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期间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6年1~10月期间收治的48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EBC中的IL-6、IL-8、IL-10、IL-17、MMP-9水平,对COPD患者治疗前后进行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并比较.结果 COPD患者治疗前后EBC中的IL-6、IL-8、IL-17、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治疗后,EBC中的IL-6、IL-8、IL-17、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10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PD患者CAT评分为(18.14±2.02)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1.18±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EBC中的IL-6、IL-8、IL-17、MMP-9水平均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IL-10则与CAT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监测EBC IL-6、IL-8、IL-10、IL-17及MMP-9水平变化可有效反映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程度,且炎症因子水平与生活质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小青龙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登瑞 《西部医学》2009,21(4):575-577
目的检测小青龙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诱导痰细胞、IL-8和MMP-9的影响,以探讨小青龙汤对COPD患者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COPD对照组。另有40例非吸烟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COPD患者均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粉(50μg/100Mg)吸入。治疗组另给予小青龙汤口服。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诱导痰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COPD对照组诱导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MMP-9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的程度优于COPD对照组。治疗前后诱导痰IL-8水平相近。结论小青龙汤可以有效降低诱导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MMP-9水平。COPD患者接受小青龙汤治疗可以改善气道炎症,并有望减轻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3.
李子标  耿庆亚  赵仲方 《浙江医学》2022,44(9):984-986,992
目的探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阜阳民生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和用力肺活量(FVC)]、炎症介质(IL-8、IL-17和TNF-α)、生活质量[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和呼吸困难程度[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EV1%、PEF和FVC均高于治疗前,血清IL-8、IL-17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CAT评分和mMR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FEV1%、PEF和FVC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8、IL-17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AT评分和mMR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孟鲁司特钠可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48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顿服,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记录临床症状得分并检查肺功能、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治疗后干预组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症状得分、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后干预组、对照组及两组相比,FEV1、FEV1%及IL-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短期辛伐他汀治疗能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CRP水平,但不能改善肺功能及降低IL-6水平,辛伐他汀对COP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仍未明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稳定期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对免疫功能、气道功能及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60例稳定期COPD患者经下呼吸道菌群检测分为定植组35例、未定植组25例,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免疫功能、小气道功能、炎症程度、气道重塑程度等差异。结果:未定植组外周血中CD34~+、CD11b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周血中CD64、Th17、Treg的含量以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7(IL-2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1(TGF-1)、神经生长因子(N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机制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气道功能指标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FEF_(25))、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FEF_(50))、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FEF_(75))、25%~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FEF_(25-7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定植组外周血中CD34~+、CD11b的含量显著低于未定植组及对照组,外周血中CD64、Th17、Treg的含量以及血清中CRP、IL-1β、IL-8、IL-17、IL-27、VEGF、TGF-1、NGF、b-FGF、MMP-9、TIMP-1的含量显著高于未定植组及对照组,气道功能指标FEF_(25)、FEF_(50)、FEF_(75)、FEF_(25-75)水平显著低于未定植组及对照组。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会造成患者免疫功能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及重塑,加速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奇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COPD稳定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结束后,评估临床症状,测定肺功能、动脉血气氧分压(PaO2)以及血清IL-8、IIJ-10、TNF-α水平。