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患者权利意识增强,老年人及临终患者的知情权、自主权的实现和身心需要的满足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新指标。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重在患者与家属、医护人员对临终医疗决策和死亡意愿探讨的过程,极大地推动了姑息治疗、优逝理念的发展。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推进这一进程,还需与本土的家庭理念、集体主义结合,为此建议构建包含家庭、社区、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持续性社会支持体系,以期提高老年人及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的研究多聚焦于晚期癌症和慢性病患者,对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度相对欠缺,该文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概念、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和开展的必要性、国内外大学生认知现状、现存问题、影响因素、干预方式和建议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推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期效果。方法:选取安徽某综合性医院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12名,通过自编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影响因素及预期效果问卷开展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患者因素包括相关知识、心理负担、医患沟通障碍、与家属沟通障碍、死亡恐惧、权利意识淡薄、担心后续治疗、制度保障缺乏、签署时间10个方面,前3位的影响因素依次是担心后续治疗、死亡恐惧、心理负担;所有项目得均分在2.7分以上,属于中度影响及以上。结论: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需要针对肿瘤患者担心后续治疗、死亡恐惧、心理负担等方面开展工作,以此提高肿瘤患者的自主决定权,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减少医患冲突和纠纷,减少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4.
李芹  李星梅 《河北医学》2016,(5):843-845
目的::研究分析对肿瘤患者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肿瘤患者及120例患者家属,经由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家属和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赞同实施率比较患者组明显高于家属(P<0.05),家属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及有无肿瘤丧亲经历不同也有明显的态度差异( P<0.05)家属及患者支持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因素大多是长期病痛折磨、患者有自主权等;家属不支持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原因多为伦理道德因素,患者多是因心愿未完成而不支持。结论: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可率高于家属,实施时需要考虑两者的不同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5.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能充分尊重患者的医疗自主权,帮助临终者实现符合本人意愿的“尊严死”。回顾中国文化背景下大陆ACP的临床实践,从实践意义、中国文化背景下医护患及家属对ACP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因素、促进ACP讨论的实践活动及ACP临床实践效果研究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以期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医疗实践中临床工作者开展ACP提供实践指导,推动国内安宁疗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预嘱及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定义,分析美国基于互联网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践情况,针对我国基于互联网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践提出建议,包括突出为个体及代理人知情决策赋能的过程,关照弱势群体信息获取与利用特征,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中心等。  相似文献   

7.
背景随着身体功能衰退及疾病进展,老年慢性病患者认知和医疗事务的沟通决策能力有所下降,对将来临终意愿表达造成一定影响,尽早对老年患者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将会保障其医疗决策自主权。研究老年慢性病患者ACP相关行为及行为改变阶段现状,对ACP推广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调查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相关行为现状、行为改变阶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5—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航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的41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中文版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问卷(ACPES)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所处ACP行为改变阶段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84份(93.7%)。部分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已有ACP相关行为,其中42例(10.9%)患者和家人/亲友谈论过医疗决策代理人,39例(10.1%)患者和家人/亲友谈论过医疗照护,23例(6.0%)患者和决策代理人谈论过决策灵活性,12例(3.1%)患者询问过医生问题,没有人全部参与4项主要ACP相关活动。292例(76.0%)患者处于行为改变前意识阶段,92例(24.0%)患者处于行为改变思考阶段。