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娩巨大儿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定期产检并分娩、孕周>37周的单活胎GDM孕妇371例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长、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巨大儿产史、新生儿性别、血糖治疗方案、血糖控制情况、是否分娩巨大儿等。采用非条件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GDM孕妇分娩巨大儿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巨大儿组孕妇身高、体质量和新生儿男性人数均高于非巨大儿组(P<0.05~P<0.01),而巨大儿组孕妇血糖控制良好率明显低于非巨大儿组(P<0.01)。孕妇孕前后体质量指数差和血糖控制情况均是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有效控制GDM孕妇孕期体质量的过度增长,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对于预防GDM孕妇分娩巨大儿具有潜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背景巨大儿不仅会对孕妇及新生儿造成一定危害,也会影响子代远期代谢健康。母亲体质量状态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超重肥胖者多伴有血脂异常,妊娠期血脂异常升高会影响宫内环境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目的分析不同妊娠前BMI孕妇妊娠期血脂水平与巨大儿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建档至分娩并符合纳排标准的单胎孕妇5 287例,根据妊娠前BMI将孕妇分为低体质量、正常体质量和超重肥胖孕妇,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将低体质量孕妇分为低体质量孕妇非巨大儿组(A组,n=731)和低体质量孕妇巨大儿组(B组,n=27),正常体质量孕妇分为正常体质量孕妇非巨大儿组(C组,n=3 539)和正常体质量孕妇巨大儿组(D组,n=243),超重肥胖孕妇分为超重肥胖孕妇非巨大儿组(E组,n=675)和超重肥胖孕妇巨大儿组(F组,n=72)。收集孕妇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同妊娠前BMI孕妇妊娠期血脂水平与巨大儿之间的关系。结果 B组孕妇妊娠晚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A组(P<0....  相似文献   

3.
背景 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仅妊娠期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分娩后仍会存在,甚至影响子代远期健康。GDM患者分娩后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目的 了解GDM患者分娩后血脂代谢情况,分析影响GDM患者分娩后血脂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2017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内分泌代谢门诊常规产检、分娩并分娩后随诊的GDM患者512例,根据分娩后6~12周血脂水平将其分为分娩后高脂血症组(n=268)和分娩后血脂代谢正常组(n=244)。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测定妊娠早期(<14周)、中期(14~28周)、晚期(>28周)、分娩后(6~12周)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妊娠晚期的脂联素,妊娠早期、晚期的空腹血糖(FBG)以及于妊娠中期、分娩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1 h血糖(PG)、2 hPG、空腹胰岛素(FINS)、1 h胰岛素(INS)、2 hINS;计算妊娠晚期、分娩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268例分娩后高脂血症患者中,高胆固醇血症151例,高三酰甘油血症5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54例,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30例。分娩后高脂血症组年龄、分娩次数、胰岛素治疗所占比例均高于分娩后血脂代谢正常组,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分娩后TG、TC、LDL以及分娩后FBG均高于分娩后血脂代谢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早期TC水平升高是GDM分娩后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OR=2.018,95%CI(1.161,3.509),P<0.05〕。通路分析显示,“妊娠早期TC→分娩后TC”“妊娠早期TG→分娩后TG”“妊娠早期LDL→分娩后LDL”的中介效应显著(β=0.38、0.20、0.31,P<0.05);“妊娠中期TC→分娩后TC”“妊娠中期LDL→分娩后LDL”的中介效应显著(β=0.21、0.23,P<0.05);“妊娠晚期TG→分娩后TG”的中介效应显著(β=0.13,P<0.05);“妊娠早期TC→分娩后高脂血症”“妊娠早期TG→分娩后高脂血症”“妊娠早期LDL→分娩后高脂血症”的中介效应显著(β=0.28、0.14、0.17,P<0.05)。结论 GDM患者分娩后6~12周易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妊娠早期TC水平升高是分娩后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妊娠早期血脂水平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分娩后高脂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筛选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大鼠模型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大鼠模型。方法SD雌性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ein,STZ)25mg/kg,之后与同系雄性大鼠合笼见栓者定为孕0d。孕6d测定血糖高出孕前20%者为模型组(M组),与正常对照组(C组)继续妊娠至孕21d行剖腹产术,分离胎鼠。结果M组胎鼠体重、身长、尾长均显著大于C组(均P〈0.001)、胎鼠血糖高于C组(P〈0.001)。结论腹腔注射25mg/kg STZ后挑选孕6d血糖高于孕前20%者可复制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5.
