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在SD大鼠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内给予salusin-β,探究其对大鼠心率(heart rate,HR)和血压(blood pressure,BP)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5组,单侧RVLM微量给予谷氨酸(L-glutamic acid,Glu)、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或不同剂量的salusin-β(0.04、0.4、4pmol),监测salusin-β对SD大鼠HR和BP的影响。结果 大鼠RVLM微量给予aCSF不影响麻醉大鼠的BP 1±1mmHg,给予Glu血压升高显著10±1mmHg(P<0.05)。RVLM微量给予salusin-β(0.04、0.4、4pmol)均产生升高血压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0.04pmol:6±1mmHg,P>0.05;0.4pmol:12±1mmHg,P<0.05;4pmol:29±3mmHg,P<0.05),且4pmol组与Gl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alusin-β对心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salusin-β在SD大鼠RVLM产生剂量依赖性升高BP的作用,但对HR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平  朱斌  李彤  袁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7):2503-2505,2509
目的 研究MK-80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时照组(n=6)、假手术组(n=6)、手术组(n=12)和手术MK-801不同浓度干预组(0.2、0.4、0.6、0:8、1.0和1.2 mg/kg n=36).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在模型制作前30 min按照不同浓度组的剂量腹腔注射MK-801,假手术组和手术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模型建立后第7天,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标记大鼠梗塞区大脑皮质的Brdu阳性细胞数目.结果 MK-801浓度为0.4mg/kg时,可以明显抑制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0.8ms/ks剂量以上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呈递增趋势.结论 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在局灶性脑缺血后对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3.
脑纹状体边缘区注射MK—801对大鼠逃避性长期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纹状体边缘区内微量注射。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MK-801对大鼠逃避性长期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MK-801组和对照组,在电Y迷宫中进行逃避性学习记忆训练后,立即向双侧边缘区内分别注射MK-801(2μg/侧)或等量生理盐水,5d后再复查比较Y迷宫试验成绩。结果 MK-801处理前MK-801组和对照组动物的正确次数分别为23.10±4.23和22.63±3.34,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处理后5d,MK-801组和对照组动物的正确次数分别为18.30±3.92和23.00±3.12,MK-801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训练后立即双侧纹状体边缘区内注射MK-801可损害实验大鼠在电Y迷宫中的逃避性长期记忆,提示边缘区的NMDA受体涉及这种行为模式的长期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纹状体边缘区内微量注射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MK-801对大鼠逃避性长期记忆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MK-801组和对照组,在电Y迷宫中进行逃避性学习记忆训练后,立即向双侧边缘区内分别注射MK-801(2μg/侧)或等量生理盐水,5d后再复查比较Y迷宫试验成绩. 结果 MK-801处理前MK-801组和对照组动物的正确次数分别为23.10±4.23和22.63±3.34,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处理后5d, MK-801组和对照组动物的正确次数分别为18.30±3.92和23.00±3.12,MK-801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训练后立即双侧纹状体边缘区内注射MK-801可损害实验大鼠在电Y迷宫中的逃避性长期记忆,提示边缘区的NMDA受体涉及这种行为模式的长期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食欲刺激素(ghrelin)对PI3K/Akt抑制剂预处理大鼠中枢血压调节及血管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0~12周龄雄性SD大鼠18只,腹腔内注射麻醉,股动、静脉插管,侧脑室内插管.随机分为3组,人工脑脊液(aCSF)对照组,ghrelin组,PI3K抑制剂(wortmannin)预处理组,每组6只.aCSF组侧脑室内注射aCSF(10 μL);ghrelin组侧脑室内注射aCSF(10 μL),10 min后侧脑室内注射食欲刺激素(50 pmol/10 μL);wortmannin预处理组侧脑室内注射wortmannin (20 nmol/10 μL),10 min后侧脑室内注射食欲刺激素(50 pmol/10 μL).