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电话随访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7l例,每周电话随访一次;B组68例,每月电话随访一次;C组(对照组)69例,传统的不定期门诊进行随访。A和B随访组定期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及时纠正不健康生活方式及服药方法和自测血压情况。结果电话随访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每周一次电话随访组高于每月一次电话随访组(P〈0.05,P〈0.01)。结论定期每周一次电话随访,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2.
为改进中药临床试验报告质量,本文在《草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报告:CONSORT声明细则》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的特点,制定了中药临床试验报告的参考条目。本条目沿用了草药CONSORT声明的22项要求,对其中11项的部分内容根据中医药特点进行了细化和增减,并根据中成药和汤药两大类临床试验的特点,争别对参考条目进行细化;最目突出了受试者(participant)、干预措施(intervention)、对照(control)和结局(outcome)四个方面的内容。制定中药临床武验报告的参考条目旨在提高中药临床试验报告的质量,并为杂志编辑和审稿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临床试验的方法学问题与挑战:循证医学的观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运用循证医学观点分析了中医药临床试验及其评价的现状,论述了随机、对照、盲法在中医药临床试验及其疗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条件,并阐明了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中如何估算样本量、选择结局评价指标及临床试验依从性与意向性治疗分析。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药临床试验,有助于提高中医药临床诊疗与研究水平、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循证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有利于客观、科学地评价中医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广西地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在 CNKI上检索从1980-2014年的临床研究文献,按标准纳入文献,提取其研究方法及内容,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131项纳入研究中,明确诊断标准的116篇(88.54%),有辨证分型的32篇(24.43%),有疗效标准的123篇(93.89%),明确规定观察结局指标的89篇(67.94%),随机对照试验108篇(82.44%),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的119篇(90.84%),不良反应报告的47篇(35.88%),随访报告的8篇(6.11%)。结论 CHF 中医治疗性临床研究呈递增趋势,但临床方法学设计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提高。应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试验,规范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完善统计方法、不良反应报告和随访等。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10月~2004年9月对204例哮喘患者进行了出院后电话随访和预约复诊。经统计204例中有175例哮喘患者出院后在近期(3个月)和远期(6个月)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需要咨询和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需求率85.78%。通过随访和咨询,解答了院外哮喘患者存在的问题,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同时也反馈了大量的信息,为制订完善出院指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复发性流产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疾病,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中医对复发性流产的认识和治疗有丰富的古今文献记载,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仍缺乏高质量临床研究的验证。本研究对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中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方法学问题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提高临床研究的证据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从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 6个数据库中,全面系统地检索中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15日。参照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员手册、CONSORT声明和CONSORT for TCM声明,评价纳入的研究在设计与报告方面的方法学质量。 结果:共检索获得49篇中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随机对照试验,均在中国发表,但这些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低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未报告随机方法、样本量的估算、对象招募流程;未说明是否采用盲法;对受试对象的诊断标准以及病因、年龄、流产次数、中医辨证等基线资料未报告或报告不全面;治疗措施过于复杂;对照措施选择不当;随访报告存在偏倚;结局评价采用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等中间结局,少有采用终点结局(如活产率)。 结论:中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随机对照试验存在诸多方法学问题,建议严格按照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加以实施和报告,还应报告明确的诊断标准和详细的基线资料,根据研究目的制定合理的中药干预措施和对照措施,并报告终点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话追踪随访对门诊居家治疗的干燥综合征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5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门诊指导,定期复诊;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由专人对居家患者1~2月、3—4月电话追踪管理;参照自我效能感指标进行2次电话随访。随访结束采用自我效能感指标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ss患者认知行为、情绪维度及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组ss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李桂英 《黑龙江医学》2014,(12):1402-1402
