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芳 《河北医药》2011,33(13):2009-201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指生后不久即出现的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与呼吸衰竭,病因主要是由肺发育不完善、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主要发生于早产儿,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典型X线表现为主要特点[1]。因多发生于早产儿,故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报道很少。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各种重危疾病过程中极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 ,我院ICU自1998月~2002年6月共收治各种原因所致ARDS50例。经用呼吸机通气 ,综合治疗好转痊愈44例 (占88 % ) ,死亡6例 (占12 % )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50例病人中 ,男22例 ,女28例 ,年龄22  相似文献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机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倪红英  芦宝龙  陈琨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410-1410
目的分析呼吸机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ARDS患者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联合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呼吸机机械通气,监测呼吸参数、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肝功能等。结果24例患者痊愈出院,12例治疗失败,总成功率达66.7%。结论呼吸机机械通气能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范洪起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43-2944
目的 研究压力支持加呼气末正压通气( PSV+ PEEP)治疗轻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 分析15例早期使用PSV+ PEEP治疗轻症ARDS的临床疗效.结果 15例患者中存活8例,死亡7例,病死率46.7%.15例患者治疗过程中PaO2、PaO2/FiO2、呼吸频率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且无一例发生气胸等并发症.结论 PSV+ PEEP较接近自然呼吸,较少发生气压伤,人机同步较好,并能改善愈后,可作为治疗轻症ARDS的主要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41例呼吸窘迫患者的抢救,探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患者中的作用。方法41例急性呼吸窘迫患者在行机械通气时,均给予呼气末正压通气。结果41例呼吸窘迫患者28例存活,1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68.5%。结论在急性呼吸窘迫患者行机械通气时给予呼气末正压通气,提高了急性呼吸窘迫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在降低急性呼吸窘迫患者的死亡率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吸气相动态及静态压力容积(P-V)线曲折点的相关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比较绵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在呼气末正压(PEEP)为0 kPa(ZEEP)、静态 P-V曲线曲折点对应压力作为 PEEP(曲折点PEEP及曲折点PEEP-0.294kPa和曲折点PEEP个0.294 kPa时的动静态P-V曲线曲折点的存在及相关性。结果:在不同水平的PEEP条件下,曲折点压力、容积及Sb/Sa间均有很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在绵羊ARDS模型中,动静态P-V曲线曲折点有很好的相关性,可较好地对肺泡复张程度进行量化测量,使判定最佳PEEP的方法更加方便简捷。  相似文献   

