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SCI期刊的计量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我国的SCI期刊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路径。方法 以2012年JCR收录且有指标值的127种我国科技期刊为数据源,从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排序、总被引频次、总被引频次排序等四个方面进行计量分析。结果 通过指标比较,发现相对于我国的SCI发文量,我国的SCI期刊量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待提高。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可从提高认识、加强监管、完善审稿、扩大开放、提高期刊学术水平、打造中国顶尖学术论文展示平台等几个方面提升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特征因子百分位用于期刊学科内及跨学科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以JCR收录的4个自然科学学科期刊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学科期刊的特征因子百分位与SNIP、SJR、影响因子百分位之间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 4个自然科学学科内期刊特征因子百分位与SNIP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与SJR和影响因子百分位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01)。特征因子百分位与SNIP、SJR、影响因子百分位在4个自然科学学科间也均有显著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0.815和0.830(均为P<0.001)。【结论】 特征因子百分位具有一定的期刊评价效力,可作为期刊评价体系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撤销论文本体和撤销论文行为两个方面,定量测度撤销论文对所在期刊的影响。【方法】 在通过多个数据来源构建的撤销论文数据库中,遴选出撤销论文数量较多的99种期刊作为分析样本。基于论文被引频次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值,揭示单篇撤销论文对所在期刊的影响。以期刊在特定年份的撤销论文数量为解释变量,以期刊在该年后的影响力变化值为被解释变量,测量撤销论文行为对所在期刊的影响。【结果】 大多数撤销论文对所在期刊并没有造成重要的影响。半数以上的撤销论文对期刊的影响值低于所在期刊论文的平均影响值。但撤销论文对不同组别期刊的影响有所差异。撤销论文行为在总体层面对所在期刊也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单年撤销论文数量过多尤其是大规模、集中式的撤稿,会明显降低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结论】 期刊可以完善内控机制,通过提高同行评审质量,过滤掉更多的有问题论文。大多数期刊不应也不必担心撤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放宽对有问题论文的处理,同时避免大规模的撤销事件出现。管理部门应为期刊质量提升尤其评审过程的完善提供支持,对有问题的期刊实施预警。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归一化影响因子(Field-Weighted Citation Impact,FWCI)视角对医院SCI论文收录情况进行评价,并探讨不同学科SCI论文的质量差异,以期为医院科研评价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大型三甲公立医院2011-2020年SCI论文收录的相关信息,对论文概况与趋势进行总体描述。对论文的引用评分(CiteScore,CS)、CS百分位、被引次数、期刊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JIF)分布情况及其篇均FWCI进行具体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探讨CS、CS百分位、被引次数、JIF与FWCI之间的相关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CS、CS百分位、被引次数、JIF在FWCI<1和FWCI≥1两组间的差异。对不同学科的科研评价情况作代表性案例分析,并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学科间比较。结果:随着CS、被引次数与JIF的逐渐增大,对应的篇均FWCI也逐渐增大;FWCI与CS(r=0.368)、被引次数(r=0.798)、JIF(r=0.336)均正相关,且FWCI≥1组的CS、被引次数、JIF均显著优于FWCI<1组(P < 0.001)。代表性案例分析显示,不同学科间的SCI论文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FWCI更适用于跨学科领域的科研评价且能够指导学科建设与发展。结论:2011-2020年期间,该医院SCI论文收录数量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但论文质量和影响力仍需进一步提高。FWCI克服了由于时间积累效应和学科差异导致的偏差,能够为医院科研评价与学科建设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InCites数据库中论文被引频次百分位创建期刊百分位数指标的方法,比较不同百分位数指标的期刊评价效果。【方法】 以2018年版JCR中多学科交叉科学期刊及其2017—2018年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根据InCites数据库中论文被引频次学科领域百分位(Percentile in Subject Area,PSA)创建期刊百分位数指标(Journal Indicator of Percentage Rank,JIPR),包括JIPR4、JIPR6、JIPR8、JIPR10、JIPR100和平均PSA(aPSA),比较不同JIPR对多学科交叉科学期刊的评价效果。【结果】 68种期刊的JIPR4呈偏态分布,其他JIPR呈正态分布,多数指标之间呈高度相关,不同等级JIPR之间相关度更高;影响因子与aPSA排序位次变化较大的期刊多是发表综述文献较多、单篇高被引论文对影响因子贡献较大的期刊。【结论】 与影响因子相比,多数JIPR有明显优势,其中aPSA可能是最理想的期刊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SCI来源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及其与学术影响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我国SCI来源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及作者国际化水平与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关系。【方法】以我国英文版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剔除了自引率≥20%者。引入期刊作者国际化分数(Fraction of Author Internationalization,FAI)和作者国际化指数(Index of Author Internationalization,IAI)表征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对FAI1、FAI2、IAI1、IAI2与2014年版JCR中期刊影响力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分值、标准化影响因子、标准化论文影响分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0种期刊FAI1、FAI2、IAI1、IAI2差异较大,Light-SciApplCurrZoolCellResJPlantEcolCommunComputPhysIntegrZoolNanoRes作者国际化水平较高。FAI1、FAI2、IAI1、IAI2与多数期刊影响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越高,其学术影响力越大。  相似文献   

7.