目的研究出院随访在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在出院后接受随访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随访方法,研究组采用电话随访系统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满意度、随访有效率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百分比上均较对照组要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注册内与中医药防治肺癌相关的临床试验,探讨其注册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ChiCTR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中医药防治肺癌相关的临床试验。对检索到临床试验进行查重并提取相关数据。应用SPSS 26.0软件对纳入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归纳临床试验特征。[结果]共纳入中医药防治肺癌临床试验94项,其中预注册85项;临床试验注册单位分布在中国17个省级行政区,40家临床注册机构。临床试验注册排名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经费来源位居前3位依次为:地方财政24项(25.53%)、国家财政17项(18.06%)、自筹经费14项(14.89%);研究类型以干预性研究为主,仅有17项研究使用盲法。[结论]中国中医药防治肺癌临床试验注册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研究者临床注册意识显著提高,但试验设计及规范性欠佳,且试验注册存在明显地域分布不均衡,倡导研究者加强临床试验注册规范化,建议管理部门建立更完善的注册审核制度,以期未来能更进一步发挥中医药防治肺癌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RCT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评价,为未来高质量的中医药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一些意见。方法:检索国内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VIP)、万方(WF)四个主要的论文数据库,参照Cochrane偏倚评估工具及CONSORT-中药复方条目对符合条件的文章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合格文献46篇。评价显示:因文献的报告不全,大部分文献的偏倚风险均评定为不清楚;在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受试者合格标准、基线情况的描述、结局和估计值及研究的局限性等方面报告率分别为34.8%、56.6%、15.2%、0.0%、6.5%,无文献在分配隐藏、盲法、试验注册等方面进行报告。结论:目前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RCT的总体质量偏低,未来研究者应严谨地对待试验方法学上的实施并完善书面报告。  相似文献   

11.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PROMs)是评价与量化患者报告结局的工具,而良好的测量性能是应用PROMs的基本前提条件,但PROMs数量众多,测量性能评价欠规范、不全面,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PROMs成为临床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共识健康测量工具的选择标准(COSMIN)旨在帮助临床研究人员和医务工作者选择最合适的PROMs,本研究参考COSMIN并以中国腰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的选择为例,探讨PROMs选择路径,发现PROMs选择路径主要包含以下5项主要内容:全面检索判断是否已有工具、研制/译制工具、工具测量性能研究、系统评价、改编工具,其中系统评价是PROMs选择路径中的关键;同时,PROMs的选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环向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居民签约量不断扩大,但配套措施不完善、居民“签而不约”的问题依然存在。建立签约居民与家庭医生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是做实家庭医生服务的根本。上海市闵行区浦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巩固现有家庭医生签约率的基础上,将签约服务工作重点向有效服务转变,探索提高签约居民门诊就诊对应率的家庭医生服务改革。主要做法包括:推行“三优化两延时”模式(优化全科医生排班、宣传模式、门诊挂号和叫号信息系统,延时电话咨询服务时间和工作日午间服务时间并开设周末门诊);居民签约后实施药品供应“两多政策”(签约居民门诊就诊开具药品种类和数量多),落实长处方、延伸处方优势服务;推动绩效与考评机制“双改革”,拉开家庭医生门诊接诊签约居民与非签约居民的绩效差距,下发质量简报,以“整改通知书”的形式落实考核反馈。改革实施1年后(2019年6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居民家庭医生就诊率、家庭医生门诊签约居民就诊率、签约居民家庭医生延处方率分别达到了38.53%、31.99%、87.03%,较改革初始(2018年7月)分别提高了30.54、26.98、60.02个百分点。同时,家庭医生服务资源利用情况、居民的家庭医生服务知晓率和满意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文旨在对浦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革做法、成效及进一步的工作重点进行介绍,以期为其他地区提高签约服务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随着我国医疗花费的不断增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上的作用也更加凸显,因此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指出要强化基本药物的使用,坚持以基本药物为主导,为基层首诊提供用药保障。