王卓群  王鹏  胡红琳  牛敏  章秋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5):4312-4315
目的 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Kisspeptin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4—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实验室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120例,根据75 g OGTT结果将其分为GDM组(61例)和正常糖耐量(NGT)组(59例);根据体质指数(BMI)将GDM组和NGT组进行分组,BMI≤24 kg/m2作为GDM-A亚组(31例)和NGT-A亚组(30例),BMI>24 kg/m2作为GDM-B亚组(30例)和NGT-B亚组(29例)。收集受试者年龄、妊娠期体质量、体质量差等资料,测定空腹血糖(FBG)、1 h血糖(PG)、2 hPG、空腹胰岛素(FINS)、1 h胰岛素(INS)、2 hINS、空腹C肽、1 h C肽、2 h C肽及血清Kisspeptin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GDM组FBG、1 hPG、2 hPG、FINS、2 hINS、空腹C肽、2 h C肽、HOMA-IR均高于NGT组,HOMA-β低于NGT组(P<0.05)。NGT-A亚组FINS、1 hINS、2 hINS、空腹C肽、HOMA-IR、HOMA-β均低于NGT-B亚组(P<0.05)。GDM-A亚组的HOMA-IR低于GDM-B亚组(P<0.05)。GDM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高于NGT组(P<0.01)。GDM-A亚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高于NGT-A亚组(P<0.05)。GDM-B亚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高于NGT-B亚组(P<0.05)。所有受试者血清Kisspeptin水平与FBG、1 hPG、2 hPG、2 hINS、空腹C肽、2 h C肽、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P<0.05)。NGT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与FBG、2 hPG呈正相关(P<0.05)。结论 GDM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较NGT组明显升高;Kisspeptin水平与FBG、1 hPG、2 hPG、2 hINS、空腹C肽、2 h C肽、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个性化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母婴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糖尿病对母婴妊娠的危害,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进行积极对症处理,可显著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张海娟  陆虹  郑修霞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4):2097-2099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率在全球各地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人们对GDM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GDM可对患者及其子代产生多种不良影响。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关于GDM对患者的影响和对其子代近期影响的研究,但有关GDM对患者的子代远期影响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在综合了国内外近几年研究报道的基础上,总结了GDM对患者子代各个生命阶段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期血糖控制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GDM孕妇根据孕期血糖控制水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新生儿结局,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除剖宫产外,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对照组(P〈0.01)。结论GDM患者孕期血糖控制水平与母婴结局密切相关,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可有效降低生产风险,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65例非糖尿病性巨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出生的65例正常体重足月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产前1周产妇宫高、腹围均大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持续性枕横或枕后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无新生儿窒息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孕妇孕期营养过高、活动量减少及孕龄延长可能是非糖尿病性巨大儿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孕晚期通过B超监测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径,测量宫高、腹围进行筛查,对高危孕妇及时指导孕期营养及科学运动,控制体重增长,可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在我院的发生情况,探讨GDM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照2010年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最新的GDM诊断标准,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分娩的5 06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GDM组392例,同期进行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40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产次、孕前体重指数和空腹高甘油三酯血症与GDM的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孕妇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产次和孕前体重指数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GDM高危人群应做好产前筛查,以便及时诊断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背景 近年来随着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工作的广泛开展和积极干预,糖尿病性巨大胎儿的发病率逐渐下降,然而临床中糖代谢正常的孕妇分娩巨大胎儿的比例逐年升高。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性巨大胎儿(NDFMS)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干预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新生儿体质量≥4 000 g,且排除妊娠合并糖尿病的186例产妇为NDFMS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分娩正常体质量新生儿的197例正常产妇为正常组。分娩后5 d内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采集两组产妇及配偶的一般资料、妊娠期饮食和运动相关数据,NDFMS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6年1月-2017年6月总分娩量为9 942例,其中巨大胎儿785例,包括糖尿病性巨大胎儿114例,NDFMS 671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分娩胎儿数1 167例,非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分娩胎儿数8 775例,糖尿病性巨大胎儿发生率为9.77%(114/1 167),NDFMS发生率为7.65%(671/8 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7,P=0.012)。