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开窍于目是中医的经典论述之一,本文通过脏腑、气血、经络等方面来探讨肝与目的关系。主要从肝开窍于目的含义、理论依据、生理病理等方面展开论述,进一步阐释了肝通过经络、气血阴阳等与开窍于目的理论联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献研究,明确"肝开窍于目,从肝治目""目病多火"的深层次含义;在肝目皆体阴用阳的理论基础上,明确肝体阴虚失柔,易致火热上炎是目病的潜在病机,眼部热象为标,阴液不足为本,明确益阴柔肝识本在目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角度解释中医的“肝开窍于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内经>中"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等重要的中医理论,早已为广大的中医工作者熟知,千百年来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文章通过肝脏的物质代谢、病理生理联系,初步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肝开窍于目"这一理论作出诠释.  相似文献   

4.
"肝开窍于目"是中医最具影响的理论学说之一。从历代医家的大量文献可以看出,在生理病理上,肝脏的状况与目的功能状态有直接的联系。一旦肝脏有问题就会出现一系列目的病理状况。同时,通过目疾也可以诊断肝脏的病变,眼部的特殊改变常常预示着肝脏的异常疾病。运用肝目关系的理论还可以解释失明、眩晕、眼疾、精神障碍等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指导治疗。总之,肝伤致病,症状多变,疾患不一,却都不离乎目。  相似文献   

5.
“肝脑同治”抑郁症理论源于本课题组临床经验总结,为阐明其机理,从中医理论、现代医学、临床应用和方药研究角度进行初步探究,认为“肝脑同治”中医理论本质为“肝心同治”,即调节心脏功能以治疗抑郁症脑部病变,协调心肝二脏相互作用以干预病程进展。现代研究证实抑郁症存在肝脑共病的病理基础,且肝脑相互影响,疏肝可健脑,醒脑可畅肝。肝、脑可以肾精作为联络中介,填精益髓可调节下丘脑-垂体-肝轴和神经内分泌网络,关键脑区的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和Ca2+信号通路是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重要脑中枢机制,肝-脑炎症轴对肝脑之间信息传递具有重要的沟通调节作用。加味丹栀逍遥散为丹栀逍遥散加味入归心经的石菖蒲、远志所组成,以加强宁心安神、醒脑开窍之功,协同疏肝理气、和血养脾药物以增肝脑同治之效;逍遥散类方抗抑郁症机制研究为该方“肝脑同治”抑郁症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探究“肝脑同治”抑郁症机理,以期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支撑,促进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王思梦  唐娜娜  陈抒鹏 《光明中医》2023,(11):2094-2097
中医理论认为目为肝之外窍,肝与目功能相关,经络相连,病理相应,可相互为病,故可相互求治。官窍疾病可从其相应脏腑求治,高血压病多从肝治,由高血压病所致视网膜病变也应从肝论治。基于此理论创制的调肝活血稳压颗粒遣方精妙,用药针对目病多火、多郁的病理特点并兼顾补益,疗效确切。此文以中医理论为基,以中医经典为依据,并结合现代药理及临床治疗现状,分析肝开窍于目的生理功能和调肝活血稳压颗粒的用药特点,探讨调肝活血稳压颗粒治疗高血压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理论内涵,以期拓展临床治疗思维。  相似文献   

7.
目系是中医眼科的重要解剖结构之一,《内经》中已有记载,但在往后日臻完善的各种眼科辨证理论体系中,未见系统论及目系;目系的脏腑归属也一直没有形成学说。通过探讨目系的解剖结构,目系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目系与肝的生理联系、病理影响以及目系疾病的临床征象,来论证目系与肝的关系,提出目系属肝的理论,以期完善目前的藏象学说。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数字化目诊信息研究,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肝型患者目络特征及肝豆灵(GDL干预研究,以期为肝豆灵治疗WD肝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82例WD肝型患者(WD组)和健康志愿者68例[正常组(NC组)]。所有受试者均应用目诊仪采集眼部图像,进行目络特征的数字化提取。分析WD组的重要目络特征与NC组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探讨WD肝型患者目络特征与肝损害血清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水平及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将82例WD肝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二巯丙磺钠(DMPS)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肝豆灵片,共6个疗程(8 d为1个疗程)。评估肝豆灵干预治疗对ALT、AST、ALB水平及目络特征积分和Child-Pugh评分的影响。结果:(1)与NC组比较,WD组在目络特征“丘”(P<0.05)和“血脉”(P<0.05)积分更高。(2)WD肝型患者的ALT、AST水平、Child-Pugh评分与目络特征“丘...  相似文献   

