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背景 运动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益,但目前研究结论各异、方法学质量良莠不齐,干扰了实践成果的转化和临床决策的应用。目的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运动有效性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EBSCO、Ovid、Web of science、EMBase、Elsevier 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05-01发表的有关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运动有效性的系统评价研究,采用AMSTAR 2工具和PRISMA声明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AMSTAR 2评价结果显示2项研究质量中等,3项研究质量低,4项研究质量极低,条目3、7、10报告缺失(报告率<50%);PRISMA评价结果显示条目2、4、11、22、24、27完整报告率低。术前运动可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运动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长及术后胸管/肋间导管带管时长;术后运动对患者运动能力、肺功能、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同,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运动有效性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有待提高;本研究结果可为未来非小细胞肺癌运动研究的选题、研究设计及成果报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背景血糖紊乱是胰腺切除患者围术期常见问题。然而,目前国内开展的胰腺切除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实践多以经验为指导,缺乏循证依据。目的总结胰腺切除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Up to Date、国际指南协作组、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立指南数据库(NGC)、美国糖尿病协会、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新西兰指南研究组、加拿大糖尿病协会、澳大利亚糖尿病协会、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SIGN)、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HAL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医脉通、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筛选关于胰腺切除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指南的质量评价采用国际AGREE协作组织2009年更新的AGREE Ⅱ量表。专家共识的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专家共识评价标准2017版。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采用Jadad评分量表。结果通过初步检索筛选出文献6 637篇,最终纳入文献13篇,其中7篇为临床实践指南,4篇为专家共识,2篇为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结果显示,7篇临床实践指南中3篇总体质量评价为A级,剩下4篇为B级;4篇专家共识的质量评价在"观点与其他文献不一致的地方是否有合理解释?"条目的评价结果为"不清楚",其余条目的评价结果均为"是"。2篇随机对照试验均为高质量文献。共汇总了62条最佳证据,主要涉及围术期组织管理、入院评估及处理、血糖控制目标、血糖监测、术前血糖管理策略、术中血糖管理策略、术后血糖管理策略、危急状况处理以及出院指导9个方面。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根据总结的9个方面最佳证据(包括围术期组织管理、入院评估及处理、血糖控制目标、血糖监测、术前血糖管理策略、术中血糖管理策略、术后血糖管理策略、危急状况处理以及出院指导)为胰腺切除患者制定个体化、全程化的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围手术期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Liao ML Zhou YZ Ding JA Ni GX Zhao JM Chen WH Han BH Shen J Bai H Chen ZW Ji H Wang HM Zhou Z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1):962-966
目的 探讨围术期化疗对NSCLC生存率预后因素的影响。方法 1 995年 2月至 1 997年 7月Ⅰ Ⅲa期根治性手术的NSCLC ,随机分为术前先行化疗和先行手术二组 ,以Kaplan Meier曲线统计累积生存率及LogRank检验 ,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生存率影响因素。 结果 全组 2 1 1例 ,术前先行化疗组 1 0 8例 ,先行手术组 1 0 3例。累积年生存率、Cox单多因素分析未见二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如 5年生存率为 31 98%∶36 68% ,MST绝对值虽以先化疗组低于先手术组 36个月∶48个月 ,但P >0 0 5。Ⅱ期术前先化疗组累积年生存率、MST和Cox单因素分析明显差于先手术组 ,如 5年生存率为 2 0 %∶65 2 % ,MST为 2 4个月∶48个月 ,P =0 0 4 2 ,Ⅰ、Ⅲ期中也未见两组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Cox多因素分析各参数中见期别及术后化疗与生存率有显著相关 ,P均为 0 0 0 0。此外 ,术前化疗有效者生存率优于无效者 ;化疗后临床和病理学相比“T”降期和“T”不变病员的年生存率、MST均明显高于“T”升期组 ,提示术前化疗有效可获较好结果。Ⅱ、Ⅲa期术后化疗≤ 2周期者年生存率明显低于 3 4周期和 >4周期 ,Cox单、多因素分析均见明显差异。结论 术前化疗用于Ⅰ、Ⅱ期和可根治性切除的Ⅲa期NSCLC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Ⅱ期先 相似文献
4.
5.
