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背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常被用来对心力衰竭(HF)进行分型,但部分HF患者经治疗后射血分数会发生改善,因此产生了射血分数改善型心力衰竭(HFimpEF)这一概念。然而目前HFimpEF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欧美国家,我国关于此类人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鲜有报道。目的分析我国HFimpEF患者临床特点、预后及预后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于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从电子病历中获取患者的人口学数据和基线临床信息,根据基线及复查时的LVEF分为射血分数保留(HFpEF)组、射血分数中间值(HFmrEF)组、射血分数降低(HFrEF)组、射血分数改善(HFimpEF)组。自最后一次复查超声心动图开始,通过电子病历、门诊及电话进行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及全因再住院,随访时间截至2021-06-01。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VEF改善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全因死亡和全因住院的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全因死亡和全因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患者530例,HFpEF组245例(占46.2%),HFmrEF组55例(占10.4%),HFrEF组133例(占25.1%),HFimpEF组97例(占18.3%)。HFimpEF组死亡率低于HFpEF组(P=0.014)和HFrEF组(P<0.001)。HFimpEF组再住院率低于HFpEF组(P=0.011)和HFmrEF组(P=0.001)。基线时收缩压较高〔OR=1.036,95%CI(1.019,1.053),P<0.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37 mm〔OR=0.245,95%CI(0.118,0.507),P<0.001〕、应用β-受体阻滞剂〔OR=2.868,95%CI(1.304,6.305),P=0.009〕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OR=2.691,95%CI(1.316,5.503),P=0.007〕是LVEF改善的影响因素。HFrEF、年龄较大、合并心脏瓣膜病、慢性肾脏病、贫血、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口服抗凝药是CH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HFpEF、HFmrEF、慢性肾脏病是CHF患者全因再入院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合并心脏瓣膜病〔HR=6.499,95%CI(1.504,28.089),P=0.012〕、贫血〔HR=4.884,95%CI(1.242,19.208),P=0.023〕是HFimpEF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论HFimpEF是一组独立的HF表型,此类患者临床表现较轻、心室重构程度较小、预后较好,收缩压较高、LVESD≤37 mm、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是LVEF改善的独立预测因子,而合并心脏瓣膜疾病、贫血是HFimpEF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尚晓峰  张莹  李虹  王苏  冉秀荣  王潭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0):3834-3838
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卒中后抑郁(PSD)作为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意义的预测指标。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衰弱与PSD的相关性,为早期临床评估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饮酒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发生情况〕、临床资料〔疾病共存(共存疾病≥5种)情况、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TOAST分型〕。依据患者入院后24 h内衰弱筛查量表(FRAIL)评分分为无衰弱组(n=85,FRAIL评分<3分)和衰弱组(n=33,FRAIL评分≥3分);依据患者发病后随访6~12个月时的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将患者分为无PSD组(n=73,HAMD评分<7分)和PSD组(n=45,HAMD评分≥7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衰弱、PSD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31,95%CI(1.055,1.211),P<0.001〕和入院时mRS评分〔OR=4.626,95%CI(2.027,10.561),P<0.001〕是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年龄〔OR=1.060,95%CI(1.005,1.118),P=0.031〕、衰弱〔OR=2.855,95%CI(1.144,7.126),P=0.025〕是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D的影响因素。无衰弱组患者 25例(29.4%)发生PSD,衰弱组患者 20例(60.6%)发生PSD,衰弱组患者PSD发生率高于无衰弱组(P=0.002)。随着PSD程度的增加,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衰弱发生率无明显趋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年龄、衰弱情况与其发生PSD密切相关,及时对其进行衰弱评估可预测PSD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背景 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可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在全世界高发,还与多种胃外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但目前H.pylori感染与衰弱的相关性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H.pylori感染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心内科住院治疗、年龄≥65岁的高血压患者206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根据胃黏膜活检结果评估H.pylori感染情况。采用FRAIL量表对患者进行衰弱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H.pylori感染对衰弱的影响。结果 根据FRAIL量表,47例(22.8%)评估为衰弱,159例(77.2%)评估为非衰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09,95%CI(1.136,1.508)〕,文化程度为小学〔OR=0.107,95%CI(0.026,0.442)〕、初中〔OR=0.127,95%CI(0.028,0.574)〕、高中〔OR=0.013,95%CI(0.000,0.424)〕,白细胞计数〔OR=4.260,95%CI(1.202,15.097)〕,淋巴细胞百分比〔OR=0.793,95%CI(0.676,0.930)〕,中性粒细胞计数〔OR=0.139,95%CI(0.021,0.907)〕,果糖胺〔OR=13.099,95%CI(2.136,80.337)〕,多重用药〔OR=5.679,95%CI(1.486,21.709)〕,跌倒/坠床危险评分〔OR=1.788,95%CI(1.236,2.586)〕,H.pylori感染〔OR=2.912,95%CI(1.036,8.181)〕为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将衰弱患者根据H.pylori感染情况进一步分组,其中H.pylori阳性患者26例(55.3%),H.pylori阴性患者21例(44.7%)。H.pylori阳性患者与H.pylori阴性患者单核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H.pylori感染可能是导致其衰弱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在加强衰弱评估的同时,也应重视H.pylori感染带来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4.
