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关节腔注射对膝骨性关节炎兔软骨细胞JNK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玻璃酸钠组、正清风痛宁组和乌头注射液组。除正常组外,将其余4组白兔以木瓜蛋白酶和L-半胱氨酸关节腔注射诱导建立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适应性饲养1周后,各组给与相应药物(0. 1 m L/kg) 1周后,取各组兔的关节软骨,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细胞JNK表达,并进行组间数据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乌头注射液组兔软骨细胞JNK的表达明显降低(P 0. 05);与玻璃酸钠组和正清风痛宁组比较,乌头注射液组软骨细胞JNK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 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头注射液对骨性关节炎有一定治疗作用,与抑制软骨细胞JN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对膝骨性关节炎兔关节液中TNF-α(肿瘤坏死因子)和PGE_2(前列腺素E2)含量的影响,探讨乌头注射液对膝骨性关节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乌头注射液组、玻璃酸钠组和正常对照组。在除正常组以外的其他3组兔膝关节腔中注射木瓜蛋白酶建立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实验造模完成后,分别以0.1 mL/kg的剂量标准依次注入玻璃酸钠、乌头注射液和生理盐水,药品注射时间为第1、4、7、10天。注射完毕,饲养1周后以空气栓塞法处死所有实验白兔。抽取各组兔膝关节液,采用ELISA法测定关节液TNF-α和PGE_2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兔关节液TNF-α和PGE_2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乌头注射液组和玻璃酸钠组两者均明显下降(P0.05),但高于正常组(P0.05);乌头注射液组两者均较玻璃酸钠组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注射液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和PGE_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关节腔注射乌头注射液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MMP-1、MMP-3、MMP-13的影响,初步探讨乌头注射液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50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玻璃酸钠组、正清风痛宁组和乌头注射液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兔经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溶液诱导骨关节炎模型,2周后各组分别于第1、4、7、10 d共4次关节腔注射给药,1周后处死兔取膝关节软骨组织,肉眼观察关节软骨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关节软骨MMP-1、MMP-3、MMP-13表达。结果:乌头注射液组关节软骨MMP-1、MMP-3、MMP-13表达较模型组和各药物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注射液关节腔注射能够显著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MMP-1、MMP-3、MMP-13表达,对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改变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关节腔注射乌头注射液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兔关节液IL-1β、IL-18、NF-κB p65等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乌头注射液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50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玻璃酸钠组、正清风痛宁组和乌头注射液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兔经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诱导骨关节炎模型,2周后各组分别于第1、4、7、10d共4次关节腔注射给药,1周后处死兔子取膝关节软骨组织,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进行Mankin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关节液IL-1β、IL-18、NF-κB p65含量。结果:乌头注射液组关节软骨病理改变Mankin评分总积分较模型组和玻璃酸钠组明显降低,乌头注射液组关节液中IL-1β、IL-18、NF-κB p65含量较模型组和玻璃酸钠组均明显降低,IL-18含量较正清风痛宁组明显减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注射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兔的关节软骨病理改变有一定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关节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18、NF-κB p65的表达有关,其作用可能与激活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双固一通"温针灸在预防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过程中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双固一通"温针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股静脉法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双固一通"温针灸组在造模开始时采用"双固一通"温针灸法,对关元(CV 4)、足三里(ST 36)、内膝眼(EX-LE4)、犊鼻(ST 35)和阳陵泉(GB 34)等穴进行预防性治疗;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在造模8周后,各组分别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超微结构,TUNEL染色光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双固一通"温针灸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超微结构接近正常组,模型组软骨细胞轮廓不清楚,胞膜坏死崩解,胞浆内细胞器消失,细胞裂解为致密颗粒样物质,细胞固缩、变形,甚至出现核分裂,染色质浓聚;"双固一通"温针灸组和模型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高于正常组(P<0.01),"双固一通"温针灸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双固一通"温针灸可抑制实验性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过度凋亡,从而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骨性关节炎模型兔膝关节软骨细胞p-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2只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关节软骨作体外细胞培养,培养后软骨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玻璃酸钠组、丹参组4组。采用NO诱导凋亡,各组给予相应处理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p-IκBα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软骨细胞p-IκBα蛋白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玻璃酸钠组、丹参组p-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组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玻璃酸钠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可以通过抑制IκBα磷酸化,从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保护软骨下骨及软骨细胞,有效防治OA。  相似文献   

7.