地学核心期刊新媒体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分析中国地学核心期刊应用新媒体现状,为推动地学核心期刊新媒体化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统计对比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2013年度地学核心期刊核心影响因子及核心被引频次及相关地学核心期刊网站新媒体应用数据。结果 应用新媒体的地学核心期刊主要评价指标(核心被引频次和核心影响因子)总体都有较为显著的提升。结论 新媒体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地学核心期刊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地学期刊新媒体化将成为今后地学期刊发展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SCI-Expanded数据库,检索到2000-2009年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48篇,从论文数量、学科、期刊分布、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反映北京肿瘤医院的科研现状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一流学科建设对我国SCI期刊学科布局及期刊数量增长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SCI期刊学科数据对比2017年数据,研究一流学科建设以来我国SCI期刊学科布局等的变化。【结果】 我国SCI期刊逐渐由理学期刊数量居首位转变为工学期刊数量居首位。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1区、2区期刊的数量和比例大幅上升。优势学科期刊地位相对稳固。在新增SCI期刊的主办机构中,高校最具优势,其一流学科建设催生出众多的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的SCI期刊。其他主办机构虽然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直接主体,但与一流学科建设主体紧密相连。【结论】 一流学科建设的投入直接影响我国SCI期刊的学科布局和增长趋势。强大的工科投入力度促进高水平工学期刊数量的快速增长。新增期刊的学科分布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高投入、高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0.
郭志新 《职业与健康》2006,22(19):1619-1620
医学期刊是医学论文发表的最重要的园地,作者撰写的论文只有通过发表才能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广泛的承认和接受时间的再检验[1]。因此科技人员越来越重视选择高水平的期刊发表文章,但由于有预防医学及卫生学专业涉及一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及综合性学科,给科技人员投稿带来一定困难。如何根据论文内容选择合适期刊,提高投稿命中率,使自己的论文能够及时发表,对作者及科技学术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有助于将优秀的论文投向最优秀的核心期刊,逐步形成一批向国际水平靠拢的高质量科技期刊。核心期刊的出现,引起了广大读者和作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英文医学期刊学术影响力与审稿人学术及审稿表现的关系,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编辑通过网络遴选国际审稿人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采集Publons 医学领域1000种官方合作期刊及其审稿人数据,包括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h指数、发文量、在SCI期刊的发文量、经验证审稿次数、所在地等。期刊按影响因子平均百分位(Average Journal Impact Factor Percentile, AIFP)分组,利用统计软件分析各层次期刊审稿人的被引频次、论文产出和审稿表现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结果】 总体而言,期刊AIFP越大、排名越靠前,其审稿人被引频次越多、h指数越高、发文量越多且质量更优、总审稿次数也越多。非SCI期刊审稿人的被引频次、h指数、发文量及总审稿次数比排名靠前的SCI期刊审稿人差,但与排名靠后的SCI期刊审稿人相比,多项指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学领域期刊学术影响力与审稿人学术水平及审稿表现呈正相关。期刊学术影响力越大,其审稿人的发文量、被引频次等计量学指标越高,审稿表现越好,编辑应利用网络检索工具在全球广泛寻找适合期刊水平的审稿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科技期刊的封面特点,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通过期刊封面增强内容传播与品牌建设。【方法】 对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341种科技期刊封面按期更换比例、期刊封面的演进与美学特点进行调研和分析。【结果】 按期更换封面的科技期刊比例有所提升、演进速度明显加快、美感明显提升,版式表现出学科特点。同时,按期更换封面的期刊比例仍然偏低,封面规范性、美感、网络传播能力仍需加强,相关管理规范也存在滞后性。【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需要进一步提升封面的规范性与美感,增强在线与多媒体衍生品的创作与传播,管理部门也要与时俱进地改进管理规范,充分发挥期刊封面在学术成果传播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全球范畴下讨论中国化学类科技期刊与学科发展的匹配度,考量中国化学类科技期刊的学科发展环境、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助力中国化学期刊高水平发展。【方法】 以Web of Science(WoS)化学相关分类遴选SCI收录的21种中国化学科技期刊,以WoS论文为数据基础,从规模、影响力、国际显示度等维度对我国化学学科与化学科技期刊的发展情况进行定量描述。