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成像与高分辨颈动脉MR成像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以及颈动脉狭窄分级判定的效果。方法:25例经超声筛选的颈动脉斑块患者行颈动脉高分辨MR成像,扫描序列包括3D-TOF、QIR、T2WI和PDWI,对每例患者的颈总、分叉及颈内动脉进行超声及MR评价,将斑块分为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并判断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结果:25例患者共发现47个斑块,超声检出易损斑块20个,稳定斑块27个,MR检出易损斑块23个,稳定斑块24个,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分别为轻度18个,中度12个,重度17个,MR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分别为轻度16个,中度13个,重度18个,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可用于早期筛查易损斑块、判断管腔狭窄程度,颈动脉高分辨MR成像可进一步明确易损斑块的内在结构、判断斑块破裂风险,两者结合可以为颈动脉斑块患者病情的评估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远期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除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都进行CT血管成像评估、临床资料的调查与远期随访。结果观察组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多为重度与闭塞,而对照组多为中度与轻度;观察组的颈动脉斑块类型多为易损斑块,而对照组多为稳定斑块,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随访6个月的卒中发生率分别为26.7%和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OR=3.327,95%CI:1.211~9.145)、颈动脉斑块形态(OR=3.699,95%CI:1.292~10.589)都为远期卒中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血管成像能有效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狭窄程度与斑块形态,远期卒中的发生率也比较高,而狭窄程度与斑块形态与远期卒中密切相关,为此CT血管成像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二维图像及CDFI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好发部位及狭窄程度进行分析。方法采用2D和CDFI对89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进行检查,观测其回声性质、大小,管腔狭窄程度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参数。结果颈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斑块33例,占37.1%;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9例,占32.6%;颈外动脉14例,占15.7%;颈总动脉主干13例,占14.6%。45例内膜增厚。结论2D及CDFI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无创、有价值的实用方法,能早期发现并准确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评估血管狭窄的程度,为临床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客观依据,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往将颈动脉狭窄程度作为预测脑卒中的独立风险因素, 然而仅依靠狭窄程度预测卒中风险是不充分的, 更多的研究表明脑卒中与颈动脉易损斑块密切相关。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表征颈动脉易损斑块成为可能。MRI是目前颈动脉斑块解剖成像的金标准, 可准确识别易损斑块的成分特征。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作为表征斑块活动性的重要工具, 可提供斑块代谢活动的信息。PET/MRI结合了MRI和PET的优势, 可同步评估颈动脉易损斑块, 有望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治疗决策和脑卒中预防提供直接依据。本综述概述了MRI、PET以及PET/MRI技术在研究颈动脉易损斑块过程中的进展, 并探讨了当前PET/MRI的挑战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评价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嘉兴市第一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10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均行CEUS检查,评估斑块易损性。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脑卒中,分成卒中组(n=51)、非卒中组(n=57),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的CEUS特征,包括新生血管分级、灌注方向、主要增强部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颈动脉斑块常规超声特征、CEUS特征对脑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卒中组平均斑块长度、厚度高于非卒中组,斑块狭窄程度≥50%、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表面溃疡占比高于非卒中组(P<0.05)。卒中组0级、1级占比低于非卒中组, 2级、3级占比高于非卒中组,且2级+3级总数占比高于非卒中组(P<0.05)。两组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灌注方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斑块肩部增强占比高于非卒中组(P<0.05)。常规超声评估斑块易损预测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12,敏感度为62.75%,特异性为59.65%。CEUS评估斑块易损预测脑卒中的AUC为0.788,敏感度为80.39%,特异性为77.19%。结论 CEUS可以通过评估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易损情况,对脑卒中发生风险进行预测,敏感度与特异性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是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致残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颈动脉斑块的破裂和狭窄是该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和预防非常关键.超声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成像技术,不仅可以准确判断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而且可以显示斑块内的回声.本文从二维超声、微血流成像、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等多角度对颈动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血管壁MR高分辨成像技术,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脑梗死患者(卒中组)和86例健康检查者(对照组)的颈动脉MRI,比较两组间的颈动脉斑块性质和狭窄程度的差异.结果 卒中组患者中52例(70.3%)共检出各种类型斑块138处,其中易损斑块88处,稳定斑块50处,易损斑块占63.8%;斑块最好发部位为颈动脉分叉处;47例可见动脉狭窄125处,轻度狭窄35处,中度狭窄50处,重度狭窄或闭塞40处.对照组共26例(30%)患者检出各种类型斑块74处,其中易损斑块32处,稳定斑块42处,易损斑块占43.2%;20例可见颈动脉狭窄58处,其中轻度狭窄31处,中度狭窄25处,重度狭窄或闭塞2处.