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一组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和淋巴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高血压(EH)组39例,正常对照(NC)组41例,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AngⅡ、ET,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NO。结果EH患者血浆和淋巴细胞中ET均高于NC组(P分别<0.05和<0.01),NO低于NC组(P分别<0.05和<0.01)。除血浆ET和NO外,各指标改变EHⅡ期较Ⅰ期明显(P分别<0.05和<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EH组平均动脉压(MAP)与血浆及淋巴细胞中AngⅡ、ET呈正相关,与NO负相关(r分别=0.67,0.81,P均<0.01);EH组血浆和淋巴细胞中NO与AngⅡ、ET均呈负相关(r分别=-0.651,-0.725,P均<0.01)。结论淋巴细胞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比血浆更为敏感,与MAP相关性更好,AngⅡ、ET和NO三者分泌失平衡,是EH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研究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 N O) 在糖尿病人及血管并发症中的变化。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74 例糖尿病病人和30 例正常人血浆 N O 水平,同时测定甲襞微循环血流及经颅多普勒血流。结果 (1) 糖尿病组血浆 N O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 268 .67 ±783 .03)ng/ml 对(2 923 .00 ±544 .91)ng/ ml, P< 0 .01〕;伴血管并发症的病人较无并发症的病人血浆 N O 水平亦有减低〔(2 101 .04 ±780 .08)ng/ ml 对(2 767 .55 ±590 .15)ng/ml, P<0 .01〕,随着血管并发症的增多,血浆 N O 的水平也随之降低。(2) 甲襞微循环总积分糖尿病组较对照组增高( P< 0 .01) ;血流速度明显减慢( P< 0 .01) 、颅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5 或 P< 0 .01) 。(3) 糖尿病病人血浆 N O 与微循环血流速度呈直线正相关(r = 0 .30 , P< 0 .01) , N O 与颅底动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 r= - 0 .75 ,r = - 0 .89 ,r = - 0 .89 , P< 0 .01) 。结论 说明 N O 在 D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人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改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23例)与健康成年人(14)例作对照,观察高血压时血小板(Pt)左旋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NO)系统的改变及L-Arg转运的特征。方法微盘测定法测定血小板孵育液中亚硝酸盐(NO2-)的含量来反映NO产生量、ADP刺激下NO的产生量;采用张新波等建立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测定改良法测定血小板NOS活性;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测定血小板3H-L-Arg转运的动力学特征。结果EH患者Pt的NO产生量及NOS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用ADP刺激后,EH患者Pt的NO增加量仅为正常对照组增加量的60%,其L-Arg转运能力亦显著低于正常人(各浓度点P均<0.01)。最大转运速率(Vmax)仅为正常人的79%(P<0.01),而米氏常数(Km)则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高血压时Pt的L-Arg-NO系统存在明显异常,提示对EH患者,在降压的同时,联合应用改善L-Arg-NO系统的药物,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减少并发症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在肝硬变血流动力学紊乱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目的研究内皮素、一氧化氮在肝硬变血流动力学紊乱中的作用及关系.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肝硬变患者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504岁±110岁),其中腹水患者27例及健康对照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468岁±124岁)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部分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结果肝硬变组血浆ET及NO水平(570ng/L±254ng/L,3872μg/L±1064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330ng/L±109ng/L,2923μg/L±545μg/L,P<001).腹水患者血浆ET及NO水平(675ng/L±247ng/L,4147μg/L±1071μg/L),显著高于无腹水患者(459ng/L±183ng/L,3272μg/L±702μg/L,P<001).NO与ET呈直线正相关(r=0772,P<001).结论肝硬变患者ET与NO水平升高,且腹水患者较无腹水者更升高;两者呈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吲达帕胺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吲达帕胺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镀铜镉还原比色法测定36 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口服吲达帕胺2-5~5 mg,每天一次,四周前后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 及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o,NO) 的水平。