观察各组血压、心率的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结束后测定NADPH浓度.结果 Ghrelin组平均动脉压(MAP)最大下降幅度(-12.3±2.6)mmHg,心率(HR)最大下降幅度(-29.5±13.4) bpm,与aCSF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wortmannin预处理组侧脑室内注射食欲刺激素后MAP最大下降幅度(-4.0±2.7)mmHg,与ghrelin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CS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延髓和下丘脑中,ghrelin组NADPH浓度为(67.3±8.2)μmol/L和(67.5±7.2) μmol/L,均明显高于aCSF组(P<0.01);wortmannin预处理组与aCSF对照组及ghrelin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hrelin通过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引起降压作用并上调NADPH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内的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s)对旋转刺激诱发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以旋转刺激为应激刺激,在电脑控制的代谢笼内记录大鼠清醒状态、自由活动时的心血管活动变化情况的同时,分别向PVN局部灌流2种离子型谷氨酸受体阻断剂,观察其对旋转刺激诱发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结果]向PVN区灌流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阻断剂MK-801,再给予旋转刺激,大鼠血压从(99.9±0.5)mmHg上升至(104.5±1.0)mmHg,心率从(357.3±9.1)次/min加快至(387.2±8.5)次/min,MK-801旋转组大鼠血压及心率的增加反应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受到抑制;向PVN区灌流非NMDA受体阻断剂CNQX,再给予旋转刺激,大鼠血压从(104.9±2.3)mmHg上升至(113.2±1.3)mmHg,心率从(375.2±5.7)次/min加快至(421.1±5.4)次/min,CNQX旋转组大鼠心血管反应未受到明显的影响.[结论]PVN内NMDA受体参与旋转刺激诱发的心血管反应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长期左旋多巴作用对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模型大鼠纹状体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型1(NR1)特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PD运动并发症大鼠模型(n=25),并随机分为三组.左旋多巴长期处理组(n=10):腹腔注射左旋多巴甲酯23 d;MK-801处理组(n=10):第23天左旋多巴甲酯注射前腹腔注射MK-801;溶剂处理组(n=5):腹腔注射0.2%维生素C液.另设假手术组(n=5)为对照组.观察MK-801处理组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另三组大鼠纹状体膜蛋白NR1磷酸化情况.结果 MK-801处理组大鼠在左旋多巴应用第1、8、15、22天,呈现旋转反应时间逐渐缩短及剂峰旋转次数递增的趋势;第23天应用MK-801后,剂峰旋转次数与第22天相比明显减少(P<0.05),旋转反应时间则明显延长(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溶剂处理组膜蛋白中NR1、磷酸化NR1S890和NR1S896的表达量均下降(P<0.05);而两组磷酸化NR1S897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处理组相比,左旋多巴长期处理组NR1及磷酸化NR1S890、NR1S896和NR1S897在膜蛋白中的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 左旋多巴引起的PD大鼠运动反应变化可能与NR1的特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长期左旋多巴作用对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模型大鼠纹状体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型1(NR1)特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PD运动并发症大鼠模型(n=25),并随机分为三组.左旋多巴长期处理组(n=10):腹腔注射左旋多巴甲酯23 d;MK-801处理组(n=10):第23天左旋多巴甲酯注射前腹腔注射MK-801;溶剂处理组(n=5):腹腔注射0.2%维生素C液.另设假手术组(n=5)为对照组.观察MK-801处理组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另三组大鼠纹状体膜蛋白NR1磷酸化情况.结果 MK-801处理组大鼠在左旋多巴应用第1、8、15、22天,呈现旋转反应时间逐渐缩短及剂峰旋转次数递增的趋势;第23天应用MK-801后,剂峰旋转次数与第22天相比明显减少(P<0.05),旋转反应时间则明显延长(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溶剂处理组膜蛋白中NR1、磷酸化NR1S890和NR1S896的表达量均下降(P<0.05);而两组磷酸化NR1S897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处理组相比,左旋多巴长期处理组NR1及磷酸化NR1S890、NR1S896和NR1S897在膜蛋白中的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 左旋多巴引起的PD大鼠运动反应变化可能与NR1的特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羟甲芬太尼对慢性缺氧大鼠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μ阿片受体激动剂羟甲芬太尼(OMF)对慢性缺氧大鼠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慢性缺氧组,慢性缺氧模型由经尾静脉6次注射木瓜蛋白酶而建立.