梁玉萍  梁玉凤 《新中医》2012,(7):128-129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予温针灸配合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舍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MMP-9、TIMP-1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取12只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关节软骨作体外细胞培养,培养后软骨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玻璃酸钠组、丹参组4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软骨细胞内MMP-9、TIMP-1蛋白表达,RT-PCR检测软骨细胞内MMP-9 mRNA、TIMP-1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相对正常组,OA模型组的软骨细胞组织中MMP-9、TIMP-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玻璃酸钠组MMP-9、TIMP-1蛋白表达低于空白模型组(P0.05),丹参组MMP-9、TIMP-1蛋白表达低于空白模型组(P0.01);丹参组MMP-9蛋白表达低于玻璃酸钠组,TIMP-1蛋白表达高于玻璃酸钠组。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空白组相比,OA模型组家兔关节软骨组织MMP-9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MMP-9/TIMP-1失衡;治疗后,与OA模型组相比,玻璃酸钠组、丹参组MMP-9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TIMP-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玻璃酸钠组相比丹参组MMP-9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TIMP-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有效纠正MMP-9和TIMP-1在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中异常表达,减轻软骨损伤,有效治疗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舒筋汤外洗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简称膝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O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舒筋汤外洗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组(试验组50例)和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组(对照组50例),观察2组用药5周后临床疗效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膝关节症状体征均比治疗前非常显著改善(P〈0.01);试验组治疗后膝关节症状体征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舒筋汤外洗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可以阻止炎症因子对软骨细胞及其基质的损害,对改善膝关节功能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逍遥散对雌性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Huith法对30只雌性新西兰兔右膝关节进行膝骨关节炎造模,造模1周后将3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逍遥丸组、玻璃酸钠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逍遥丸组每天每只给予8丸逍遥丸(相当于原药材3 g),配成30 mL液体灌胃,连用5周;玻璃酸钠组予以玻璃酸钠注射液0.15 mL.kg-1右膝关节内注射,每周1次,连用5周;对照组每天予以30 mL生理盐水灌胃,连用5周。造模后12周末处死所有实验兔,取右膝内侧胫骨平台软骨组织切片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逍遥丸组细胞核正常,核膜完整,核质均匀,线粒体嵴部分模糊,出现空泡化现象,内质网、高尔基体正常,纤维组织稍紊乱,有凋亡小体存在;玻璃酸钠组细胞核正常,核膜完整,核质均匀,线粒体空泡化较轻,内质网、高尔基体正常,纤维组织稍紊乱,有凋亡小体存在;对照组细胞核可见固缩现象,线粒体异常,表现为线粒体嵴模糊、消失,空泡化现象较明显,内质网、高尔基体基本正常,纤维组织紊乱现象较明显,多个标本见凋亡小体。结论:逍遥散对雌性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逍遥丸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30只新西兰兔造模1周后随机分为逍遥丸组(简称中药组)、玻璃酸钠组(简称针剂组)、对照组,每组10只,第12周末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取右膝关节胫骨平台软骨组织,采用末端原位标记法光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凋亡及计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药组、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揉髌手法对兔膝关节软骨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揉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为手法组、针剂组、模型对照组、假模组和正常组各10只。前3组通过手术结扎并切断右侧臀下静脉、股静脉和大隐静脉造模,假模组显露相应血管但不结扎,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1周后手法组采用揉髌手法分别施术于兔右下肢5周共17次;针剂组右膝关节内每周注射1次玻璃酸钠注射液,连用5周。其余3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后8周末处死所有动物,取右膝关节内侧胫骨平台软骨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细胞增殖率,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模型组软骨细胞减少,增殖率为(13.25±2.66)%;手法组软骨细胞增多,增殖率为(17.90±2.80)%;针剂组软骨细胞增多,增殖率为(17.13±4.09)%;假模组软骨细胞增多,增殖率为(12.63±2.92)%;正常组软骨细胞正常,增殖率为(7.75±1.39)%;与模型组比较,手法组、针剂组和正常组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揉髌手法可促进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降低软骨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微肿痛贴对兔膝骨性关节炎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4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各10只,即超微肿痛贴组、狗皮膏药组、模型组、正常组。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制备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治疗6周后抽取关节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兔膝关节液中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超微肿痛贴组及狗皮膏药组中TNF-α的表达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微肿痛贴以及狗皮膏药可通过降低膝关节液中TNF-α水平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归地补肾活血方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口服归地补肾活血方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2组均为4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1疗程优良率治疗组为67%,对照组为3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疗程优良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6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年后优良率治疗组为76%,对照组为4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归地补肾活血方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15.