结合问卷调查,了解化学领域科研人员的国内外发文倾向、对国内期刊论文的利用度及对中国化学科技期刊的评价,以及国内化学科技期刊的稿源情况、出版速度、自身评估、与学科匹配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近年来,中国化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但期刊整体规模偏小,中国化学期刊在国际竞争中表现不突出,尚不能匹配学科发展。【结论】 依托中国化学学科的科研产出体量和水平,中国化学期刊应重视科研人员需求,合理调节所刊载的国际论文和自主论文的比例;明确自身优势,开拓差异化发展方向,加快与学科发展的融合与契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SCI期刊发展现状及与出版平台合作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目前中国SCI期刊总体表现以及与国外出版平台的合作情况,为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平台建设,以及国外出版商的挑选提供参考。【方法】 以同时被SCI和《中科院期刊分区表》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为数据源,对比分析相关学科期刊,以及不同出版平台的SCI期刊的表现。【结果】 总体上,中国大部分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及发文量较低,其中,与国际出版平台合作的SCI期刊表现相对更好,国内期刊平台建设相对较弱,不少出版社开始由“借船出海”转向“造船出海”,着力打造自己的国际出版平台。【结论】 中国SCI期刊实力总体偏弱且学科覆盖度不高,借船出海仍是目前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较为有效的方式,而打造我国自己的国际出版平台的需求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出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矛盾的破解对策,以提升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方法 从期刊内容、发展规模、出版模式和管理体制4个方面入手,探讨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矛盾与内在关联,进而破解矛盾。结果 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矛盾包括优质内容匮乏现实下的内容组织乏力、刊群规模快速增长态势下的发文规模萎缩、国际合作与自主发展博弈下的两难选择、政府制度性支持推动下的多重掣肘。结论 只有激活办刊力量、明晰期刊定位,整合出版资源、打造期刊品牌,拓展国际合作方式、探索国际化新模式,革新管理体制、加强政策引导,才能破解中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中国地学科技期刊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地学科技期刊的宣传能力和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围绕期刊网站、优先数字出版、邮件推送、微信公众平台、专辑论文推送、精品论文推送和期刊App 7个技术服务设计问卷,面向所提取的中国地学科技期刊定向发放问卷;同时利用网络搜集、定向咨询的方式完善调查结果。【结果】 85%的地学科技期刊拥有自建网站,全部样本期刊实现在线投审稿服务。应用最多的前三个服务依次是优先数字出版、邮件推送和微信公众平台,但后两个服务的应用以基本内容和基本功能为主;期刊独立App的应用基本空白。SCI期刊和CSCD核心库期刊的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应用现状更好,地理学期刊次之,CSCD扩展库期刊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用效果方面,影响因子提升以及获得奖励和项目资助排在前两位,而CSCD核心库期刊最突出应用效果是被核心数据库或者其他主要数据库收录。【结论】 当前我国地学科技期刊对于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尚不充分,仍有较大的推广和挖掘空间,但其促进期刊发展的积极作用已被普遍认可,而专业人力资源问题是技术推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岩土工程类英文科技期刊为研究重点,针对新创期刊的特点并结合实际办刊经验,探讨如何提升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重点考察期刊显示度、认可度和知名度(品牌)等,并注重分析与讨论其各要点。【方法】以《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为例,分析其目前进展与存在的问题,找出与其他知名期刊存在的差距,并给出一些建议和举措以提升期刊的国际显示度。【结果】期刊社要做好“两手抓”——论文和引用,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脚踏实地,为创办国际精品期刊做好基础性工作,进而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结论】所提供的举措与经验可为其他一些新办或没有被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的英文学术期刊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大力推进中国科技期刊双语出版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森 《浙江预防医学》2022,33(4):433-15
【目的】 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双语出版的概况、影响因素和前景,探讨大力推进双语出版的必要性、目标和路径。【方法】 收集有关中国科技期刊双语出版的文献和数据,与部分非英语国家科技期刊双语出版进行对比,结合国情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双语出版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国科技期刊双语出版尤其是双语混合出版是建设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途径,但实际的发展滞后,具有广阔的提升空间,需要在整体数量上追赶英文期刊,在高国际影响力期刊数量上与中文期刊看齐。【结论】 从数量和质量上大力推进中国科技期刊双语出版,切合了扩大学术交流和促进期刊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改善中国科技期刊布局,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推动科学中心向中国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