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创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粟毅  吴亚梅 《重庆医学》2003,32(12):1692-1693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BiPAPViSION型呼吸机经鼻 /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治疗 2 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 ,分析其通气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动脉血气的变化 ,并以同期同等病情程度 2 1例患者作对照。结果 BiPAP治疗 4h后所有患者呼吸困难明显缓解 ,呼吸频率由 (31± 5 )次 /min降至 (2 5± 4 )次 /min(P <0 .0 5 ) ,心率由 (1 32± 9)次 /min降至 (1 1 1± 1 3)次 /min(P <0 .0 5 )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CO2 分压 (PaCO2 )均明显改善 (P <0 .0 5 ) ,治疗总有效率为 1 0 0 %。无 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无创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效果好 ,并发症少 ,患者易于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29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记录通气前及通气治疗后2 h、12h患者在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的动脉血气以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PaCO2(65±15)mmHg,PaO2(45±15)mmHg,pH(7.28±0.10);FVC(1.25±0.20)L,FEV1(0.65±0.08)L。治疗后2 h,PaCO2(60±13)mmHg,PaO2(75±15)mmHg,pH(7.30±0.12);FVC(1.28±0.18)L,FEV1(0.80±0.10)L。治疗后12 h,PaCO2(58±12)mmHg,PaO2(80±15)mmHg,pH(7.33±0.13);FVC(1.33±0.20)L,FEV1(0.85±0.15)L。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可提高PaO2,为呼吸衰竭的病因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50例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血气分析变化,评价疗效。结果:5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治疗前后动脉血PaO2分别为(51.17±3.2)mmHg、(74.25±4.51)mmHg(1 mmHg=0.1333kPa),PaCO2分别是(66.10±7.25)mmHg、(59.51±5.76)mmHg,呼吸频率(27±3)次/min、(20±2)次/min,心率(105±15)次/min、(95±10)次/min。结论:BiPAP呼吸机可明显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改善通气,降低PaCO2,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疗效.方法37例重症SARS患者经高流量吸氧治疗后缺氧及呼吸窘迫等症状无改善,采用n-CPAP治疗.CPAP水平为4~8 cmH2O.结果治愈25例(成功组),通气前呼吸频率(RR)为(31.8±4.6)次/min,SpO2为(91.6±1.7)%;平均通气时间为(12.7±5.6)d.转为有创通气12例(失败组),通气前呼吸频率(RR)为(45.8±8.7)次/min,SpO2为(86.2±4.3)%;平均通气时间为(2.99±2.6)d.治疗1 h后,成功组RR下降到(25.8±4.2)次/min(P<0.05),SpO2上升到(97.0±1.7)%(P<0.05).失败组RR下降到(40.7±11.2)次/min(P>0.05),SpO2上升到(97.0±1.7)%(P<0.05).结论对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CPAP治疗有利于改善肺的氧合功能,减轻呼吸困难,成功率达到67.6%.CPAP是治疗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7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观察组患儿实施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胸腔引流量、输血量、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9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手术死亡,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9±19.5)min和(161±20.8)min、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65.2±11.4)min和(67.1±12.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28.9±6.4)min和(30.2±7.6)min,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引流量(91.5±22.3)mL、输血量(53.7±18.8)mL、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9.8±2.3)h、术后监护时间(32.1±11.5)h、术后住院时间(8.6±2.1)d,对照组上述几项数据分别为(179.6±31.8)mL、(143.2±21.3)mL、(12.1±3.5)h、(40.2±18.2)h、(10.4±2.7)d,观察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创伤小、切口隐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肺炎所致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确诊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施行面(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辅助通气(BiPAP)治疗,吸气压力1.0~1.5kPa(8~14cmH2O),呼气压力0.2~0.5kPa(2~4cmH2O),比较治疗前后2h、24h的pH、PaO2、PaCO2、SaO2、心率、呼吸频率、最大呼气流量(PEF)、内源性呼吸末正压(PEEPi)。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pH值分别为(7.16±0.68),(7.25±0.65),(7.39±0.35);PaO2分别为(6.04±1.04)kPa,(7.34±0.27)kPa,(7.73±0.84)kPa;PaCO2分别为(7.80±0.3),(7.53±0.6),(6.8±0.4);SaO2分别为(81±5)%,(84±7)%,(93±3)%;PEF(L/min)分别为81±12.4,135±17.9,164±21.6;PEEPi分别为0.95±0.26,0.68±0.20,0.37±0.16;HR分别为113.6±13.5次/min,98±13.5次/min,81.5±5.7次/min;RR分别为27.6±4.8次/min,21±4.8次/min,17.3±4.1次/min,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尽早使用,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I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COPD并发II型呼吸衰竭40例,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状况、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及血气分析指标(PO2、PCO2)的变化和通气相关的不良反应等。结果: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有32例临床状况明显改善(神志好转、呼吸频率、明显减慢、呼吸困难减轻);8例治疗无效者病情恶化(5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改为接受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治疗),总有效率80%。通气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分别为24±4次/min与20±4次/min,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气治疗前、后心率分别为110±17次/min与91±22次/min,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压治疗前为124±17/75±11mmHg,治疗后为120±17/72±9mmHg,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气前、后患者PCO2水平分别为76±20mmHg与63±17mmHg,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气前经常规治疗缺氧初步改善(PO2>60mmHg)的26例患者中,通气前、后PO2分别为81±24mmHg与74±20mmHg,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通气前经常规治疗后仍PO2<60mmHg的14例患者中,PO2通气前、后为分别为44±11mmHg与64±19mmHg,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5例出现不同程度腹胀,7例口干,2例不能耐受面罩,2例出现呼吸机依赖,所有病例均无气压伤、院内感染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II型呼吸衰竭患者,能缓解症状,稳定生命体征,有效改善血气指标。且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价值,选择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96例,采用BIPAP VISION S/T呼吸机,压力支持/压力控制(S/T)模式,经口鼻面罩辅助通气,吸气压力(IPAP)12~14cmH2O,呼气压力(EPAP)4~6cm H2O,呼吸频率(RR)15~19次/min,每天15~24h,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NIPPV治疗前和治疗后1、3、7d以及出院前的动脉血气结果.NIPPV治疗后患者动脉血pH、PaO2和S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疗效确切,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9.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 (鼻 )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对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1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辅助通气治疗 ,记录通气前及通气治疗 12h后呼吸空气条件下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治疗前PaCO2 [(6 6± 15 )mmHg]、PaO2 [(45± 15 )mmHg],治疗后PaCO2 [(45± 10 )mmHg]、PaO2 [(80± 15 )mmHg],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 ,可提高PaO2 ,为呼吸衰竭的病因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出现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临床表现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即患儿出现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斑、四肢发凉、血压升高。在患儿血糖升高时采用紧急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为主的治疗方式,选择压力控制/辅助通气模式(PCV)加用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同时给予药物治疗。结果:60例危重型手足口患儿在压力控制/辅助通气模式(PCV)模式下55例患儿机械通气时间1~10 d拔管,撤离呼吸机,治愈率达到91.67%。3例患儿死亡,机械通气时间5~17 h。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后出院。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患儿能迅速减轻患儿症状和低氧血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