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全科医生基本药物处方行为的现状,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施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0年1-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城区1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17名全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微信语音的形式分别对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访谈时间控制在30 min以内。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例(82.3%)全科医生基本药物处方比例为50%~60%。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后共提炼出6个访谈主题:全科医生对基本药物制度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不及时;缺乏对基本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监测随访;基本药物无法完全满足全科医生的临床用药需求;基本药物与原研药医保报销比例无差异,不利于基本药物的推广;患者对基本药物的选择偏好较低。结论 目前北京市城区全科医生基本药物处方比例不高,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存在不足,因此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政策、提高全科医生及居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程度是进一步提高全科医生基本药物处方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背景 目前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确诊需要依据支气管肺泡灌洗和/或肺活检,属于侵入性检查,而胸部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尤其是胸部低剂量容积数据高分辨率CT(VHRCT)检查能更多地显示双肺解剖细节及病变细微特点,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但鲜有这方面的报道。目的 观察低剂量VHRCT下PAP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表现,从而探讨VHRCT在PAP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诊治的24例PA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胸部低剂量VHRCT资料、确诊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4例患者双肺均可见多发的磨玻璃样密度影,边界清,边缘模糊,其中12例磨玻璃影广泛分布,呈“地图征”表现,7例患者双肺可见局限性片状实变影;6例磨玻璃影中可见小叶间隔增厚,呈“铺路石征”表现;3例可见从肺门向外放射,呈“蝶翼状”分布的大面积阴影(磨玻璃影或/和实变影);2例可见充气支气管征;部分患者双肺可见多发微小结节及间质纤维化表现;24例均未见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增大;同一患者中可有上述几种征象同时出现。治疗后复查及随访过程中,24例双肺磨玻璃影范围不同程度缩小、密度减低、边缘清晰,4例实变影密度减低呈磨玻璃密度影,2例见充气支气管征。16例经支气管肺泡灌洗确诊,3例经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抗体检测确诊,5例经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确诊。确诊前根据患者胸部低剂量VHRCT的特征性表现高度提示PAP者共16例,符合率为66.7%(16/24),其余8例患者依据VHRCT的特征,5例提示细菌性肺炎、2例提示肺水肿、1例提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后总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酸碱度(pH)、氧分压(PaO2)高于治疗前,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PAP的低剂量VHRCT表现为广泛性或局限性分布的磨玻璃影和/或实变影,其中“地图征”和“铺路石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部分病例可见“蝶翼征”和充气支气管征;另外,本疾病一般无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增大;上述影像学征象有助于PAP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和疗效观察,可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散发性克雅病(sCJD)临床罕见,早期临床表现多变,临床诊断困难,需要结合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目的 分析17例临床可能或很可能sCJ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为sCJD早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案室2014年11月-2018年8月出院诊断为临床可能或很可能sCJD患者的住院病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民族、出院诊断、首发症状、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颅脑MRI、脑电图(EEG)、脑脊液14-3-3蛋白、血清朊蛋白基因(PRNP)、自身免疫性相关的快速进展性痴呆的抗体检查(血清及脑脊液非副肿瘤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检查、副肿瘤相关抗体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死亡情况、总病程。结果 共纳入17例患者,平均年龄(61.8±6.2)岁,均为汉族;出院诊断为很可能sCJD 16例(94.1%),可能sCJD 1例(5.9%);首发症状主要为记忆力下降(41.2%)、头晕(29.4%)、精神行为异常(17.6%);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下降(82.4%)、锥体束/锥体外系损害(47.1%)。16例患者颅脑弥散加权成像(DWI)均出现脑皮质和/或基底核异常高信号,相应表观扩散系数(ADC)低信号。皮质至少2处脑叶沿脑表面脑回状异常高信号,呈“花边征”或“绸带征”,基底核包括单/双侧尾状核、壳核等。