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视频结合图文式痰标本留取图在结核科患者留取痰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3月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 2019年4—6月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口头讲解痰标本留取要求及注意事项,观察组配合自行设计的图文式痰标本留取图讲解痰标本留取的要求,并在留取标本的前1 d为患者播放有效咳嗽咳痰方法的视频。比较2组痰标本留取合格率、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为94. 7%,高于对照组的87. 3%,观察组痰涂片阳性率为49. 2%,高于对照组的30.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视频结合图文式痰标本留取图应用于结核科患者中,提高了痰标本留取合格率和痰涂片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不同痰标本留取方法对痰培养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秀凌 《上海护理》2009,9(5):18-2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痰标本留取方法对痰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2007年2—8月我院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使用抗生素前将生理盐水6mL与10%的氯化钠4mL配制成4%的高渗盐水,以氧气雾化吸入10min诱导漱口后,留取痰于灭菌塑料容器内,加盖立即送检;对照组在使用抗生素前清水漱口后留取痰于灭菌塑料容器内,加盖立即送检。观察两组标本留取的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标本合格率76.7%,对照组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诱导方法留取痰标本能有效提高痰标本的合格率,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在小儿痰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将儿科2015年1~3月留取痰培养标本的1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法留取痰标本;将2015年4~6月留取痰标本的10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根据PDCA循环管理方法,运用计划、实施、检查与处理四个阶段进行管理。针对痰培养标本存在的采集合格率、阳性率低下的问题,找出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干预,不断改进,再进入下一个循环,并对比两组痰培养标本采集合格率、阳性率。结果 PDCA循环管理组痰培养标本采集合格率、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能有效提高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和痰培养结果准确性,对护理质量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是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痰标本采集的合格率,加强肺部感染病人抗生素应用的监测。方法:观察组采用规范的痰标本采集和质量控制方法,考察其痰标本采集合格率和细菌培养阳性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痰标本的规范采集和质量控制后,其合格率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宣教,加强对患者采集痰标本的正确指导和规范操作,同时加强与微生物实验室的沟通,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可提高痰标本的合格率和痰培养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痰标本留取方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符合下呼吸道感染并进行痰培养试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采用不同的痰标本留取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结果 实验组标本合格率78.7%,对照组48.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吸引器留取痰标本比传统直接从口腔中留取痰标本的合格率高,更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痰液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0例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5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用氨溴索30mg+生理盐水5mL雾化吸入后咳嗽排痰,对照组采用常规用力深咳嗽排痰。记录两组患者标本采集率、标本合格率、痰液标本培养阳性率以及排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标本采集率、标本合格率、痰液标本培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排痰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中,采用早期氨溴索雾化吸入后进行痰液标本的采集,可提高标本采集率、标本合格率、痰液标本培养阳性率,值得在临床实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朱银月 《当代护士》2018,(1):148-149
目的探讨无痰或少痰的肺结核患者留取痰标本的有效方法,提高痰标本留取的质量。方法将60例无痰或少痰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背部叩击法留取痰标本,观察组以2.5%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配以背部叩击法诱导痰标本,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天-第3天留痰成功的人次及送检标本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第1天-第3天留痰成功的人次及送检标本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5%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配以背部叩击法能明显提高无痰或少痰肺结核患者留取痰标本的成功率和合格率,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能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昏迷、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危重病人痰标本留取的最佳方法,提高痰标本采集成功率和病原菌检出率。方法:选择ICU昏迷、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危重病人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茂菲氏滴管部分采集痰标本,对照组采用传统一次性吸痰管采集痰标本。将标本送检,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合格率和病原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留取痰标本方法可显著提高其留取合格率和病原菌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次性吸痰器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患儿留取痰培养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入住PICU首次留取痰培养标本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住病区将其分为观察组302例和对照组318例,观察组采取一次性吸痰器配合一次性吸痰管留取痰培养标本;对照组仅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留取痰培养标本。比较2组痰培养标本质量、留取痰培养标本所需时间。结果 观察组痰培养标本质量好于对照组(Z=-4.571,P<0.001),留取痰培养标本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t=-32.600,P<0.001)。