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带囊导管扩张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附7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囊导管扩张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用美国Rigiflex型导管,对70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进行球囊扩张,压力15~18kPa,观察贲门扩张前后管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扩张后的临床疗效满意,总有效率达100%,扩张后贲门管径明显增加,直径≥13mm占55例(78.6%),8~12mm占10例(14.3%),6~8mm占5例(7.1%)。结论:带囊导管扩张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是一种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球囊压力,扩张持续时间与次数等因素影响疗效,而与狭窄程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胆管囊怀扩张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0年 ̄1999年间工收治1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为腹痛15例(78.9%),发热11例(57.9%),黄疸4例(21.1%),右上腹包块2例(10.5%),具有腹痛,具有腹痛、黄疸、腹部包块三联征仅1例。术前通过各种检查,确诊或疑诊17例(89.5%)。其中,Ⅰ型17例,Ⅳ型2例,行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1980年9月-1987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网状的细胞瘤46例,其中幕下肿瘤42例(91.3%),幕上3例(6.5%),松果体区1例(2.25)。CT扫描分为:I型(囊型)4例(8.75);Ⅱ型(囊腔结节)19例(41.3%),Ⅲ型(实体型)20例(43.5%),Ⅳ型(瘤内囊型)3例(6.5%)。4例实体肿瘤行脑血管造影,表现为多血性肿瘤血管团,无颅外供血。23例Ⅰ、Ⅱ型患者均行瘤结节切除,23例Ⅲ、Ⅳ型患者有17例全切,2例大部切除,4例活检。术后死亡6例(13.0%)。作者还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颅咽管瘤的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5例颅咽管瘤的CT表现。颅咽管瘤可分为囊性(包括单囊性与多囊性)、囊实性和实性肿瘤。本组囊性肿瘤39例,占60%,其中多为低密度,少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鞍上池内囊性病变囊壁钙化、边缘强化是本病的特征表现。多囊性也是本病的特征表现。囊实性肿瘤18例,占27.7%,表现为部分囊性、部分实性,囊性部分仍具有囊性颅咽管瘤的特征。实性肿瘤8例,占12.3%,有时实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低出生体重儿78例,其发病原因:孕母患病75.4%,营养缺乏占11%,有不良嗜好占5%,胎儿畸形占2.5%,脉带异常占5%。常见并发症;硬肿症占21.7%,窒息占15.3%,新生儿肺炎占6.4%,新生儿肺出血占2.5%。  相似文献   

6.
飞行人员胆囊结石特点(4218名飞行人员临床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飞行人员胆囊结石发病、诊治情况、临床特点以及对飞行安全影响等,我们于1995年5 月至 1997 年5 月随机对4218 名飞行人员进行了临床调查。结果:4218 名中发现胆囊结石患者189例,患病率为 4.5% 。临床特点:男性多(185 例占 97.8% );40 岁以上者多(143 例占75.7% );单纯胆囊结石多(168 例占88.8% );胆囊多发结石多(144 例占 76.2% );有症状胆囊结石多(110 例占 58.2% );带石飞行多(104 例占55.02% );手术治疗少(70 例占37.03% )。临床调查证实:胆囊切除术是治疗飞行人员胆囊结石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术后能够达到飞行合格标准。结论:对空军飞行人员和民航驾驶员的胆囊结石不论有无症状,在恢复飞行之前必须施行航空医学性胆囊切除术以保障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7.
5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青壮年男性占大多数。我科1990~1996年对住院的5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非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3例患者中,男305例,女198例,男女比例1.5:1。年龄17~82岁,平均55.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0年,平均27.6个月。病程1个月以内者112例(22.2%),1年以上者161例(32.1%)。从事体力劳动者212例(42.2%)。病史中有明确诱因者266例(52.9%),其中有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儿童颅内转移性肿瘤的CT特点。材料和方法:16例颅内转移的原发灶中颅外神经母细胞瘤6例、颅内生殖细胞瘤4例、髓母细胞瘤2例、白血病2例、淋巴瘤1例和脑干肿瘤1例。15例中原发灶或/和转移灶经组织学证实,仅1例脑干肿瘤及其转移为CT诊断。原发肿瘤诊断年龄从2至13岁,平均8.7岁,从原发肿瘤诊断至发现转移的间隔时间从0至42个月,平均13.1个月。结果:柔脑膜转移在16例中有10例,占62.5%:脑实质转移8/16,占50%:硬膜外转移4/16,占25%。结论:CT对各种类型颅内转移的诊断是有价值的。与成人相比,儿童脑外转移(硬膜外转移和柔脑膜转移14/16,占87.5%)明显多于脑内转移(8/16,占50%),脑内转移主要是由柔脑膜转移而不是血行转移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9.
颅咽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是上皮衍化性肿瘤,起源于残存的上皮细胞,好发于鞍上池、鞍区和第三脑室。国外报道占原发颅内肿瘤3%~6%,国内统计为2.81%~6.16%,男女发病无显著倾向。发病年龄自新生儿至60多岁均可见,尤以5~10...  相似文献   

