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生素D受体与佝偻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章依文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9,26(2):79-8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严重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国外对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型与1,25(OH)2D3和钙代谢的研究已相当深入,本文借鉴国外的研究结果来推断佝偻病与VDR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佝偻病的防治工作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卢华君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3,30(2):74-76
随着医学的进步,有关维生素D(VitD) 和钙代谢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佝偻病可由饮食中缺乏VitD或紫外线照射不足引起,也可以是基因突变的结果,VitD受体(VDR)是介导1,25(OH)2D3发挥生物效应的核内生物大分子,它在维持机体钙、磷代谢,调节细胞增殖与分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已成为近年骨代谢和内分泌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综述近年在VDR的结构与功能、转录调控及机制、VDR基因敲除小鼠及VDR基因多态性与佝楼病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易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通过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FokI,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基因测序等技术测定48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病例组)和92名正常儿童(对照组)的VDR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VD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并计算基因型优势比(OR)。结果 在48例佝偻病患儿中FF、Ff和ff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6%、33%和21%;而在92名正常儿童中FF、Ff和ff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2%、52%和26%。两组VDR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x^2=8.912,P=0.012),病例组中FF基因型占明显优势(OR=3.046)。两组VDR基因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也有显著性(x^2=5.451,P=0.020),病例组中F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VDR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有相关性,提示VDR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决定个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遗传易感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D通过维生素D受体介导,在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其中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对于正常的骨骼形成与骨矿化有重要影响.佝偻病为常见的儿童骨代谢性疾病,不同类型佝偻病的病因不同,但其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及治疗均与维生素D及其受体对骨代谢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BsmI多态性分布,以及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探讨其遗传易感性。方法对象为41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和68例健康对照组儿童,均为山西籍汉族儿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等技术测定VDR基因BsmI多态性,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并用Hardy 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方法进行基因分布遗传平衡吻合度检验。结果佝偻病患儿组Bb、bb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4.6%和85.4%,健康对照组儿童Bb、bb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9.1%、80.9%。病例组等位基因B、b分布频率分别为7.35%、92.7%,对照组等位基因B、b分布频率分别为9.6%、90.4%,佝偻病组和正常对照组VDR基因型Bb、bb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BsmI多态性分布极不平衡,bb型最多占80.9%,b位点占90.4%,是优势基因。结论VDR基因BsmI酶切位点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使正在生长的骨骼在成骨过程中不能正常沉着钙盐而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目前认为环境因素及营养因素等是主要致病原因,但遗传因素在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正逐渐受到重视.维生素D是人体内钙稳态和骨代谢的主要调节因子之一,其在体内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是1,25-(OH)2D3.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是介导1,25-(OH)2D3发挥生物学效应的核内生物大分子,VDR是由VDR基因编码,因此VDR基因是研究骨代谢性疾病遗传基础的候选基因之一.文章就VDR基因多态性与佝偻病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 Ⅰ、Taq Ⅰ多态性与女性婴幼儿佝偻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维牛素D受体(VDR)基因FokⅠ、TaqⅠ多态性分布及其与女性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男性婴幼儿58例为佝偻病男童组,女性婴幼儿佝偻病60例为佝偻病女童组;健康男、女性婴幼儿62、58例分别为健康对照男童组及女章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等技术测定各组VDR基因Fok Ⅰ、Taq Ⅰ多态性,分别比较4组VDR基因Fok Ⅰ、Taq Ⅰ多态性分布频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佝偻病女童组与各对照组间比较,VDR的Taq Ⅰ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Fok Ⅰ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佝偻病女童组与健康对照女童组和健康对照男章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1,0.002);佝偻病女童组与佝偻病男童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VDR基因部分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女性婴幼儿佝偻病显著相关;VDR基因多态性在婴幼儿佝偻病中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9.
维生素D受体与佝偻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严重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国外对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型与1,25(OH)2D3和钙代谢的研究已相当深入。本文借鉴国外的研究结果来推断佝偻病与VDR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佝偻病的防治工作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鸡胸、漏斗胸作为一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典型体征长期受到了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多数患儿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但部分患儿经检查后发现其鸡胸、漏斗胸并非一般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所致,其引起的原因较多。本文总结了44例患儿的病因及检查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D缺乏性晚发性佝偻病224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932名调查对象测定血钙、磷、总碱性磷酸酶(TALP)及左腕部摄片,诊断晚发性佝偻病224例(病例组)。另708名正常儿童中随机抽取215名作为对照组。部分对象测定血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25(OH)D3。分析表明:晚发性佝偻病临床表现以下肢无力、骨痛、肢体麻木,腿脚痉挛为主,少数可无症状。骨骼畸形多发于青春期,以承重部位为著。血钙、磷测定对诊断本病无显著意义,TALP、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3岁佝偻病患儿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FokⅠ位点与佝偻病相关性,初步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FokⅠ位点在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病例组(佝偻病患儿)62例与对照组(正常健康儿童)60例,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比较两组之间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FokⅠ位点,比较两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病例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4.1 ng/mL vs 16.1±6.9 ng/mL;P<0.05)。