结论 PICU患儿采取一次性吸痰器留取痰培养标本,可大大提高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缩短标本留取时间,节约人力,避免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进型留取痰标本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痰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1月9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普通吸痰管留取痰标本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吸痰管集痰器留取痰标本的方法,比较2组痰标本合格率及病原菌检出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痰标本细菌培养合格率及病原菌检出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χ2=8.21,P0.01;χ2=10.05,P0.01)。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一次性吸痰管集痰器留取痰标本,可提高痰标本合格率及病原菌检出的阳性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在危重病人痰培养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方法]将156例存在肺部感染需行痰细菌培养检查不能自行咳痰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普通吸痰管吸痰采集痰培养标本,观察组病人采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吸痰采集痰培养标本。比较两组病人标本合格情况、致病菌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标本合格率、致病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病人痰培养标本采集中采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可提高痰标本合格率及致病菌检出率,效果优于一次性普通吸痰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培养标本不合格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2012年1~12月本院收集的1524份痰培养标本设为对照组,2013年1~6月收集的768份痰培养标本设为实验组,由专人负责调查分析对照组痰培养标本不合格原因,提出对策并在实验组中实施。比较实施前后两组痰培养标本不合格情况。结果两组痰培养标本在采样时机有误、样本量不足、口腔未清洁干净、样本水样或唾液样、非肺深部的痰液不合格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合格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样时机有误、标本量不足、口腔未清洁干净、样本水样或唾液样等因素是引起痰培养标本不合格主要原因。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患者的健康教育,规范痰标本采集流程等可提高痰培养标本合格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法对外科术后ICU机械通气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80例外科术后ICU机械通气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排痰法,观察组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法,比较2组的排痰效果、护理2 d后的血气指标、肺部感染率以及ICU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2 d的排痰量均多于对照组,痰液粘稠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2 d时的Sa O_2、p(O_2)大于对照组,p(CO_2)小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ICU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振动排痰能够显著提高ICU患者的排痰效果,改善肺部通气,减少肺部感染,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提高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标本合格率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 对就诊和住院的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阳性率、病原体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将2007年1月-2008年2月收集的资料作为实验组,将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监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痰培养标本合格率、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对痰培养标本的质控管理,全面提高临床护士对痰培养标本合格率意义的认识及收集痰培养标本的技能,是保证痰培养标本合格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女婴尿液标本收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收集尿液标本的女婴82例,均使用传统方法及改良方法收集尿液,改良方法组将无菌大棉球放置在尿液收集器开121处留取女婴尿液标本,传统方法组直接用尿液收集器留取尿液标本,比较两组尿液标本平均使用收集器数、收集器受大便污染总次数、平均留取标本时间及标本检验结果。结果改良方法组留取尿液标本平均使用尿液收集器数、收集器受大便污染总次数及平均留取标本时间分别为(2.43±0.18)个,(24.02±8.43)次,(2.32±0.16)h,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组的(6.78±0.87)个,(78.01±11.32)次,(6.69±0.3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4.84,34.65,103.53;P〈0.01)-;两组尿液标本尿液常规(酸碱度、尿液比重、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上皮细胞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604,0.395,0.498,1.278,0.492;P〉0.05)。结论改良女婴尿液标本收集法能显著提高尿液标本的留取率,减少使用尿液收集器的数量及留取尿液标本所需时间,且对尿液常规检测结果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设计密封负压粪便采集器,并探讨其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密封负压粪便采集器由负压球、采样管、限位器、套管鞘等组成。便利选取2021年1月—12月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9例腹泻患儿作为应用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88例和对照组71例。试验组采用密封负压粪便采集器采集粪便标本,对照组采用普通肛拭子。比较两组粪便标本采集成功率、粪便喷溅率、肠道黏膜损伤率、粪便标本采集耗时以及采样人员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粪便标本采集成功率、采样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粪便喷溅率、肠道黏膜损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粪便标本采集耗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结论 使用密封负压粪便采集器采集粪便标本,能提高采集成功率,减少粪便喷溅和肠道黏膜损伤,工作人员对其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标本合格率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对就诊和住院的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阳性率、病原体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将2007年1月-2008年2月收集的资料作为实验组,将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监测结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痰培养标本合格率、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对痰培养标本的质控管理,全面提高临床护士对痰培养标本合格率意义的认识及收集痰培养标本的技能,是保证痰培养标本合格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诱导痰液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痰液标本328例,按入院单双日分为高渗盐水诱导痰液组165例,对照组163例,对两组痰液标本细菌培养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痰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05)。结论诱导痰液采集的痰液标本能提高痰细菌培养的阳性,对减少临床诊断的时间,提高疗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