不同一般情况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ES知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自评疾病严重程度、近5年住院经历、近5年做医疗决定经历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ACPES思考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近5年住院经历、近5年做医疗决定经历是老年慢性病患者ACPES思考阶段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部分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已有ACP相关行为,且对ACP行为有一定的思考,建议医护人员在开展ACP健康教育时,将ACP看作由多个行为组成的持续过程而非单一行为,并与患者已有的ACP相关行为结合,引导其理解整个ACP行为过程,制定与行为阶段匹配的针对性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CP准备度量表、希望水平量表、社会支持度量表、生活质量量表等调查工具对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选取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CP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果: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CP准备度得分为(63.31±13.08)分,其中ACP态度得分(27.91±9.03)分、ACP信念得分(15.89±6.50)分、ACP动机得分(19.51±6.8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CP准备度的因素有疾病持续时间、对当前与未来的态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生活质量。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CP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提示大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未做好实施ACP的准备。针对农村居民、低文化程度、无子女、疾病持续时间长、无被抢救经历、对死亡的态度回避、对当前与未来的态度差、社会支持水平低和生活质量差的人群进行宣传和干预,有利于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推行ACP,从而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晚期肿瘤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模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注重患者、医护人员及家属三者间的沟通过程,可帮助晚期肿瘤患者表达临终治疗意愿,减少过度医疗及提高临终生命质量与尊严,已是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医疗常规中的一部分。国内尚无晚期肿瘤患者干预模式的实证研究。本文综述晚期肿瘤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模式相关内容,以期为本土化干预模式构建及实证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培训需求分析(training needs analysis,TNA)理论中绩效分析模式为指导框架,编制医护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培训需求评估工具条目池,为下一步培训需求调查工作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先是以文献分析法及资料查阅初步构建ACP培训需求评估工具条目池,再依据Brislin翻译模型对初步构建的英文条目进行翻译及汉化调试,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及预调查对条目进行修订。结果 经文献分析及资料查阅,评估工具内容确定为23个条目,涉及三个主题,分别是基础知识、专科知识及沟通技能。翻译及回译后的量表整体语义评价较高,条目语义等价程度是78.6%~100.0%,量表语义等价程度是82.6%~100.0%。两轮咨询后专家积极性为100%,专家权威程度为0.87,专家咨询协调系数分别是0.271和0.353,各条目重要性均值4.29~5.00,变异系数0.05~0.11。40位进行量表表面效度评价的医护人员对量表各条目问法的认可度为87.5%~100.0%。结论 本研究培训需求评估工具编制过程科学严谨,编制结果良好,为进一步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董丽丽  梁涛  杨浩杰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4):4319-4323
WHO从2014年开始相继发布缓和医疗相关实施指南,为缓和医疗的实施提供了重要证据。在医疗资源紧张、缓和医疗需求增多、专科缓和医疗人力资源缺乏的背景下,以社区为中心的缓和医疗服务是解决缓和医疗使用不足的一种有效模式。2018年,WHO服务提供安全司联合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共同制定了《将缓和医疗整合至初级卫生保健指南》,这是第一部系统说明如何将缓和医疗和初级卫生保健相整合的实施指南。该指南共8个章节,本文结合第3章节介绍缓和医疗和初级卫生保健整合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结合第4、5、6章介绍如何将缓和医疗整合至初级卫生保健,主要包括社区基本医疗资源配置问题、药品管理问题、工作人员核心能力要求及社区健康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并介绍指南中部分地区和国家成功整合的案例,结合国内相关政策和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通过对该指南的介绍,希望可以为我国缓和医疗发展及进一步整合社区医疗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安宁疗护全方位照护内容中,包括生存期评估和心理疏导在内的许多契合安宁疗护理念、符合患者需求的试点自主服务,因缺少收费依据无法纳入医保,成为制约安宁疗护发展的瓶颈问题。 目的 系统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开展但未纳入收费和医保的安宁疗护自主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为规范安宁疗护服务内容、完善安宁疗护服务定价收费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0年7—10月,采用典型抽样法,在上海市各区选取安宁疗护业务量较大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查机构,最终调查30家机构。采用自行设计的"上海市安宁疗护试点自主服务项目调查表"对纳入机构开展调查,量表包括住院安宁疗护服务、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两个方面的5类35项服务项目,由各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负责人根据过去一年服务开展情况进行填写。 结果 29家(96.7%)机构的调查表被有效回收,其中28家(96.6%)开展了住院安宁疗护服务,开展项目中位数为27(15)项,25家(86.2%)开展了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开展项目中位数为25(15)项。5类服务项目在住院安宁疗护服务、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中的开展项目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住院安宁疗护服务、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开展项目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舒适照护、安宁疗护适宜技术、心理支持、人文关怀5类服务项目,在住院安宁疗护服务中的平均开展比例分别为85.7%、78.6%、48.6%、88.4%、67.5%,在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中的平均开展比例分别为86.3%、60.0%、42.0%、84.0%、62.0%。 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试点自主服务项目开展较广泛,服务可及性和区域均衡性较好。亟须进一步规范服务项目内容,制定临床标准,完善价格收费机制,改革支付方式,以激励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提供安宁疗护服务。  相似文献   

13.