1例患者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检查,影像学表现为N-乙酰天冬氨酸(NAA)峰降低。16例患者行EEG检查,其中基本节律减慢15例,周期性尖慢复合波(PSWCs) 4例,三相波5例,基本节律减慢背景上的非周期性的癫痫样异常放电4例。8例患者行脑脊液14-3-3蛋白检查,阳性3例。8例患者行PRNP检查,均为:(1)与标准序列比对,序列未出现突变(标准序列号NCBI:NM-183079.1);(2)129位氨基酸多态性为M/M型;(3)219位氨基酸多态性为E/E型。11例患者行血清及脑脊液非副肿瘤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检查,均为阴性。9例患者行血清及脑脊液副肿瘤相关抗体检查,均为阴性。17例患者全部进行电话随访,其中11例患者电话随访时已经死亡,总病程1.5~16.0个月、平均(7.4±4.7)个月,1年内死亡率为81.8%(9/11);2例患者电话空号;2例患者家属拒绝随访;1例患者家属不配合随访,患者已死亡,死亡时间不详,但其总病程<14个月;1例患者仍存活,至2019-02-01病程已达14.0个月。11例死亡患者中,发展至无动性缄默状态9例,因压疮感染而死亡2例;10例行颅脑DWI检查(其中7例患者基底核及皮质均有异常信号,总病程中位数为11.0个月;3例患者仅脑皮质有异常高信号,总病程中位数为4.0个月)。结论 sCJD是由朊蛋白感染的快速进展的、致命的神经变性病。当临床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视觉异常等时,应行颅脑MRI、EEG、脑脊液14-3-3蛋白、实时震动诱导转换(RT-QuIC)检查明确临床诊断;出现颅脑MRI孤立皮质受累、14-3-3蛋白阳性时病情进展较快;出现EEG非周期性的癫痫样异常放电、特征性的三相波及PSWCs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6.
背景 我国慢性疾病早期发现、实时监测和有效控制情况仍不完善,致使临床工作者不能准确掌握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不利于慢性疾病管理和居民健康。人工智能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显现出优势,探索能够准确获取流行病学特征的方法有利于慢性疾病的管理。目的 调查独立自然村老年高血压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掌握患者确实数据资料,研究获取高血压流行病学数据的可靠方法,为更有效地开展基层防治高血压工作提供大数据支持。方法 2019年6-7月调查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门家庄乡某独立自然村65岁以上老年人群。至2019年6月,该村总人口为2 603名,村医自2016年1月开始至2019年6月使用当地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共登记管理2 485名(占该村总人口95.47%),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516名(20.76%,方法一研究对象);2019年6-7月对该村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入户走访调查,实际参与调查416名(方法二研究对象),应答率80.62%(416/516);该独立自然村从2017年12月开始使用智能辅助诊疗系统,至2019年6月,已对2 460名村民进行健康数据管理,诊疗记录9 856人次,65岁以上老年人337名(方法三研究对象)。分析三种方法采集高血压流行病学数据的优缺点。方法一:根据当地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确诊为高血压者的记录,分析高血压患病率;方法二:采用入户调查和现场检测血压的方法,分析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方法三:采用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中老年人群多次就诊数据记录,分析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结果 三种方法中研究对象的年龄及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一确诊高血压患者226名,患病率为43.80%(226/516)。方法二确诊高血压患者313名,患病率75.24%(313/416);入户调查新发现高血压患者53名,知晓既往有高血压者260名,高血压知晓率为83.07%(260/313);近两周在服用高血压药物者238名,治疗率为76.04%(238/313);调查时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者74名,控制率为23.64%(74/313)。方法三确诊高血压患者176名,患病率为52.23%(176/337);既往有高血压者172名,高血压知晓率为97.73%(172/176);近两周在服用高血压药物者168名,治疗率为96.45%(168/176);有血压测量记录者118名,血压<140/90 mm Hg者32名,控制率为27.12%(32/118)。结论 采用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和入户调查的方式均能较好了解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与原有数据登记仅有疾病诊断的方式相比具有优势,其中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可更加全面、动态地获取数据,有利于疾病流行病学数据的收集和慢性疾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背景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越来越关注自身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方法之一。目的 了解不同时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收集脑卒中危险因素,并在入院后3~5 d、发病后1个月、发病后3个月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发病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医保类型、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治疗方案是入院后3~5 d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医保类型、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发病后1个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文化程度、医保类型、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方案是发病后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同时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不同,只有在不同时期关注不同的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做到患者全病程管理。  相似文献   

18.