葛敏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6):1072-1074
肺癌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化疗药物,尤其是第三代新药(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宾)及分子靶点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以及肺癌多学科治疗模式的发展,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15%,较20世纪60年代的8%有了较大的进步。化疗是肺癌重要的、应用最多的治疗方法,临床医生对其疗效和毒性均已熟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已有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60岁,首次入院前20余天出现明显咳嗽咳痰,无发热、胸痛、胸闷、痰血等症状。当地医院摄胸片提示右肺占位性病变,转至上海华山医院就诊,PET/CT检查提示:右上肺癌伴双侧肺门、纵隔、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见图1、图2)。为进一步诊治于2004-10-21首次人住我院胸外科。 相似文献
7.
8.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 观察2004年4月至2007年3月天津肿瘤医院肺癌中心收治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共118例,其中已接受含铂方案不少于两周期诱导化疗的患者77例(A组),初治患者41例(B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肺原发灶加纵隔淋巴结的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给予常规外照射,肿瘤剂量DT58~60 Gy.A组同步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周方案(A1组)或吉西他滨周方案(A2组);B组同步化疗方案为PE(顺铂+依托泊甙,B1组)或PC(紫杉醇+卡铂,B2组),后续给予相应方案的巩固化疗,不少于两周期.结果 诱导+同步组(A组)、同步+巩固组(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5%和75.6%(P=0.534),各亚组A1、A2、B1、B2有效率(CR+PR)分别为:75.6%、87.5%、77.8%、73.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7),1年及2年生存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41,0.307).急性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和胃肠道反应.其中A2组Ⅲ度以上的骨髓抑制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 目前临床常用的同步放化疗治疗模式患者可以耐受,且各同步化疗方案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5年,中国每年新增肺癌患者将达100万。肺癌将成为严重威胁中国居民生命健康的最大隐形"杀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85%。临床确诊的NSCLC多处于进展期(ⅢB、Ⅳ期),此类患者因癌细胞的血行播散及对放、化疗耐受,治疗颇为棘手,5年生存率不足5%。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新手段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药理学的不断发展,各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经手术治疗的直接侵犯邻肺叶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后情况,并与经手术治疗的纵隔重要结构受侵犯的T4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为更合理地对直接侵犯邻肺叶的周围型NSCLC进行T分期提供线索.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且均为术前临床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均为NOMO的NSCLC患者.从1997年3月到2006年10月,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有49例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其中28例直接侵犯邻肺叶的周围型NSCLC归于A组,21例直接侵犯纵隔重要结构的T4患者归于B组.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中位生存期和长期生存率进行计算和比较.两组间生存率的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 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肺功能和术后辅助治疗情况具有较好的均衡性.A组有1例发生围术期死亡.A组的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8.7%、61.1%和40.7%;B组的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4.7%,58.2%,43.7%;A组和B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4个月和49个月,两组问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1).结论 直接侵犯邻肺叶的周围型NSCLC的预后与可手术的侵犯纵隔重要结构的T4患者的预后相似.对部分患者,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对于邻近肺叶受侵的NSCLC患者,手术方案应该按照同期双原发肺癌的治疗原则来制定.尚需进一步研究来探讨邻近肺叶受侵的NSCLC的T分期. 相似文献
11.
吉非替尼术前化疗对局限性肺切除术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限性肺切除术前应用吉非替尼辅助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行局限性肺切除术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化疗组(术前接受吉非替尼辅助化疗,n=52)和对照组(仅接受局限性肺切除术,n=40),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1年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化疗组的手术切除率为92.3%,术后1年期生存率为78.8%,肿瘤复发和转移率为3.8%;对照组手术切除率为77.5%,术后1年期生存率为70.0%,肿瘤复发和转移率为17.5%。化疗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高于对照组,肿瘤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1年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主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4%,对照组为1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化疗组生存质量评分为(35.48±14.52)分,低于对照组的(42.35±15.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术前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降低1年复发转移率。 相似文献
12.
