡眠障碍.结论:对ICU患者在治疗期间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极为显著的,性别、病程、学历、较差的睡眠质量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故此对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因素有所了解是必要的,继而推行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强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推进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5.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之间常存在高度共病,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与人格障碍,共病对两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均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从共病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影响因素、相关机制以及治疗干预策略等方面,分析探讨PTSD共病的相关研究进展,为PTSD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2013年1月~2014年12月210例有创机械通气脱机(除外全麻后脱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脱机后1个月均由心理医学科专科医师依据美国精神病疾病诊断准则手册Ⅳ(DSM-Ⅳ)标准,以PTSD症状检查量表(PCL-17)为测量工具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根据是否患PTSD分为PTSD组和非PTSD组,采用字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这一人群中发生PTSD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176例患者完成了试验,PTSD组37例(21.02%)和非PTSD组139例(78.98%)。对于PTSD的发生率,年龄>45岁者高于18~45岁(26.47%比13.51%),女性高于男性(31.15%比15.65%),既往有精神疾病患者高于无精神疾患者(92.59%比8.05%,),机械通气时间>21 d者高于≤21 d者(30.14%比14.56%),机械通气期间未给予有效镇静镇痛治疗者高于给予有效镇静镇痛治疗者(31.03%比16.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在文化程度、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5岁(OR=2.304,95%CI:1.037~5.120)、女性(OR=2.438,95%CI:1.164~5.106)、既往有精神疾患(OR=142.708,95%CI:30.095~676.720)、机械通气时间>21 d(OR=2.531,95%CI:1.206~5.312)及机械通气期间未行有效镇静镇痛(OR=0.426,95%CI:0.203~0.896)是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后患PTSD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大于45岁、女性、既往有精神疾患、机械通气时间大于21 d、机械通气期间未行有效镇静镇痛等因素是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后患PTS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衡阳市5个城区中各随机抽取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的健康档案信息库中符合要求的2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平均得分为(39.96±4.88)分。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性别、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发病时间、合并慢性病数量、心功能分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有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心功能分级(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心理弹性水平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负相关(r=-0.781,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处于中等水平,临床上应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是文化程度低、心功能分级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降低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改善疾病恢复与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衡阳市5个城区中各随机抽取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的健康档案信息库中符合要求的2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平均得分为(39.96±4.88)分.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分娩且出现产后大出血的11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为PTSD阳性组与PTSD阴性组。分析剖宫产产后大出血产妇发生PTSD的相关因素。结果 118例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PCL-C评分为(37.86±6.24)分,其中20例为PTSD阳性,占比为16.95%(20/118)。单因素分析发现,睡眠质量差、新生儿有并发症、社会支持度低下、产后抑郁、有创伤史与PTSD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学历与PTSD发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质量差、新生儿有并发症、社会支持度低下、产后抑郁及有创伤史是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发生PTS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发生PTSD主要受睡眠质量差、新生儿有并发症、社会支持度低下、产后抑郁、创伤史等因素影响,产科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拟定系统完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