9.
综合分析近年来有关醒脑开窍中药研究的文献,从醒脑开窍中药的药代动力学、对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脑保护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CNS)兴奋性的影响等方面,阐述醒脑开窍中药的药理共性特征和个体差异,丰富中医醒脑开窍的理论本质和科学内涵,为醒脑开窍理论的实验研究思路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0.
肝与目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为了从实验室角度论证祖国医学中所言“肝主目”、“肝开窍于目”的科学性,我们曾对47例肝经瘀滞型眼底病患者进行了肝、肺血流图描记,初步发现肝与眼在血液动力学方面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基于目前从理论上探讨肝与目关系的研究较少,实验研究亦不够深  相似文献   

11.
卢霞  叶永铭 《吉林中医药》2015,35(2):212-213,216
目的对针灸治疗干眼症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和Medline进行检索(1994-至今),以"针灸""针刺""干眼症""干眼"为关键词,收集、整理搜索到的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试验研究报道,对报道中的治疗方式、选穴配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多以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相配合,多以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太阳为主穴,或配以电针、灸疗、耳穴贴压、穴位注射等治疗手段。结论针灸治疗干眼症方法多样,在临床上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论述"补肾生髓成肝"新的治疗法则的概念、理论基础、理论体系和科学内涵,简述了"补肾生髓成肝"治疗肝脏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为临床治疗肝脏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疏肝活血方治疗脂肪肝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观察疏肝活血方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将40例脂肪肝患者分成治疗组21例,对照组1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易善复胶囊,治疗组同时服用疏肝活血方.疗程2-3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2%,对照组有效率47.4%(P<0.05).提示疏肝活血方为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4.
自拟化浊降脂方治疗脂肪肝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观察自拟化浊降脂方(生黄芪、陈皮、苍术、茯苓、泽泻、丹参、郁金、莪术、赤芍药、姜黄、生山楂、何首乌、枸杞子)治疗58例脂肪肝的疗效,疗程2个月.结果治愈21例,显效26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8%;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降低(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5.
从肝主疏泄谈肝脾相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主疏泄实质上是对气机的疏泄。中焦脾升胃降的气机有赖于肝疏泄气机来斡旋。气机疏泄太过,木旺克土,土受克而动;气机疏泄不及,木不疏土,土无力以运。肝失疏泄有太过、不及之分,故对脾运化的影响也不同。"木不疏土"较"木旺克土"使脾运化功能减退得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强肝软坚中药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门脉血流及纤维化标志物的影响。将肝炎后肝硬化及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中药强肝软坚方与西药心得安治疗,疗程3个月。分别观察用药前后肝功能、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的变化。结果:中药强肝软坚方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降低HA、LN、IV-C等肝纤维化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缩小门静脉内径(PV),脾静脉内径(SV)方面与西药相仿。提示中药具有良好的保护肝功能、降低门脉压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指标体系与诊疗标准,提高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诊疗水平、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方法:采用肝损伤与肝再生的现代生物学指标作为考察"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指标,使"肝肾精虚"的"隐性证候"成为可以准确把握的"显性证候"。结果:建立以肝脏组织学损伤、肝功能减退、再生障碍或紊乱等生物学指标为基础的"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指标体系及诊疗标准,据此对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的演变规律进行动态监测,判断预后和指导辨证论治。结论: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研究是提高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诊疗水平、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思想体现着肝脾之间气机相调、营血互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蕴含着脏腑间的相互关系和疾病的传变规律,对指导“治未病”具有重要意义。抑郁症患者中医病位要素多责于肝、脾两脏,通过运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这一“治未病”思想,结合状态医学理论,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方面探讨抑郁症的防治,为医者提供疾病防治的理论参考,进一步提高抑郁症的中医药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刘玲  王蕾 《山西中医》2011,27(2):5-7,11
从研究目脉的必要性、目脉的营养代谢及特点与五藏对目脉的调控3方面论述目脉的生理特性。认为血脉是人体重要组织,目是血脉汇聚之处,目脉异常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造成眼部出血或缺血性疾病的直接病因。目脉虽为血脉循环的一部分,但还具有结构纤细、壁薄,营养处于供需失衡,对精血失调非常敏感,在生理上更依赖肝脾的调控等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护目脉,是提高眼病治愈率的有效方法。探讨目脉的生理特性,既是眼科临床的需求,也是中医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耳尖放血配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治疗"红眼病"的临床疗效,以寻求缩短"红眼病"病程,尽快减轻其临床症状的高效疗法。方法:采用耳尖放血配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治疗"红眼病"128例,耳尖放血每天治疗1次,共观察5天,每天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痊愈率上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后及组间对照进行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红眼病临床症状体征上有明显优势。结论:耳尖放血配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治疗"红眼病"能够有效的控制症状,缩短病程,解除病人痛苦,减少疾病的传播,是一种治疗"红眼病"的高效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