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鼻咽拭子采样方法,提高病毒标本核酸检测的质量。方法采用专人专岗进行鼻咽拭子采集,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标本的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结果定专人专岗进行病毒标本采集后,通过规范操作流程,改进采集方法,加强安全防护,确保了病毒标本质量的稳定性及采集人员的安全。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鼻咽拭子采集采用专人专岗完成,能显著提高病毒标本核酸检测质量,降低采集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9年12月以来,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COVID-19)。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该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1])。指南~([2])指出,鼻咽拭子等检测为确诊的金标准,咽拭子采集因刺激患者咽部或鼻腔,患者在采集过程中易对采集者脸部打喷嚏或大口呼气,会产生气溶胶和飞沫,加上近距离接触,使采集者易发生职业暴露,增加了感染风险~([3])。本院发热门诊利用亚克力板对咽拭子采集台进行改进,降低了医务人员感染风险,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总结某三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进行鼻咽拭子标本采集的安全管理经验。要点包括:建立单独标本采集间、采集环境严格消毒灭菌、培训专业护理人员、加强个人防护、规范采集方法及流程,采集标本及时安全送检。共成功采集鼻咽拭子11 000余份,8名护士参与操作,平均直接操作1 375余次,未发生操作者感染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鼻咽拭子与口咽拭子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为临床选择样本类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99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同时采集其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样本,按随机原则确定不同患儿采集2个部位样本的先后顺序。2份样本同时送检,采用胶体金免疫分析法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Flu)A、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ADV)抗原。结果 199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鼻咽拭子FluA、FluB、RSV、ADV阳性率和4种病毒的总阳性率分别为31.2%、10.6%、6.0%、5.5%和52.3%,口咽拭子分别为20.6%、7.0%、5.0%、5.0%和37.6%;鼻咽拭子FluA、FluB阳性率和4种病毒总阳性率高于口咽拭子(P0.05),RSV、ADV 2种样本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40例患儿鼻咽拭子阳性、口咽拭子阴性;有11例患儿鼻咽拭子阴性、口咽拭子阳性;以鼻咽拭子检测结果为标准,口咽拭子FluA、FluB、RSV、ADV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59.7%、61.9%、75.0%和45.5%,特异性均97%。结论结合操作的便利性,对于儿童患者而言,取单个咽拭子样本检测呼吸道病毒时可仅采集鼻咽拭子样本。对于临床高度疑似病例,可同时采集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样本,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谢红艳  孟红梅 《护理研究》2013,27(10):901-90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采集鼻咽拭子方法在肺炎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400例符合标准采集鼻咽拭子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0例,A组采集时先采鼻拭子再采咽拭子,B组先采咽拭子再采鼻拭子,两组按统一标准送检。[结果]A组一次采集成功率、耗材污染浪费、护士工作效率、病人满意度均明显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拭子采集要先采鼻拭子再采咽拭子,能提高一次采集成功率,减少耗材污染浪费,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血站护士职业暴露的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血站护士职业暴露干预措施的有效性,防范护士职业风险。方法从职业安全教育着手,建立职业暴露管理制度,优化操作流程,规范护理操作,采取预防措施(防护用具使用、针刺伤预防、医疗废物处理、职业暴露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干预,并对干预前后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职业暴露干预提高了护士的职业安全防范意识.使护理操作行为更加规范,职业暴露发生率下降。结论对职业暴露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降低血站护士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7.
鼻咽拭子行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环节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鼻咽拭子标本采集中的实践经验,包括护士抗压能力培训、穿脱防护环节管理、鼻咽拭子标本采集流程管理、质量考核等,通过加强环节管理质量,保障医务人员工作安全,稳步提升护理服质量。  相似文献   

8.
翁勤  陈肖敏  张骏  张旭  张丹妮   《护理与康复》2021,20(3):99-100
咽拭子培养作为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方法,在急诊、发热门诊和感染科中应用广泛。医护人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前线,有诊治、护理患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面临着病毒感染的巨大风险。在咽拭子采样过程中,患者咳嗽等产生的飞沫可能会导致医护人员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增加职业暴露的危险[1-2]。可视喉镜具有光线可控、视野广、操作空间大等优点,在临床中可方便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治疗操作[3-4]。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荧光定量的检测方法,探讨取材方法、时间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发热人群的标本800份,其中鼻咽拭子混悬液308例,咽拭子280例,鼻拭子212例,采集时间以患者的就诊时间为准,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同时做季节性流感病毒检测、B型流感病毒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RNA检测。结果 800份样本中有423例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阳性,占53%;其他流感352例,占44%。就取材方法而言,鼻咽拭子混悬液的阳性率为68%,咽拭子的阳性率为47%,鼻拭子的阳性率为39%。就采集时间而言,发病1天内采集的样本阳性率为64%,发病3天内采集的样本阳性率为31%,发病7天内采集的标本阳性率为8%,发病7天后采集的标本阳性率为0。结论在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检测中,取材时应尽可能取鼻咽拭子混悬液,且采样时间越早阳性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于台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室工作的463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暴露风险因素问卷、心理压力量表及操作规范性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463名手术室医务人员中有84名(18.14%)在过去1年内发生过职业暴露风险。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职务、工作年限、职称、心理压力水平、操作规范性、日均工作时长、夜班间隔时间、接触化学物质频率、医疗废弃物处置方式及防护用具是否完善、是否参加职业暴露风险相关培训的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触化学物质频率、心理压力水平、操作规范性、防护用具是否完善、医疗废弃物处置方式、是否参加职业暴露风险相关培训、日均工作时长及夜班间隔时间是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将上述8个因素均纳入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列线图模型,该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95%CI为0.798~0.912),特异度0.889,敏感度0.731,准确度0.876。结论 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准确度和区分度,可对手术室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11.
《疾病监测》2005,20(12):661-661
1.尽早采集病人呼吸道标本:及时、规范采集不明原因肺炎或可疑人禽流感病例呼吸道标本。最佳采集时间为发病后3d内,如错过最佳时间,仍应尽早采集,一般采7d内标本。如第一份标本核酸检测阴性,应立即再次采集呼吸道标本。上呼吸道包括鼻拭子、鼻咽拭子、鼻咽抽提物、鼻洗液、咽漱液;下呼吸道标本包括呼吸道吸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组织活检标本。  相似文献   