卒中组颈动脉易损斑块和狭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性质和狭窄程度与脑梗死具有明显相关性.颈动脉MRI高分辨成像有助于判断颈动脉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为临床评估脑梗死风险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核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作为显示血管腔内疾病的新技术,可以早期发现未狭窄管腔病变,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测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血管壁成像平扫及对比增强联合应用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可逆性血管收缩综合征、动脉瘤、动脉夹层等疾病提供更多影像诊断信息,弥补传统管腔显像技术只判断管腔狭窄程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评估作用。方法: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接收的脑卒中高危人群500例作为研究对象,了解患者一般病史,均采取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进行检查,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形成颈动脉斑块或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年龄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狭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①500例脑卒中高危风险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结果显示,出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以及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分别180例和141例,分别占总高危人群的36.00%和28.20%。②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斑块成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占比明显升高(P<0.05)。③男女患者颈动脉形成斑块的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logistic回归显示,高血压、高血脂、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4项指标是导致脑卒中高危状态/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影响因素。结论:卒中高危人群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均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卒中风险评估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高分辨2D黑血磁共振成像技术比较,评价3D黑血磁共振成像(3D-BB-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定量分
析的价值。方法4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常规轴位2D-BB-MRI及斜矢状位3D-BB-MRI扫描。对斜矢状位3D-BB-MRI原始图像
进行轴位重建。对于每个测量对象(单侧颈动脉),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在2D-BB-MRI图像上共同找出其斑块测量的兴
趣层面,以此进行3D-BB-MRI轴位重建图像与2D-BB-MRI图像的匹配。对该侧颈动脉分别进行斑块厚度、管腔狭窄程度、管
腔面积、总血管面积的测量及管壁面积和标准化管壁指数的计算,并分析所有数据。结果在评估斑块厚度、管腔狭窄程度、管
腔面积、总血管面积、管壁面积及标准化管壁指数方面,2D-BB-MRI与3D-BB-MRI轴位重建图像的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者呈较强的相关性(r>0.9)。Bland-Altman 图显示对于测量斑块厚度、管腔面积、总血管面积,2D-BB-MRI 与
3D-BB-MRI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3D-BB-MRI和2D-BB-MRI对于定量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无明显差
异;3D-BB-MRI具有任意角度重建图像、灵活显示管壁及斑块情况的特点,我们认为3D-BB-MRI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成像较
2D-BB-MRI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黄俊英  黄品同  张莹 《浙江医学》2017,39(5):336-339,344
目的比较颈动脉超声检查与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评价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选择颈动脉狭窄患者98例,采用颈动脉超声(包括超声造影)及CTA两种方法检查,分析两者在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溃疡斑块及颈动脉血栓方面的诊断一致性。结果(1)98例患者中,颈动脉超声检查与CTA检测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率均较高,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方法的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轻度狭窄0.400,中度狭窄0.496,重度狭窄0.568,闭塞0.795)。(2)颈动脉超声检查与CTA在斑块类型(软斑、混合斑及硬斑)的诊断中,两者对软斑及混合斑的诊断一致性较好(软斑Kappa值=0.878;混合斑Kappa值=0.644),对硬斑的诊断一致性较差(Kappa值=0.381)。(3)术前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颈动脉血栓形成及颈动脉溃疡斑块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A检查,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与颈部CTA检查在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尤其是溃疡斑块及颈动脉血栓方面具有相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的3D-T1-SPACE序列扫描在脑血管斑块狭窄及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行MRI 3D-T1-SPACE、MRA、颅内血管MRI高分辨检查的MRI资料。结果基底动脉斑块9例、右侧大脑中动脉斑块6例、左侧大脑中动脉斑块5例。MRI尤其用3D-T1-SPACE序列扫描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靶血管走形及管腔情况,尤其对管腔的狭窄特别敏感。结论 MRI 3D-T1-SPACE序列可从各个角度清晰的显示脑血管斑块的解剖结构,是诊断脑血管狭窄及栓塞的主要方法,也为临床提供了更多信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部分研究旨在利用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分析易复发和稳定颅内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特征差异,为临床缺血性卒中复发预判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前瞻性纳入了42例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年龄60.38±10.97岁,男性患者31例)。所有患者在发病4周内行首次3D hr-VW-MRI检查,3个月后行随访3D hr-VW-MRI检查。基于T1WI和T1WI增强图像分析定量特征,形态学特征包括最小管腔面积、斑块体积、最大管壁厚度、最小管壁厚度、狭窄率、斑块负荷、重构率、偏心指数及强化率。对比分析复发组与稳定组各个定量特征之间的差异。 结果:复发组患者11例,稳定组患者31例。