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80-84
目的探索中国东部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因素中可以干预的一些因素,为降低中国东部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供建议。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8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参加义诊的出院后40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403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腰围、婚姻、教育程度、腰围、BMI、舒张压、收缩压)、既往史(心脏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TIA病史)、个人史(吸烟史、饮酒史)和家族史(家族心脏病、家族糖尿病、家族高血压、家族脑卒中)等20个因素。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的χ2检验,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两组的20个危险因素进行χ~2检验,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6个,分别是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肥胖、TIA病史。BMI、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及TIA疾病史与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P0.05),其中病例组的TIA病史及高血压病史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最大,其相对危险度为对照组的6.42及3.62倍。两组在血压、腰围、吸烟、饮酒、家族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缺血性脑卒中是否发生为因变量,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经回归分析得出:心脏病、BMI、TIA、高血压病史4个因素是影响本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TIA病史与高血压仍然是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57、3.90倍。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综合防治中,应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出发,及时控制高血压、心脏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做到一二级预防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7-10月,利用2013年度全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数据库数据,选取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脑卒中患者7 46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Rankin修订量表(MRS)评分与患者信息(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生活方式和脑卒中家族史情况)。利用MRS评分评估患者残疾情况,定义MRS评分2~5分为残疾,计算残疾率,并采用三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7 462例患者中残疾者1 211例,残疾率为16.23%。男性患者残疾率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残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残疾率高于未患高血压患者(P<0.05);糖尿病患者残疾率高于未患糖尿病患者(P<0.05)。不同城乡来源、高血脂、心房颤动、吸烟率、饮酒率、脑卒中家族史患者残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空模型检验后,数据在省级水平(P<0.05)和筛查点水平(P<0.05)层面存在聚集性,故采用三水平Logistic回归对残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残疾情况应得到重视,男性、高龄、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是防控缺血性脑卒中后残疾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不同类别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96例青中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00例正常健康青中年对照者血清Hcy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同龄段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又高于中年患者(P〈0.05)。结论:Hcy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独立致病因素之一,且Hcy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比中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ISS组),以正常人为对照组(CON组),分析两者间hs-CRP的差异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ISS组患者血清hs-CRP显著高于CON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在性别、年龄、脑卒中部分及分布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TC、TG、LP(a)、LDL和HDL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与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血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伴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rain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B-FABP)增高的缺血性卒中(ischemicstroke,IS)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我院85例IS患者,且均证实B-FABP水平〉11μg/L,同时随机抽取90例B-FABP未增高的IS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B-FABP水平。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男性、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TG、TC、LDL-C与IS患者B-FABP增高呈正相关(P〈0.05);HDL-C与IS患者B-FABP增高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是IS患者B-FABP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是IS患者B-FABP增高的保护因素。结论 IS患者B-FABP水平受高血压、糖尿病及HDL-C的影响,对该类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能降低IS的发生率、复发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446例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44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饮酒、卒中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部位多在基底节区。结论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大量吸烟饮酒、卒中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桂西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桂西地区某综合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96例(病例组)及健康体检者491例(对照组),对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吸烟史、饮酒史、血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可能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民族、职业、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年龄、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收缩压、高血压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浆黏度、高血压史、高血压等级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非农民职业及饮酒史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年龄、血浆黏度、高血压史、高血压等级是桂西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防治,有利于降低桂西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晓鹤  李小龙 《中外医疗》2014,(27):129-130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NIHSS评分的差异,分析NIHSS评分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该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为(17.3±3.5)分,在性别、年龄、酗酒史、吸烟史、、病灶部位、病灶分布和卒中部位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行相关性分析,NIHSS评分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0,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呈密切相关,均为神经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6例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择同期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2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记录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和Cox回归方法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回归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年龄>65岁、吸烟史、高血压史和脑卒中家族史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吸烟史、高血压史、脑卒中家族史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吸烟史>20年、高血压史>10年、2个及以上家庭成员患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显著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吸烟史>20年、高血压史>10年、2个及以上家庭成员患脑卒中是缺血性脑卒...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心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0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将35例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设为治疗组,73例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年龄、性别、心衰、高血压、心肌梗死、房颤、烟酒史、脑卒中史及糖尿病等资料,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治疗组房颤、高血压、烟酒史、大病灶、病灶位于基底节、脑卒中史及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脑卒中病史、大病灶、病灶位于基底节、高血压及糖尿病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其中脑卒中病史、大病灶、病灶位于基底节、高血压及糖尿病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男性和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率差异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男性和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治疗,探讨不同性别住院死亡率差异的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46例男性和537例女性AMI患者,对比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治疗和预后的差异。结果: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年龄大[(67.7±8.5)岁vs (60.4±11.6)岁, P<0.001],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高(51.40% vs 39.25%,28.31% vs 14.69%,P均<0.001),入院时血清总胆固醇>4.68?mmol/L和心功能≥killipⅢ级者多(73.37% vs 57.22%,11.92% vs 5.22%,P均<0.001)。男性和女性的心绞痛史(64.53% vs 66.85%,P=0.344)、陈旧性心肌梗死史(8.91% vs 9.87%,P=0.519)和冠心病家族史(22.98% vs 20.68%,P=0.348)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男性患者多有吸烟和饮酒史(69.74% vs 14.71%,78.49% vs 24.77%,P均<0.001)。女性患者急性期再灌注治疗率(22.16% vs 28.01%,P=0.010)和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显著低于男性(64.43% vs 70.14%,P=0.017)。女性患者住院死亡率高于男性(11.92% vs 6.90%,P<0.001)。结论:女性AMI患者住院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住院治疗不同,女性患者年龄大,伴随危险因素多,急性期再灌注治疗率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亦显著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12.