10.
肝转移癌的DSA表现及介入性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转移癌DSA表现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材料和方法 51例肝转移癌均行肝动脉造影,再行抗癌药物灌注或栓塞。结果 富血供型 20例(39.2%),等血供型 9例(17.7%),乏协供型 22例(43.1%)。肿瘤形态:结节状 33例;囊状4例;斑片状14例。治疗后92.2%病人症状减轻,56.8%的肿瘤较前缩小,半年、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90.2%、52.9%、22.6%及12.5%。结论 DSA及其介入性治疗为肝转移瘤的一种有效的诊断和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1979~1991年用激光和光动力学治疗49例晚期和复发性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采用的方法:(1)经颅面径路用激光切除部分前颅窝底2例。其法为先经颅面径路充分暴露肿瘤侵犯的前颅窝底,继用Nd:YAG激光照射距肿瘤周围1cm的正常颅底骨质,使其脱水变白,再用CO2激光切割,去除病变颅底。术中应用盐水纱布保护,以防损伤脑膜和正常组织。已分别随访3年和1年无复发。(2)激光和光动力学治疗复发性鼻窦癌47例。其法为若复发性癌瘤面积较小、局限浅表,则先用Nd:YAG激光凝固周边正常组织和癌瘤,继用CO2激光汽化;若肿瘤面积较大,浸润较深,周边境界不清,则用激光和光动力学联合治疗。即先用激光汽化可见的肿瘤,残留部分再用光动力学治疗;若肿瘤深在,激光难以汽化或照射,可再经鼻侧上唇切开,充分暴露肿瘤后按上法治疗;对颈部有淋巴结转移者,除用上法治疗复发性癌瘤外,可行功能世或根治性颈淋巴结切除术。随访5年未复发14例(29.8%),3年未复发10例(21.3%),1年未复发12例(25.5%),无效11例(23.4%)。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10例颅咽管瘤CT表现,颅咽管瘤可分为囊性、囊实性和实性肿瘤。本组囊性肿瘤6例,占60%,其中多为低密度,少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鞍上池内囊性病变并囊壁钙化、边缘强化是本病的特征表现。多囊性也是本病的特征表现,囊实性肿瘤3例,占30%,表现为部分囊性,部分实性,囊性部分仍具有囊性颅咽管瘤的特征。实性肿瘸1例,占10%,有时实性肿瘤易误为垂体瘤,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99,自引:4,他引:95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及其颈部转移淋巴结的CT表现,探讨肿瘤侵犯周围重要器官的诊断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2例甲状腺癌的术前CT表现。结果52例原发肿瘤均密度不均,32例边缘不规则(82.5%),11例原发肿物及5例转移淋巴结内有细颗粒状钙化,4例原发肿瘤及6例转移淋巴结内有囊性变伴囊壁高密度乳头状结节,手术证实气管受侵22例;10例CT示气管内壁呈锯齿状,5例肿物突入气管腔内而明确诊断。食管受侵21例,颈动脉受侵10例。以肿物包绕食管1/2周或颈动脉1/3周以上为侵犯的诊断指标,敏感性分别为71.4%、100.0%;特异性分别为96.3%、95.2%。结论原发肿物及转移淋巴结内颗粒状钙化及囊性变伴高密度乳头状结节是甲状腺癌(特别是乳头状癌)的特征性密度变化。CT增强扫描对诊断甲状腺癌及评价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和制定手术方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的X线诊断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总结乳腺癌的X线诊断,探讨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确定乳腺最佳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35例,临床体征仅为乳房肿块32例、肿块伴乳头血性溢液1例、乳头血性溢液2例。每一乳房都采用轴位和斜位摄影,部分病例加拍局部放大摄影或乳腺导管造影片。结果:根据乳腺癌的X线特点将其分为5种类型:肿块型24例(68.6%)、结构紊乱型6例(17.1%)、致密型2例(5.7%)、钙化型2例(5.7  相似文献   

