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开展辽宁省北苍术生态适宜性和品质区划研究,分析辽宁省内适宜栽种北苍术的区域及影响其品质的生态因子。方法 以收集的栽培北苍术采样点信息为基础,通过最大熵(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辽宁省北苍术生态适宜性进行研究;利用ArcGIS和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构建基于挥发性成分β-桉叶醇、苍术酮、苍术素和水溶性成分苍术苷A的品质区划。结果 影响北苍术生态适宜性的生态因子有7月份降水量、11月份平均温度、植被类型等,辽宁省北苍术生长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朝阳、抚顺、铁岭等地区,4月份降水量、昼夜温差月均值、7月份降水量是影响北苍术品质的生态因子。结论 辽宁省大部分地区适宜栽种北苍术,尤其辽宁西部地区的生态适宜度较高,4月份降水量是影响栽培北苍术质量的主要生态因子。本研究可为辽宁省北苍术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甘遂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寻找影响甘遂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预测其在我国的生态适宜性分布区,为其适宜生产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甘遂分布信息及环境因子数据,采用Maxent模型估算甘遂生态适宜性,利用GIS制图进行生态适宜区划分。结果:11月降水量、土壤p H、10月降水量、土壤类型、2月平均气温和海拔为影响甘遂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甘遂最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陕西、甘肃东部及山西南部,宁夏南部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西部有小部分最适宜分布区,新疆北部、甘肃南部有零星最适宜区分布;甘遂次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宁夏、河南、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南部、重庆、四川东部、河北南部、山东中部和东部地区。结论:本研究结果与甘遂历代产区基本一致,可以为甘遂野生资源探测、建立野生资源保护区及引种栽培选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道地产区生境特征提取的苍术生产适宜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和综合分析了与苍术生长相关的气候因子、群落特征和土壤类型,首先进行了苍术的气候适宜性区划;提取了苍术群落分布特征和苍术生长的土壤类型,根据气候、群落和土壤数据进行了苍术生产适宜性区划。结果显示:苍术的最适宜区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的交界部分,适宜区分布于四川与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和陕西与湖北境内的汉江流域,较适宜区分布于云南与黑龙江一线的狭长区域。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影响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挥发油组分的气候主导因子,并实现苍术挥发油形成的气候适宜性区划,探索将GIS用于中药区划的技术和方法。方法:典型相关结合逐步回归得到气候因子与苍术挥发油的相关模型并确定影响苍术质量的气候主导因子;使用Surfer 7.0软件对30年间(1971~2000)影响苍术挥发油的气候主导因子的均值进行空间插值,使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区划研究。结果:得到了气候因子与苍术挥发油中6个主要组分的相关模型,及苍术挥发油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发现10月份的气象条件对苍术挥发油组分的影响最大,温度及其与降雨的交互作用是影响苍术挥发油组分的气候主导因子。结论:苍术挥发油组分形成的气候适宜区与生长发育的气候适宜区不同。GIS技术用于中药区划研究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茅山地区苍术的分布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野生茅苍术在茅山的分布状况。方法:利用样方调查法,采集影响苍术生物量的相关环境因子,分析苍术生物量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GIS技术进行分布分析。结果:苍术生物量与短柄桴的长势、坡向和湿度密切相关;苍术在道地产区茅山北部野生量相对较少,南部较多,中部最少。结论:造成苍术分布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影响苍术生物量的因子主要是短柄桴的长势和坡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野生防风分布信息及多个环境因子,预测防风生态适宜性区划,为栽培防风的扩大生产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方法:通过最大熵(MaxEnt)模型分别加载89个野生防风分布点数据和气候、土壤、地形、植被等多项环境数据,预测栽培防风分布区域的生长适宜度和主导环境因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将预测结果分别划分为不适宜区、适宜区和最适宜区。结果:建立的MaxEnt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共筛选出土壤类型、最暖季降水量、最冷季降水量、最干季平均温和坡向5个主要生态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4.2%)为防风适宜生长的环境参数。结合ArcGIS软件分析认为,内蒙古中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黑龙江东北部大庆市、佳木斯市、齐齐哈尔市,吉林和辽宁两省西部地区,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是防风的普遍适宜生长区。结论:建立的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考察相符,可为防风的种植区域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收集和综合分析了与苍术生长相关的气候因子、群落特征和土壤类型,首先进行了苍术的气候适宜性区划;提取了苍术群落分布特征和苍术生长的土壤类型,根据气候、群落和土壤数据进行了苍术生产适宜性区划。结果显示:苍术的最适宜区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的交界部分,适宜区分布于四川与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和陕西与湖北境内的汉江流域,较适宜区分布于云南与黑龙江一线的狭长区域。  相似文献   

8.