杨勇  李硕  王溪  郭艺玮  马勇  石学峰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3):1615-1620
背景 作为全球第二大常见致死病因,脑卒中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状况会影响其医疗费用的支出,但目前关于我国城镇脑卒中患者住院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我国城镇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服务利用情况,并探讨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降低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加强患者经济保护、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数据库”(2010-2015年),于2018年10月采用机械抽样法在数据库中抽取城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 485例,收集其基本情况和住院服务利用情况(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基本情况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服务利用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城镇脑卒中患者的年均住院次数为1(0)次,次均住院天数为11.0(6.0)d,次均住院费用为6 070.06(8 289.87)元。不同性别、年龄、险种类型、卒中类型、医院级别、地区、城市类别的患者,年均住院次数、次均住院天数、次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险种类型、卒中类型、医院级别、地区、城市类别、次均住院天数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其中男性患者住院费用较女性高1.8%,年龄每增长1岁患者住院费用上升0.07%,职工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较居民医疗保险患者高20.1%,卒中类型为入脑前动脉未特指的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脑梗死(I63.2)、大脑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I63.3)患者住院费用分别较脑梗死(I63)患者高40.8%、38.8%,二级、三级医院就诊患者住院费用分别较基层医院就诊患者高72.1%、121.1%,东部地区患者住院费用分别较中部、西部地区高23.5%、34.0%(P<0.05);住院次数也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住院次数每增加1次患者住院费用上升57.7%(P<0.05)。结论 不同特征脑卒中患者的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存在差异,住院费用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通过提高医院诊疗技术、缩短住院天数、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方式来实现费用控制,降低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3.
背景 血脂异常、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不健康饮食及身体活动不足等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并用于进行10年风险评估。而上述4项行为因素以及3项生理和生化指标维持理想状态可明显降低人群ASCVD的发生。目的 分析门诊就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SCVD的危险因素水平、危险分层以及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综合反应ASCVD发病风险。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35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 45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询问和现场测量、血液生化检查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采用武阳丰教授建立的国人10年ASCVD风险评估预测模型(以下简称预测方法)及《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提供的方法(以下简称指南方法)对ASCVD发病风险进行评估及危险分层,理想的心血管健康定义采用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建议(包括7项理想的健康因素和行为)。计算Kappa值,评估两种方法对ASCVD危险分层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55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两种工具判断的ASCVD不同危险人群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8,P=0.005),预测模型方法判断ASCVD为高危的比例高于指南方法初评的结果(χ2=4.219,P=0.04)。<55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两种工具判断的ASCVD不同危险人群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350,P<0.001);预测模型方法评估以低危为主(76.3%),高危的比例仅为6.6%,指南方法初评高危比例达到29.5%。对中危患者进行余生风险评估,66例患者(13.0%)调整为高危,最终高危患者比例达到34.5%。预测模型方法判断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的患者,指南方法同样评估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的比例分别为51.9%、44.5%和56.0%,一致率为50.8%,经内部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261(u=17.010,P<0.001)。仅2.4%患者具有5项健康行为和因素,70.4%具有2~3项健康行为和因素。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吸烟/戒烟比例、理想体质指数(BMI)比例、 空腹血糖(FPG)<5.6 mmol/L、血压<120/80 mm Hg比例高于男性,总胆固醇(TC)<5.2 mmol/L比例低于男性;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理想身体活动比例、心血管健康指标数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1项、≥2项、≥3项、≥4项心血管健康指标的比例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3.980,P<0.001;χ2=34.946,P<0.001;χ2=107.419,P<0.001;χ2=37.488,P<0.001)。结论 两种评估方法的内部一致性较差;对于<5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指南判定高危的比例也超过1/3,和≥55岁高危比例相近,有高估此人群ASCVD危险的可能;5项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约70%患者具有2~3项健康行为和因素。加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干预危险因素的控制,改善心血管健康可能是降低ASCVD危险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背景 住院期间并发肺部感染会明显增加住院费用、时间和死亡率,大大加重了疾病负担。