结果 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治疗前与正常人相比,ET显著增高而NO显著降低( P< 0-05),二者呈负相关(γ= - 0-6936,P<0-05);治疗后血浆ET降低,NO水平升高( P< 0-01) ,ET/NO比值降低。结论 吲达帕胺可改善高血压患者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人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及药物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人血清一氧化氮(NO)的水平及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应用比色法测定了30例正常人和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清NO水平,其中50例高血压病人在应用卡托普利、苯那普利或硝苯地平治疗6周至8周后,复查了血清NO的浓度。结果高血压病人血清N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Ⅱ期病人明显低于Ⅰ期病人(P<0.05),经卡托普利或苯那普利治疗后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硝苯地平治疗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体内NO水平显著降低,卡托普利或苯那普利治疗后NO水平明显升高。提示NO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变化及苯那普利对其干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伟华  陈坤 《高血压杂志》1999,7(3):244-246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 E H)不同时期患者血浆内皮素( E T)、心钠素( A N P)、血管紧张素( Ang)、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 G R P)和一氧化氮( N O)浓度变化及苯那普利对其影响。 方法:主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组对66 例 E H 患者应用苯那普利治疗前后和24 例正常人上述血管活性物质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 E H 不同时期患者血浆 E T、 A N P、 Ang水平增高与平均动脉压( M A P)有良好相关性(r= 0.5648,0.3841,0.5162, P< 0.01~0.001);c G R P、 N O 水平降低与 M A P无关(r= - 0.04,- 0.16, P> 0.05),且两者与 E H 分期有密切关系,经苯那普利治疗8 周后其浓度呈明显改变。 结论:提示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上述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变化有关,苯那普利在降血压的同时能改变其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8.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等的改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Hou F  Zhu S  Li L  Xu Y  Pan J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5):306-308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变化及前列腺素的影响。方法测定3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NOET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20例健康者作对照组。15例患者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PGE1,20~40ng·kg-1·min-1),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用药前后测肺动脉、头静脉血浆NO、ET和ACE活性。结果心衰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心衰组血浆NO高于对照组,肺动脉血浆中高于自身静脉。心衰组血浆ET和ACE活性呈相似改变。心衰组血浆ET的增幅大于NO,NO/ET比值下降。上述改变均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P<0.05)。前列腺素E1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增加心脏指数,降低血浆NO、ET和ACE水平,增加NO/ET比值。结论血浆NO水平增高是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特征之一。NO、ET与NO/ET等改变与肺动脉高压和局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参与心衰的病理生理。前列腺素E1可以抑制上述改变。  相似文献   

9.
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重型肝炎(S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SH,32例慢性肝炎(CH)患者外周血ET和NO代谢物NO-2的水平,并用NO合成酶底物左旋精氨酸(LArg)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SH患者外周血ET和NO-2水平(139ng/L±14ng/L,127μmol/L±40μmol/L)明显高于CH组(85ng/L±15ng/L,63μmol/L±25μmol/L,P<001).合并有Ⅲ,Ⅳ期肝性脑病与肝肾综合征患者外周血ET和NO-2水平(149ng/L±13ng/L,162μmol/L±34μmol/L)明显高于非肝性脑病患者(115ng/L±12ng/L,88μmol/L±24μmol/L,P<001)和Ⅱ期肝性脑病患者(136ng/L±10ng/L,122μmol/L±26μmol/L,P<001);LArg静脉滴注后血浆ET水平和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下降,而肌酐清除率(cCr)和尿钠含量明显增加.