NDFMS组初产妇比例、产妇身高、妊娠期增重、配偶身高、产妇妊娠期日均主食量、日均摄糖量、日均水果摄入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次〔OR=0.556,95%CI(0.363,0.882)〕、产妇身高〔OR=1.126,95%CI(1.074,1.181)〕、妊娠期增重〔OR=1.030,95%CI(1.004,1.056)〕、日均水果摄入量〔OR=0.998,95%CI(0.997,0.999)〕是NDFM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NDFMS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初产、产妇身高、妊娠期增重过多是NDFMS发生的高危因素,合理膳食基础上适当增加水果摄入可能是NDFM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妊娠期总增重与分娩孕周紧密相连,选择增重速率作为研究指标,可以减少孕周对研究结果的干扰。目前有关妊娠期增重速率的既定建议存在争议且很少有研究探讨孕中晚期增重速率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母婴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孕中晚期增重速率对GDM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3—12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住院生产并纳入"杭州市母婴健康队列"(注册号:ChiCTR1900026149)的370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2021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推荐的孕中晚期增重速率,将研究对象分为增重速率过慢组(n=115)、增重速率正常组(n=152)和增重速率过快组(n=103)。分析三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分娩结局。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中晚期增重速率过快是GDM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661,95%CI(1.291,9.460)〕、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OR=2.288,95%CI(1.090,4.805)〕、高脂血症〔OR=2.085,95%CI(1.656,6.630)〕及分娩巨大儿〔OR=4.591,95%CI(1.238,17.031)〕的危险因素(P<0.05),孕中晚期增重速率过快是分娩早产儿〔OR=0.117,95%CI(0.014,0.959)〕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 孕妇妊娠期增重不合理现象普遍,孕中晚期增重速率过快增加了GDM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脂血症及分娩巨大儿的风险,但降低了发生早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可能对仅空腹血糖升高未重视,导致妊娠期血糖管理不佳,而这种情况是否会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有待研究。 目的 探究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GDM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411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随访至分娩,并根据最终分娩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和无不良妊娠结局组。收集孕妇的临床资料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GDM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 结果 411例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GDM孕妇中157例(38.2%)接受妊娠期规范化血糖管理并达标,88例(21.4%)接受妊娠期规范化血糖管理但未控制达标,166例(40.4%)未接受血糖管理;323例(78.6%)发生不良妊娠结局(不良妊娠结局组),88例(21.4%)妊娠结局良好(无不良妊娠结局组)。两组孕妇年龄、妊娠前超重肥胖所占比例、妊娠期血糖管理情况、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1 h血糖、OGTT 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5.5%、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时间-血糖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前超重肥胖〔OR=2.89,95%CI(1.45,5.78),P=0.003〕、妊娠期血糖管理〔管理未达标:OR=3.64,95%CI(1.64,8.06),P=0.001;未管理:OR=3.46,95%CI(1.91,6.25),P<0.001〕、HbA1c〔OR=2.38,95%CI(1.06,5.34),P=0.035〕、低蛋白血症〔OR=2.25,95%CI(1.15,4.41),P=0.018〕、时间-血糖曲线的AUC〔OR=1.23,95%CI(1.03,1.47),P=0.024〕是单纯空腹血糖升高GDM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 结论 妊娠前超重肥胖、妊娠期血糖管理未达标或未管理、高HbA1c、低蛋白血症、时间-血糖曲线的AUC是单纯空腹血糖升高GDM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临床上应指导孕妇妊娠前保持正常体质量、规范化管理血糖等,以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4.
付威  李青菊  李俊  付艳芹  张萁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3):4251-4254
背景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我国GDM的发病率为12.8%~16.7%。因妊娠期血糖控制不佳或者血糖监测不严密,母婴并发症明显增加。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通过探头检测细胞间液葡萄糖浓度动态反映血糖的变化,弥补了传统末梢血糖监测的不足,能够更好地监测妊娠期血糖,有效地改善母婴结局。目的 探究动态血糖监测及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对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GDM患者120例,根据血糖监测方法的不同分为动态血糖组(n=80)和末梢血糖组(n=40)。根据CGMS记录的72 h平均TIR值将动态血糖组分为TIR≥85%亚组和TIR<85%亚组。比较动态血糖组和末梢血糖组以及TIR≥85%亚组和TIR<85%亚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动态血糖组和末梢血糖组羊水异常发生率、宫内感染发生率、新生儿身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血糖组剖宫产发生率、早产发生率、胎盘早剥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低于末梢血糖组,新生儿胎龄高于末梢血糖组(P<0.05)。TIR≥85%亚组和TIR<85%亚组早产、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IR≥85%亚组剖宫产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身长低于TIR<85%亚组,新生儿胎龄高于TIR<85%亚组(P<0.05)。结论 对GDM患者实行动态血糖监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连续血糖数据,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另外当TIR≥85%时,母婴获益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5.