入院24 h内血液检测值对肺部感染是否存在影响尚不清楚。目的 分析血液检测值对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2017年7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 284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当前饮酒情况、当前吸烟情况等基本信息及入院24 h内的血液检测值,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6 284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者373例(5.94%),其中男237例,女136例,平均年龄为(72.6±10.1)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当前吸烟情况、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肌酐、脂蛋白a是并发肺部感染与否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316、2.258、0.998、0.987、1.106、1.029、1.003、1.056,P<0.05)。结论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液检测值对并发肺部感染有预测作用,其中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降低,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肌酐、脂蛋白a升高者并发肺部感染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少数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容易演变为肇事肇祸行为,以男性患者为主,目前缺乏对该类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目的 探讨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相关因素,为预防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在北京市安康医院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男性精神障碍患者96例纳入研究组,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同期住院的男性精神障碍患者65例纳入对照组。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疾病史概况,包括首次发病年龄、治疗情况、颅脑疾病史、乙醇饮用史、吸烟史、自杀史、既往住院次数;个人成长史概况,包括是否童年家庭环境不良、是否曾遭父母虐待、是否曾被父母遗弃、父母健康状况、父母婚姻状况、父母有无因精神疾病住院、父母有无犯罪记录、父母有无乙醇或物质滥用、居住方式、家庭是否和睦、家庭月收入;家族史概况,包括有无家族犯罪史、有无家族精神疾病史。采用心理变态测评量表修订版(PCL-R)评价患者的人格特点;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价患者的攻击行为。问卷在患者进行鉴定或入院当天由两名经过量表一致性培训的调查员询问患者及家属后填写。结果 司法鉴定结果显示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多为精神分裂症(82例,占85.4%);研究组与对照组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治疗情况、既往住院次数,家庭月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CL-R的反社会因子得分高,BPRS的思维障碍、敌对性因子得分和总分高,MOAS的财产攻击、体力攻击条目加权分和加权总分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8.732,95%CI(1.268,60.123)〕、治疗情况〔OR=45.846,95%CI(4.254,494.149)〕、财产攻击条目加权分〔OR=0.044,95%CI(0.006,0.321)〕、体力攻击条目加权分〔OR=0.035,95%CI(0.005,0.246)〕是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多为精神分裂症。文化程度低、未积极接受治疗、有财产攻击、体力攻击倾向是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危险因素。加强文化教育、积极的治疗手段有助于降低该类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  相似文献   

16.
章洁  丁静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3):1705-1710
背景 牙周病和糖尿病存在双向影响关系,牙周病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没有得到医患应有的重视。目的 调查月坛社区家庭医生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家庭医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8-03-01至2018-06-01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站家庭医生签约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础资料、生活习惯、2型糖尿病控制情况、口腔保健情况。以社区牙周指数(CPI)为标准进行牙周检查。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特征患者CPI最高计分和平均计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是否存在除外区段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除外区段者169例(个人CPI最高计分为0、1、2、3、4者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3.5%、14.5%、46.5%、10.0%、10.0%),对此169例患者的个人CPI最高计分和平均计分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9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CPI最高计分高于病程≤9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从没洗过牙的2型糖尿病患者CPI平均计分高于0.5~1.0年洗一次牙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关注口腔保健知识的2型糖尿病患者CPI最高计分、CPI平均计分高于关注口腔保健知识的2型糖尿病患者,未被医生告知糖尿病和牙周病关系的2型糖尿病患者CPI最高计分高于被医生告知糖尿病和牙周关系的2型糖尿病患者,刷牙时经常牙龈出血的2型糖尿病患者CPI最高计分高于刷牙时无牙龈出血的2型糖尿病患者(P<0.05)。存在“除外区段”者31例(除外区段数为1、2、3、4者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5.5%、4.5%、3.0%、2.5%),2型糖尿病患者牙列存在除外区段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OR=2.266,95%CI(1.011,5.079)〕、2型糖尿病病程>9年〔OR=2.490,95%CI(1.056,5.889)〕(P<0.05)。