结论ET和NO水平升高是引起SH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LArg长期治疗可能促进SH患者脑水肿形成和肝肾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充血性心衰(CHF)时心钠素(ANF),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培哚普利的于预作用,我们选择40例临床确诊为CHF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放免法测定血浆ANF,ET含量,比色法测定血浆NO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CHF患者的血浆ANF,E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培哚普利平均治疗8周后ANF,ET显著下降(P<0.001)而NO显著上升(P<0.05),提示ANF,ET和NO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过程。培哚普利可以降低CHF的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与早期糖尿病大鼠肾小球高滤过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 O) 和内皮素( E T) 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小球高滤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 S T Z) 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形成7 ~14 天定为早期,观察早期肾脏病变和血浆、组织匀浆中的硝酸盐( N O3 ) 及内皮素水平变化。结果 糖尿病形成早期,肾重/ 体重增加( P< 0 .05) ;且出现大量蛋白尿( P< 0 .001) ;肌酐清除率( C Cr) 明显增高( P< 0 .001) ;血浆及组织匀浆中 N O3 明显增高( P< 0 .005) ,均与 C Cr 呈正相关关系;血浆及组织匀浆中 E T 水平明显下降( P< 0 .001) 。结论 提示糖尿病早期已有肾脏病变; C Cr 升高间接表明肾小球滤过率( G F R) 升高,研究结果认为 N O 是影响糖尿病早期肾小球高滤过的重要介质,而 N O 与 E T 又可能构成一对具有拮抗效应的血管活性物质,在早期糖尿病鼠肾小球高滤过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探讨一氧化氮(NO)与高血压的发病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重氮法检测5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和36例正常对照组血浆NO浓度的变化。结果(1)高血压患者NO浓度(14.91±2.18μmol/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地降低(P<0.01);降压治疗后高血压患者血浆NO浓度有明显地增高(P<0.01),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高血压患者血浆NO浓度Ⅰ期最高,Ⅱ期居中,Ⅲ期最低,各期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67.58,P<0.01)。(3)重度患者血浆NO浓度明显地低于轻度、中度患者(P<0.01);中度明显低于轻度(P<0.01)。(4)并发心力衰竭组血浆NO浓度明显低于无心力衰竭组(P<0.01)。结论NO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并与病情有关。检测血浆NO浓度可作为判断高血压患者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倾斜试验中血浆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来了解自主神经及血管内皮功能在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5例患者,倾斜试验阳性15例,阴性10例,于倾斜试验前和倾斜不同时间测定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1)倾斜试验阳性组出现阳性反应时血浆ET水平明显增高,高于倾斜前水平和倾斜试验阴性组(P<0.05和P<0.01)。(2)倾斜试验阳性组血浆NO水平在倾斜前、倾斜后10分钟和出现阳性反应各阶段均明显低于倾斜试验阴性组(P<0.05和P<0.01);两组血浆NO水平分别在试验阳性时和试验终止时均高于倾斜前水平(P<0.05和P<0.01)。(3)倾斜试验阳性者出现阳性反应时,心率变异指标LF有明显下降(P<0.05),HF也有下降。结论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可能共同参与了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机制,两者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基础状态下高血压病患者(EH)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特点及其对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压正常者(NT)及EH 患者的肠系膜动脉进行分离培养,对比观察NT组和EH 组的动脉VSMC的NOS活性、NO含量、细胞计数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研究EH 患者动脉VSMC的NOS-NO系统的变化与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①在基础状态下,EH组动脉VSMC的NOS活性和NO含量较NT组明显降低(P< 0.05)。②EH组动脉VSMC的细胞数量明显高于NT组(P< 0.05)。③EH组S期百分率和细胞增殖指数(PI)明显高于NT组(P< 0.05),EH组G0/G1 期百分率较NT组明显降低(P< 0.05)。④NT组和EH组的NOS活性和NO含量与PI均呈负相关。结论:EH患者动脉VSMC存在着NOS-NO系统功能低下;NO具有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7-β-雌二醇对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灌流消化法培养原代HUVEC,以原代HUVEC为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00nmol/L,30nmol/L,10nmol/L,1nmol/L,0.1nmol/L)作用于原代HUVEC一定时间下NO产量(测代谢产物NO-2),采用Greis反应测定NO-2的量。