基于MaxEnt和ArcGIS的黄连生长适宜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黄连种植适生地选择的迫切要求,该文在基于生态位理论模型MaxEnt和ArcGIS的黄连区划体系研究基础上,对黄连进行了生长适宜性区划的分析,并利用统计学分析的相关方法结合Arc GIS软件,对黄连的潜在分布区进行了生长适宜性等级划分,生成黄连生长适宜性区划图。结果发现,黄连生长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重庆石柱、武隆、巫溪、湖北利川、恩施等地。海拔、9月降水量以及2月降水量等7个生态因子是影响黄连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与海拔的升高有利于黄连中总生物碱含量的积累。研究结果不仅阐释了最适合黄连生长的自然环境,也为黄连的生产区划、也是抚育及规模化人工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玛咖在全球的潜在适宜区。方法:基于物种多样性信息数据库共收集49条玛咖分布有效记录,综合全球气候数据库中32组生态影响因子,将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环境适应理论方法相结合,研究全球范围内玛咖的潜在气候适宜分布区。结果:MaxEnt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分布概率较高区域主要集中在南美洲;环境适应理论主要包括南美洲大部分地区,非洲东南部、西部和中部,亚洲东南部部分地区和澳大利亚东部地区。2种方法叠加后玛咖的潜在气候适宜分布区主要包括南美洲、非洲中部及东南部、亚洲南部及中南部部分地区。结论:为玛咖在全球范围内的野生资源调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汉中宁强县天麻生态适宜性、产量和品质区划的研究,为宁强县天麻产业规划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结合产地调研、文献信息收集及样品采集和含量测定,解析影响天麻产量和品质的生态环境变量,构建天麻有效成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rcGIS)进行天麻品质区划和生产区划研究,总结小尺度(县域)范围内天麻生产区划的研究方法。结果:对采集到的89个生态因子进行筛选,最终选择13个生态因子做进一步分析,影响天麻的环境因子按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地形(43.2%)>气候(27.9%)>土壤(22.3%)>植被(6.5%);宁强天麻生态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县中东部、南部和县北部的部分地区;产量高适宜区主要在县东部;品质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县西部、北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高海拔区天麻浸出物含量相对较低,而地势平坦区巴利森苷E的含量相对较高,巴利森苷B、C和天麻素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较一致。结论:在陕西宁强县地形、气候和土壤是影响天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天麻品质区划与产量区划中适宜区的分布规律不相同,在进行天麻生产区划研究时应注重品质与产量区划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获取马尾松分布、产量和样品等信息资料。基于全国12个省414个样地马尾松采样数据和全国环境因子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马尾松分布区划,结果显示:马尾松分布最北端为北纬33.5°,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基于414个样地中马尾松株龄、株高和单株产量等生长指标,结合植被类型等数据,利用SPSS和Arc GIS软件相关功能,进行全国马尾松生长区划,结果显示:福建、贵州和广西马尾松分布面积较大,鲜松叶产量相对较高。利用SPSS的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构建莽草酸、原花青素、总木质素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Arc GIS空间计算功能,基于关系模型进行马尾松品质区划,结果显示:四川东部、贵州、重庆等地的松叶质量较好。在马尾松分布区划、生长区划和品质区划的基础上,进行马尾松生产适宜性区划,结果显示:马尾松种植基地最优区主要分布在四川东部、贵州中东部和广西东部等地。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道地性评价与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地药材是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瑰宝和行业关注热点。本文从性状品质、化学品质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道地药材进行多维度评价,并对中药材区划进行综述和展望,介绍了中药材定性区划和定量区划、生态区划和生产区划、中国区划和全球区划,生产区划因增加土地评价使得评价结果更有利于实际应用,全球区划从中医药海外发展战略角度发展历程将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海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区划20年——从单品种区划到区域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资源区划主要研究中药资源及其地域系统的空间分异规律,并按照空间一致性和差异性规律对中药资源和地域进行区域划分。本文全面梳理了近年来中药材区划的成果,介绍了中药材区划的地域分异理论、道地药材理论、基于环境胁迫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关系的环境适应理论、基于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区域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区位理论、基于水桶原理的投入产出理论,以及中药材区划遵循的原则。比较了4种常见的中药材区划方法:定性描述法、环境相似度聚类法(构建模板法)、模型构建法和基于遥感的区划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当前中药材区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以区域为基础单元的中药材适生性、产量和品质区划,明确其目标、内容和技术流程,指出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中药材区划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代表性良好的高分辨率数据为实现高质量的中药材区划提供了保障;2)综合利用各种区划方法,优势互补,使得区划结果更加可靠;3)从生态适宜性区划发展到生产区划,从单一品种的区划发展到区域规划,大大提高了区划的实用性,必将使得中药材区划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采样,收集全国板蓝根主产区89个样点信息,并使用HPLC测得样品的指标成分含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与Arc GIS,结合生态因子数据预测板蓝根全国生境适宜性分布。运用R语言建立药材指标成分含量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使用Arc GIS栅格计算方法对药材品质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板蓝根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最干季节降雨量、年平均温度和最湿季节均温;适合板蓝根种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北部,但各适宜种植区的药材质量差异较大,其中新疆地区的板蓝根药效成分含量最高。