妊娠不同时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妊娠期增重过多或不足均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但妊娠不同时期增重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是否不同目前尚无定论。目的 本研究拟分析比较妊娠不同时期增重对大于胎龄儿(LGA)和小于胎龄儿(SGA)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妊娠早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档并接受规律产检,于2014-06-01至2015-05-31在本院分娩的单胎孕妇,共纳入15 334例。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孕妇基线信息、妊娠期增重情况及分娩结局,分析妊娠不同时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将孕妇按照妊娠前体质指数(BMI)分为4组:低体质量组(<18.5 kg/m2,n=2 438),正常体质量组(18.5~24.9 kg/m2,n=11 052),超重组(25.0~29.9 kg/m2,n=1 600)及肥胖组(≥30.0 kg/m2,n=244)。由于本院产检建档时间为妊娠16周,因此按照0~16周(妊娠早期)、17~28周(妊娠中期)及29周至分娩(妊娠晚期)计算各期增重。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推荐的妊娠早期及妊娠中期平均每周增重标准,按照具体孕周对不同BMI组妊娠期增重划分为增重不足、增重适宜及增重过多。结果 15 334例孕妇中LGA发生率为15.66%(2 401/15 334),而SGA发生率为2.93%(449/15 334)。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妊娠期总增重分别为(16.2±4.7)kg、(15.8±4.9)kg、(13.6±5.5)kg和(10.8±5.8)kg,分别有27.62%(1 456/5 272)、73.41%(3 870/5 272)及49.89%(2 630/5 272)的孕妇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增重过多,而50.89%(2 683/5 272)、13.54%(714/5 272)及31.83%(1 678/5 272)的孕妇在此3个阶段增重不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增重过多增加LGA发生风险(P<0.001),增重不足增加SGA发生风险(P<0.001);妊娠晚期增重情况对SGA、LGA的发生无影响(P>0.05)。其中,妊娠中期增重过多对LGA发生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最高。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肥胖组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随着增重增加,LGA发生风险升高(P<0.05)。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在妊娠早期、妊娠晚期随着增重增加,SGA发生风险降低(P<0.05)。结论 妊娠早期及妊娠中期增重与LGA及SGA发生风险均相关,其中妊娠中期增重过多的比例最高,LGA发生的PAR%也最高。妊娠早、中期是临床干预的关键时期,这一发现为妊娠期体质量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大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宁旦  宁丰 《河北医学》2014,(8):1273-127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和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GDM孕妇208例(GDM组)和健康孕妇192例(对照组),对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DM组孕妇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孕妇在体重、孕次、产次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结局比较,GDM组早产、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巨大儿、低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体血糖、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GDM筛查,及早诊断,通过饮食、运动及胰岛素等系统化治疗及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妊娠合并症及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7.
背景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间常见疾病,可导致早产、巨大儿、剖宫产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GDM患者代谢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GDM患者提供更适宜的运动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1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产生的随机数字序列将患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AT)组70例、抗阻运动(RT)组70例、RT+AT组70例。AT组患者进行中等强度步行运动,RT组患者采用坐位举重哑铃,RT+AT组采用中等强度步行+坐位哑铃联合方式。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3个月及分娩时检测孕妇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观察妊娠结局。结果AT组、RT组、RT+AT组最终有65例、64例、62例完成试验。各组干预1、3个月FBG、2 hPBG、SBP、DBP水平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RT组和RT+AT组干预3个月时HbA1c水平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RT组和RT+AT组干预3个月时DBP水平均低于同组干预1个月时(P<0.05)。干预3个月后,RT+AT组2 hPBG、HbA1c水平均低于AT组和RT组(P<0.05)。三组胎龄、早产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胰岛素使用人数、孕晚期体质量增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AT组剖宫产发生率低于AT组和RT组,RT组和RT+AT组产后出血量均低于AT组(P<0.05)。三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身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AT组巨大儿发生率低于AT组(P<0.05)。结论AT、RT、RT+AT均能改善GDM患者的代谢指标,RT+AT更适宜;RT+AT改善GDM患者母婴结局优于AT、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