靳秋露  胡松  陈睿  毛拥军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7):3296-3301
目的 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技术筛查高龄住院患者的衰弱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青岛市五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80岁新入院的高龄住院患者17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患者衰弱情况,将患者分为衰弱组72例、衰弱前期组52例、无衰弱组49例,同时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评估,分析3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MI)、平衡与步态评估量表(Tinetti)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营养风险发生率、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抑郁发生率、共病种数、多重用药种数、睡眠障碍发生率及钙、磷、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对衰弱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衰弱组文化程度、BMI、Tinetti评分、ADL低于衰弱前期组及无衰弱组(P<0.05);衰弱组营养风险、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发生率及共病种数高于衰弱前期组及无衰弱组(P<0.05)。衰弱组钙、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无衰弱组(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共病种数、多重用药种数和认知功能障碍为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龄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率高,老年综合评估可从多维度筛查高龄衰弱患者的危险因素,在老年科临床工作中要全面评估高龄患者状态,并及时进行营养、康复锻炼、调整心态等干预,最大限度地改善高龄住院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吕晶  陈绍稀  柴栖晨  严飞  陈进  张明蕾 《浙江医学》2021,43(11):1205-1207,1223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衰弱综合征影响因素及与体位性低血压(OH)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浙江医院住院患者420例,根据Fried标准分为衰弱组102例,非衰弱组318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睡眠评估及OH测定,比较分析两组衰弱相关数据及临床特征。结果评估为衰弱综合征102例(24.29%),非衰弱综合征318例(75.71%)。两组间性别、年龄、BMI、是否独居、多重共存疾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有无跌倒史、巴氏指数量表、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有无OH、多重用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住院人群中衰弱综合征发生率高,跌倒、睡眠、日常生活能力、多重用药为衰弱综合征影响因素,OH与衰弱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 脑白质高信号(WMH)易发生于老年人群,且发病隐匿,随病情的进展最终导致不良预后。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与老年人不良健康事件的发生紧密相关。目前少有研究关注WMH老年住院患者的衰弱状况。目的 调查WMH老年住院患者的衰弱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6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年龄≥60岁的321例WM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一般资料,分别采用衰弱筛查量表(FRAIL)、Barthel指数量表(BI)、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评估衰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跌倒风险。抽取患者清晨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根据Fazekas量表进行WMH分级。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WMH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321例WMH老年住院患者中衰弱129例(40.2%)、非衰弱192例(59.8%)。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80岁:OR=3.597,95%CI(1.330,9.730)〕、高度跌倒风险〔>45分:OR=12.509,95%CI(6.460,24.221)〕、WMH分级〔2级:OR=5.503,95%CI(2.638,11.479);3级:OR=6.981,95%CI(2.977,16.368)〕是WMH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血红蛋白(HGB)〔男≥120 g/L、女≥110 g/L:OR=0.260,95%CI(0.092,0.732)〕、前白蛋白(PA)〔≥180 mg/L:OR=0.221,95%CI(0.078,0.625)〕是WMH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WMH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重视WMH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状况的评估,高度关注高龄、有高度跌倒风险、WMH分级>1级、HGB与PA异常的WMH老年住院患者,进而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早期预防,及时干预,改善和管理WMH老年患者的衰弱情况,为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蒋端  李静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0):3709-3713
背景 多重用药是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常面临多重用药的问题;冠心病二级预防基础药物氯吡格雷的活性极易受到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但多重用药对于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 分析多重用药对冠心病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CR)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8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患者333例,根据血小板聚集率(PAR)分为CR组(PAR>50%)132例与对照组(PAR≤50%)201例。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基本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合并疾病、心功能分级、是否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体质指数(BMI)、血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PAR〕;用药情况〔质子泵抑制剂(PPI)、地尔硫、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及辛伐他汀)、钙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美托洛尔、硝酸酯类、曲美他嗪、含抗栓成分中药注射剂、低分子肝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发生CR的影响因素。