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国内外早产儿护理研究现状、了解当前研究热点,预测其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和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中有关早产儿护理的期刊文献,采用CiteSpace 5.8.R1可视化分析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3 525篇,英文文献760篇。近10年国内外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国内发文量多于国外。国内外作者合作网络图谱中均有网络形成,但中心性均<0.1。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喂养、生长发育及延续性护理是国内研究热点;而国外以袋鼠式护理、疼痛护理、早产儿喂养和早产儿母亲焦虑等作为研究热点。结论:目前早产儿护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早产儿喂养、袋鼠式护理、延续性护理等方面。建议研究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拓展早产儿护理内涵,如护理模式、疼痛及营养管理、早产儿照护者情绪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0年—2022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再喂养综合征相关研究的热点。方法:对2000年1月1日—2022年4月30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再喂养综合征相关文献发表年份、作者、地域、期刊分布、被引情况、关键词等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26篇文献,发文量逐年增加,作者、研究机构及国家主要集中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聚类关键词12个,研究热点集中在神经性厌食症、儿童、死亡率、电解质失衡、营养性喂养的方法等方面。结论:国内再喂养综合征研究较少,研究质量不高,国内临床及科研人员可增加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深入进行再喂养综合征的相关研究,丰富其研究内容,探索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梳理和总结腕踝针国内外研究脉络、热点、发展趋势,为今后研究者提供依据及可行性建议。方法:国内文献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为数据来源,分析纳入文献年度发文量、高频被引文献;国外文献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获取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22年2月18日腕踝针相关文献。应用VOSviewer软件和CiteSpace软件进行高频关键词分析、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和关键词时间序列分析,绘制相关关键词、文献作者、发文机构的知识图谱等,并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国内文献共纳入685篇,国外文献共纳入19篇,涉及作者598名,其中核心作者11名,涉及研究机构416所,涉及关键词535个,形成18个具有代表性的聚类。结论:目前腕踝针研究热点集中于腕踝针的临床研究,在针刺疗法、护理及疼痛领域的运用是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蒋小芳  闫小红 《全科护理》2023,(17):2314-2318
目的:对近10年国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的研究现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国内该研究领域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主,检索2013年1月1日—2022年11月1日收录在该数据库中与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相关的文献,以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作为本研究的资料来源,采用CiteSpace 6.1.3可视化软件绘制图谱,对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相关文献的年度发文量、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共纳入有效中文文献142篇,总体来说,国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相关文献发文量趋势不稳定,其中发文量在2017年达高峰,随后几年逐渐减少,发文量≥2篇的作者共11人,其他作者均为1篇,频次较低。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均为3篇,但与其他研究机构未生成合作群,缺少跨地区交流与合作。关键词聚类有10个,突现词共7个。结论:近10年来,国内在本研究领域的关注度不高,发文量不稳定,不同机构、不同地区作者之间合作不够紧密,交流甚少。目前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的研究热点主要在病人生活质量、血糖方面,但是这方面病理机制研究甚少,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护理文章不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近10年艾灸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梳理知识结构,为临床开展中医护理提供支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近10年发表的艾灸护理相关文献,经Refworks格式转换后,运用科学计量学工具CiteSpace对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746篇相关文献,有31名作者发文量大于2篇。发文量最多的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和厦门市中医院,各发表5篇。对168个关键词进行聚类,形成了10个关键词聚类标签,并从关键词中筛选出艾灸护理的十大优势病种。[结论]艾灸在护理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相关部门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及中医护理人员的培养。加强艾灸与其他中医操作的联合,以聚类结果为研究的依据,深化艾灸护理研究的横向与纵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杨  彭鸿  王云星 《全科护理》2023,(9):1164-1169
目的:通过可视化分析关于我国护士职业环境主题的研究现状,探讨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0年—2022年发表的关于护士职业环境主题文章,使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和关键词突现行可视化分析,并对相关结果进行总结与讨论。结果:筛选后共纳入357篇文献,发文量自2010年起呈波动性上升趋势,至2018年达到顶峰,之后逐年下降;发文量4篇及以上共11位作者,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为发文最多的机构;关键词共形成23个聚类,纳入其有分析意义的13个聚类,探测到16个突现词。结论:研究机构主要为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护士长、现状、男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病人安全、离职倾向为该领域研究热点;护士工作环境与转型冲击以及职业承诺的相关性是该领域的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近10年胸痛中心建设文献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可视化软件VOSviewer与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26日胸痛中心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841篇,近10年胸痛中心领域的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共形成5个相对稳定的的研究团队,但核心作者及作者群尚未形成。去除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后,出现频次最多的3个关键词为心肌梗死、预后、院前急救,共形成了11个关键词聚类标签。结论 该领域研究热度逐年上升,胸痛中心认证体系持续改进、建立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数据共享与沟通平台构建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前沿。但目前该领域核心作者及核心作者群缺乏、研究团队及机构规模小、彼此之间合作不紧密,未来仍需加强核心领导力的建立和强化各研究团队的合作意识,推动胸痛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曾梦平 《当代护士》2022,(12):81-86
目的检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评估、干预处理及预防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提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问题,检索相关文献,利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工具,对各类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汇总证据并评定证据级别。结果总结出37条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证据,包括喂养不耐受评估和诊断、干预策略、预防方法以及喂养策略等。结论总结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评估、预防与喂养策略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以科学的方法管理和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梳理分析刮痧研究的相关文献,探讨其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态势,为相关学者更好的进行刮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1-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刮痧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5.7软件对文献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 452篇,近20年的发文量呈波动上涨的趋势;发文作者共626位,杨金生发文19篇位居第1;发文机构共503家,上海市气功研究所发文31篇排名第1;关键词共735个,聚类结果显示,研究主要包括刮痧与其他中医技术联合应用的的临床研究及便秘、咳嗽、乳腺增生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关键词突现结果显示,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生活质量、疼痛突现强度较高且持续至今。