形态学特征显示,复发组的斑块体积、偏心指数、责任斑块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责任斑块整体强化率及斑块内出血发生率均高于稳定组(P均<0.05)。复发组和稳定组之间最小管腔面积、狭窄率、斑块负荷、重构率在复发组和稳定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能够有效评估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复发性卒中患者的斑块形态学特征,可为临床预防卒中复发提高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苗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6):781-78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23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进行评估,比较脑梗死患者与非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特征。结果 123例脑梗死患者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117例,占95.2%;而110例非梗死患者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28例,占25.5%.在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伴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或颈动脉内斑块形成比例远高于无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30例脑梗死患者(实验组)和120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血压、血脂、血糖检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明显增多(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HBP、DM、H-TC、H-TG,H-LDC存在相关关系(P〈0.05),且与并存多种因素者相关关系更为显著(P〈0.01)。另外,硬化的血管腔内斑块形成的数目及造成管腔的狭窄程度与以上因素也存在相关关系,且多重因素较单纯因素对斑块数目及管腔狭窄严重程度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又加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1.5T磁共振成像仪对31例临床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行颈动脉高分辨扫描,包括四翻转脉冲(QIR)T1W I、快速自选回波(FSE)T2W I/PDW I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序列,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MR I表现及信号特征。结果 MR I清晰显示了31例78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引起管腔轻度狭窄48处,中度狭窄26处,重度狭窄2处,闭塞2处。43处斑块存在明显的脂质坏死核心信号,8处含钙化信号,7处含出血信号,2处伴血栓形成、管腔闭塞。28处见厚纤维帽信号,35处见薄纤维帽信号,15处斑块表面不光整。结论 1.5T磁共振可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和定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双能量CT血管成像(dual energy CTA,DECTA)研究颈动脉斑块形态特征,并探讨除狭窄度之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的风险因子。方法对412例有脑缺血性症状的患者,使用双能量CTA进行扫描,运用CT重建技术进行重建,评估颈动脉斑块的形态特征和颈动脉狭窄度,其中包括斑块密度,表面形态,钙化程度,并记录有无管腔内栓子形成。斑块表面形态分为平滑,不规则和溃疡三类。结果 412个患者217个有右侧半球症状,195有左侧半球症状。颈动脉梗阻(P=0.01,OR=6.72),重度狭窄(70%-99%)(P=0.05,OR=2.10),和溃疡斑块形成(P=0.04,OR=0.97)高度预示同侧脑缺血症状。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溃疡斑块(P=0.05,OR=0.92)与同侧脑缺血症状相关,平滑斑块(P=0.05,OR=0.65)及重度钙化斑块(P=0.04,OR=0.67)与同侧无症状具有相关性。结论DECTA成像可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形态进行分类,斑块表面溃疡与脑缺血病变具有相关性,平滑斑块及重度钙化斑块也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颈动脉CTA对颈动脉病变进行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方法:对32例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DM组),35例非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NDM组)行颈动脉CTA成像及工作站后处理,对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DM组颈动脉中发现斑块56支血管轻度狭窄39支,中度13支,重度5支,稳定斑块35处,不稳定斑块42处;NDM组发现斑块48支血管,轻度狭窄44支,稳定斑块40处,不稳定斑块23处,中度4支。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2型糖尿病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李路梅 《当代医学》2022,(20):131-133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联合螺旋CT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比较两种方式检测颈动脉分叉病变情况、斑块检出情况及患者颈动脉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MSCTA与CDFI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分别为82.60%、8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FI单纯低回声软斑检出率为17.40%,钙化检出率为29.34%;MSCTA单纯低回声软斑检出率为14.40%,钙化检出率为38.86%,钙化的区别,MSCTA敏感度为100.00%(108/108),特异度为67.83%(97/143);CDFI、MSCTA在管腔狭窄程度中的评估效果与脑血管造影(D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超声联合螺旋CT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效果显著,且二者一致性高,在临床中可首先选择CDFI进行检测,经CDFI检查存在血管病变风险者再进行MSCTA检查,以确定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评价脑缺血患者症状侧(患者一侧肢体出现脑缺血临床症状,对侧颈动脉则定义为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02例,2周内进行双侧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分析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结果102例脑缺血患者中,脑梗死52例,短暂性脑缺血50例。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大管壁厚度及斑块累及范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易损成分(出血、富脂质核及纤维帽破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症状侧,并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Z=6.525,P=0.000)。结论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严重性及易损性明显高于非症状侧斑块,症状侧斑块内易损成分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