结果 CR组患者高血压合并率、BMI≥25.0 kg/m2发生率、LDL-C≥2.07 mmol/L比例、FBG、多重用药(≥7种)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G(≥6.1 mmol/L)(OR=1.121,P=0.033)、多重用药(≥7种)(OR=5.224,P=0.003)是CR的影响因素。CR组患者含抗栓成分中药注射剂、低分子肝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BG、多重用药(≥7种)是冠心病患者发生CR的影响因素,合并使用含抗栓成分中药注射剂、低分子肝素可能与冠心病患者发生CR有关,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与衰弱的关系,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6—12月,采用电话联系招募的方式,选取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系统中年龄≥65岁的老年人1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老年人临床资料,包括受教育年限、吸烟、饮酒、患病及用药情况;采用微营养评定量表(MNA-SF)评价老年人营养状态;应用加拿大健康与老化研究临床衰弱量表(CFS)进行衰弱评估。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老年人认知情况,将老年人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106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62例)。结果 两组年龄、受教育年限、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检出率、多重用药比例及营养状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衰弱检出率〔37.1%(23/62)〕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17.0%(18/10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校正年龄、受教育年限、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多重用药、营养状态后,衰弱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3.519,95%CI(1.394,8.886),P<0.05〕。结论 认知功能障碍的社区老年人衰弱患病率升高,衰弱是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背景 目前客观营养状态评估工具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研究较少,且尚无公认的心力衰竭患者营养评估方法。目的 利用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价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态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93例,根据GNRI评估的营养状态分为有营养不良风险GNRI≤98为GNRI 1组(n=100)和无营养不良风险GNRI>98为GNRI 2组(n=193)。从电子病历中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入院时患者心率及血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04-25,终点事件定义为全因死亡。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NRI、体质指数(BMI)、清蛋白分别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不同GNRI对患者的生存影响;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讨GNRI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 随访中位时间是509(253)d。GNRI〔ROC曲线下面积(AUC)=0.702,95%CI(0.633,0.772),最佳截断值为97.87〕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事件能力优于清蛋白〔AUC=0.657,95%CI(0.586,0.728),最佳截断值为35.65 g/L〕及BMI〔AUC=0.645,95%CI(0.572,0.718),最佳截断值为22.88 kg/m2〕。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发现,GNRI 2组生存率高于GNRI 1组(P<0.001)。对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及有可能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风险比(HR)=1.048,95%CI(1.026,1.071)〕、GNRI分组〔HR=3.283,95%CI(2.085,5.171)〕、糖尿病史〔HR=1.955,95%CI(1.245,3.071)〕、陈旧性脑梗死史〔HR=1.779,95%CI(1.131,2.800)〕、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HR=0.470,95%CI(0.300,0.763)〕、住院时间〔HR=1.036,95%CI(1.018,1.054)〕、舒张压〔HR=0.984,95%CI(0.969,0.999)〕、NYHA分级〔HR=1.546,95%CI(1.066,2.240)〕、血红蛋白〔HR=0.987,95%CI(0.979,0.995)〕、肌酐〔HR=1.003,95%CI(1.001,1.005)〕、肾小球滤过率(GFR)〔HR=0.985,95%CI(0.975,0.995)〕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指标进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30,95%CI(1.006,1.054)〕、GNRI分组〔HR=2.821,95%CI(1.727,4.616)〕、糖尿病史〔HR=2.031,95%CI(1.261,3.273)〕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营养不良是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GNRI评估营养状态有助于预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且其预测价值优于清蛋白、BMI。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吸烟是发生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既往研究证实吸烟是HFpEF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然而,在HFpEF患者中,吸烟与心力衰竭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检验。目的 探讨吸烟与HFpEF患者心力衰竭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心血管内科、全科医学科诊断的HFpEF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资料、既往病史、药物治疗数据等信息。根据吸烟状况分为目前吸烟、既往吸烟和从未吸烟三组,并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检验分析需要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未校准的累积发病率、生存概率,并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不同吸烟状况患者发生需要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死亡和心源性死亡风险。结果 最终入组1 717例HFpEF患者,年龄58~87岁,平均年龄(72.2±10.3)岁,目前吸烟116例(6.7%)、既往吸烟872例(50.8%)、从未吸烟729例(42.5%)。中位随访时间为2.9年,387例(22.5%)患者出现需要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374例(21.8%)死亡,218例(12.7%)心源性死亡。不同吸烟状况HFpEF患者需要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未校准的累积发病率、生存概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03、0.04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吸烟是HFpEF患者发生需要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HR=1.680,95%CI(1.083,2.606)〕、死亡〔HR=1.820,95%CI(1.195,2.773)〕、心源性死亡〔HR=1.850,95%CI(1.092,3.133)〕的影响因素(P<0.005)。结论 目前吸烟与HFpEF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增加有关,尤其是需要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戒烟策略可能有助于降低HFpEF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冯青青  边萌  杜毓锋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4):3032-3038