15.
胰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CT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分析55例(男39例,女16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和CT表现。年龄最大78岁,最小28岁,平均57.7岁。其中胰头部癌38例(69.09%),体部12例(21.82%),尾部5例(9.09%)。CT扫描以10mm层厚与间隔,自隔顶扫至钩突下缘,胰腺部则取5mm层厚与间隔。并作冠状面及矢状面重建。结果:55例中仅20例手术切除。平均生存期为5~8月。CT表现为胰腺局部分叶状肿块(50/55);平扫时与周围胰腺组织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甚至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胰周组织浸润(20/55);血管受侵(37/55);远处转移(17/55);继发性囊肿(4/55)。38例胰头癌CT中可见胰体、尾萎缩(34/38);胰管扩张(24/38);梗阻性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总阻管扩张15例;单纯肝内胆管扩张4例)。结论:熟悉胰腺癌的特征性与非特征性表现,多数病例可被确诊,但对临床预后无帮助。  相似文献   

16.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L回顾性分析188例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临床随访资料。结果:总疗效为症状缓解占59.6%,肿瘤缩小占55%,AFP下降占37.8%,半年及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4%、46%、23.5%、14.7%,平均生存期12.2月,最长已存活50月,获二步手术切除18例,对比分析了7个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结论:无或轻度肝硬化、早中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局部脑血流量定量测定在痴呆病人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55例痴呆病人应用133Xe吸入法和脑血流仪测定大脑半球和小脑-脑干(左右各分14区)的平均和局部脑血流量(mCBF和rCBF),并转换为rCBF彩色地形图。55例中19例治疗前后进行了检测,部分病例与SPECT、X-CT和EEG比较。结果:55例病人见左右大脑mCBF降低,以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和混合型(AM)较早老性痴呆(AD)为低,mCBF降低>1.5SD以上者占72.7%(左右侧),rCBF以顶叶降低最多,其次为枕、额和颞叶。19例治疗前mCBF降低>1.5SD以上者占89.5%(左右侧);治疗后mCBF降低者占73.7%(左侧)和57.9%(右侧)。rCBF以额、顶叶好转最为明显;其中以AM型明显,其次为MID和AD型。总好转率为31.5%,个别病例好转十分明显。结论:133XerCBF定量测定对痴呆症的诊断和疗效监测是较好的定量指标,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550例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分析、内镜下治疗及随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550 例大肠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内镜下治疗及1~20 年随访结果。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14.0% ,50 岁以上患者占 49.1% ,单发性息肉 420 例,多发性息肉 130 例,好发部位为乙状结肠和直肠(50.5% )。病理诊断以腺瘤性息肉(42.2% )和炎性息肉(40.04% )最多,息肉的异型增生发生率为14.2% ,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为 12.1% ,结肠癌伴息肉的发生率为 2.9% 。对544 例患者进行了内镜下息肉治疗,息肉的复发及再发率为55.4% ,平均复发时间为 32 个月。随访检出4 例息肉癌变,分别在术后第 3、5、10、20 年。  相似文献   

19.
CT引导立体定向颅咽管瘤瘤内置入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1月至1996年1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对300例颅咽管瘤进行了385次瘤内置入放射性核素的治疗。其中男180例,女120例,年龄3 ̄74岁,平均30.5岁,全部病例均有视路受损症状。CT或MRI检查显示:囊性肿瘤175例,实体性肿瘤40例,实体与囊腔并存85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果:术后250例随访6个月至8年,平均4年;肿瘤消失180例(72%),肿瘤显著缩小(〉80^  相似文献   

20.
荧光法对胸水肿瘤细胞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荧光法检测胸水肿瘤细胞对恶性及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吖啶橙荧光法(AOF)、免疫荧光法(IGF)、血卟啉荧光法(HOF)检测胸水肿瘤细胞。结果:11例乳腺癌中三种方法的阳性率均为100%;42例肺癌阳性率分别为95.2%、95.2%、92.8%;68例肺结核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1%、2.94%、1.47%;18例肺部感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1%、0.55%、0;5例自发性液气胸和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均为阴性。结论:三种荧光法均可用于胸水肿瘤细胞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