结果100nmol/L17β雌二醇作用1小时,NO-2即明显增高(P<0.001);30nmol/L的17β雌二醇作用下,4小时起NO-2产量即明显增高(P<0.001);10nmol/L的17β雌二醇作用12小时及1nmol/L的17β雌二醇作用18小时,NO-2产量均有明显增高(P<0.05)。0.1nmol/L的17β雌二醇作用24小时内,NO-2产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7β雌二醇作用的阈浓度可能在0.1nmol/L-1nmol/L之间。结论17β雌二醇可促进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O的生成,可能为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降低血管阻力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内皮素在大鼠高血压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夏冰  苏加林 《高血压杂志》1997,5(3):188-190
目的研究内皮素(ET)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诱导的高血压心肌肥大中的作用及ETA受体阻断剂JKC-301的保护效应。方法复制大鼠L-NAME高血压模型,动物分对照组、高血压组和JKC-301治疗组,测定心重、血浆及心肌ET水平和心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结果高血压动物的心重、ET水平和心肌MAPK活性较对照组都显著升高(P<0.01或0.05),加用JKC-301治疗则较高血压组ET水平不变,但血压、心重和MAPK活性均降低(P<0.01或0.05),心肌MAPK活性与左心室肥大程度呈正相关(r=0.82,P<0.01)。结论一氧化氮缺乏的心肌肥大可能是由ET所介导的,ETA受体阻断剂对此种肥大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常压大鼠(WKY)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脑脊液、脑及主动脉血管中CGRP含量。结果SHR血浆CGRP水平(35.5±7.25ng/L)较WKY大鼠(49.6±10.3ng/L)显著降低(P<0.01);脑脊液中含量分别为48.7±9.4与50.3±10.5ng/L,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SHR脑、主动脉血管组织CGRP含量分别为103.0±17.4,69.3±19.3ng/g,较WKY大鼠(62.3±15.8,31.3±24.4ng/g)显著升高(P<0.001;P<0.005)。结论SHR体内CGRP水平的变化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符民桂  杨军 《高血压杂志》1998,6(4):291-295
探讨NO系统和血管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及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系统在高血压发病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在常规饲食中加入L-NAME喂饲大鼠1或4周制备大鼠高血压模型;应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观察α1-AR及IP3R的变化。结果应用L-NAME处理一周,大鼠动脉血压升高30(2mmHg(P<0.05),血浆NOx含量则下降25%(P<0.05)。主动脉肌膜α1-AR及肌浆网IP3R密度分别增加12%和40%。L-NAME处理4周,大鼠血压升高75±8mmHg(P<0.01),血浆NOx含量下降50%(P<0.01),主动脉肌膜α1-AR及肌浆网IP3R密度分别较对照组高73%和137%(P<0.01),此时尾动脉肌膜AR及肌浆网IP3R密度亦较对照组增加55%和56%(P<0.01)。结论提示长期抑制NOS引起大鼠持续性高血压的同时,可致大鼠血管α1-AR及IP3R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19.
肝硬变血浆内毒素与一氧化氮水平的改变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硬变患者血浆内毒素与一氧化氮水平改变及关系.方法应用鲎试剂定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分别检测肝硬变患者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25岁~73岁,平均504岁±110岁);ChildPughA级9例,B级20例,C级15例;其中有腹水者27例及健康对照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4岁~63岁,平均468岁±124岁)血浆内毒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结果肝硬变血浆内毒素及一氧化氮水平(2371EU/L±823EU/L,38717ng/ml±10641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567EU/L±246EU/L,29230ng/ml±5449ng/ml,P<001).腹水患者内毒素与一氧化氮水平(2369EU/L±536EU/L,41467ng/ml±10705ng/ml)明显高于无腹水者(1969EU/L±452EU/L,32717ng/ml±7020ng/ml,P<005,P<001).一氧化氮与内毒素呈直线正相关(P<001,r=0782).结论肝硬变患者血浆内毒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皆升高,且两者呈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改变。方法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自第5周至第10周喂信果糖,制备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IR)模型。在此模型上,检测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产生量及L-精氨酸(L-Arg)转运特征,同时观察了血浆L-Arg水平、心纳素(NAP)、NO水平及cGMP水平。结果 SHR大鼠收缩压(SBP)(P〈0.01),血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