结论近20年我国刮痧的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本研究通过知识图谱初步直观展现了该领域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为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献血人群队列建立的相关研究,了解国外献血队列研究发展历程,发现当前国际上献血人群队列研究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献血者队列相关文献,经过筛选和数据处理后,对纳入的文献从发文量趋势、学科、作者、机构分布进行文献计量分析,运用Citespace 5.6R5软件进行国家/地区、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72篇文献(研究型论文654篇,综述类论文18篇),1991年至今献血者队列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整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以2019年至2020年增长最为迅速。被引频次排名前3位的作者分别为Kaaks R (1 301次)、Rinaldi S (1 186次)、Riboli E (1 130次);排名前3位的机构分别为英国RLUK图书馆、加州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排名前3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美国(176篇)、德国(64篇)、法国(54篇),且均与其他国家合作紧密。出现频次排名前5位的关键词分别为“blood donor(献血者)”“prevalence(流行情况)”“infecti...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近十年妊娠期运动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国内妊娠期运动的相关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以“妊娠期”并含“运动”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2010年至2019年发表的文献,采用Citespace对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81篇,发文量≥2篇的作者有46名,研究结构有26家,形成6个关键词聚类标签:#0孕妇、#1运动指导、#2心理护理、#3动态血糖监测、#4妊娠并发症、#5预见性运动护理。结论:目前尚未形成核心的作者和作者群,缺少跨机构的科研合作。目前已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的方法、时间及频率的指南,但目前尚无权威的专家共识或是指南明确孕期妇女是否需要进行运动以及如何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在未来的研究中建议以聚类结果为依据,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为国内制定及完善孕期规范化、系统化运动保健指南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入住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的60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产儿治疗和护理及非营养性吸吮、口腔按摩及运动等干预措施,同时按照《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实施经口喂养;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干预,并采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对患儿经口喂养能力进行评估后经口喂养。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经口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奶量不增或减少、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可以指导医护人员正确评估并帮助早产儿尽早安全的经口喂养,降低早产儿经口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25例早产儿的25项临床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因素与影响早产儿喂养的关系。结果:525例早产儿中出现喂养不耐受119例,发生率22.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呕吐≥3次、腹胀、败血症、胃残余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胎龄增加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针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早产儿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31例)、B组(31例)、C组(31例)。A组早期给予微量喂养,同时给予抚触;B组早期给予微量喂养,C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24h以后开始喂养。观察三组早产儿的摄入奶量、体重、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较C组每日摄入更多奶量及热卡(均P0.01),A组较B组每日摄入更多奶量及热卡(均P0.01);A组较B组、C组更快恢复出生体重(均P0.01);A组每日体重增长较B组、C组快(均P0.01),A组、B组胃肠外营养时间与C组相比明显缩短(均P0.01),A组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较C组更早(P0.01),A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9.4%)较B组(51.6%)、C组(74.2%)低(均P0.01)。结论抚触配合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更快地发育与成熟,改善胃肠动力,提高早产儿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研究,了解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研究的理论依据,进一步优化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新进展。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CNKI数据库文献的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3篇文献,形成114个高频关键词和10个自然聚类。至1998年以来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缺少作者和医疗机构的聚集,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性。重点集中于我国医院科研绩效评估体系和管理策略的研究。结论 近年来我国医院科研绩效管理相关研究持续增长,但仍存在发表论文量不足,研究内容局限的问题,还需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抚触疗法及非营养性吸吮辅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将6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加抚触疗法及非营养性吸吮.[结果]干预组胃残留量、腹胀消失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喂养耐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疗法结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住院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早产儿常规喂养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温箱遮光造成黑暗环境;鸟巢围拢患儿安置合适体位;非营养性吸吮;生后5d内注射泵微量喂养,5~7d后重力鼻饲胃管喂养,适量加奶,逐渐过渡到常规经口喂养的方法。结果干预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腹胀消失时问短,胃内储留量少,体重增长较对照组明显,达到全胃肠内营养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箱遮光、合适体位、非营养性吸吮、早期微量喂养逐渐过渡到常规经口喂养的方法,会有效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使用无创呼吸机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喂养不耐受、体质量增长速率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入住NICU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发育支持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结果:干预组早产儿母乳喂养比例及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质量增长速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可提高使用无创呼吸机早产儿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比例及纯母乳喂养率,降低使用无创呼吸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提高恢复至出生体质量速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喂养方法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喂养方法对住院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早产儿喂养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6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实验A组:输液泵持续输注24h;实验B组:输液泵持续输注30min,间歇1.5h,交替进行;对照组:持续推注3~5min,1次/2h。观察三组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体重、头围、身长增长情况。结果实验A、B两组喂养耐受性均较对照组好,且实验A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验B组(P<0.01)。住院10d、20d三组间平均体重增长差异无显著意义,且实验A、B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输液泵输注法是早产儿较为理想的喂养方法,其喂养耐受性及生长发育情况均较好,其中输液泵持续输注法,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