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婴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Q-PCR)方法检测26例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患儿血、尿及其母亲母乳CMV-DNA;应用ELISA检测患儿血清CMV-IgM水平,并与20例正常儿童比较。结果 患儿26例中24例血清或尿液CMV-DNA阳性(92.30%),其中8例同时有血清CMV-IgM阳性。对照组5例尿液CMV-DNA阳性(25%),两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患儿大便乳糖阳性占80.76%。母乳CMV-DNA阳性占90.90%。结论 CMV感染是婴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原因之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含CMV的母乳;多数患儿同时伴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轮状病毒肠炎在婴儿室一次流行及治疗、控制体会。一、流行病学资料我院婴儿室于1994年4月13日~22日先后发生13例新生儿腹泻,送13份粪便作ELISA法均检获轮状病毒抗原,转入新生儿病区治疗,4月23日至27日仍连续不断出现新生儿腹泻共32例.立即进行检疫,关闭婴儿室。彻底进行消毒隔离。45例腹泻婴儿经市防疫所取粪便标本作聚丙烯酸胶凝胶电泳法(PAGEHRV-RZA)检测轮状病毒阳性者26例占57.8%。二、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流行期间入室婴儿232例发病者45例,发生率19.3%。男25例女ZO例。胎龄均>37周。体重≥2500克44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对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认识,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合理治疗。方法分析36例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纯母乳喂养31例,占86.1%,混合喂养(母乳+米糊)3例,占8.3%,米糊喂养2例,占5.6%,本组病例均未添加任何辅食及预防用维生素K,死亡3例,18例留有后遗症。结论应加强对乳母的营养指导,建立预防用药制度。  相似文献   

4.
小儿乳糖不耐受临床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探讨乳糖不耐受(LI)在兰州地区的发病情况,我们自1991.31 ̄1993.8采用徐州医学院推荐的醋酸铅氢氧化学法,观察腹泻患和2958便,不伴有腹泻闰 状的肠道外感染患儿203例,并以40例健康婴儿粪便对照。发现3岁以下腹泻患儿中乳不耐受的发生率占46.9%,且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3岁以上患儿无1例11这与不再以乳食为主有关;轮状病毒性肠炎的LI发生率显著高于细菌性肠炎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手术近期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是婴儿最常见的呕吐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国外统计占活产儿的1.9%,国内约为0.3%~1.0%。占消化道畸形第3位。其治疗主要通过幽门环肌切开术。近3年多来,我院通过对36例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以下简称为CHPS)的患儿进行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麻疹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总结分析1985~1986年收治的76例小儿麻疹,结果表明,近年麻疹的发病季节、高峰后移,3~5月份发病率为44.7%,小婴儿发病增多,大龄儿童发病上升,外来流动人口发病多。麻疹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仅1994年~1996年占76例中的32.99%。全身症状较轻,皮疹稀疏,Koplik’s斑发现率下降,并发症病例占86.8%,其中腹泻病例多占35.5%,预后好,无1例死亡。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和小婴儿心脏病手术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和总结新生儿和小婴儿心脏病手术在上海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发展和目前状况,并对新生儿和小婴儿心脏病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选择、强化围术期生命器官的保护提出方案。方法1973年6月-2004年5月115例新生儿和281例小婴儿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根据不同的年龄和手术阶段将资料按等级分组对照,N/Ⅰ组:15例,为新生儿第1阶段;N/Ⅱ组:21例,为新生儿第2阶段;N/Ⅲ组:79例,为新生儿第3阶段;I/Ⅰ组:26例,为小婴儿第1阶段;I/Ⅱ组:50例,为小婴儿第2阶段;I/Ⅲ组:205例,为小婴儿第3阶段。新生儿病种分布中大动脉错位(D-TGA)最多,占57例(49.6%),小婴儿病种分布中VSD/PH,或同时伴有房间隔缺损(ASD)和PDA占104例(37.0%),其次为小婴儿D-TGA 54例(19.2%)。结果总住院死亡63例(15.9%),新生儿22例,小婴儿41例。N/Ⅰ组、N/Ⅱ组和N/Ⅲ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3.3%、57.1%和6.3%,新生儿D-TGA和PA/IVS的病死率第3阶段最低。I/Ⅰ组、I/Ⅱ组和I/Ⅲ组的病死率分别为50.0%、22.0%和8.3%。I/Ⅲ组的D-TGA和PA/IVS病死率均明显高于N/Ⅲ组。结论对于复杂和危重先心病应该宣传积极采取早期手术措施,尤其是D-TGA和PA/IVS等疾病新生儿阶段的手术病死率明显低于小婴儿。对于出现心力衰竭和严重缺氧患儿的处理要有急诊手术的观念。通过强化围术期生命器官的保护提高手术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婴幼儿肺炎伴腹泻患儿的病原体。方法以50例婴幼儿肺炎伴腹泻患儿为实验组,50例婴幼儿肺炎而无腹泻患儿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均予大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实验组50例婴幼儿肺炎伴腹泻患儿中8例,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占16%,对照组50例婴幼儿肺炎而无腹泻患儿亦有1例轮状病毒感染,占2%。