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云南省富民县吸烟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经济负担.方法 采用按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抽取富民县7个乡镇18岁及以上常住农村居民共4 27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富民县COPD患病率为1.94%,其中男性为2.1%,女性为1.8%;吸烟率为35.4%,其中男性为72.4%,女性为0.9%;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被动吸烟率40.7%,其中男性为33.7%,女性为42.9%;女性被动吸烟率高于男性(P<0.05).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增加了患COPD的风险(P<0.05).富民县COPD的总经济负担为46.21百万元,其中直接经济负担为18.22百万元,间接经济负担为17.0百万元;归因于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经济负担分别为9.33百万元和30.04百万元.结论 吸烟和被动吸烟对当地的经济负担造成了显著影响.应降低人群的吸烟和被动吸烟率,从而减少其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85名住院COPD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患病后对经济负担的主观感受、治疗期间是否与医生讨论治疗费用、医疗费用的解决途径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住院COPD患者自觉经济负担较重者占54.1%,住院期间与医生讨论医疗费用的患者仅占30%,不与医生讨论医疗费用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认为不能解决问题及没有必要,COPD患者主观经济负担与患者经济状况、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性别相关(P〈0.01),女性比男性更易感受到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结论:住院COPD患者主观经济负担严重,医生对患者经济负担重视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被动吸烟对贵阳市300名城市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影响,为初步探讨本地COPD发病的可能因素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在贵阳市将300名居民纳入调查对象,询问有无吸烟史包括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情况,据此将所有居民分为3组:被动吸烟组,主动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各组均检测肺功能,行胸片检查,分析被动吸烟对COPD的影响.结果长期被动吸烟组和主动吸烟组较非吸烟组比较,COPD的发生率相对较高(p<0.05);长期被动吸烟组和主动吸烟组比较,COPD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动吸烟和主动吸烟一样均为COPD发病的诱发因素,前者虽然不及后者对COPD发生影响大,但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吸烟、贫血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易感性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为筛选COPD高危人群及防治COPD提供依据。方法 选我院收治的89例COPD患者(COPD组)及89例健康人群(对照组),比较2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合并疾病、文化层次、婚姻状况、吸烟情况、吸烟指数(smoking index,SI)、贫血情况、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水平、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占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百分比(FEV1/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采用Pearson分析SI、Hb与FEV1/FVC、FEV1%pred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COPD的相关影响因素,使用相... 相似文献
6.
通过3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问卷调查结果,了解个人一般情况、居住环境、职业暴露史、吸烟史、过敏史以及家族史等,分析导致COPD的环境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也是一种具有肺部和肺外表现的复杂综合征,其在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合并症、影像学表现、疾病进展、对治疗的反应性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于是,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COPD表型这一概念,并认为应从表型方面对COPD的异质性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表型选择个体化的治疗.2010年Han等[1]撰写了共识报告,提出表型是COPD研究的未来方向,此后,COPD表型研究便成为了呼吸病学研究的热点.COPD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目前COPD表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COPD的稳定期.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较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尚没有阻止或逆转COPD疾病进程的有效治疗方法,因此通过动物模型探究其病理过程及新的治疗途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几种常用COPD动物模型及建立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9.
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高,发病机制不明确,是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吸烟是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在烟雾刺激下,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性细胞激活并分泌大量的蛋白酶、活性氧类和细胞因子,引起肺组织损伤,黏液分泌增多,并导致氧化/抗氧化、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最终导致气流受限和肺气肿。戒烟是预防COPD的重要措施,在COPD的任何阶段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减轻COPD患者肺组织的炎性反应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病因复杂,临床上认为吸烟和被动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病因之一,首要治疗原则是通过缓解期的治疗,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彻底消除气道内的炎症和病理产物,从而达到预防COPD的目的。因而社区终将成为COPD防治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高发病,其在遗传学、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争论。本文对有关COP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社区35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沈阳部分社区35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COPD社区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中山社区和桂林社区35~8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测,取资料完整的2 194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调查资料完整且肺功能检查合格的2 194例人群中,男903例,女1 291例,平均年龄为55.8岁。COPD患病率为5.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6.5%,女性患病率为4.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人群的吸烟率为37.1%,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者中COPD的患病率为10.33%,显著高于非吸烟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PD人群中吸烟率为7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年龄、低体质指数、6个月以上的燃煤应用史是COPD的可能危险因素,而良好的家庭收入和文化水平是COPD的保护因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和年龄是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沈阳市部分社区35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为5.1%,吸烟和年龄是COPD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了吸烟和年龄以外,低体质指数、6个月以上的燃煤应用史、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也是COPD的可能危险因素。控烟、改善经济状况和提高文化素质将有利于COPD的社区防治。 相似文献
13.