结果8周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CAT评分下降,Pa02升高,血清IL-8下降、IL-1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EV1、FEV1/FVC、FEV1%、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可能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使COPD稳定期患者IL-8下降,IL-10升高,改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氧分压,但对肺功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IL-8水平与BODE指数(B为体重指数,O为气流阻塞,D为呼吸困难,E为运动能力)的关系,探讨血清IL-17、IL-8水平在评价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患者40例,以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稳定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17、IL-8水平,对COPD患者血清IL-17、IL-8水平与BODE指数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IL-17、IL-8水平分别为(114.02±34.84)pg/mL和(102.67±31.55)pg/mL,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73.22±14.66)pg/mL和(35.36±5.04)pg/mL,P〈0.05]。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清IL-17、IL-8水平与BODE指数均呈明显正相关(r=0.782,r=0.924,P〈0.001)。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IL-17、IL-8仍处于高表达水平,检测血清IL-17、IL-8水平有助于评估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对中风偏瘫患者心肺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7名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3例,试验组24例,共脱落7例,2组实际各完成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2组共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峰值摄氧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峰值摄氧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均<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及心肺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梦玺  刘倩  沈乐  陈晓虎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1):1357-1362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后容易产生抑郁等负性情绪,目前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措施主要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精神类药物,但精神类药物只能在抑郁发生后使用,无法早期应用于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目的评价早期应用自拟益气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状态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在江苏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标准西医治疗,试验组给予标准西医治疗+自拟益气活血方,两组均治疗3周。治疗1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治疗3周后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抑郁状态发生率、心绞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证候改善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HAMD-17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试验组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绞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自拟益气活血方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L-6水平、缓解心绞痛症状并改善中医证候,同时对抑郁状态有轻度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浆脂联素和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体重(BM I范围18.5~24.9 kg/m2)的男性COPD患者60例,其中急性加重期30例,稳定期30例。另选同期20例男性非吸烟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中脂联素和IL-17含量,同时测定肺功能(FEV1%pred和RV%pred)。结果 COPD急性期组血浆脂联素和IL-17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COPD稳定期组血浆脂联素和IL-1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OPD急性期组、稳定期组血浆脂联素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822,P〈0.001;r=0.732,P〈0.001),与RV%pred呈正相关(rs=0.764,P〈0.001;rs=0.967,P〈0.001),与FEV1%pred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升高,可能与IL-17以及肺脏过度充气有关。脂联素可能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参与了COPD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无症状吸烟者的运动心肺功能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无症状吸烟者的运动心肺功能表现 ,督促吸烟者尽早戒烟。方法 采用负荷递增运动方案 ,对 2 4名无症状吸烟者及 2 4名健康非吸烟者进行了心肺运动试验。运动中监测心率 (HR) ,每分钟氧耗量 (VO2 ) ,每分钟二氧化碳排出量 (VCO2 ) ,每分钟通气量 (VE) ,氧脉搏 (VO2 HR) ,呼吸频率 (BF)等。结果 极量运动时 ,吸烟组的最大运动负荷 ,最大氧耗量 (VO2 max) ,最大公斤体重摄氧量 (VO2 max kg) ,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 (VO2 max) ,最大每分钟通气量 (VE2 max)等均显著低于健康人 (P <0 .0 5 ) ,且吸烟者VO2 max kg与其吸烟指数呈负相关 (r =- 0 .6 6 ,P<0 .0 1)。结论 吸烟者在尚无临床症状时 ,其运动心肺功能已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谢颖 《医学综述》2011,17(8):1149-1151
近年来心肺运动试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对气体交换情况分析,可获得包括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和二氧化碳当量斜率等在内的一系列临床指标。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峰值摄氧量和无氧阈是心功能的客观评价指标,基于这两个指标的Weber心功能分级可敏感发现早期心功能不全,并对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许多研究指出,二氧化碳当量斜率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中的氧摄取动力学、无氧阈及心肺储备功能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68例胸痛患者,根据冠状动脉主要血管的狭窄程度分为〈50%组、50%~75%组、〉75%组。对各组间CPET相关参数(二氧化碳呼吸当量、氧摄取动力学及无氧阈等)进行比较。结果与〈50%组相比,50%~75%组中VO2peak、VCO2、AT、02pulsepeak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VT、VENCO厕AT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组中除V02peak、VCO2、AT、O2pulsepeak明显降低外(P〈0.05或0.01),HRpeak明显降低、VENC02@AT及VDNT(Est)@peak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50%~75%组比较,〉75%组中仅VDNT(Est)@peak显著升高(P〈0.01)。