蔡一强  王洪旭  李现林  任平 《河南中医》2019,39(12):1878-1881
目的:观察膝痹消丸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河南省骨科医院骨伤科门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组予膝痹消丸口服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注射治疗。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AKSS评分、Lequesne指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阳性体征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K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equesne指数、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有效率为74.3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阳性体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痹消丸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率高于单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6.
章建华  章权  朱希  王政光  尹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11):2437-2439,2595,2597
目的:明确健膝壮骨方对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药效作用,初步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为将其研发为中药新药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A)10只和手术组50只,将手术组造成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对照组(B)、壮骨关节丸阳性对照组(C)、健膝壮骨方高剂量组(D)、健膝壮骨方中剂量组(E)、健膝壮骨方低剂量组(F)5组。于造模7天后,高、中、低剂量给药组每日灌服健膝壮骨方药液(按每100g体重灌胃2mL),剂量分别相当于生药8g、4g、2g;阳性对照组每日灌服壮骨关节丸水溶液(按每100g体重灌胃2mL),相当于成药2 g;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处死一半动物,取股骨内侧髁软骨,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3、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健膝壮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及壮骨关节丸阳性对照组均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软骨细胞凋亡亢进的趋势,在下调P53过度表达及调高受抑制的Bcl-2蛋白表达方面均优于模型对照组,治疗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软骨细胞凋亡是导致骨性关节炎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健膝壮骨方能较好地转变软骨细胞凋亡亢进的趋势,这种作用可能与影响P53、Bcl-2的表达有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软骨细胞,对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有预防和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针刀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干预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60例,随机分为2组,即针刀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干预膝骨性关节炎30例(治疗组),单纯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对照组)。1次/周,5次为1个疗程。每个患者治疗1个疗程,2个月后观察疗效。对2组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进行分析比较,并探析针刀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干预膝骨性关节炎相关机制。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比较,P<0.01,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针刀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结论针刀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刀配合施沛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楠  秦斌  任婷婷 《中医正骨》2007,19(2):16-16,18
为研究针刀疗法厦玻璃酸钠注射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将16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针刀治疗厦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为主,对照组只采用一般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6%,对照组为67.5%,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对病人疼痛、肿胀、压痛、功能活动的改善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针刀疗法配合施沛特(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总体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探讨舒筋汤外洗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简称膝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O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舒筋汤外洗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组(试验组50例)和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组(对照组50例),观察2组用药5周后临床疗效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膝关节症状体征均比治疗前非常显著改善(P<0.01);试验组治疗后膝关节症状体征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舒筋汤外洗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可以阻止炎症因子对软骨细胞及其基质的损害,对改善膝关节功能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兔膝关节软骨形态结构的变化,探讨针刀配合手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将4~6月龄的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为5组:治疗组、针剂组、模型组、假模组和正常组。造模1周后开始治疗。治疗组使用小针刀配合捏拿手法治疗,按针刀四步进针法对局部压痛点或病理性条索状物进行切割松解。捏拿手法由上而下捏拿兔右下肢股四头肌,每只兔子每次施术10分钟,每周1次,连续治疗5周,共5次。针剂组每周每只兔子右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0. 6 mL,注射后屈伸膝关节20次,连用5周。模型组、假模组及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于造模后12周末取材。肉眼观察关节软骨组织大体变化;再光镜观察软骨组织形态结构。结果以彭太平组织病理学分级标准分级评分,治疗组与针剂组的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跟针剂组的软骨细胞形态学Mankin’s评分变化对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KOA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膝关节内骨内压,调节膝关节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抑制氧自由基对软骨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