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FokⅠ位点病例组FF基因型明显高于对照组(53% vs 25%),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1,P<0.05),病例组F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 vs 57%),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1,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FokⅠ位点与佝偻病有相关性,提示其在佝偻病遗传易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7):544-546]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遗传关联性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佝偻病)的遗传关联性。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PubMed、Springer、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VDR基因FokⅠ、ApaⅠ、BsmⅠ和TaqⅠ位点多态性与佝偻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佝偻病患儿为病例组。依据NHI NHGRI研究工作组2007年制定的遗传关联性研究报告规范为基础,并依据相关文献选取其中的14条标准用于评价文献偏倚。以基因型频率为指标,提取数据后先确定最佳遗传模型,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的OR值及其95%CI。结果:19篇病例对照研究进入Meta分析。①FokⅠ位点采用共显性模型(FF基因型 vs ff基因型;FF基因型 vs Ff基因型)分析,病例组704例,对照组59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亚洲人群FF基因型较ff基因型(OR=4.59,95%CI:2.98~7.07)和Ff基因型(OR=2.58,95%CI:1.79~3.73)患佝偻病的风险显著增加;高加索人群FokⅠ位点与佝偻病无显著关联性(FF基因型 vs ff基因型,OR=2.50,95%CI:0.76~8.19;FF基因型 vs Ff基因型,OR=1.18,95%CI:0.66~2.10);非洲人群FF基因型较ff基因型患佝偻病的风险显著增加(OR=5.81,95%CI:1.21~27.98)。②ApaⅠ位点采用显性模型(AA+Aa基因型 vs aa基因型)分析,病例组338例,对照组459例。亚洲人群和非洲人群ApaⅠ位点与佝偻病均无显著关联性,OR分别为1.04(95%CI:0.72~1.49)和0.98(95%CI:0.57~1.71);高加索人群AA+Aa基因型患佝偻病的风险增高(OR=5.50,95%CI:1.22~24.75)。③BsmⅠ位点采用显性模型(bb基因型 vs Bb+BB基因型)分析,病例组822例,对照组736例。亚洲人群BsmⅠ位点bb基因型较Bb+BB基因型患佝偻病的风险降低(OR=0.46,95%CI:0.23~0.92),非洲人群BsmⅠ位点与佝偻病无显著关联性(OR=1.65,95%CI:0.95~2.88)。④TaqⅠ位点采用隐性模型(TT基因型 vs Tt+tt基因型)分析, 病例组519例,对照组513例。亚洲人群(OR=1.22,95%CI:0.82~1.82)、高加索人群(OR=0.91,95%CI:0.35~2.35)和非洲人群(OR=1.18,95%CI:0.68~2.05)TaqⅠ位点与佝偻病无显著关联性。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亚洲人群FokⅠ位点FF基因型为患佝偻病的危险因素,而BsmⅠ位点bb基因型为佝偻病轻微的保护因素,尚不能认为ApaⅠ和TaqⅠ位点与佝偻病有关联性;由于高加索人群和非洲人群研究较少,VDR基因多态性与佝偻病的关联性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4.
15.
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在临床上往往易与营养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相混淆,虽然较少见,但如不及时诊断与治疗,可导致患儿骨骼严重畸形。兹将近四年来在我院儿保门诊就诊的5例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使正在生长的骨骼在成骨过程中不能正常沉着钙盐而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目前认为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营养因素等是其主要致病原因,但遗传因素在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正逐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遗传因素是否参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目前尚未明了。拟通过研究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159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和78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组之间VD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VDR基因FokI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FF(37%),Ff(51%),ff(12%)和FF(18%),Ff(55%),ff(27%),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χ20.01(2)=9.210,χ2=13.3880,P<0.01);佝偻病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VDR基因FokI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F(63%),f(37%)和F(46%),f(54%),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χ2=6.18,P<0.05)。佝偻病患儿F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63%vs46%)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而佝偻病患儿f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7%vs 54%)。结论:VDR基因Fok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联合补充钙剂、维生素D与单用维生素D或钙剂治疗佝偻病疗效进行定量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c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Sciru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3月。获得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营养性佝偻病相关的RCT文献。选取血清25-( OH)维生素-D3、磷、ALP作为主要测量指标,选取钙、甲状旁腺素、白蛋白、影像评分作为次要测量指标。采用Review Manage 5.0.2对纳入的RCT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437篇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篇文献(n=218)进入Meta分析。 Meta分析结果显示:(1)血清25-(OH)维生素 D3上升程度:联合治疗组与维生素 D 组 MD =-7.88(95%CI:-12.24~-3.52);联合治疗组与钙剂组MD=-18.32(95%CI:-22.61~-14.04);(2)血清磷上升程度:联合治疗组与维生素D组MD=-0.64(95%CI:-0.86~-0.42);联合治疗组与钙剂组MD=-0.16(95%CI:-0.84~0.51);(3)血清 ALP 下降程度:联合治疗组与维生素 D 组 MD =109.99(95%CI:20.40~199.58);联合治疗组与钙剂组MD=59.89(95%CI:10.09~109.59)。(4)血清钙上升程度:联合治疗组与维生素D组MD=-0.71(95%CI:-0.91~-0.52);影像学评分下降程度:联合治疗组与维生素D组MD=0.68(95%CI:0.42~0.95)。以上指标除联合治疗组与钙剂组对血清磷的上升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D联合钙剂长期联合治疗佝偻病的疗效要优于单用维生素D或钙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VDRSC)多态性在晚发性佝偻病组、维生素D缺乏状态组及正常对照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探讨晚发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晚发性佝偻病组30例、维生素D缺乏状态组35例以及正常对照组60例VDRSC多态性的分布频率。结果三组VDRSC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84,P=0.01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8.975,P=0.011)。组间两两比较晚发性佝偻病组VDRS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FF型频率(56.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1.7%,P=0.006),也明显高于维生素D缺乏状态组(22.9%,P=0.002);晚发性佝偻病组F型(7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8.3%,P=0.006),也明显高于维生素D缺乏状态组(47.1%,P=0.009)。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FF型仍是晚发性佝偻病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R)=3.120。结论VDRSC多态性可能决定晚发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