结论轮状病毒除侵犯消化道外还侵犯呼吸道,也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的危重急症,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5%,近年来,用机械通气正压呼吸治疗,不断改进医疗护理措施,治愈率逐渐增加。1996-2000年我院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101例,其中肺出血15例(4.8%),现就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1.诊断标准 15例均系住新生儿监护室患儿,符合肺出血应用呼吸机指征及合并症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8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肝功能及肝脏B超检查,对其中108例合并肝脏损害者进行分析。结果肝脏损害患儿中,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者30例,占27.8%;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升高者18例,占16.7%;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升高者10例,占9.3%;ALT和AST2项酶同时升高者24例,占22.3%;ALT、AST和γ-GT3项同时升高者12例,占11.1%;转氨酶升高伴胆红素(TBIL或DBIL)升高者3例,占2.7%;肝功能异常伴肝肿大者8例,占7.4%。90%病例于2周内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可同时合并肝脏损害,其中以ALT及AST升高为最多见,经过一般抗病毒及护肝治疗及细致的护理后,90%病例2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自1991年2月5日至28日我院新生儿科及婴儿室内暴发流行阿哥纳沙门氏菌肠炎,共发病51例,占同期新生儿的64%,其中新生儿科罹患率100%,婴儿室罹患率45%, P<0.01。45例患儿粪便中16例培养出阿哥纳沙门氏菌。主要临床特征为腹泻、轻度脱水并代谢性酸中毒。除一例患儿重度窒息、硬肿症合并肠炎死亡外余均治愈出院。疫情发生后,医院制定出有效措施,使之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超声检查在胆道闭锁鉴别诊断中的运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胆囊大小、形态及肝门区结构在早期鉴别诊断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征方面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2002~2006年204例拟诊为阻塞性黄疸的婴儿的超声检查资料,并与手术造影、临床诊断相比较,统计胆囊显示率、胆囊大小及其在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征之间的差异;回顾2002~2006年的超声图像,综合分析胆囊充盈情况、形态及肝门区结构,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204例中,182例经手术探查及造影确诊,其中胆道闭锁(BA)151例(83%),婴儿肝炎综合征(IHS)29例(16%),先天性胆道发育不良2例(1%)。超声探及胆囊的BA患儿97例(占BA患儿的64.24%),探及胆囊的IHS患儿24例(古IHS患儿的82.76%),BA患儿胆囊显示率明显低于IHS患儿(P〈0.05)。BA患儿胆囊长度均值为1.28cm,体积均值为0.27ml;IHS患儿胆囊长度均值为2.03cm,体积均值为0.61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顾性分析胆囊、肝门区结构,诊断灵敏度为99.34%,特异度为83.87%,符合率为96.7%。结论超声检查综合分析胆囊大小、形态及肝门区结构在早期鉴别诊断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征方面有一定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超声筛查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治疗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价值。方法对6个月内临床提示有臀纹不对称或髋外展及其它具有DDH高危因素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采用Graf测量方法对2150例新生儿和婴儿(4300个髋关节)进行测量;采用Graf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实际使用标准将受检髋关节分为六大类(正常髋关节,髋关节位于临界状态,髋关节发育欠佳,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脱位);对超声检查非正常的患儿在经过相应的临床治疗后进行跟踪随访。结果4300个受检髋关节中正常髋关节约占85.53%,位于临界状态的髋关节约占3.05%,发育欠佳的髋关节约占6.93%,发育不良的髋关节约占3.10%,半脱位及脱位的髋关节约占1.39%。2150例受检者中阳性患儿共465例,其中112例接受了超声复查,105例患儿(93.75%)首次超声复查即提示病情明显好转,7例继续治疗;未接受超声复查的353例患儿中,绝大部分由于复查时年龄超过6个月而直接接受X线柃查,小部分失去随访。结论超声检查能对髋关节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评估,可以在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是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有效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年龄小于6个月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50例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管理的临床资料,心内畸形根治术占95.6%,患儿手术时年龄11h至6个月,平均年龄(3.1±2.3)个月;手术时平均体重(4.3±1.5)kg,其中体重小于5kg316例。均使用了人工呼吸机支持,麻醉清醒前均采用压力控制(PC)模式,清醒后均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控制(PC)+压力支持(PS)模式。