背景 随着近年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的深入研究,建立了许多非侵入性预测模型评估慢性乙肝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以此替代肝组织活检进行肝纤维化评估和随访,但一些无创模型中所需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检测比较困难,临床使用受限;同时其诊断效果亦缺乏大规模临床验证。目的 探讨APRI、FIB-4、Forns、HB-F、APGA、Hui 6种模型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价值,以期选择一种诊断效能高且简单易行的模型用以临床推广。方法 回顾2013年6月-2018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221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曾行肝穿刺活检,且在肝穿刺活检4周内行血常规、生化及凝血检查。肝纤维化分期参照Metavir评分标准评定,并据此分为F01组(Metavir评分为0~1分)、F23组(Metavir评分为2~3分)和F4组(Metavir评分为4分),分别为78例、98例和45例。肝显著纤维化定义为Metavir评分≥2分,肝硬化定义为Metavir评分4分。计算APRI、FIB-4、Forns、HB-F、APGA、Hui评分。分别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倍正常上限ULN及ALT<2倍ULN时,绘制6种模型诊断肝显著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三组患者6种模型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模型评分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ALT≥2倍ULN时,APRI、FIB-4、Forns、HB-F、APGA、Hui诊断肝显著纤维化的AUC分别是0.836、0.738、0.807、0.836、0.912、0.819,诊断肝硬化的AUC分别是0.732、0.705、0.789、0.784、0.811、0.863。ALT<2倍ULN时,APRI、FIB-4、Forns、HBF、APGA、Hui诊断肝显著纤维化的AUC分别是0.790、0.811、0.825、0.768、0.820、0.787,诊断肝硬化的AUC分别是0.815、0.872、0.892、0.857、0.863、0.881。APGA对ALT≥2倍ULN患者肝显著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当截断值>0.955分时,42例患者的APGA评分高于0.955分,其中39例Metavir评分≥2分;当截断值>1.005分时,32例患者的APGA评分高于1.005分,Metavir评分均≥2分。APGA对ALT≥2倍ULN患者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当截断值>0.955分,42例患者的APGA评分高于0.955分,其中13例Metavir评分=4分;当截断值>1.265分时,7例患者的APGA评分高于1.265分,其中6例Metavir评分=4分。APGA对ALT<2倍ULN患者肝显著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当截断值>0.815分时,132例患者的APGA评分高于0.955分,其中93例Metavir评分≥2分;当截断值>1.005分时,47例患者的APGA评分高于1.005分,其中45例Metavir评分≥2分。APGA对ALT<2倍ULN患者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当截断值>0.935分,70例患者的APGA评分高于0.935分,其中28例Metavir评分=4分;当截断值>1.155分时,16例患者的APGA评分高于1.155分,其中13例Metavir评分=4分。结论 APGA无创肝纤维化模型无论在ALT≥2倍ULN或ALT<2倍ULN时,对慢性乙肝患者肝显著纤维化及肝硬化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该模型涉及的指标简单易得,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河南省政府已在本省内对全面推动分级诊疗政策做出部署,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水平将直接决定新医改的效果,准确了解当前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现状将有助于政策的推进。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并进一步探索居民分级诊疗制度认知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调查员家庭所在地,以河南省14个地级市的管辖地区为调查地,选择≥16岁、交流水平良好并愿意配合调查的居民为调查对象。于2017年11月-2018年3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居民基本情况,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关于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建议,获取医疗政策信息的途径。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37份,有效回收率为94.75%。结果 对于分级诊疗制度,1 137例居民中,41例(3.61%)选择“很了解”,141例(12.40%)选择“比较了解”,181例(15.92%)选择“一般了解”,542例(47.67%)选择“很少了解”,232例(20.40%)选择“没听说过”。其中不同文化程度、户口类型、医保类型居民分级诊疗制度认知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医保类型是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居民获取医疗政策信息的途径主要为广播电视(59.19%,673/1 137)。结论 河南省居民对于分级诊疗制度的认识不足。建议进一步加强分级诊疗政策的宣传,可针对不同情况居民进行个性化宣传,以达到最大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