背景 衰弱是健康与失能之间一种动态可逆的状态,与老年人不良结局密切相关,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老龄化,早期识别衰弱并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显得尤其重要。目的 探究社区老年人衰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社区老年人衰弱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协助下从太原市经济水平居中的社区中抽取6个社区并随机选取60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由培训合格的专业医师在各居委会协助下直接入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资料、老年综合征相关评估量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SF)、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阿森斯失眠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人衰弱情况调查表(FRAIL)。采用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社区老年人衰弱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13份,有效回收率为85.5%。513例社区老年人中无衰弱431例(84.0%)、衰弱前期63例(12.3%)、衰弱19例(3.7%)。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环境、吞咽功能、合并慢性病数目、营养状态、认知功能、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睡眠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衰弱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慢性病数目〔OR=1.455,95%CI(1.071,1.974)〕、认知功能〔OR=0.915,95%CI(0.855,0.979)〕、抑郁状态〔OR=2.563,95%CI(1.185,5.540)〕、日常生活能力〔功能下降:OR=2.487,95%CI(1.310,4.721);功能明显障碍:OR=11.485,95%CI(4.424,29.815)〕是社区老年人衰弱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合并慢性病数目、认知功能、抑郁状态、日常生活能力是社区老年人衰弱情况的影响因素,可在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减少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老年综合评估(GCA)被广泛用于评价老年人群基本功能情况,血管病变是老年人群各系统疾病的病理基础,踝肱指数(ABI)能有效反映血管状态。解读GCA相关项目在血管病理方面的临床意义,有助于筛查并干预患者的早期血管病变,进而改善其预后。目的 评价GCA相关项目与ABI的相关性及其对低ABI发生的风险预测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5-11月进行GCA和ABI测量的74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资料。GCA包括简易营养评价法(MNA-SF)、FRAIL量表、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MF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量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量表、计时起立行走试验(TUGT)、5次坐立试验(FTSST)、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根据患者ABI划分低ABI组(ABI<0.9),正常ABI组(0.9≤ABI<1.3)。分析GCA各项目与ABI的相关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CA各项目对低ABI发生的风险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情况及MNA-SF、MFS、PSQI、BADL量表、IADL量表、FTSST、MMSE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ABI组的BMI明显高于正常ABI组(28.1 kg/m2 vs 23.8 kg/m2),两组患者FRAIL量表、TUGT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MFS、TUGT、FTSST得分与ABI呈明显负相关,BADL量表及IADL量表得分与ABI呈明显正相关。FRAIL量表与TUGT是经多因素调整后预测低ABI发生的有效项目,经年龄段调整对低ABI的OR分别为2.19〔95%CI(1.07,5.14)〕,1.18〔95%CI(1.06,1.38)〕。FRAIL量表对诊断低ABI发生的AUC为0.82〔95%CI(0.69,0.95)〕,最佳截断值对应于衰弱前期;TUGT对诊断低ABI发生的AUC为0.89〔95%CI(0.75,0.89)〕,最佳截断值为13.5 s。结论 FRAIL量表和TUGT对预测低ABI发生具有良好效力。重点关注衰弱前期、衰弱和TUGT结果大于13.5 s的人群的血管健康,对筛查和早期干预血管病变及下游多系统疾病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小宁  陈爽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1):3841-3844
背景 失能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医疗卫生服务和长期照护带来挑战。预计到2020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 600万,其中22.5%的失能老年人无法完成日常活动。因此,了解我国老年人的失能情况及影响因素十分必要。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失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为基础,应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评价7 773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失能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我国老年人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7 773例老年人中,失能老年人2 275例(29.27%)。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类型、个人年收入、饮酒、吸烟、睡眠障碍、情绪低落情况的老年人IADL失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低的受教育程度和年收入、饮酒>1次/月、睡眠障碍及情绪低落是老年人失能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我国老年人失能率较高,低收入、高龄、低的受教育程度、大量饮酒、睡眠障碍及情绪低落是老年人失能的主要预测指标,应为高危老年人提供旨在减少功能丧失的最佳健康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4.