7.
杨茂林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28-229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ARDS且应用呼吸机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无创机械通气治愈,无创使用时间为4~8d;12例无创治疗效果失败改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5~25d,死亡4例;24例早期即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使用时间为5~15d,死亡2例。结论早期即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可显着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经常规治疗无效后,加用PEEP(5~8 mm Hg)机械通气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以及血气指标如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50例患者经PEEP机械通气治疗后,其中40例在1 d内,呼吸困难改善,发绀明显好转,肺部湿啰音基本消失,仅肺底残留少许固定湿啰音,HR减慢(P<0.05)、RR减慢(P<0.05)、Sa O2上升(P<0.05),Pa O2/Fi O2明显升高(P<0.05),低氧血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气指标显示Pa O2上升(P<0.05),p H有所改善(P<0.05),但Pa CO2在PEE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因严重脓毒性休克,循环衰竭,治疗无效而死亡。PEEP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总有效率为80%。结论 PEEP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快速且有效的方法 ,可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10.
我院ICU成立近14个月来共收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1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共18例 ,男10例 ,女8例 ,年龄16~68岁 ,平均48岁。原发疾病包括 :重症胰腺炎4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 ,三唑仑中毒1例 ,曲马多中毒1例 ,氯化氢烟雾吸入1例 ,骨折脂肪栓塞1例 ,重症肺炎1例 ,复合创伤8例。其中手术后发生ARDS3例 ,合并休克5例。1 2临床表现及诊断 :18例患者均在原发病基础上急性起病 ,进行性呼吸困难 ,呼吸频率30~56次/分 (平均38次/分 )。所有患者均做血气分析并动态观察 ,呼吸困难严重时血气分析氧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收集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救治70例,死亡10例。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性治疗间质性肺水肿和进行性肺泡萎陷。严重感染患者需使用强有力抗生素控制感染,休克患者必须迅速纠正休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小潮气量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致容许性高碳酸血症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中的作用。方法 对 15例ARDS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设定潮气量 (VT)为 6 5± 1 1ml/kg,呼气末正压为 8~ 12cmH2 O ,保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为 5 98± 1 41kPa(1kPa =7 5mmHg)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为 8 5 6± 3 2 9kPa。结果  11例存活 ,未发现气压伤。结论 说明小潮气量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是临床上值得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田柳  杨文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4,(18):2801-2802
目的分析呼吸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ARDS患者,采用呼吸机进行治疗,并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20例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死亡5例;80例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死亡40例。死亡原因:脑水肿5例、真菌性肺炎5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5例、顽固性低氧血症10例、肺部感染10例。机械通气前后各种监测指标的变化:呼吸机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血压、心率、血氧分压均有明显好转,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支持治疗ARDS临床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吕明良 《中国基层医药》2014,(17):2697-2698
目的:比较呼气末正压递增(PI)与持续气道正压(CPAP)机械通气治疗肺外源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效果。方法70例肺外源性ARDS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PI组和CPAP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PI和CPAP机械通气行肺复张,通气前和通气后15 min、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测量PaO2、PaC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通气前和通气后15 min、30 min、60 min测量中心静脉压(CVP)、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机械通气15 min后PI组和CPAP组PaO2、氧合指数分别为(99.8±30.6)mmHg、(190.6±34.1)和(95.7±25.2)mmHg、(190.3±28.7)均较有通气前有显著改善(t=4.257、3.865、4.143、4.124,均P<0.01)。机械通气后15 min PI组和CPAP组CVP、HR分别为(19.1±4.5)cmH2O、(122.1±10.6)次/min和(22.5±4.9)cmH2O、(121.1±9.7)次/min,均较通气前明显增加(t=5.164、4.563、3.982、4.638,均P<0.01);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后60 min CVP和HR均迅速恢复到机械通气前水平。结论PI和CPAP机械通气都可以显著改善肺外源性ARDS患者肺换气功能,均可作理想的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1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死亡12例,死亡率为 57.14%,主要死因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 动态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血气分析(SaO2、PaO2)和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是现阶段较早发现 ARDS 的有效方法.应早期识别和诊断ARDS,及时给予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减少 MODS 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RDS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机械通气治疗,并进行PetCO2监测,28例患者共...  相似文献   

17.
詹赞 《安徽医药》2017,21(7):1284-1286
目的 探索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腹腔高压(IAH)病人呼吸功能和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 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54例ARDS病人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腹腔压力(IAP)将其分作3组,即IAP正常组(13例)、IAP Ⅰ级组(22例)和IAP Ⅱ级组(19例).按照最佳氧合法滴定最佳PEEP水平,监测各项指标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IAP Ⅰ级组和IAP Ⅱ级组病人滴定后IAP、血乳酸(BLA)、心率(HR)和PEEP均较滴定前明显增加,平均动脉压(MAP)较滴定前明显减少(P<0.05),且滴定后各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滴定后氧合指数(OI)、气道平台压(Pplat)、静态肺顺应性(Cst)均较滴定前明显增加,且IAP Ⅰ级组OI、Pplat较IAP正常组明显增加,IAP Ⅱ级组OI、Pplat较其他两组均有明显增加,上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P Ⅰ级组、IAP Ⅱ级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较IAP正常组明显增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病人28 h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EP可改善ARDS合并IAH病人氧合状态,且IAP越高则需要PEEP水平越高,但使用高水平PEEP会导致IAP增加,且对病人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对预后无改善.  相似文献   

18.
杨力生 《海峡药学》1999,11(3):73-7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继发性以呼吸窘迫和进行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报道[1]其病死率为25%~68%,本文报告我科自1996年1月至1999年4月间收治的26例该病患者的治疗情况,供临床参考。1一般资料ARDS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17岁,平均引岁。病因:肺部感染7例,感染性休克2例,心肺复苏后4例,误吸胃内容物2例,溺水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3例,安眠药中毒3例,羊水柱塞1例,颅脑外伤1例。2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修订的ARDS分期诊断标准,属早晚期患者。3观察方法应用美…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辉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158-15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难治性低氧血症,肺顺应性降低为特征,肺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性呼吸衰竭[1]。在临床中病死率约为39%~68%。机械通气作为支持呼吸的主要治疗手段,能够缓解呼吸窘迫,改善肺压力与容量关系。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创造条件。我科于2006~2009年收治ARDS患者36例,通过行机械通气的治疗,加快  相似文献   

20.
罗先海  陈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86-487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对76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自动出院或放弃治疗5例,死亡26例,病死率为37%。结论多种危重病都有可能发生ARDS,ARDS的治疗为综合治疗,机械通气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死亡原因多为多脏器功能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