该研究为合理选择板蓝根种植地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药区划理论和区划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对中药区划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对中药区划研究的实践经验,对中药区划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明确了中药区划应以中药资源学、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和指导进行区划研究;中药区划应遵循优质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相似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中药区划的研究对象包括中药资源、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3个方面。对中药区划进行了界定,暨中药区划是研究中药资源及其地域系统的空间分异规律,并按照这种空间差异性和规律性对其进行区域划分。根据中药区划的相关理论、遵循的原则、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对中药区划指标的选取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了中药区划研究模型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白术中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对白术在全国主产区5省份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区划研究,为开展白术种植的合理区域选取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对全国5省份40个产地白术实地采样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不同气候因子条件下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的变异,及各气候因子对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并应用空间技术,依据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基于气候因子的白术生态适宜性区划。最适宜白术内酯类成分积累的气候条件为:最湿月降水量(220~230 mm)、最暖季平均温(25℃以下)、最干季平均温(大于10℃)。  相似文献   

17.
广西青蒿种植气候适宜性等级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分析广西气候条件下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以确定青蒿最佳种植区域。方法:测定广西各地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和各地环境信息,并进行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用GIS进行地理空间分析和区划。结果和结论:温度和日照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降雨量次之,湿度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较小,风速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此外,苗期和花期的气候因子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中花期时,日照时相对较短、温度相对较低、降雨量较小的区域内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桂东北和桂西南丘陵、山地海拔较高的区域最适宜种植青蒿;而桂中和桂东南平原地区则不适宜种植青蒿;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亦是青蒿人工种植的适宜区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北柴胡中柴胡皂苷类成分含量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对河北省北柴胡的地形适宜性进行区划研究,为选取种植柴胡的合理区域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对河北省43个产地的柴胡实地采样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不同地形因子条件下柴胡中柴胡皂苷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海拔、坡度、坡向对柴胡皂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并依据柴胡皂苷类成分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应用Arc GIS进行了基于地形因子的河北省北柴胡生态适宜性区划。最适宜柴胡皂苷类成分积累的地形因素为海拔(600 m以上)、坡度(4.00~5.50°)、坡向(阳坡),因此,将北柴胡种植在太行山、燕山等地形条件相似的山区地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后,野生药材资源减少、社会进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中药材栽培产业的发展,栽培药材将成为未来商品的主要来源。中药材分布区域广大,在分布区内生态环境多样,栽培经济效益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主产区。论文根据目前各主要药材主产地的地域生态学因素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等条件,以药材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基本要素为基础,将我国药材主产区分为质量主导型、产量主导型、效益主导型、人文主导型、特殊环境主导型及综合因素主导型,以科学指导选择最佳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行当归药材的品质区划研究,指导当归的合理栽培。方法: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从定西市5个县857个样地,采集当归样品857份,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采样点信息,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当归药材8个指标成分含量,结合全国生态因子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SPSS软件,ArcGIS软件进行当归品质适宜性分析。结果:当归的分布适宜区集中在定西市中部及南部,在适宜区范围内阿魏酸、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H含量由南向北递减;绿原酸含量由北向南递减;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I含量由东向西递减;丁烯基苯酞含量规律性不强,含量最高区域在岷县西部、渭源县清源镇、上湾乡、会川镇;藁本内酯在适宜区范围内含量一致性高,含量最高区域在渭源县中部及通渭县北部地区。岷县、漳县、渭源县南部、通渭县北部地区当归药材指标成分含量高,综合品质好。结论:该研究对定西市当归药材品质适宜性进行了等级划分,生成了各指标成分及当归综合品质适宜性区划图,研究结果可为当归药材的综合利用,正确选建优质当归原料基地,科学指导当归药材生产与区域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