其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可能与VO2peak、VCO2、AT、O2pulsepeak有一定的相关性,狭窄程度〉75%可能与HRpeak、VE/VCO2@AT、VDNT(Est)@peak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心肺运动试验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对患者通气有效性及其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确诊为IPF的28例患者(IPF组)和28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动脉血气分析和心肺运动试验,并测定相关参数.结果 两组间年龄[(58±10)比(59 ±5)岁]、性别、BMI[(23.8 ±2.7)比(25.0 ±2.8)kg/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IPF组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分钟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肺CO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4.8±14.6)%比(101.8±10.8)%、(73.8±14.6)%比(97.0±10.1)%、(77.5±14.9)%比(95.4 ±24.5)%、(75.6±12.4)%比(99.8±5.4)%、(80.7±15.4)%比(95.8±11.3)%、(66.3±13.7)%比(103.2±17.3)%,均P< 0.01.IPF组PaO2、SaO2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2.7 ±7.3)mmHg(1 mmHg =0.133 kPa)比(92.6±3.8)mmHg、(94.3±2.1)%比(98.3±0.7)%,均P<0.01,而IPF组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3.3±5.7)mmHg比(17.8±1.9) mmHg,P<0.01].心肺运动试验结果显示,IPF组每分钟通气量与CO2排出量(VE/VCO2)的线性斜率、VE/VCO2最小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7.4±5.3比25.7±2.5、39.2±6.7比30.6±2.7,均P<0.01;IPF组4个时期的VE/VCO2和死腔气量与潮气量比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 <0.01);IPF组峰值运动负荷占预计值百分比、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0.4±29.9)%比(104.8±29.7)%、(68.7±29.8)%比(98.7±36.4)%,均P<0.01.IPF患者无氧阈时的每分钟通气量与C02排出量比值(VF/VCO2@AT)、VE/VCO2线性斜率及VE//VCO2最小值与静息时的肺CO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分别为r=-0.589,P<0.01;r=-0.481,P<0.05;r=-0.527,P<0.05),其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与VE/VCO2@AT、VE/VCO2线性斜率、VE/VCO2最小值呈负相关(分别为r=-0.548,P<0.05;r=-0.539,P<0.05;r=-0.564,P<0.05).结论 特发性肺纤维化使患者的通气有效性明显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功率递增负荷试验,对不同程度的COPD患者43例及健康成年男性14例进行了运动耐力测定,并与静息通气功能比较分析。结果提示VO_2max和Wmax与各项静息通气功能参数间有显著相关。COPD患者即使无静息通气功能减损,在运动耐力测定时也有AT提早出现,Wmax降低,VE/VCO_2(1L·m~(-1))比值增加,MW—VEmax减低。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比较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痰和血清IL-8、MMP-9的浓度变化,并分析其浓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0例AECOPD患者入院和出院时血液和痰液作为研究对象,并做肺通气功能检测,同时选择15例健康人群抽取外周血作为对照,检测IL-8、MMP-9浓度,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对比,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IL-8浓度(28.30±14.39)pg/mL高于对照组(17.46±3.48)pg/mL,P = 0.008,经治疗后显著下降(13.30±6.31)pg/mL,P = 0.000;治疗前痰液IL-8浓度(639.40±703.12 pg/mL)在治疗后显著下降(501.60±508.61)pg/mL,P = 0.042.(2)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MMP-9浓度(1.12±0.36 ng/ml)低于对照组(17.89±11.00)ng/mL,P = 0.000,经治疗后浓度显著下降[(0.87±0.31 ng/mL,P = 0.000];治疗前痰液MMP-9浓度(12.04±12.22 ng/mL)在治疗后显著下降[(8.02±7.13)ng/mL,P = 0.005].(3)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IL-8浓度与FEV1及FEV1/FVC均无显著相关性,痰液IL-8浓度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与FEV1无显著相关性(P>0.05);治疗后血清IL-8浓度与FEV1及FEV1/FVC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痰液IL-8浓度与FEV1及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5).(4)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MMP-9浓度与FEV1及FEV1/FVC均无显著相关性,痰液MMP-9浓度与FEV1无显著相关性,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治疗后血清MMP-9浓度与FEV1及FEV1/FVC均无显著相关性,痰液MMP-9浓度与FEV1及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和痰液中IL-8、MMP-9浓度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组.血清IL-8、MMP-9浓度与肺功能无显著相关性,痰液IL-8、MMP-9浓度与肺功能存在负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检测上述浓度值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及C反应蛋白(CRP)与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4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组26例和COPD组2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清IL-18及CRP。并评定三组患者的SGRQ评分,测定AECOPD组和COPD组患者的肺功能。结果AECOPD组患者的血清IL-18及CRP显著高于COPD组及对照组,COPD组患者的血清IL-18及CRP显著高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的SGRQ评分显著高于COPD组及对照组,COPD组患者的SGR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和COPD组患者的血清IL-18及CRP与肺功能呈负相关。AECOPD组和COPD组患者的血清IL-18及CRP与SGRQ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18及CRP与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有关,且可作为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压性脑出血(HCH)患者IL-17、MMP-9水平的影响,探讨IL-17、MMP-9在脑出血病程进展和恢复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8例HCH患者分别行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常规开颅手术,并利用ELISA方法检测术前、发病后48 h、7d、14d的血清IL-17、MMP-9水平,分析不同术式对IL-17、MMP-9水平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IL-17、MMP-9水平随疾病进展在术后48 h达峰值,随后分别开始下降,微创组IL-17、MMP-9下降速度明显比手术组更快(P<0.05).微创组治疗后7、14d的CSS评分显著低于手术组(P<0.05).手术前后IL-17表达与CSS评分、CRP水平正相关.结论 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开颅手术,可显著降低IL-17、MMP-9、CRP等炎症因子水平.IL-17与CSS评分、CRP具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脑出血术后恢复较好的生物学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