结论 月坛社区家庭医生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状况不佳,与多种因素有关,家庭医生需要重视其牙周状况,加强对其关于口腔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就诊于宁医大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脑初发缺血性卒中患者401例,随访1年,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其中未复发组322例,复发组79例,对复发可能危险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采用卡方检验显示性别(x2 =4.246,P<0.05)、年龄(x2=11.660,P<0.05)、高血压(x2=13.813,P< 0.05)、冠心病(x2=6.964,P< 0.05)、糖尿病(x2=32.427,P< 0.05)、吸烟(x2 =5.421,P< 0.05)、卒中家族史(x2=5.529,P< 0.05)、TIA史(x2=7.019,P< 0.05)、房颤(x2=6.574,P< 0.05)、高同型半胱氨酸(x2=35.930,P< 0.05)、高脂血症(x2=5.530,P< 0.05)、颈动脉斑块形成(x2 =68.054,P< 0.05)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颈动脉斑块形成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728,2.858,15.346(P均<0.05).结论 宁夏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主要是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颈动脉斑块形成,充分认识和积极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贺春香  龚放  谢波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1):4009-4014
背景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于2010年启动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已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了近5.7万名订单定向生,从规模上实现了为中西部每家乡镇卫生院培养1名从事全科医疗本科医学生的“全覆盖”。订单定向医学生在基层的工作和生活现况,以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订单定向生的评价,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问题。目的 了解重庆市2010级首届订单定向生在基层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进而为订单定向生的培养与使用提供建议。方法 于2019年8-12月,以重庆市2010级完成5年本科医学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履约到基层工作的首批订单定向生为调查对象(n=160),采用研究组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其工作单位情况、薪酬待遇、服务期满后的工作计划、生活状况及面临的困难、对基层工作满意度等。另分别对重庆市永川区、南岸区、梁平区、黔江区订单定向生所在区(县)卫生健康委相关管理人员、签约乡镇卫生院的院负责人和中层管理人员共38人开展焦点小组访谈,主要访谈其对首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评价、影响订单定向生“扎根基层”的因素及培养建议等。结果 最终回收有效调查表121份(75.6%)。工作方面:43例(35.5%)订单定向生所在工作单位已设立全科医学科/全科诊室;16例(13.2%)在工作单位从事全科岗位;98例(81.0%)月收入<6 000元;97例(80.2%)已通过中级职称考试,但其中的90例(92.8%)尚未被聘为主治医师;81例(66.9%)近一年未参加过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学术会议;对于服务期满后的工作计划,66例(54.6%)表示不清楚,5例(4.1%)计划继续留在基层工作。生活方面:21例(17.4%)订单定向生表示单位提供免费周转房,93例(76.9%)认为单位不能为其解决部分实际困难。对基层工作的满意度方面:86例(71.1%)订单定向生对个人收入不满意,57例(47.1%)对工作岗位和承担任务不满意,24例(19.9%)对个人工作业绩不满意,22例(18.2%)对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满意。访谈结果显示:订单定向生在基层工作单位展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较高,但收入欠佳;受多种因素影响,订单定向生长期服务基层的意愿不强;建议高校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单位加强对订单定向生思想方面的引领,同时加强订单定向生与签约单位的沟通。结论 首届订单定向生在乡镇卫生院的工作满意度不高,基层单位对订单定向生重视程度不足,订单定向生培养模式和签约单位的需求“脱节”。教育培训单位应该进一步完善订单定向生培养模式,相关政府部门须全面落实薪酬及职称晋升等相关待遇,使订单定向生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对进展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河北邢台市第三医院4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A组)和40例完全性脑卒中患者(B组),以及80例健康体检者(C组),作为研究对象,A组和B组于入院24 h、3 d、7 d、14 d,检测和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以及入院后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与C组相比,A组入院24 h、入院3 d、入院7 d,FIB水平明显增高,B组入院24 h、入院3 d,FIB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B组相比,A组入院24 h、入院3 d、入院7 d,FIB水平明显增高,P<0.05;A组FIB水平在入院3 d达峰,入院7 d开始降低,入院14 d基本降至正常,而B组FIB水平在入院24 h逐渐达峰,入院3 d开始降低,入院7 d基本降至正常.与C组相比,A组入院24 h、入院3 d、入院7 d DD水平明显增高,B组入院24 h、入院3 d DD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B组相比,A组入院24 h、入院3 d、入院7 d DD水平明显增高,P<0.05;A组DD水平在入院24 h开始进行性增高,入院7 d达峰,入院14 d基本降至正常,而B组DD水平在入院24 h逐渐增高,入院3 d达峰,入院7 d基本降至正常.与B组相比,A组入院3 d、入院7 d、入院14 d,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变化,有助于进展性脑卒中的早期预测,并且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机体处于更为明显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及多模态超声(multimodal ultrasound, MMU)影响因素,构建基于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SMI)的风险分层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颈动脉斑块患者683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核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分为前循环卒中组(n=301)和非前循环卒中组(n=382)。收集患者颈动脉斑块的MMU特征、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数据,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模型验证与风险分层。结果 前循环卒中组和非前循环卒中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饮酒史、吸烟史、脑梗死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同型半胱氨酸(h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