结果本组治愈530例,死亡20例,死亡率约3.8%,其中死于呼吸功能衰竭5例;存活510例,术后合并肺部并发症23例(占4.3%),包括低氧血症5例,肺部感染7例,肺不张11例;再次气管插管8例。术后呼吸机辅助4~306h,平均20.8±19.3h,ICU停留时间36~384h,平均63.7±53.4h。结论呼吸道并发症是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重视术后呼吸道管理,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672例儿童声嘶的病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声嘶的常见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72例声嘶患儿临床资料,对声嘶原因及诊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72例中,慢性喉炎303例,占45.08%;声带小结188例,占27.97%;喉软骨软化症89例,占13.24%;声带瘫痪11例,占1.63%;喉乳头状瘤38例,占5.6%;喉异物12例,占1.78%,先天性喉室带发音困难6例,占0.89%;先天性喉蹼8例,占1.19%;会厌囊肿4例,占0.59%;声带肿块3例,占0.44%;声带息肉6例,占0.89%;喉真菌感染1例,占0.14%;喉结核3例,占0.45%。全组依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疗效满意,好转及治愈率为92.26%。结论儿童声嘶病因复杂,应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慢性喉炎、声带小结与喉软骨软化症是引起儿童声嘶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便秘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目的 调查小儿功能性便秘(FC)的发病率,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整群调查方法,符合FC诊断者纳入观察对象;对确诊为FC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2~14岁1001名儿童中FC共38例,本组FC发病率为3.8%;城区发病率为4.65%,农村2.38%(yz=2.48P<0.05),城区患病明显高于农村;男童FC患病率2.73%,女童4.07%(yz=275.8lP<0.001);各年龄组患病率无差异;2.本组FC患儿排干硬条状成形便占74%,球形硬便占13%。82%患儿等待自行排便,多数家长未采用解除便秘措施;经常进行排便练习的患儿仅占5.26%;精神欠佳者占26%,腹痛者占21%,伴轻度营养障碍者60%,食欲欠佳及厌食占34%和21%,FC患儿很少进食水果及蔬菜者分别占42%及37%,喜甜食及肉食者为40%及53%。结论 1.本次调查小儿FC发病率为3.8%,城区高于农村,女童高于男童;2.FC患儿生活质量及生长发育受一定影响,应予以关注;3.FC患儿饮食结构有偏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今年麻疹流行的特点,进行有效地预防。方法对在我院2004年10月~2005年9月,1年时间住院并诊断麻疹的55例患儿进行前瞻性监测,调查发生的年龄、时间。结果发生年龄最小者为3个月,最大者25岁,其中3~8个月占25.5%,1岁以内者占49.1%;发生的时间:2005年1~7月都有病例发生,高峰在2005年1~2月,占47.3%;2005年5月份小高峰,占16.3%。结论8个月之前的婴儿发生率高,流行的时间较长,呈波浪式散发流行,2005年1~2月是高峰,是2005年麻疹流行的新变化。提示麻疹疫苗接种的月龄应提早,不宜定在8个月之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牛奶蛋白过敏(CMPA)儿童基本情况,探讨个体化应用氨基酸配方粉、深度水解乳清蛋白婴儿配方粉治疗后的干预效果及转归.方法 收集2009年2 -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就诊,符合CMPA诊断的180例患儿为干预对象.在营养门诊对其喂养史、一般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牛奶回避及治疗类配方粉营养干预7d后回访疗效,指导辅食的选择和添加,并随访3个月、6个月后配方粉喂养婴儿的变化及疗效.结果 180例患儿牛奶过敏高发年龄段为>2 ~4月龄组(64例,占35.5%);母乳喂养者21例(11.7%),非纯母乳喂养者159例(88.3%);有家族史者32例(17.8%);男女比为1.65:1.干预7d后显效比例最高的临床症状为腹泻(61例,占83.6%).3个月后纯氨基酸配方粉喂养76例(占46.0%),深度水解配方喂养54例(占32.7%),适度水解配方奶粉喂养为25例(占15.3%).6个月后喂养主要是纯氨基酸配方(39例,占24.9%),其次为牛奶配方粉(36例,占22.9%).结论 母乳喂养有利于避免婴儿牛奶过敏,营养干预3个月内不宜喂养含牛奶蛋白配方奶粉,营养干预6个月后部分患儿可获牛奶耐受.牛奶过敏患儿喂养配方粉的转归各不相同,应结合患儿家庭经济能力、病情变化等个体化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埃可病毒感染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检测67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粪便中埃要病毒抗原,并与20例健康婴幼儿进行比较,结果:67例婴幼儿腹泻患儿中22例粪便中检出可病毒,占32.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埃可病毒也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本文对埃可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群体预防的意义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群体预防的意义与对策。方法:对近4年多收住本院的112例该病患儿发病情况及同期本院产科出生婴儿2642例施行预防本病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病组109例(97.3%)来自于未获维生素K保护的农村群体且多为健康足月儿,3例(2.7%)为生后获1次维生素K1注射的健康足月儿,颅内出血发生率74.1%(83/112)。而生后当日、生后1月、生后3月各注射一次维生素K1,对存在维生素K缺乏继发因素者适当增加补充维生素K1 1—3次的本院产科出生的婴儿发病率为零。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群体预防十分重要且重点在于农村,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常规给3个月内婴儿定期补充维生素K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