背景 临床上大多将支气管舒张试验作为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的一个重要步骤,但其并不能鉴别所有的COPD和ACO。研究显示,深吸气量(IC)在反映严重COPD患者肺过度充气及呼吸困难程度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因此IC能否作为一个鉴别COPD和ACO患者肺功能的指标尚有待研究。目的 探究IC在鉴别COPD和AC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COPD患者20例(COPD组)、ACO患者21例(ACO组)。患者均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查,初次肺通气功能检查结果记为舒张前。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再行肺通气功能检查记为舒张后。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身高、体质量、BMI、性别、年龄),肺通气相关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IC、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位气体的瞬间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位气体的瞬间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位气体的瞬间流量(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舒张前、舒张后、舒张前后的绝对值变化(Δ)及改善率;分析ACO组患者及COPD组患者IC改善率与ΔFEV1、FEV1改善率、ΔFVC、FVC改善率、ΔPEF、PEF改善率的相关性,IC改善率诊断ACO的价值。结果 ACO组患者年龄小于COPD组(P<0.05)。ACO组患者ΔFEV1、FEV1改善率、ΔFVC、FVC改善率、IC改善率、ΔPEF、PEF改善率高于COPD组(P<0.05)。ACO组患者IC改善率与ΔFEV1、FEV1改善率、ΔFVC、FVC改善率、ΔPEF、PEF改善率均无相关关系(P>0.05)。COPD组患者IC改善率与FVC改善率呈正相关(rs=0.501,P=0.021),与ΔFEV1、FEV1改善率、ΔFVC、ΔPEF、PEF改善率无相关关系(P>0.05)。IC改善率诊断ACO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4(P=0.019),最佳截断值为13.11%,灵敏度为61.90%,特异度为85.00%。结论 IC在评价COPD患者对支气管舒张剂的反应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不如FEV1。IC诊断ACO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但其能否作为一个鉴别COPD和ACO的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烟熏制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9(USP-19)在COPD相关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烟熏诱导大鼠COPD模型,观察肺及骨骼肌组织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骨骼肌细胞内USP-19、肌球蛋白重链(MHC)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烟熏建立的大鼠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呈肺气肿改变,烟熏12周时,每高倍镜视野下肌纤维数量增多40%,间接提示骨骼肌发生萎缩;骨骼肌细胞肉MHC表达明显下调,与烟熏时间呈负相关;萎缩的骨骼肌细胞内USP-19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均明显上调,与烟熏时间呈正相关,与MHC表达呈负相关;萎缩的骨骼肌细胞内MAPKs通路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强(P<0.05).结论 USP-19基因参与COPD模型鼠骨骼肌萎缩的发生,起负性调节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MAPKs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32例AECOPD患者进行诱导痰的细菌、真菌培养,以痰中的下呼吸道病原菌浓度≥10^7CFU/ml作为诊断AECOPD病原菌感染的标准;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细胞培养病毒分离法检测呼吸道常见的7种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I型、副流感病毒Ⅱ型、副流感病毒Ⅲ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结果合格痰标本32份,痰培养检出40株菌,其中22株菌量≥10^7CFU/ml,来自16例患者,其中单一菌感染者8例,混合菌感染者8例。G^+球菌占22.7%(5株),G^+球菌占13.6%(3株),G^+杆菌占50%(11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最高,占22.7%(5株),真菌占13.7%(3株)。32份痰标本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7种病毒,全部为阴性。对这32份痰标本进行细胞培养病毒分离,其中1份标本为副流感病毒Ⅲ型阳性,余均为阴性。痰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0.0%,痰病毒检测阳性率为3.1%,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阳性率为3.1%。结论AECOPD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茵分离率最高。AECOPD的诱导痰病毒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诊断和病情变化中的价值。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分析我院2004年5月~2006年5月临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08例,依FEV1/FVC〈70%,同时FEV1%pre〈80%为标准,比较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及20min后,两者判断的一致性。以及根据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对COPD病情分级的影响。结果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及吸入20min后,两次同时符合标准者140例;前后均不符合有20例(占9·6%);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符合,但吸入后不符合26例(占12·5%);吸入前不符合,而吸入后符合者16例(占7·7%);吸入前不符合,而吸入后FEV1/FVC〈70%,但FEV1%pre〉80%6例(占2·9%)。最后诊断COPD有156例。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判断一致性较差。吸入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对COPD的病情分级判断一致性也较差。在156例COPD中,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20例(占12·3%)。结论严格执行COPD防治指南,规范COPD诊治中的肺功能检测,对COPD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开展早期肺康复干预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早期开始肺康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AECOP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抗炎、祛痰、平喘、氧疗等常规治疗,并发放AECOPD肺康复宣传资料。肺康复干预组于入院第1周内开始肺康复,包括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呼吸训练、运动训练、超短波治疗。分别于住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测量肺功能、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改良Borg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 对照组、干预组分别有53、43例患者完成随访。对照组6个月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较住院时下降(P<0.05);干预组6个月后FVC较住院时下降(P<0.05);6个月后FEV1、FEV1%与住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后mMRC分级较住院时恶化(P<0.05);而干预组6个月后mMRC分级与住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干预组CAT评分、改良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6MWD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AECOPD住院患者中开展早期肺康复干预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活动耐量。 相似文献
18.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栓塞(PE)发生率显著高于常人,但目前不伴红细胞增多的COPD患者并发PE的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不伴红细胞增多的COPD患者并发PE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呼吸危重症中心住院治疗的血红蛋白(Hb)≤140 g/L的COPD患者。依据肺多层螺旋CT肺血管成像(CTP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并发PE组和单纯COPD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史。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倾向性评分值,采用1∶1最邻近原则匹配,卡钳值为0.05,筛选出基线相同的两组病例。记录患者的D-二聚体、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不伴红细胞增多的COPD患者并发PE的影响因素,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病例339例,其中单纯COPD组289例,并发PE组50例。采用PSM方法筛选两组患者,最终得到单纯COPD组、并发PE组各50例进行后续研究。并发PE组患者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计数(N)、RDW、NLR高于单纯COPD组,淋巴细胞计数(L)低于单纯COPD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W是不伴红细胞增多的COPD患者并发PE的影响因素〔OR=1.561,95%CI(1.096,2.225),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伴红细胞增多的COPD患者RDW与NLR呈正相关(rs=0.225,P<0.05)。结论 RDW升高是Hb≤140 g/L的COPD患者并发PE的危险因素,且RDW与NLR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