苟春丽  刘永铭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6):2085-2089
在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中,右心室功能障碍(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RVD)已被广泛证实和认识,但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中,RVD还未被广泛关注和描述。近年来,研究表明RVD在HFpEF中所占比例较高,而且与心力衰竭不良预后独立相关。此外,肺动脉高压及心房颤动、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个合并症是RVD的致病或促进因素,也与心力衰竭临床预后不良相关。同时,认识右心与左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RVD的进一步理解至关重要。本文就HFpEF患者,RVD的患病率、RVD与多个合并症及与左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通过对HFpEF患者右心室功能进行评估为临床干预和治疗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郭佳  黄际远  郑洪银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2):2712-2715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丢失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6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风湿科门诊确诊的年龄≥40岁女性RA患者543例为RA组,另于同期在本院收集年龄≥40岁女性健康体检者1 7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年龄段受试者腰椎正位L1-4、左侧股骨颈(NECK)、华氏区(WARDS)、大转子(TROCH)、股骨干(SHAFT)、全髋骨(TOTAL)部位的骨密度(BMD)及腰椎、股骨部位骨质疏松(OP)情况。结果 RA组40~49、50~59岁受试者L1、L2、L3、L4及L1-4部位BM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0~69、70~79、≥80岁受试者L1、L2、L3、L4及L1-4部位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40~49、50~59、60~69岁受试者NECK、WARDS、TROCH、SHAFT、TOTAL部位BM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80岁受试者NECK、WARDS、TROCH、SHAFT、TOTAL部位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40~49、50~59岁受试者腰椎、股骨的OP发生率以及60~69岁受试者股骨的OP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0~69岁受试者腰椎的OP发生率以及70~79、≥80岁受试者腰椎、股骨的O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可以增加患者的骨丢失和OP发生风险,且其对不同年龄和不同部位的影响存在差异;中老年RA患者应注意OP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韩君  王君俏  谢博钦  王悦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1):2669-2675
背景 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使得衰弱成为重要的健康相关问题。相较于无衰弱者,衰弱高龄老年人发生跌倒、失能以及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选择合适的社区筛查工具有助于识别社区高龄衰弱人群并及早给予精准干预。目的 比较Fried衰弱表型(FP)、FRAIL量表和埃德蒙顿衰弱评估量表(EFS)用于社区高龄老年人衰弱筛查的一致性和适用性。方法 2018年7-8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徐汇区3个街道7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FP、FRAIL量表和EFS进行衰弱评估,并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作为效度评价标准,采用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Bayes判别分析检测三种衰弱评估工具的效度及合适性。结果 共发放问卷2 000份,回收1 915份,其中有效问卷1 625份,有效回收率为84.9%。对于1 625例老年人,FP、FRAIL量表、EFS分别筛查出衰弱老年人404例(24.9%)、149例(9.2%)、459例(28.2%)。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FP与FRAIL量表、FP与EFS、FRAIL量表与EFS之间衰弱评估结果的Kappa值分别为0.371、0.491、0.301(P<0.001)。以ADL为校标,FP、FRAIL量表、EFS的校标关联效度分别为0.484、0.564、0.653(P<0.001)。以日常生活能力为结局变量,FP、FRAIL量表和EFS预测日常生活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8、0.736、0.787。以日常生活能力是否下降为因变量,分别以三种衰弱评估工具得分为自变量,进行Bayes判别分析,结果显示,EFS对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预测的交叉验证准确率为75.70%,高于FP(63.90%)和FRAIL量表(67.80%)。结论 FP、FRAIL量表及EFS对社区高龄老年人衰弱筛查结果存在差异,其中EFS更适合筛查社区高龄老年人的综合衰弱,FP比FRAIL量表更适合筛查社区高龄老年人的身体衰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与衰弱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280例老年住院患者一般资料、共病数量和服药种类,采用衰弱指数(frailty index,FI)进行衰弱评估.根据FI值,将患者分为衰弱组(0.45≤FI<1,88例)、衰弱前期组(0.20< FI< 0.45,79例)及非衰弱组(0<FI≤0.20,113例),比较各组患共病及多重用药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0例患者中,检出衰弱、衰弱前期及非衰弱的比例分别为31.4%、28.2%及40.4%;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组患者共病数量多于非衰弱组,衰弱组患者≥2种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衰弱组和衰弱前期组(P< 0.01);从非衰弱组到衰弱组,多重用药的比例呈增加趋势,分别为29.2%、34.2%及52.3%(P<0.01).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FI水平与共病数量、多重用药和年龄呈正相关(P<0.01),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率高,同时合并多种疾病且服药数量较多,提示临床护士应主动了解患者的衰弱情况,全面评估患者,提供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