罗涛  赵越  刘兰秋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9):2315-2319
建立健全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是健康老龄化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安宁疗护服务已纳入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形成了多主体安宁疗护服务供给局面,"住院-门诊-居家"的多元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初具雏形,部分地区还探索出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示范基地-专业机构"的推进体系。但我国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构建仍存在覆盖面窄且分布不均,安宁疗护服务提供机构准入、评价、退出机制尚待健全,整合性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尚未建立等诸多问题。应明确安宁疗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法律性质,健全"住院-门诊-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构建以基层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为重点的整合型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立安宁疗护"国家中心-区域中心-专门机构"的推进体系。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安宁疗护准入标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安宁疗护可提高患者在生命终末阶段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和家属的身心痛苦。科学合理的安宁疗护准入标准可帮助医护人员识别出需要安宁疗护服务的患者,使其及时获得安宁疗护服务,因此明确安宁疗护的准入标准是推进安宁疗护发展的基础。本文就国内外安宁疗护准入标准的制定方法、具体内容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安宁疗护准入标准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住院服务按床日付费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玉苗  彭颖  刘统银  王力男 《中国全科医学》2019,(28):3420-3423,3431
背景安宁疗护关乎患者的生命质量,关乎医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上海从2012年开始设立“舒缓疗护”病房并将“临终关怀”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目前已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运营主体的安宁疗护模式。目的以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样本,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住院服务按床日付费的可行性,进一步推进安宁疗护事业的不断发展。方法提取2013—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科所有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设计调查表采集成本相关数据信息,并对安宁疗护科医生、护士、护理员、医务社工和社会志愿者进行1周的追踪调查;应用床日成本核算方法对2017年安宁疗护住院服务床日直接成本进行测算。结果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2017年累计出院患者491例。其中2例住院天数分别为1522d(2017年)、191d(2014年),分析中予以剔除,最终纳入489例。489例患者入院诊断主要包括肿瘤435例(88.96%)、循环系统疾病15例(3.07%)、呼吸系统疾病12例(2.45%)等;住院天数0.5~89.0d,平均住院天数15.60d;医药费用35.00~23628.56元,平均医药费用为4827.29元;每床日医药费用67.47~2594.96元,平均每床日医药费用309.40元。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每床日直接成本为530.05元,其中人力成本309.11元(58.32%),药品成本144.60元(27.28%),设备折旧成本25.81元(4.87%),耗材成本22.40元(4.23%),建筑物折旧成本17.39元(3.28%),其他成本10.74元(2.02%)。结论 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住院患者每床日费用差异较小、日均费用相对稳定,较符合按床日收付费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目前居家养老模式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养老模式,本文通过为居家老人提供专业的社区护理服务,旨在探讨研究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方法及服务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下辖的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并对其采取的社区护理进行综合性的归纳评价,分析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总结对策。结果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有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特点,居民满意率达到97%。结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服务应建立并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并采取多种形式。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综合护理能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及家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闸北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经过10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目前,我院积极推进安宁护理的社区拓展,通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提升安宁护理服务质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争取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促进安宁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兰秋  赵越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9):2320-2324
21世纪的日本"少子高龄化"特征明显,发展居家安宁疗护、构建完备的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是日本卫生服务提供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日本居家安宁疗护的含义与理念,以及关于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提供机构、提供人员、提供内容及费用保障的法律规定,提示我国在条件成熟时应尽快健全安宁疗护相关立法,在卫生服务提供体系框架下实现居家安宁疗护的稳定发展,建立并强化安宁疗护过程中的协作机制,并为居家安宁疗护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保障老年人"居家善终"的权益。  相似文献   

19.
姚能亮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2):1455-1458
目前,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体系已经不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老弱患者更需要居家医疗。中国的居家医疗项目极少,服务内容以护理、全科、康复服务为主,服务人员主要是护士。目前服务模式共有4种,包括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家庭病床服务、以转型期公立医院为代表的上门服务、以医院集团为代表的整合型服务以及以民营医疗为代表的单纯居家医疗服务。这些医疗机构提供居家医疗服务的初衷有所差异,收入模式也不相同,但均在满足老弱患者的需要。本文描述目前中国居家医疗的服务模式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赵越  刘兰秋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9):2330-2335
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是安宁疗护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为中心是安宁疗护服务发展的方向。英国与美国作为开展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较早的国家,在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患者准入标准、服务团队与服务内容、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也建立起了相对健全的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我国可适当借鉴英国和美国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发展经验,制定适合我国的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患者准入标准,加强多学科安宁疗护团队建设,将非药物疗法纳入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范畴,实行按床日付费的支付方式,使疾病终末期患者能在其熟悉的环境中安详、有尊严地离世,保障其善终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