正常组大鼠侧脑室微量注射OMF(n=10)和同体积人工脑脊液(aCSF)(n=10).慢性缺氧组大鼠又随机分为:(1)侧脑室组,分别微量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NLX)(n=12)和OMF(n=12),同时另有两组均注射aCSF(n=12)作为对照;(2)孤束核组,分别微量注射OMF(n=9)和同体积aCSF(n=9).在注射后5、15、30、45、60 min测定各组大鼠呼吸频率(RR)和潮气量(VT).结果:正常大鼠侧脑室注射OMF后15、30、45、60 min,RR、VT均显著下降(P<0.05);慢性缺氧大鼠侧脑室及孤束核注射OMF后15、30、45、60 min,RR、VT均显著降低(P<0.01),侧脑室注射NLX后15、30、45、60 min,RR、VT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μ阿片受体激动剂可能通过中枢相应受体降低RR、VT等呼吸指标,从而抑制慢性缺氧大鼠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鞘内联合给予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10)与MK-801对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NR2B亚单位与环磷腺苷效应原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假手术-生理盐水组(sham-saline),L5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生理盐水组(SNL-saline),SNL-T10单纯给药组(SNL-T10),SNL-MK-801单纯给药组(SNL-MK-801),SNL-T10+MK-801联合给药组(SNL-T10+MK-801)。模型组和给药组均采用L5SNL构建慢性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生理盐水、T10(10 μg/kg)和MK-801(30 μg/kg)从术后第1 d连续鞘内注射至第7 d,1次/d。利用Von-Frey丝刺激法连续观察造模后大鼠的机械性缩足阈值(paw withdrawl threshold,PWT);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腰膨大节段脊髓背角内pCREB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定量检测NR2B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术后第1 d起,SNL组大鼠术侧后爪PWT明显下降(P<0.01),且在3 d后基本保持平稳;鞘内单独给予T10或MK-801干预后第7 d术侧后爪的MWT明显提高,与给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SNL-T10+MK-801联合给药组大鼠第7 d术侧后爪的PWT提高幅度较SNL-T10和MK-801组明显,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更加显著(P<0.01);停止给药后,SNL-T10+MK-801联合给药组镇痛疗效较SNL-T10以及MK-801组持续时间长。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CREB主要表达于神经元内。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NL后第7d脊髓背角内pCREB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SNL-T10+MK-801联合给药组大鼠脊髓背角内pNR2B和pCREB蛋白的表达水平要依次低于单独SNL-T10、SNL-MK-801给药组和SNL-saline组。结论 鞘内联合给予T10和MK-801能够有效缓解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的机械性痛行为,并且降低了二者的给药剂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NR2B/CREB的磷酸化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O对遗传性癫痫易感大鼠( P77PMC 大鼠)惊厥发作的影响.方法选择惊厥评分30~40的P77PMC大鼠30只,分成5组,侧脑室注射不同药物后,铃声刺激,观察、记录大鼠惊厥潜伏期、惊厥程度、持续时间等变化.结果注射 L-NAME 后大鼠惊厥评分从32±4.5增加到48±2.0(P<0.05),持续时间从35±4.5s延长到72±8.5s(P<0.01);L-精氨酸、硝普钠和MK-801使大鼠惊厥评分从32±4.5分别降到17±6.0、15±5.5和13±6.5(P<0.05~0.01),持续时间从33±6.6s分别缩短到20±6.5s、18±6.5s和15±3.5s(P<0.05~0.01),除MK-801使惊厥潜伏期从45±7.5s延长到75±8.5s(P<0.01)外,余对其无影响.结论 NO合成酶抑制剂能明显加重惊厥程度和延长持续时间,其合成底物或释放剂以及NMDA受体拮抗剂均能产生相反效果,提示NO可作为内源性抑制性调质,参与惊厥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慢性处理的出生早期大鼠精神分裂症(SZ)模型,探讨其神经行为学变化。方法 11只出生后6 d的SD仔鼠,腹腔注射0.3 mg/kg的MK-801(MK-801组),一天2次,连续注射2周;11只同龄的SD仔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NS组)。给药前称重1次,给药完毕后每隔2 d称重1次,直至实验结束。给药后1周,检测旷场和水迷宫等行为学的变化。结果与NS组比较,MK-801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P<0.01),并至少持续至注射结束后4周。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与NS组比较,MK-801组大鼠自发活动显著减少(P<0.01),其学习能力明显降低,学习速度减慢,空间记忆能力下降(P<0.05)。