血清雌激素水平和miR-365表达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雌激素水平和miR-365表达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以期为NSCL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接受原发性NSCLC手术切除的57例患者作为NSCLC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miR-365表达水平,分析血清雌激素水平与miR-365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NSCLC组血清雌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t=2.73,P=0.01),miR-365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t=2.65,P=0.02)。在NSCLC组中鳞状细胞癌、腺鳞癌患者miR-365表达水平高于腺癌(P<0.05),低分化患者miR-365表达水平低于高分化(P<0.05),TNM分期为Ⅰ~Ⅱ期患者miR-365表达水平高于Ⅲ~Ⅳ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
miR-365表达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NSCLC组血清雌激素水平与miR-365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74,P=0.02)。结论 NSCLC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升高,miR-365表达水平下降,且两者具有相关性,可作为NSCLC患者早期诊断和发展转归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一氧化氮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背景 肺癌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而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率占肺癌的70%~80%,放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措施,但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补肺化瘀汤是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方,对常见肺部疾病和肺癌均有一定的疗效,但现有研究仅局限于补肺化瘀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 观察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进行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7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一线化疗方案(长春瑞滨+顺铂)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化瘀汤,1剂/d,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NO、VEGF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中医证候评分、生存质量〔KP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稳定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O、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KPS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发、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下调血清NO、VEGF水平,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减轻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手术的患者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表达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137例接受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石蜡标本进行ERCC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H-score评分标准评判。分析ERCC1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 结果 H-score评分显示,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肿瘤组织中ERCC1阳性患者65例(47.4%),阴性72例(52.6%); 鳞癌组织中ERCC1的阳性率(61.4%)高于腺癌组织(37.5%)(P=0.006); 吸烟患者ERCC1的阳性率(62.1%)高于非吸烟患者(33.8%)。ERCC1阴性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DFS)(66.8%)和总生存率(OS)(84.6%)优于ERCC1阳性患者的3年DFS率(52.4%)和OS率(64.7%)(P=0.031, P=0.012)。多因素分析显示,ERCC1、病理分期、T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亚组分析显示,ERCC1阴性患者对于Ⅱ及Ⅲ期接受系统性辅助化疗患者的3年OS率(73.5%)优于ERCC1阳性患者的3年OS率(56.4%)(P=0.026)。鳞癌患者中,ERCC1阴性患者的3年DFS率(40.5%)和OS率(69.0%)优于ERCC1阳性患者的3年DFS率(14.6%)和OS率(57.1%)(P=0.041, 0.045)。 结论 ERCC1的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尤其是Ⅱ及Ⅲ期接受系统性化疗的患者。此外,ERCC1在鳞癌和吸烟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较高,鳞癌患者中ERCC1阴性患者的预后优于阳性患者。 相似文献
15.
背景 运动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但目前其相关证据内容广泛且分散,临床尚无规范、全面的运动指导方案。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临床顾问、Dyna Med,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网、国际指南网、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美国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英国皇家骨质疏松协会、美国骨质疏松症基金会、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师学院、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医脉通、澳大利亚乔安娜循证研究所网站,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干预的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决策、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AGREEⅡ)对指南进行质量评价,采用证据总结评价工作表(CASE)对临床决策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专家共识的真实性评价工具(2016...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新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初步探讨其表达调控的基因机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首次住院行完全切除术并通过病理学确诊的NSCLC患者40例,以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肿瘤组织TSP-1及p53、 nm23-1基因的表达.结果 40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TSP-1表达缺失率为22.5%.淋巴结转移者和无淋巴结转移者的癌组织TSP-1表达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NSCLS组织TSP-1表达强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SP-1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微血管密度(MVD)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且MVD与TSP-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nm23-1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癌组织TSP-1表达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癌组织TSP-1表达强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1表达降低与NSCLC的血管新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TSP-1是NSCLC血管新生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NSCLC癌组织TSP-1表达的降低与nm23-1基因表达的缺失有关,而与p53基因无关,提示NSCLC的TSP-1表达可能主要由nm23-1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18.
背景 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近年来逐步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改变了该病的治疗格局。大部分PD-1抑制剂相关研究排除了70或75岁以上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使得老年患者使用PD-1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相对较少。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PD-1抑制剂在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胸外科和肿瘤科接受PD-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65岁及以上的晚期NSCLC患者,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63例。本研究中PD-1抑制剂均为已经在中国获批上市的PD-1抑制剂单抗,包括卡瑞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整理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获取长期生存数据,随访至2022-03-15,收集患者PD-1抑制剂的疗效资料、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情况和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毒副作用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老年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63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1(65,89... 相似文献
19.
培美曲塞与厄洛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培美曲塞与厄洛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合理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的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培美曲塞组患者化疗前7 d开始给予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用药前1 d晚上及用药当天早、晚均给予地塞米松片5 mg,口服;培美曲塞500 mg/m2 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21 d为1个周期.厄洛替尼组患者给予厄洛替尼150 mg/d,餐后2 h口服,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支持治疗组患者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作为观察终点,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培美曲塞组、厄洛替尼组、支持治疗组PFS分别为7.9、6.2、3.2个月,3组患者中位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停药对症治疗后缓解.厄洛替尼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均为轻度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培美曲塞组与厄洛替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与厄洛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能显著延长患者的PFS,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