12.
重庆地区191例小婴儿鼻咽拭子细胞培养沙眼衣原体20.9%(40/191)阳性。我们认为鼻咽拭子与鼻咽部抽吸物培养效果相当,前者更适宜于临床应用。并从标本采集与贮藏温度提出方法学改进以提高培养的灵敏度;总结了小婴儿沙眼衣原体肺炎常见的特征性症状体征,以引起儿科医师对本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总结42例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分布情况,对暴露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对策。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暴露方式主要与穿刺有关,原因包括安全防护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以及环境等因素影响。防护对策主要有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和职业防护培训、改善工作环境、规范诊疗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暴露后标准处置程序等。认为有效的职业暴露风险管理,可降低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鼻咽拭子细菌培养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同时采集403例类百日咳综合征或肺炎住院患儿鼻咽拭子和口腔吸取物,以分区划种半定量法接种培养后进行菌种鉴定,"+++"及以上考虑有临床意义.对比2种类型样本培养结果及其与患儿临床表现和疾病转归的吻合程度.结果 403例患儿中,鼻咽拭子培养阳性率为31.5...  相似文献   

15.
许军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7836-7837
我国正处于艾滋病发病高峰,手术室接受艾滋病患者的手术也日益增多,医护人员在实施有创操作中意外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也随之加大。因此,重视手术室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管理被放在重要位置。随着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识的不断深入,手术室护理学者们在探索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使用鼻咽拭子法及鼻咽部细导管负压吸取法采集鼻咽部分泌物快速检测流感病毒的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鼻咽拭子法及鼻咽部细导管负压吸取法采集1042例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鼻咽部分泌物作为实验样本,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法试剂盒检测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抗原,并做出评价.结果 使用以上两种方法 采集患者鼻咽部分泌物作为实验样本快速检测流感病毒,所得结果 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用鼻咽拭子法取材快速检测流感病毒是一种可靠方法 ,较之鼻咽部细导管负压吸取法更加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17.
谢红艳 《护理研究》2012,26(4):357-358
[目的]探讨肺炎监测项目管理流程再造及效果.[方法]我科于2011年1月对肺炎监测项目管理流程再造,即实施新流程.比较新流程实施前、后病例纳入准确率、调查表填写完整率、鼻咽拭子采集率、采样耗材出入库准确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新流程再造后,病例纳入准确率、调查表填写完整率、鼻咽拭子采集率、采样耗材出入库准确率均高于流程再造前(P<0.01);同时提高了项目组满意度.[结论]再造流程应用于肺炎监测项目管理中,有利于提高病例纳入准确率、调查表填写完整率、鼻咽拭子采集率、采样耗材出入库准确率,提高项目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职业暴露风险存在于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且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医学生从学校进入实习基地时即面临严峻的职业暴露风险问题。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教育,将职业防护教育贯穿于实习前和实习阶段的全程对降低实习生职业暴露风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小婴儿肺炎患者沙眼衣原体培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小婴儿肺炎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及对应的临床症状。方法 用鼻咽拭子采集226例标本,同时用此采集法与鼻咽抽吸物采集法同时采集63名患儿标本,用细胞培养法。结果 除去污染酶菌35例小婴儿鼻咽拭子细胞培养沙眼衣原体20.9%(40/191)阳性。鼻咽拭子与鼻咽部抽吸物63例,培养阳性分别的11例与10例,前者更适宜于临床应用。回顾并总结了小婴儿沙眼衣原体肺炎常见的特征性症状体征。结论 儿科医师应对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小婴儿肺炎要给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便捷流动咽拭子采样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在广东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者20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名。对照组使用普通治疗车进行咽拭子采样,观察组使用“便捷流动咽拭子采样车”进行咽拭子采样。比较两组核酸检测者的单位时间采样率、采样后的清洁消毒时间、不适反应发生率。统计咽拭子采样操作者对“便捷流动咽拭子采样车”的临床使用情况评价。统计操作者的心理应激、操作恐惧感、自感暴露风险程度等自我安全心理评估情况。结果 观察组使用便捷流动咽拭子采样车单位时间采样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样后的清洁消毒时间短于对照组,不适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便捷流动咽拭子采样车的采样防护性、取物方便性、咽喉观察便易性、消毒便易性得分均高于普通治疗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操作者的心理应激、操作恐惧感、自感暴露风险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使用便捷流动咽拭子采样车可明显提高单位时间采样效率,降低核酸检测者不适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