结论 MK-801诱导的出生早期SZ模型大鼠自发活动减少,能部分模拟SZ的阴性症状;其学习及记忆功能损害可以部分模拟SZ的认知功能损害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治疗作用和治疗时窗,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以[3H]噻吩环己哌啶([3H]TCP)为配基,采用宏观和微观放射自显影术观察不同时间缺血组和给药组NMDA受体通道的活性变化.结果:缺血前及缺血2 h内给予MK-801(0.8 mg/kg体重)可有效拮抗NMDA受体的过度激活.而缺血3 h后给药则无此作用.结论:MK-801对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时窗在3 h以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卓西平(Dizocilpine,MK-80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的影响.方法线栓法研制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大鼠模型, 观察MK-80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以及脑海马NMDA受体结合位点数的影响.结果 MK-801组缺血1、6、24小时各时相NMDA受体数量明显低于模型组;缺血24小时MK-801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梗死体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MK-80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脑缺血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结合位点数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刘海林  张跃  郑国龙 《重庆医学》2011,40(23):2335-2337,2394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NOS抑制剂对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脊髓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吗啡依赖和戒断模型,SD大鼠72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吗啡戒断组、L-NAME组,每组18只大鼠。采用行为学(n=8)、免疫组织化学(n=6)和Western blot(n=4)方法观察鞘内注射L-NAME对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脊髓p-CREB表达的影响。结果 (1)鞘内注射L-NAME、可明显减轻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戒断组戒断症状评分为28.60±4.89,L-NAME组22.10±4.52(P<0.05);戒断组TEA评分为13.50±2.55,L-NAME组9.80±3.11(P<0.05)。(2)鞘内注射L-NAME可明显减少戒断大鼠脊髓背角p-CREB阳性神经元的数目(380±71),L-NAME组(283±47)低于戒断组(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鞘内注射L-NAME明显抑制吗啡戒断期间脊髓p-CREB表达的增加。结论鞘内注射NOS抑制剂能明显抑制吗啡戒断大鼠脊髓神经元p-CRE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KY大鼠红细胞提取的抗高血压因子(AHF)对SHR及肾性(2K-1C)高血压大鼠(RHR)血压的影响。实验分二部分进行。 一、慢性实验 5~6月龄雄性大鼠,体重200~300g,分为6组:①卒中易感型SHR(SHRsp,n=5),Bp 180.0±11.5mmHg;②WKY大鼠(n=4),Bp 92.5±2.9mmHg;③RHR(n=4),Bp183.0±3.3mmHg;④Wistar大鼠(n=4),Bp 82.5±7.5mmHg。以上各组大鼠分别1次腹腔注射20mg/ml AHF_(SHR)的生理盐水溶液10mg/100g体重。⑤SHR_(sp)(n=4),Bp 165.0±14.4mmHg;⑥WKY大鼠(n=4),Bp 91.3±3.1 mmHg。后二组大鼠分别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各组大鼠于注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NMDA)NR2A亚基在吗啡耐受大鼠脊髓的分布和表达变化.方法 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n=6),C组和吗啡耐受组(M组,n=6),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M组:鞘内注射吗啡10μg.每日给药2次,连续7d.给药前和给药后30min通过测定甩尾潜伏期(TFL)观察大鼠热痛阈的变化.最后一次给药后次日处死动物,取L4~5脊髓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NR2A在各组大鼠脊髓的表达.结果 随着用药天数增加,M组TFL逐渐下降,到第7天M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25±0.93)s,(2.66±0.27)s,P>0.05],成功建立吗啡耐受模型.NR2A在脊髓的分布贯穿全层.M组脊髓背角浅层NR2A表达(OD值:9617±1233)较C组(OD值:2.66±0.93)升高(t=3.133,P<0.05).结论 鞘内重复注射吗啡后大鼠脊髓背角NMDA受体NR2A亚基表达上调,可能是吗啡耐受形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激动剂NMDA及拮抗剂5-甲基-二氢-丙环庚烯-亚胺马来酸(MK801)对心包内注射缓激肽(BK)诱发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 (CMR) 的影响,探讨脊髓水平的谷氨酸受体亚型-NMDA对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节作用。方法: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BK组(n=8)、BK+NMDA组(n=6)、BK+MK801组(n=6)及BK+MK801+NMDA组(n=6),观察大鼠心包内注射BK诱发的CMR及鞘内注射药物后CMR的变化,CMR以背斜方肌肌电(EMG)反应为观测指标。结果:心包内间隔40 min 重复4次注射BK诱发的CMR无明显改变(P>0.05);鞘内注射NMDA后EMG由基础对照的100%增加到(149.86±8.54)%,射前后E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注射MK801后EMG由基础对照的100%减少到(96.22±2.31)%,但注射前后E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联合注射MK801和NMDA,EMG由基础对照的100%增加到(103.09±4.13)%,但注射前后E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包内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急性束缚应激所致内脏高敏感大鼠肠道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NRI亚基的表达变化.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表分为3组:对照组、急性应激组和急性应激+MK-801组各10只.以急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建立内脏高敏感模型,以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干预.记录大鼠结直肠扩张压力下腹外斜肌肌电图以评估内脏感觉功能,比较不同组问的差异.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回盲部、近端结肠和远端结肠NR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 (1)急性应激组在40、60、80 men Hg(1 mm Hg=0.133 kPa)压力下行直、结肠扩张时,腹外斜肌放电次数均多于对照组(次:925±217比188±31、1480±347比510±68、1732±344比765±103,均P<0.01)和急性应激+MK-801组(次:210±47、525±97、841±156,均P<0.05);后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急性应激组回盲部、近端结肠和远端结肠NRI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值:1.57±0.20比0.68±0.10、2.00±0.20比0.87±0.19、1.36±0.17比0.74±0.15,均P<0.01)和急性应激+MK-801组(A值:0.84±0.13、0.91±0.16、0.79±0.13,均P<0.05);后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急性应激组回盲部、近端结肠和远端结肠NRI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值:1.69±0.20比0.54±0.11、1.41±0.12比0.71士0.06、1.63±0.15比0.71±0.07,均P=0.000)和急性应激+MK-801组(A值0.75±0.09、0.70±0.11、0.63±0.11,均P=0.000);后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MDA受体介导了急性束缚应激导致的内脏敏感性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下丘脑室旁核促炎性细胞因子是否促进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以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是否介导其上述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成年SHR以及正常血压的Wistar-Kyoto(WKY)大鼠。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技术(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测定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IL)-1β受体IL-1RI蛋白表达以及TNF-α和IL-1β水平。并应用脑立体定位进行PVN微量药物注射。肾交感神经活动(ren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RSNA)的测定采用Powerlab系统记录肾交感神经干电活动,并进行积分处理,比较给药前后的RSNA变化。颈动脉插管经压力传感器与Power Lab系统连接记录和分析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结果与WKY大鼠相比,SHR PVN中TNF-α及IL-1β水平,以及TNF-α受体p55TNFR、p75TNFR和IL-1β受体IL-1RI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VN微量注射Etanercept或IL-1ra阻断TNF-α和IL-1β效应在SHR组更显著的降低交感神经活动水平(P0.05)。PVN微量注射NMDAR拮抗剂DL-2-amino-5-phosphonovaleric acid(APV)或MK-801(Dizocilpine)在SHR和WKY组大鼠均降低RSNA和MAP(P0.05),并且在SHR组该效应更显著(P0.05);另外,APV或MK-801预处理阻断PVN中NMDA受体均显著减弱PVN微量注射TNF-α或IL-1β增强SHR和WKY组大鼠RSNA和升高MAP的效应(P0.05),与WKY组大鼠相比,该效应在SHR组更显著(P0.05)。结论 SHR PVN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及其受体均表达增加,PVN中NMDA受体介导SHR大鼠PVN中TNF-α、IL-1β促进交感活动增强和血压升高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